书城文学吐哈石油报优秀新闻作品集
28420700000180

第180章 “双建”浇铸石油魂——来自三塘湖油田会战前线的报告(十)

记者铁君

在三塘湖油田采访的日子,总被一种精神力量鼓舞和感动着。在紧张忙碌的生产建设一线,最先看到的是耸立的钻塔和来回穿梭的车辆,最震撼人心的是基层干部员工“宁可多掉一斤肉,也要多拿一吨油”的动人事迹。

基层,是传承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沃土,是油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基点。三塘湖油田,跨过低迷曲折,迎来辉煌发展,广大干部员工坚持用基层党的建设塑形铸魂,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崇高的价值追求。

傲立风雪天山松,扎根戈壁胡杨林。奋战在艰苦环境下的石油人,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培育形成了“扎根戈壁、无私奉献、敢为人先、大胆开拓”的三塘湖精神。这个精神是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发扬,是基层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内涵的延伸,从而在这个“只有风、没有湖”的三塘湖盆地树立起吐哈石油人的一座座丰碑。

以基层建设为核心,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塑造一流员工队伍,推动生产平稳运行,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三塘湖盆地,曾经孕育出无数的热血英雄。他们为了祖国石油工业的崛起,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甚至鲜血和生命。如今,英雄的吐哈儿女在这里健步踏上了再造辉煌的征程。

10月1日,国庆节清晨。气温骤降。上午8时30分,工程技术中心测试队驻守三塘湖油田的员工整齐地来到临时生产指挥点,进行每天必做的班前安全讲话。“今天是国庆节,三塘湖采油厂牛东区块产能建设和牛圈湖区块稳油控水到了关键时期,接到采油厂通知,H20-16井测直读环空压恢,H32-21井测水井压降,马201井测环空流梯,重点取该井井温资料。任务重,人员少,路线长,希望大家检查好所出车辆的油、水、电及车载发电机、轮胎等,保证车辆正常,各岗位检查好仪器、仪表以及工具,核实各井井下数据,严格执行安全作业规程和作业票制度,严防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接到任务后,员工吴俭、张晓斌、刘益民立即前往H32-21井,按要求顺利完成这口水井的压降测试任务,回到驻地准备好设备,又驱车到H20-16井进行环空压恢测试。到井场后,发现井口保温材料是厚厚的玻璃丝布,员工刘益民、吴俭顾不上多想,将玻璃丝布慢慢拆开,拆完后脸上、胳膊上、工服上到处都是玻璃丝布碎屑,奇痒难忍,胳膊上手上也泛起了一个个红疙瘩。

经过4小时奋战,操作人员安全优质地完成了H20-16井环空压恢测试任务。当做完井场标准化工作时,已过了吃午饭时间,大家丝毫没有松懈,毫无怨言地准备马201井测环空流梯测试工作。

当天15时,车组人员赶到马201井场,安全有序平稳地作业。当测完所有数据,上起仪器距井口300米处时,车组长张晓斌发现新K-02470试井车发动机柴油滤子处有雾状液体喷出,司机刘益民立刻熄火检查,经检查发现是柴油滤子因质量问题出现3厘米裂缝。这时仪器还在井内,吴俭、张晓斌、刘益民硬是用人力一点一点将仪器从井内拉至井口,安全地取出仪器。随后,车组人员一鼓作气收拾完井场卫生,擦干净井口,顺利交接完井场已是18时许,换好滤子回到驻地已是20时了。停好车辆回到宿舍,大家相视,都笑了,满头满脸尘土,身上沾满油污。大家欣慰地说:“我们今天给祖国的生日献了一份厚礼。”

这只是员工为油拼搏奉献的一个普通场景。

基层单位作为油气田生产经营的基本单元,是经营管理的直接工作层,也是经济效益的直接创造者。因此,只有夯实基层建设这个“前沿阵地”,营造平安和谐、开拓进取、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才能把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员工的创造性发挥出来。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基层建设的核心和灵魂。三塘湖采油厂把抓基层建设、夯基础工作、大练基本功作为学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内涵的科学实践,结合到油田公司及采油厂下达的各项生产指标中,深刻领会“两大主题”“五大战略”的精神实质,以加强党支部建设为核心,以夯实基础管理为重点,以提高员工基本素质为根本,构建基层建设长效机制,全面推进班子建设、党支部建设、员工队伍建设和试采作业区文化建设。采油厂连续几年均超额完成生产经营指标,未发生任何事故,技术水平逐年提高,员工队伍稳定,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密切和谐,特别是牛圈湖油田注水先导性试验取得成功,打破了三塘湖盆地勘探开发几年来的沉闷局面。而牛东区块火山岩的重大突破,为采油厂和吐哈油田带来了新的曙光和美好前景。

加强基层建设,以企业文化建设为重心,强化管理为重点,锤炼过硬的团队作风,营造安全、团结、文明、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激发员工建功立业热情被称为“戈壁风湖”的牛圈湖盆地,位于戈壁腹地,距油田哈密生活基地200多公里,是油田最边远的一个采油工区。这里全年有近二分之一时间气温在零度以下,最低气温零下40多摄氏度。每年要遭受数十次暴风雪、沙尘暴侵袭,有诗描述:“七月流火一月雪,一年只有三季节。地下冻土三米厚,双层玻璃不关风。”

正如一位长期在这里工作的员工所言:“这里只有荒芜的戈壁,没有荒凉的人生。”在恶劣的环境下,员工凭着不折不扣履行职责的自觉性和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面对风沙,面对暴雪,面对荒寂,奋勇拼搏,使原油生量不断攀升。截至今年10月底,累计生产原油17.5万吨。

为了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落到实处,油田公司广泛开展“三基标杆示范点”创建活动。三塘湖采油厂以此为契机,提出了“以点带面、完善制度、打好基础、落实责任、逐步推广”的具体措施。结合实际,全面升级和推行HSE管理体系,科学制定各项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严格落实各级岗位责任制,狠抓安全环保,严密组织牛圈湖区块产能建设,加快牛东区块原油上产步伐。强化基础管理工作,推进采油厂内外部环境和谐,员工队伍保持稳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开创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塘湖采油厂针对采油工区地处偏远、环境恶劣等特点,在生产经营建设中,不断创新“学习文化、管理文化、安全文化、健康文化、基层文化”五种特色文化,培育出了自己的特色文化——以“胡杨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采油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中心、重在创新、重在建设”的原则,按照以文化建设推动生产发展,用生产发展带动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整改现场文化建设,为了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增添了电视节目,新建了活动室、多功能健身房等,利用节假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利用电信与地方设施,增添了电话、电脑,实现了多渠道网络沟通,方便了员工生活。

“傲立风雪天山松,扎根戈壁胡杨林”,是奋战三塘湖石油人的真实写照,是每名员的座右铭和精神境界。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人才,管理出成果。三塘湖采油厂坚持把“安全生产思想上要严肃、管理上严格、制度上要严密、组织上要严谨、纪律上要严明”的“五严”要求作为全体员工的管理理念,落实到基层建设中,扎扎实实做好基层管理工作。在整章建制的基础上,以产能建设、施工作业和高压注水泵安全运行为重点,集中力量分阶段完成了作业指导书及两级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针对产能建设的不断推进,新项目不断增加,现行操作规程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理、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他们认真组织对现有的操作规程进行了清理、修订、补充和完善。结合现场工种和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特性,共识别出各类风险57个,识别环境因素39个,并根据安全、环保评价标准,最终评定出6个重大危险源和6个重大环境因素,确保了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准确化。

采油厂积极为员工搭建学习平台,利用业余时间专门邀请技术人员和技术专家上课,根据每位员工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时间规定学习内容,在员工中掀起了学习注采知识的热潮,推动了“学习型”“知识型”班组创建上水平,同时使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涌现出一大批能够承担牛圈湖油田注水,采油巡检,油水井维护,发电供热,资料录取等各项生产任务的敢于挑重担、敢于担责任、敢于面对困难的技术骨干,为牛圈湖储量升级,整体开发动用和牛东上产夯实了人才基础。

采油工区党支部结合生产实际,通过讨论,制定了统一的“五好一坚定”标准,通过开展“党员模范岗”等活动,在党员中间形成了“艰险时刻,我是党员”的示范效应。结合实际,给职工讲大局、摆形势。同时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切实解决好职工的具体困难。在实际工作中,支部注重树立旗帜,充分发挥榜样作用,注重把那些有群众基础,个人素质好,奉献精神强的人树立起来,让他们去组织某一方面的工作,并在效益工资分配上有所倾斜。几年来,培养出高宏亮、刘磊、李保生等一批能打硬仗的带头人。全体党员带领广大员工一心一意干工作、谋发展,为各项工作顺利展开打下了良好基础。

10月28日,三塘湖油田原油日产跨越1000吨大关,这一天必将载入三塘湖油田发展史册。

在欢庆的锣鼓声中,在振奋人心的氛围里,我们体味到了基层建设的魅力,体会到了员工队伍的精神风貌。

三塘湖采油厂干部员工,执著追求一个目标,这就是“扎根戈壁,无私奉献,共建和谐,再创辉煌”。他们正在以实际行动铸造富有时代气息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这就是“讲贡献、讲效益的价值观,跻身于油气当量吐哈第一的共同理想,同舟共济、协同作战的整体意识,求实进取、拼搏创业的群体理念,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持续稳定和谐发展的整体形象”。

(原载2007年11月2日《吐哈石油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