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吐哈石油报优秀新闻作品集
28420700000054

第54章 技术专家形成团队品牌效应辐射海外

“气举”推动吐哈油田走向世界

本报讯(首席记者尚书权)

8月20日,气举中心圆满完成中油国际伊朗公司北阿扎德甘油田气举采油工程方案,并与这个油田达成合作服务意向。这表明吐哈气举技术敲开了中东市场的大门。

气举中心与伊朗公司达成的合作意向共48口井,由两名技术人员赴伊朗开展服务。目前,他们的气举采油技术已推广应用到塔里木、青海、冀东等9个国内油田和中亚的哈萨克斯坦、非洲的苏丹、中东的伊朗3个国外市场。截至7月底,气举中心海外收入占总收入的80%。

今年6月20日,集团公司总经理******在吐哈调研时专门到气举中心考察。他饶有兴致地琢磨被誉为“气举心脏”的工具——气举阀,放下又拿起来,掂量了许久说:“你们对技术研究得很透!沿着这个路走下去,中国石油就不再搞第二个气举中心,要在你们的基础上建成全球的气举中心。”

气举技术是吐哈的,也是中国石油的,更是全国的。中国石油气举中心2007年在吐哈挂牌。吐哈盆地小,油田规模不大,在全国各油田中是小兄弟。作为中国石油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气举技术研发基地,中国石油气举中心选择在吐哈,就是因为吐哈气举技术走在中国石油前列。

吐哈自1991年开始气举采油技术研究,经过18年持续创新,形成了邻井气气举采油等7个完整的特色技术系列,研发了气举阀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举工具。在国内外石油技术服务市场,吐哈目前含金量最高的品牌就是气举采油技术。气举推动吐哈油田走向了世界。

吐哈气举技术的发展,靠的是一支技术专家团队。气举中心54名员工,技术研究人员42人,现场技术服务人员12人。集团公司领导曾这样评价:“你们的技术不是掌握在少数几个人手中,而是一个团队。”

吐哈气举在国外产生了品牌效应。哈萨克斯坦扎那诺尔油田目前气举井338口,占该油田总井数的65%。邻井气气举采油技术已在扎那诺尔、苏丹六地区推广,累计应用42井次,投产成功率100%。

气举采油是一种高效的人工举升方式。通俗地讲,就是往井筒中注入高压气体,利用气体降低井筒中流体比重,让地下的原油自然流出。这是一个创造自喷的过程。它具有举升能力强、适用范围广、作业成本低的优势。

145年前,美国宾夕弗吉尼亚州油田首次开展气举采油试验。目前,全球有气举井1117口,占总产量的26%。20世纪80年代,我国首先在辽河、中原油田采用气举采油。然而,吐哈用了不到10年时间,在哈萨克斯坦扎那诺尔建成了全球单个油藏气举技术应用规模最大的油田。

(原载2009年8月21日《吐哈石油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