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吐哈石油报优秀新闻作品集
28420700000057

第57章 测线穿过吐鲁番

记者马照云

“咚!”一阵沉闷的炮声,掀起一片尘土,炸飞一丛麦苗。烟尘散去,农田里留下几个碗大口的深坑。

这是记者3月28日上午在吐鲁番市亚尔乡红旗村采访时看到的情景。

正在这里组织地震施工的物探局地调一处2211地震队队长孙少波告诉记者,这几年,随着吐哈油田勘探重心的西移,吐鲁番地区成为吐哈战区勘探找油的主要战场。为加大勘探力度,会战指挥部今年在吐鲁番市区周围部署了几条测线。这些测线横穿吐鲁番市,要经过农田、村庄、葡萄地,有些测线甚至要从市区经过。地震放炮炸过的地方,给农田造成一定的损坏。

这时,一辆白色三轮摩托车开到我们身边停下,从车上下来两名公安干警,一个汉族,略瘦;一个维吾尔族,稍胖。

汉族干警过来说:“孙队长,那边有一个老人问,你们今天在他们地里放不放炮?”

“放。炸药都已经埋好了。”

“我去给老人说一声。”汉族干警和维吾尔族干警同时上了摩托车。

“等等。”孙队长喊道,“我也去!”

采访车在乡村土路上颠簸前行。透过车窗玻璃望出去,一片片长出青苗的农田碧绿无边。农民们或举锨,或挥锄,在地里辛勤地劳作。远处,杨柳吐绿,杏花斗妍,一派富庶田园景象。

孙队长告诉我,为支援油田建设,吐鲁番地区各级政府多次召开领导干部和群众会议,部署支油措施,并利用广播、电视、标语等手段给群众做宣传解释工作,使干群对油田生产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地区公安处还抽出24名精兵强将,配备了8辆摩托车,昼夜巡视在施工现场。前面那两位干警就是地区公安处派来协助我们搞工作的。

我们经过共青团二队时,只见几个农民正在拆除葡萄架。我甚感疑惑,问:“这片葡萄长得好好的,干吗挖掉呢?”

孙队长说:“油田指挥部决定在这里打一口探井,老乡就把八亩葡萄全挖了。”

“多好的老乡啊!”我心里由衷地升起一股崇敬之情。

采访车在一块农田旁停下,一个维吾尔族老农正在田头松土。孙队长走上前去,道:“老人家,我们在您这块地里挖了五个坑,今天下午准备放炮。”

老人笑笑,用汉语说:“那我明天再种棉花吧。”

“多谢合作!”

“没关系的。”老人说,“你们来这里找油,是为了帮助我们发展经济,我们很高兴。我们盼望你们尽快找出石油来,把我们吐鲁番建设得跟大城市一样繁华。”

汉族干警给我介绍说,棉花栽种期只有四天,过了这个期限,棉苗就很难成活了。

正说着,一辆吉普车戛然停在我们面前,从车上下来一个维吾尔族人。汉族干警给我们介绍说:“这是亚尔乡乡长买明江。”

“多谢地方人民对我们油田建设的支持。”孙队长说着伸出了手。

“你太客气了!油田建设离不开地方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离不开油田的带动嘛。”买明江乡长笑着说。两只大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原载1995年4月5日《吐哈石油战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