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想掌握好“爱子心切的”分寸,要认真研究鲁迅说的这段话:“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但既已分立,也便是人类中的人。因为即我,所以更应该尽教育的义务,教给他们自立的能力;因为非我,所以也应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如果父母过于看重“即我”,就会与孩子拉不开距离,因管得过细过严,就限制孩子的思维发展。如果把“非我”看得过重,对待孩子过于宽松或放任自流,又容易使其形成胆大妄为的个性。父母将“即我”与“非我”拿捏得恰到好处,才能做到松紧有度,收放自如。
妈妈心情放松,孩子呼吸自由的空气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父母大多数会把全部的心思放在孩子身上。他们努力工作、一心一意地攒钱,精心打理孩子的吃穿用……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只要孩子将来有出息,再苦再累、日子过得多么紧巴都毫无怨言,因为孩子寄托着父母一生的希望。无可否认,这种爱是最富有牺牲精神的爱,也是最伟大的爱。但是,做父母的并不知道,这种倾注了全部心血的爱,对孩子来说是一种精神负担。有句名言说得好“光在大质量客体上弯曲”,事物间的碰撞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改变。父母过于沉重的爱,会压得孩子透不过气来,说得透彻些就是,爱也会使人窒息。
玲玲都上初中了,可父母一直把她当小孩子,事无巨细都要管。有一次,她写作业后忘记把一支笔装进书包了,第二天早晨刚上课,她的妈妈就敲响了教室的门——送笔来了。因为区区小事影响全班上课,老师把笔放到玲玲的桌上时说:“以后不要忘了带笔。请告诉你妈妈,有事下课时办。”这一刻,玲玲羞得脸红红的,恨不得钻到桌子底下去。这件事让玲玲鼓起勇气敲开了心理咨询老师的门,她眼泪汪汪地说:“我的爸爸妈妈像看劳改犯一样管着我,有时比看管劳改犯还要紧。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得是他们安排好的。感觉自己像一个奴隶,毫无自由可言,连每天吃什么、穿什么、读多长时间课外书、做多长时间作业、练多长时间古筝、看多长时间电视、几点上床、几点起床,甚至连我日记中写的什么内容也要一行一行地过目……尤其让我感到不舒服的是,学校就在家所在的小区里,妈妈还要坚持每天接送,这让我在同学面前很没有面子,感觉自己像个18世纪的囚徒:好没自由。”心理咨询老师得知这种情况后,跟玲玲的父母进行了一次长谈,跟他们讲清了,关爱像放风筝,拉得太紧会掉在地上,完全松手也会掉到地上,结果都会使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这以后,玲玲的父母不再事无巨细地管她了,玲玲变得非常快乐,而她的爸爸妈妈也感受到了孩子长大的那份轻松。
玲玲的话说出了许多孩子的心声。孩子在得到铺天盖地的爱的同时,却越来越失去了快乐成长的空间。从太阳还没升起那一刻开始,父母就把他们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心手里,为他们安排好了一切,要求他们“听话”,不允许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不允许自行安排时间。许多孩子在家长的束缚下,处境非常可怜:他们没有成长的自由,没有分辩的机会,没有拒绝的余地。过多的限制,不仅使孩子失去了童年应有的乐趣,也严重限制了智力的发展。生活在这样的令人窒息的环境中,孩子内心深处产生了不满,但是又不能用主动的方式表达出来,很容易心灵扭曲。人们常说“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应该改为“可怜天下孩子心”,从生下来就开始了囚徒一样的生活。
教育专家孙云晓说:“中国的父母正在辛辛苦苦地酝酿着孩子的悲剧命运,争分夺秒地制造着孩子的成长苦难。实际上,我们的父母在和自己作战,用自己的奋斗来击毁自己的目标。”“只要你是警察式的父母,你的孩子就是‘地下党’。你的教育越简单粗暴,孩子的错误和谎话就越多。”父母限制孩子的自由,一方面制造了孩子和自己的距离,另一方面导致“控制”和“反控制”的斗争愈演愈烈。结果是使孩子于成材的教育目标越来越远。
现代社会是信息频道高度发达的社会,父母尤其要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不能再把孩子圈在自己的臂弯里,使他们活力缺失、精神痛苦。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平衡度,父母爱的付出也有平衡度,如果付出的过多,爱就不是奉献,而是一种自私的索取,必然带来孩子和自身的双重痛苦。如果要想远离爱欲过度的痛苦,父母要时时处处掌控好爱的平衡度。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
给孩子留下空间,他才能自由飞翔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拿捏不好与孩子相处的尺度。父母作为成年人,已经有了一定的人生经验。回首往事时,或因为社会的原因、家庭条件的原因,更可能由于自己少不更事的原因,留下了一些无弥补的缺憾,致使很多较大的人生目标未能企及,这时候孩子就成了唯一能填缺补憾的替身,把那些自己不能实现的目标寄托在孩子身上。于是就给孩子下达了指令:“你应该……”“你必须……”也不管孩子是否喜欢,是否有某方面的天赋,把孩子推向了“苦行僧”的人生征程。
鲁迅说:“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但既已分立,也便是人类中的人。因为即我,所以更应该尽教育的义务,教给他们自立的能力;因为非我,所以也应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用较通俗的话来解释这段话的意思是,孩子是父母的,又不完全等同于父母。孩子出生以后就成了人类社会的一个独立的人。因“即我”,父母有养育、教育的责任;因“非我”,孩子不等同于父母自身,所以父母要给孩子自由,使他能够形成独立的人格。鲁迅的话,很明确地剖析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也为父母与孩子相处定下了的基调:亲和而不武断,自由而不放纵。
丁丁被父母管得很严,他没有朋友,没有机会和小伙伴们玩耍、交谈。有一天晚上他偷偷摸摸地上网了,写下一个让人看了很想落泪的帖子。
“在同学们的眼中,我会因爸爸是上市公司高管、妈妈是大学教授而自豪;会因家里的经济条件好,要什么有什么而自觉高人一等。在爸爸妈妈看来,我学习成绩优秀,将来能考上名牌大学……今天,我和你们说句心里话:我什么也不是,我甚至没有一个社会人的权利和自由。在家里我没有发言权,没有一丁点的时间支配权。我必须每时每刻按照爸爸妈妈为我设计的作息时间来约束自己,努力去实现他们心中的蓝图。我是一个失去自由的奴隶,甚至连我家的小狗‘贝贝’都不如。每天吃过晚饭,只要‘贝贝’摇着尾巴发出呜呜的叫声,爸爸妈妈会拍着它的头说:‘贝贝别急呀,洗完碗带你去花园散步。’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牵着狗绳出门前,都要板起十年如一日的冷酷脸孔,对我发出这样的命令:‘哪也不准去!必须待在家里写作业,看书。’他们从没有进行一下换位思考,想想他们的儿子过的是‘生不如狗’的日子。”
“我只能在爸爸妈妈带着‘贝贝’出去时和你们说点心里话,吐吐肚子里的苦水。尽管在物质生活方面我确实是要什么有什么,可心里没有一点幸福感。相反,在我心底里滋生了一种莫名的仇恨。我恨爸爸妈妈,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样残酷地对待我。法国哲学家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枷锁,但是枷锁和枷锁也是不一样的,我的枷锁是无比沉重的。我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追求。我喜欢物理学,我渴望将来对世界有新的发现。但是爸爸妈妈却硬要让我将来去学MBA、EMBA。我在网上查了一下,这都是培养管理人才的学问,我真的不想去管理企业,我没有这个能力。更何况我从小就被爸爸管怕了,我喜欢自由自在地去探索、去发现,可是……一想到可怕的未来,我就会情不自禁地要流泪,真想和爸爸妈妈谈谈,给我一点自由,不要在学业上按着他们规定的路子走,可是我根本无法与他们沟通,只能在网上与你们这些素不相识的网友诉说心里话。你们能理解我的痛苦吗?”
美籍黎巴嫩作家纪伯伦有一段关于孩子的名言:“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孩子有自己的小世界,有自己的一套做事方式,有自我塑造、自我表达的诉求。父母要把孩子看成是有生命的幼苗,会长出叶子和花朵,适当地、按照科学方法浇水施才会成长得更好。如果把孩子看成是一截木头,或者是一块石头,企图按照自己的愿望去雕琢,却不是先考虑到孩子自身的感受和需求,就很可能使一块璞玉成为废品。父母必须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和时间,允许孩子有选择权、尝试权和犯错权,让孩子带着自由的心灵去探索未知世界。
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
——苏霍姆林斯基
不溺爱,“我能行”的孩子新鲜出炉
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会有很强的依赖性,不愿意面对困难和挫折,自身的潜力也就发挥不出来。而那些在挑战中成长起来的“我能行”的孩子,多数是在困难的磨炼中成长的。
认真观察改革开放后出生的“80后”、“90后”,他们选择不同的生活道路后的结果,能说明溺爱与关爱两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到底有什么样的区别。
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如果父母经济条件好或在社会有地位,他们无论在哪座城市读的大学,归宿都一样:回到家乡,让父母给安排一个稳定的工作,如大规模的国企或事业单位。有些孩子本来是在北京、上海读的名牌大学,可以在读大学的城市找到更好的发展机遇,但是也很少有例外地不躲在父母的屋檐下谋一份安稳的、没有挑战性的工作。再看看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父母没有能力为子女提供一隅安稳之所,他们独自张开人生的征帆,一往无前地向前走,能力较强的选择北上广深,抓住一切可能发展自己的机会。几年之后发生什么样的落差呢?那些没有靠山、独自打拼的孩子,有了很好的人生定位,成了高级白领或所在单位的中层、高层领导者;那些按父母意愿安排工作的孩子,过着有车有房,但是事业没有多大起色,忍受论资排辈的煎熬,等待某天突然有好运气光临能个一官半陪。
处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选择和任用也是极高效的,有人说年轻人如果在35岁时没有建树,还没有踏上成功的阶梯,这一生基本上也就定调了,像过去那种所谓的“大器晚成者”少之又少。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父母的百般呵护,使孩子失去挑战自我的能力,长大后退回到父母的翅榜下过安稳日子就是害了孩子的一生。这是有所成就、有些经济实力的父母应该深思的问题。
日本教育家多湖辉非常注重少年儿童行为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锻炼,解决实际问题。多湖辉让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们捡来报纸、干草和树枝,自己动手点火热饭盒。不出所料,多数孩子不知道怎么样才能点着火;有的孩子带着白手套划火柴;有的孩子把火柴都用完,火柴盒已经空了,还是划不着;有的孩子把火柴划着了,却由于把报纸平铺在地上仍是点不着火;有的孩子直接用划着的火柴去点粗的干木枝;有的孩子因为怕火,在火柴划着后惊叫一声扔在了地上……点火,这个两秒钟能完成的最简单不过的事情,孩子都不会做,如果遇到了更有挑战性的困难他们怎么能应对呢。
多湖辉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发现,那些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由父母包办的孩子,不仅缺乏生活的基本体验,而且有感觉迟钝、思考能力差的共同特点,因而不敢独自去面对挑战。为了锻炼孩子们独自面对挑战的能力,这位教育家每年都要带少年儿童去旅行,他一改集体出发的做法,让孩子们各自行动,让大家在约定时问在某个旅馆集合。这样就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制订计划。尽管有的孩子会乘错了车,因忘记东西又折回而迟到,出现各种失误,却锻炼了他们自立的能力,获得了平时很难得到的生活经验。
竞争激烈、挑战无处不在,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现实环境。如果父母始终把自己的孩子放在“保温箱”里,不让他们经受人生路上的风吹雨打,怎么能培养出应对挑战的英气豪情呢?父母溺爱不放手,孩子长大后事业无成,父母的麻烦也会在中老年时接踵而来:要托人找关系为孩子安排工作;要呼亲唤友为孩子介绍对象;孩子要结婚,还得为他筹钱买房置车;孩子又生了孩子,父母要承担起“自带工资保姆”的重任……来路漫漫何时休!溺爱是祸害,不仅祸害了孩子的未来,父母把自己一生的幸福快乐也搭进去了。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和挑战精神,是父母一招解百困的密钥,从孩子出生那一天起,父母就要坚定这样的信念: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深处根植一份做事的自信,一份不怕困难的独立精神,一份挑战自我勇担重任的能力。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幼儿时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就开始增长,喜欢自己去尝试体验一些事物。父母要因势利导,把握孩子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一天天长大,随着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发展以及能力的增强,开始出现独立意识的萌芽,这时候孩子非常希望自己尝试和参与成人的活动,父母就应该引导孩子在日常小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独立处理事情的自信心。为了培养孩子的挑战精神,要让他对一些事情提出自己的想法,父母引导他把这个想法实现。当孩子面对逆境和困难时,父母一定要鼓励孩子敢于正视困难,不要让“不可能”把自己吓倒,只要学会尝试,不断努力,就会拥有所希望的结果。一个个的小成功,就会一次次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在内心深处生发敢于面对挑战的勇气和豪情。
生命力在不同的阶段,会表现出不同感官的敏感期,教育者只有抓住关键时期进行系统训练,才能事半功倍。
——蒙台梭利
纠正男孩子的攻击意识,要有理有节
男孩的攻击意识是与生俱来的。踢球、玩战斗游戏,几乎是每个男孩都擅长的游戏活动。由于男孩在小的时候有坐不住、好动的性格特点,如果控制不好攻击意识就会惹事生事,动不动就与小朋友打架。又由于男孩子的精力比较旺盛,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精力没有适当的地方排遣,就有可能会把过剩的精力以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来发泄,如打别人家的玻璃窗、破坏一些公共设施等。父母必须有管理好男孩攻击意识、排遣旺盛精力的思想准备,指导他们处理好学习和各项活动的关系,注重培养自我约束能力和克制能力。
教育研究证明,男孩如果3岁时爱打架,到5岁时仍然爱打架。如果在6至10岁时有很强的攻击意识,预示着从11至14岁时,在打架、嘲笑、戏弄同伴、武力争斗方面会有更强的心理倾向。有一位心理学家对600名孩子进行了长达22年的追踪研究,无论男孩还是女孩,8岁时有攻击性行为记录的,多数在成年以后发生过攻击性行为,如犯罪、家庭暴力等。因此,男孩的自我克制能力不强将对他的一产生非常坏的影响。
希希长得虎头虎脑,是个人见人爱的小男孩,但他在小区里有个非常出名绰号:“小霸王”。希希的爷爷经常说:“这个孙子惹不得,动不动就打人,家里的人都被他打遍了。”有一次,爷爷去幼儿园接希希,听老师介绍完他一天的表现后,爷爷问他为什么不好好吃饭,希希一听就急了,在幼儿园的门口当着众多家长与小朋友的面,挥着小拳头打爷爷,家长们有的过来劝导希希不能动手打爷爷,有的人说这孩子可得好好管一管。
希希在与小朋友玩耍时动不动就会说“打你!”“我打死你!”经常有孩子的父母找上门来告状。让家里的大人感到特别烦恼。
打人是孩子来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经常被叫作攻击性行为,是孩子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男孩虽然生来就具有一种内在的攻击他人、挑战他人的心理倾向。但是,如果父母能加以正确引导,攻击倾向可以转化为成长过程中的力量,转化为忍耐、坚毅等积极的品格特质。因此,父母如果能将男孩子性情中的劣势变成优势,他们会有更强劲的上进心和爆发力。
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可以分为两类:敌意攻击和工具性攻击。敌意攻击是指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工具性攻击是指为达到一定的非攻击性目的而伤害他人的行为。例如,男孩有意打自己的同伴,就属于“敌意攻击”;如果男孩子在争夺玩具的过程中打了同伴,则属于“工具性攻击”。当出现争端或为达到某种目的向父母或其他长辈示威时,男孩通常会采用脚踢、拳打的方式攻击对方身体。有的男孩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攻击的行为越来越少,但会逐渐改为戏弄、奚落、说坏话或叫绰号的方式进行语言攻击。当男孩很小,还不能准确判断对方意图时,只是简单地将使自己感到不舒服的人和事当成对手去打,但是如果父母不加管教,打人这种攻击性行为会影响良好品德的形成。因为攻击的心理倾向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特点。
父母不能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视而不见。如果孩子动手打人,应立刻抓住他打人的那只手,同时严肃地、坚定地直视他的眼睛,让他明显地感到自己错了,等他情绪平静后,再和他讲道理。父母在管教孩子打人时不要进行体罚。当孩子打人时,父母千万不能用打他的方式来惩罚他,这样会更加强化他的攻击性心理倾向,以为有了不好解决的事情就得动手或诉诸武力。
父母要经常注意孩子的反应,当孩子在家里打人时,父母要表现出应有的尊严,不能对此一笑了之,甚至开心地享受孩子发脾气时所表现出的可爱之处,更不应主动逗孩子发脾气、打人。如果孩子很小时就感受到自己做出攻击性行为时,父母或长辈会严厉地加以制止。以后就会明白这种行为是令人讨厌的,不应该发生的,他自然会有所克制。父母要善于给喜欢打人的孩子立规矩。这虽然不是一两天就能见效的办法,但早立比较好。告诉他打人是无能的表现,没有人喜欢打人的孩子,父母反复讲,就事论事地讲,规矩的效果会逐步显现。
男孩都有强烈的模仿能力,崇拜英雄人物,无不羡慕《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少林寺》等文艺作品中人物的英雄气概。但是当他们年龄小、辨别能力还不强时,如果父母的教育跟不上,他们可能只从表面上模仿这些人物好勇斗狠的一面,甚至会沾染社会上的一些江湖习气,因上当受骗又不能自拔而误入歧途。所以,父母要帮助孩子正确分析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的人物。让孩子认识到这些英雄人物最可贵的品质是扶正除恶、见义勇为,而不是靠打打杀杀去征服他人。
男孩攻击性有潜在的危险,但是如果父母以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把这种攻击性转化为内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他们就做出令人称赞的善良之举、正义之举,甚至是英雄之举。
男孩子有了与人交往的机会,就能学得镇定自若,只要时间够。
——洛克
给男孩子的零用钱,益少不益多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许多家庭不太限制孩子花钱。有的父母因为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许多想要的东西没有得到满足,现在自己有了孩子不想再让他们受委屈,能满足的尽量满足。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很多孩子不懂得节俭,乱花钱、随意浪费的现象相当严重,尤其是男孩子经常拿压岁钱请客、送礼、聚会、K歌……表现出来的那种比阔气的行为让人十分惊讶。有位读高中的男生,寒假过后刚一开学就频繁参加同学的聚餐,把几千元压岁钱全部花光。还振振有词地说:“我们班同学家境都太一般,同学聚会只能AA制。邻班的同学聚会才叫敞亮呢,有个同学的爸爸是大款,人家自己掏腰包请同学吃了一顿法式大餐。”现在的孩子不会挣钱却越来越会花钱,而且丝毫不体谅家长的辛苦,这种现象家长一定要引起注意,并对自己的孩子加以管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有关调查表明,在所有未成年犯罪案例中,他们犯罪前的零花钱越多,去游戏厅、网吧、歌舞厅等“青少年不宜”场所的比率就越高。这些人中因抢劫、偷窃而锒铛入狱的,占到全部未成年犯罪的70%以上。他们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从小没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没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一些父母受封建思想的影响,特别宠爱男孩,一切事情都依着他们,只要家里条件允许就有求必应。这种过度宠爱会让他们变得自私而没有责任感。太多的金钱让他们只想着用“奢侈消费”的方式去消耗体内的****素,而忘记自己的学习任务和作为公民所必尽的责任和义务。父母的纵容不仅没让孩子走上正确的成长道路,反而为他们播下了犯罪的种子。明智的父母不会对男孩放宽用钱的尺度,而是把对他们的爱很艺术地隐藏起来,给他们制造体验“挣钱不易”的机会。
一位爸爸带着自己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去逛街。在一个繁华的十字路口,看到一位老奶奶正在卖报纸。爸爸从自己的衣袋里掏出10元钱给男孩,让他去买10份晚报。男孩买回来后,爸爸跟他商量说:“你按照原价把报纸卖出去,看看能不能很快卖完。”男孩在爸爸的帮助下,3个多小时才把10份晚报卖出去。这对爸爸让儿子去问卖报的老奶奶,卖1份报纸能赚多少钱。男孩从老奶奶那里得知,卖一份报纸就只能赚2毛钱。他自己又算了一笔账,自己花3个多小时才能赚2元钱,而且还要费很多的辛苦和口舌。男孩对爸爸说:“以后不能乱花钱了。”爸爸肯定了他的想法,告诉他知道挣钱不容易就要珍惜每1元钱。
在孩子花钱的问题上,父母一定不要心慈手软,要坚持原则,根据家庭的经济状况把好孩子的消费关。控制孩子花钱不是要求过严过狠,而是要引导孩子进行合理的有计划性的支出,从小懂得生活的艰辛和自食其力的重要。
美国著名企业家洛克菲勒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10亿美元的富翁,为孩子一掷千金也不会心疼手软,但是这位赚钱大王却是以精打细算的方式安排孩子用度的。洛克菲勒对孩子每个阶段的零用钱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七八岁时每周3角钱,九十岁时每周5角钱,十一二岁时每周1元钱,13岁以上每周2元钱。每个孩子有一个小册子,用来记录支出的明细,以备周末检查。凡是账目清楚,花钱有所值的下周奖5分钱,否则减5分钱。这个习惯在洛克菲勒家族一直延续,后代中没有出过一个“败家子”。规模庞大的标准石油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一直经得起大风大浪袭扰,这与尽早让孩子——家族继承人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有直接关系。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花钱行为由被动变得主动。父母要从孩子懂事开始,教会他怎样买东西,怎么合理用钱,怎样选择物有所值的用品。还要教会孩子怎样保管好钱,防止丢失或被偷盗。随着孩子知识的丰富,要教育他学会先认真思考再花钱,并且要逐渐养成审慎花钱的习惯,避免盲目消费。还可以采取让孩子“一日当家”“一周当家”“一月当家”的方式,在打理日常生活的实践中学会合理支出,并培养勤俭节约的好品质。
父母教会孩子按计划使用手里的零用钱和压岁钱,并适当积累,必需的东西就买,可买可不买的尽量不买,把剩下的钱存起来。让孩子在存钱和用钱的过程中,建立起理财新观念,如果学校里举行救灾扶贫捐款时,可以让孩子把积攒的钱拿出来捐献,在取得成就感的同时培养公益心。
古罗马诗人哲学家贺拉斯说:“金钱不是做奴隶就是做主人,二者必一,别无其他。”孩子从小没有学会做金钱的主人,长大很容易沦为金钱的奴隶。如果一个人为了金钱付出了道德和触犯法律的代价是非常可悲的,针对这一点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为他们建立起明确的认识,以相对严格的方式规范他们的行为。
对子女供应多量财富而不注意增进他们品德的人,恰似那些把自己的马喂养得很好而不训练它们成为有用之才的人一样。
——苏格拉底
别把情绪的狂风暴雨,砸向成绩波动的女孩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女孩在学习成绩上的优势逐渐下降,即使在小学时学习成绩很优秀的女孩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呢?由于女孩喜欢安静,不像男孩那样活泼好动,更不喜欢舞枪弄剑,父母给女孩买的玩具大多是娃娃、手帕、厨房玩具等,而男孩玩的就是积木、拼板、电子枪等智力上更具挑战性的玩具。男孩喜欢的这些玩具更能培养构思、设计和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能很好地开发智力。大多数女孩从最初的“在玩中学”就表现了思维的安定性,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抽象思维能力也显得较弱。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各门基础知识在人们的知识结构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尤其是抽象性非常强的数学更是基础的基础,它对大脑有特殊的训练作用。许多父母在女孩小的时候,更多地培养她们在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艺术类学科的兴趣,而忽视了对理科兴趣和抽象能力的培养,早期教育上方面的缺课,使许多女孩在学习上表现出后劲不足。
由于女孩的性格特点所决定,她们在小学阶段比男孩更能集中注意力。而小学的课程内容更注重机械记忆,女孩容易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学习上,因此学习成绩好的女孩子居多。由于男孩比较好动,在小学阶段不能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他们已经习惯了学习过程中出现困难的现状,所以升入中学时也不会被困难所吓倒,而且由于天生就具有的挑战意识,往往更喜欢挑战难题,这就使学习成绩提高得比较快。但是女孩因缺少应对困难的准备,一旦受挫就容易怀疑自己的能力,又因为有很重的情绪心理,学习受挫会对整个学校生活失去兴趣,因此出现学习成绩波动的情况较为常见,这就为家有女孩的父母提出了如何对待学习成绩波动的复杂问题,稍有不慎可能更使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豆豆是个慢性子的女孩子,小学阶段学习成绩属于中等偏上,升入中学后她的学习成绩一点点地往下降,学校里的老师认为她是个聪明的孩子,对老师讲的内容不仅全部跟进,上课老师提问时她能积极举手,回答的愿望很强烈,就是说话的声音很小,语速很慢,让同学和老师都替她着急。正是由于豆豆的慢性子,每天放学别的同学都跑出教室好几分钟了,她才不慌不忙地收拾书包,最后一个走出教室。平时做作业、考试怎么使劲努力也都快不起来,在题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作业要写到很晚才能完成,考试有时做不完卷子,即便是做完了也没有时间做检查。
看到女儿的这种情况,豆豆的妈妈开始还跟她讲道理,让她改一改自己的慢性子。豆豆也表示一定改。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妈妈并没有见到豆豆有多大起色,这时过于焦急的妈妈,动了武力教育的念头,开始使用暴力。不出所料,豆豆的慢性子有所改观,但是仍然不尽如人意,她的语文成绩还算可以,数学却在70分止步不前。在妈妈多次的训斥和打骂后,豆豆一点自信心也没有了,她哭着对妈妈说:“我太笨了。我希望能像优秀的学生那样考个好成绩给妈妈看,可是就是做不到,我不想上学了。”
豆豆的气质型特点比较明显,也就是心理学上讲的具有黏液质和抑郁质的特征。这两种特征结合在一起,使她说话和认识事物比一般人慢半拍。这种气质类型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在内。豆豆学习成绩处于中等水平,并非就是大祸临头,而且慢性子不等于智商低,但是在妈妈狠狠痛打之下,女儿的心灵实在是招架不住了,她被打糊涂了,只能承认自己“笨”得无可救药了。豆豆的慢性子已经让她平添了许多痛苦,妈妈不能理解她,还狠狠地打她,她是非常痛苦无助的。豆豆如果能得到妈妈的理解和帮助,本来是可以尽快提高学习成绩的,却让妈妈把自信打得荡然无存。
面对女儿出现成绩波动的情况,父母就要跟女儿强调,出现暂时的成绩不好是正常的,并告诉她这一切都是可以慢慢来改的,她的智商跟情商都是没有问题的。父母在生活的安排上,要为女儿打出提前量,对于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应尽量具体地给予帮助,不要抽象地给出一些无的放矢的建议或者讲一些大道理,要努力帮助这个时期的女孩越过一个又一个障碍,重建信心。当她的学习成绩有了改观后,自然也就有了不断克服弱点的动力,何愁智力发展不会突飞猛进呢?
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
——夸美纽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