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国学典故知识大全
28427000000018

第18章 《韩非子》《晏子春秋》《管子》篇

郢书燕说

【释义】比喻穿凿附会,曲解原意。

【典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有记载:“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

【故事】有个人从楚国郢都写信给燕国相国。这封信是在晚上写的。写信时,烛光不太亮。写信人一边写一边对在一旁端蜡烛的仆人说“举烛”。结果,由于他专心致志,嘴里说着举烛,也随手把“举烛”写到信里去了。

燕国相国收到信,看到信中“举烛”二字,琢磨了半天,然后自作聪明地说,这“举烛”二字太好了。举烛就是倡行光明清正的政策;要倡行光明,就要举荐人才担任重任。

他把这封信和自己的理解告诉燕王。燕王也很高兴,按燕相对“举烛”的理解,选拔贤能之才,治理国家。燕国治理得还真不错。

郢人误书,燕相误解。燕国国家是治理好了,但那根本不是郢人写信的意思,只能说是歪打正着而已。

一鸣惊人

【释义】比喻一个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地运用,一旦发挥出来,往往有惊人的作为。

【典故】《韩非子·喻老》中有记载:“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故事】楚庄王掌管朝政三年,没有发布一项政令,也没有一样政绩,只管吃喝玩乐。

右司马伍举来到楚庄王座驾旁,给他讲了一段微妙的谜语:“有一只鸟停驻在南方的阜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是什么鸟呢?”楚庄王回答说:“三年不展翅,是为了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为了观察民众的态度。虽然还没飞,一飞必将冲天;虽然还没鸣叫,一鸣必会惊人。你放心,我知道了。”

经过半年,楚庄王亲自听取朝政。被废除的有十项政令,被启用的有九项政令,诛杀大奸臣五人,提拔隐士六人,国家因此得到大力整治。

随后,楚庄王率军讨伐齐国,在徐州大败齐军,在河雍战胜晋军,在宋国汇合诸侯,最终使楚国称霸天下。他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老马识途

【释义】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的作用。

【典故】《韩非子·说林上》中有记载:“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故事】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齐桓公率军前往燕国。

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齐军在崇山峻岭中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齐军的给养发生困难。

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齐军就会困死在那里。管仲思索了好久,心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管仲便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

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最前面自由行走。结果,那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走。齐军紧跟着它们走,最终走出了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守株待兔

【释义】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也指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典故】《韩非子·五蠹》中有记载:“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故事】在战国时,宋国有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他刚刚能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就要忍饥挨饿。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发意外之财。

深秋有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地奔跑。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桩上。他立即捡起兔子,带回家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宋国人从此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桩,等着奇迹出现,收获撞死的兔子。

自相矛盾

【释义】比喻语言、行动前后不一致或互相抵触。

【典故】《韩非子·难势》中有记载:“客有鬻于与盾者,誉其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他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人应之曰:‘以予之矛,陷予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故事】楚国有个卖兵器的人,在市场卖矛和盾。

为了推销兵器,他举起盾,向围观的人夸口:“我的盾是天下最坚固的盾,无论多锋利尖锐的东西,也不能刺穿它!”

说完,他又拿起一支矛,向围观的人夸口:“我的矛是天下最尖利的,无论怎样牢固坚实的东西,也挡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马上就会被它刺穿!”

他十分得意,又大声吆喝起来:“快来看,快来买,天下最坚固的盾,天下最锋利的矛!”

这时,一个人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问:“你说,如果用这矛戳这盾,会是怎样的呢?”

“这……”围观的人先一愣,随后爆发出一阵大笑,散了。

那个卖兵器的人只好扛着矛和盾灰溜溜地走了。

滥竽充数

【释义】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典故】《韩非子·内储说上》中有记载:“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故事】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他手下有三百个善于吹竽的乐师。他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每次听吹竽时,总叫三百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齐宣王有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混饭吃的好机会,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即使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和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非常高兴,不加考察,就爽快地收下他,把他编进那支三百人的吹竽队中。

南郭先生随那三百人一块儿合奏,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待遇,心里得意极了。事实上,南郭先生根本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他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

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齐湣王继承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但他喜欢听独奏。于是,他发布一道命令,要这三百人好好练习,做好准备,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

南郭先生见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

买椟还珠

【释义】比喻买者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

【典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有记载:“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故事】有个楚国人拥有一颗漂亮的珍珠,想将其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他决定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

他找来名贵木材,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椟),然后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然后,他在盒子外面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漂亮的金属花边,看上去,闪闪发亮,精致美观。

楚国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到市场不久,很多人都围上来欣赏。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出高价买了下来。

郑国人交过钱后,拿着盒子往回走。可是,没走几步,他又回来了。楚国人以为郑国人后悔了,要退货,却没想到郑国人打开盒子,取出珍珠,交给楚国人:“你将一颗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的。”

郑国人将珍珠交给楚国人后,低着头一边欣赏着木盒子,一边往回走去。

楚国人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哭笑不得。

郑人买履

【释义】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懂变通,死板恪守的人。

【典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有记载:“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故事】有个郑国人想去买鞋。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将量好的尺码放在椅子上。等到去集市时,他忘记了带量好的尺码。等他挑好了鞋,他才对卖家说:“我忘记了带量好的尺码。”随即,他赶回家去取尺码。等到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你买鞋时,为什么不用脚去试试鞋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远水不解近渴

【释义】远处的水不能立刻解决口渴的问题。比喻慢的办法救不了急。

【典故】《韩非子·说林上》中有记载:“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

【故事】战国时,庄子出游时,在路上见到车辙里有一条活蹦乱跳的鲫鱼求救。鲫鱼要庄子找水来救它的命。庄子说到吴国和越国去,路过锦江时,就能给它带很多。鲫鱼急了,那只是远水不解近渴,等到锦江的水来了,它已变成了鱼干。

画鬼容易画人难

【释义】比喻凭空瞎说很容易,但是要想有真才实学却需下一番功夫才能获得。

【典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有记载:“画鬼容易画人难。”

【故事】战国时,齐王想找一个人,给自己画一张像。他先后找了很多画工。有的画工进行艺术虚构,把他画得太好。有的画工照实画,可是把他画得太平。画工怎么画,都不能让他满意。好在齐王作为一国之主,有的是钱。他不惜重金,请来了齐国最有名的画工,对他说:“给我画一张像吧。”那个画工急忙说:“大王,我确实不会画人呀!”齐王听了,觉得好奇怪,心想,齐国最有名的画工,怎么连一个人都不会画呢?画工看出了齐王的心思,说:“画人是最难的,画狗和马也不容易。”齐王问:“画什么最容易呢?”画工回答说:“画鬼怪最容易。因为狗和马,人们早晚都能见到,画得好不好,人们一眼就能看出来。然而鬼怪本身没有固定的形状,谁也没见过,所以容易画。”齐王对画工说:“你就画个鬼怪来瞧瞧。”画工只用了一会儿的时间,就画了一个面目狰狞、张牙舞爪的鬼怪,谁看了谁都感到毛骨悚然。齐王明白了,说:“看来,的确是画鬼容易画人难。”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释义】东西丢在路上没有人拾走,夜里睡觉都不需要关门防盗。形容社会风气好。

【典故】《韩非子·外储说左》中有记载:“子产退而为政五年,国无盗贼,道不拾遗。”

【故事】商鞅,原名公孙鞅,卫国人,在秦孝公时任秦国相国。他制定了一系列新法,废除了维护贵族特权的旧法。

商鞅坚决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什么人,只要对国家有功,就应该予以奖励。他鼓励耕织,生产多的可免去徭役。他认为,贵族世袭的制度应该废除,应当按军功的大小给予不同的爵位等级,执法应该严明,不讲私情,以法为准。商鞅变法遭到贵族势力的反对,但在秦孝公支持下,变法很快就推行开了。

一年以后,由于商鞅积极地推行变法,老百姓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军队纪律严明,民风也变得纯朴起来,人们不随意拿取,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秦国一天天强大了起来,别的诸侯也越来越畏惧秦国。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释义】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

【典故】《韩非子·喻老》中有记载:“千丈之堤,溃于蚁穴,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故事】战国时,魏国相国白圭在防洪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他善于筑堤防洪,并勤查勤补,非常注重细节。他经常派人巡视河堤,一发现小洞,即使是极小的蚂蚁洞,也立即派人填补上,不让它漏水,以免小洞逐渐扩大、决口,造成大灾害。由于在防洪方面注重细节,白圭任魏相期间,魏国没有闹过水灾,老百姓能安居乐业。

比肩接踵

【释义】形容人多拥挤。

【典故】齐·晏婴《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中记载:“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故事】晏子被派遣出使楚国。楚王得知晏子身材矮小,就令人在城门旁边开一个小洞,请晏子从那里进去。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才从狗洞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洞进去。”负责接待的人只好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

晏子拜见楚王时,楚王说:“齐国没有人可派吗?派你做使臣。”晏子回答说:“齐国都城临淄有七千五百户人家,人们一起张开袖子,天就阴暗下来;一起挥洒汗水,就会汇成大雨;街上行人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脚后跟,怎么能说没有人才呢?”

楚王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会打发你来呢?”

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贤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贤能的国王那里去,不肖的人被派遣出使到不肖的国王那里去。我晏子是最不肖的人,所以只好出使到楚国来了。”

二桃杀三士

【释义】将两个桃子赐给三个壮士,三壮士因相争而死。比喻借刀杀人。

【典故】《晏子春秋·内篇谏下二》中有记载:“公孙接、田开疆、古治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闻。晏子过而趋,三子者不起。晏子入见公曰:‘……此(指三士)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公曰:‘三子者,搏之恐不得,刺之恐不中也。’晏子曰:‘此皆力攻勍敌之人也,无长幼之礼。’因请公使人少馈之二桃,曰:‘三子何不詈功而食桃?’于是三士皆论功争桃,最后皆反(返)其桃,挈领而死。”

【故事】春秋时,齐国三个勇士,号称“齐国三杰”:田开疆,公孙接,古冶子。他们个个勇武异常,深受齐景公宠爱。但是,他们也个个恃功自傲。当时,齐国田氏的势力越来越大,直接威胁到国君的统治,而田开疆正属于田氏宗族。相国晏婴担心“三杰”为田氏效力而危害国家,屡谏齐景公除掉“三杰”,然而齐景公爱惜勇士,没有直接表态。

鲁昭公访问齐国,齐景公设宴款待。鲁国由叔孙蜡执礼仪,齐国由晏子执礼仪,君臣四人坐在堂上,“三杰”佩剑立于堂下,态度十分傲慢。晏子心生一计,决定乘机除掉这三个心腹之患。

酒至半酣时,晏子提议请二位国君尝尝刚刚成熟的桃子,并表示亲自去摘桃子。过了一会儿,晏婴带着园吏,端着玉盘献上了六个桃子——个个硕大新鲜,桃红似火,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晏婴给鲁昭公和齐景公一人献了一个。

鲁昭公边吃边夸奖桃味甘美。齐景公见此,就建议赏赐叔孙诺一个。叔孙诺谦让自己能力声望不如晏婴,桃子应该赏给晏婴。齐景公见此,大手一挥:一人一个。于是,六个桃子只剩下两个了。

晏婴趁机向齐景公建议将两个桃子赏给功劳最大的臣子。齐景公同意了,于是传令:“谁的功劳大,谁就吃桃!”

话音刚落,公孙接率先表示,自己有打虎救君之功,有资格吃桃子。晏婴趁机赏他一杯酒,一个桃。

古冶子见状,说打虎救君之功不算什么,他有下黄河舍命杀大鼋保君之功。齐景公也说这是盖世奇功,理应吃桃。晏婴就把剩下的一个桃子送给了古冶子。

田开疆见桃子分完了,说打虎杀鼋都算不上大功,他率军降服徐国,威服郯国和莒国,才是真正的大功,是最有资格吃桃子的。晏婴表示,田开疆的功劳确实比公孙接和古冶子高,但桃子已经没有了,只能等树上剩下的桃子熟了再吃,现在只能赏赐一杯酒。田开疆以为是故意羞辱他,没面目站在朝廷之上,一气之下拔剑自刎。

公孙接和古冶子都觉得因为自己吃了桃子害死了誓同生死的结义兄弟田开疆,没脸面活在世上,也相继拔剑自杀。

鲁昭公目睹此景,目瞪口呆。齐景公长叹了一声,沉默不语。晏婴不慌不忙地缓解气氛说:“他们都是有勇无谋的匹夫。智勇双全、足当将相之任的,我国有数十人,这等武夫莽汉那就更多了。少几个这样的人,也没什么了不起,不必介意,不必介意,请继续饮酒吧!”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释义】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

【典故】《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中有记载:“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故事】楚汉相争时,汉王刘邦派韩信率一支军队向东进攻赵国。赵王得知消息,与成安君陈余一起,将军队聚在井陉山口,准备迎敌。谋士李左车献计说:“井陉这地方不能容两车并行,也容不下列队的骑兵。汉军的辎重一定跟在后面。如果让我带兵抄小路截断他们的辎重,不出十天,他们必然败走。”这本是上策,但赵王和陈余没有采纳。

韩信得知此消息,心中大喜,悬赏千金,要求活捉李左车。不久,韩信大败赵军。赵王被俘,陈余阵亡,李左车被擒。

韩信亲自为李左车松绑,十分客气地请教:“我打算向北攻打燕国,向东讨伐齐国,怎样才能成功呢?”

李左车不愿意多谈,说:“我是一个吃了败仗的俘虏,哪有资格谈这些事。”

韩信急忙解释说:“赵军失败,是因为赵王没采用你的计谋。如果他按照你的话做,恐怕我要成为你的俘虏了。今天,我诚心诚意地想听听你的高见,你不要推辞了。”

此时,李左车才说:“你从关中出兵,渡过黄河向东,先灭魏国,再灭赵国,名闻海内。威震天下——这是你目前的优势。然而,你现在的兵士已相当疲乏,如果急于攻燕国,万一不能速胜,时间拖久了,齐国必定做好了充分准备,那时,你的弱点就不免要暴露出来。善于用兵的将军,总是发挥自己的优势而利用对方的弱点。你不如先在这里休整军队,一面大造攻燕国的声势,一面派个有口才的人,带着你的信去见燕王,故意显示汉军的强大,逼燕王投降。这样,齐王也就容易对付了。”

韩信一听,连声称妙。李左车谦虚地说:“我听人说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的建议未必全部可取,供您参考吧。”

韩信按李左车的建议行事,果然获得成功。

调虎离山

【释义】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设法引诱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

【典故】《管子·形势解》中有记载:“虎豹,兽之猛者也,居深林广泽之中则人畏其威而载之。人主,天下之有势者也,深居则人畏其势。故虎豹去其幽而近于人,则人得之而易其威。人主去其门而迫于民,****轻之而傲其势。故曰:‘虎豹托幽而威可载也。’”

【故事】东汉末年,军阀并起,各霸一方。孙坚儿子孙策年仅十七岁,年少有为,继承父志,在江东发展势力,逐渐强大起来,成为一方诸侯。

公元199年,孙策欲向北推进,准备夺取江北卢江郡。卢江郡南有长江之险,北有淮水阻隔,易守难攻。占据卢江的军阀刘勋势力强大,野心勃勃。

孙策知道,如果强攻卢江郡,取胜的机会很小。他和众将商议,最终制定了调虎离山的妙计。

刘勋极其贪财,孙策就派人给他送去一份厚礼,并在信中把他大肆吹捧一番,表示要与刘勋交好。当然,孙策的重点就是以弱者的身份向刘勋诉苦,说上缭经常派兵侵扰他,他实力弱,请求刘勋发兵降服上缭,孙策将感激不尽。

刘勋早想夺取十分富庶的上缭,今见孙策软弱无能,免去了后顾之忧,决定发兵上缭。孙策得知刘勋亲自率领几万兵马去攻上缭,城内空虚,心中大喜,说:“老虎已被我调出山了,我们赶快去占据它的老巢吧!”于是,孙策立即率兵水陆并进,袭击卢江,几乎没遇到顽强抵抗,就十分顺利地控制了卢江。

刘勋猛攻上缭,无法取胜。得到孙策已取卢江的消息,他情知中计,后悔莫及,只得率军灰溜溜地去投奔曹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释义】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典故】《管子·权修》中有记载:“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故事】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教育,不过,教育普及则是在明朝初期开始实现的。

明朝建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就十分重视地方学校建设。朱元璋对长期战乱后出现的道德沦丧状况十分忧虑,曾多次倡议各地办学以兴教化。他说:“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京师虽有太学,而天下学校未兴。宜令郡县皆立学校,延师儒,授生徒,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

于是,朱元璋下令各府州县普遍设立学校。据《明史·选举志》记载,朝廷对府、州、县学的教官编制、学生人数、师生待遇、教学内容等都做了规定:“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谕,各一。俱设训导,府四,州三,县二。生员之数,府学四十,州、县依次减十。师生月廪食米,人六斗,有司给以鱼肉。学官月俸有差。生员专治一经,以礼、乐、射、御、书、数设科分教,务求实才,顽不率教者黜之。”

明朝中期以后,随着科举名额的扩大,府州县学的人数也相应增加,原有的正式名额学生称为廪膳生,扩大名额称增广生。宣德年间以后,许多府州县学的名额扩大了一倍,以应科举之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国古代教育普及事业最终在明朝建立并逐渐完善起来了。正因为重视教育,明朝虽然多灾多难,但也延续了二百七十七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