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国学典故知识大全
28427000000002

第2章 《论语》篇

本卷典故均来自儒家经典,主要来自《论语》《诗经》《左传》《孟子》《荀子》《周易》《礼记》以及《尚书》中的典故。

升堂入室

【释义】原来比喻学习所达到的境地有程度深浅差别,后来多用以赞扬人在学问或技能方面的造诣高深。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故事】孔子的学生非常多,其中有个名叫子路的,他个性勇猛豪爽。

有一次,子路在弹奏瑟时,孔子听出琴声里充满豪放勇武的肃杀之气。孔子主张“仁”与“中庸之道”,见子路所表现的与自己的主张不合,就说:“你的琴声太狂放,你一点都不像我的学生。”其他学生见孔子如此评论子路,从此再也不敬重子路了。

孔子得知此事后,意识到其他学生误会了他的意思,就为子路辩解:“子路的学问已达到登堂的水准,只不过尚未达到入室的境界,你们千万不能看轻他。”其他学生们听完孔子的话,又像以往那样尊敬子路了。

名正言顺

【释义】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上说得通。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故事】鲁定公沉迷酒色,孔子大为不满,就带领学生们来到卫国。卫灵公言而无信,只给子路一人安排了官职。孔子只好带领其他学生离开卫国,另谋出路。卫出公继位后,派子路去请孔子到卫国辅政。孔子对子路说:“只有名义正当,说话合理,才能干成大事。”

死而无悔

【释义】形容态度坚决。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述而》:“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故事】有一次,孔子外出讲学,子路佩剑跟随着保护孔子。子路说自己像箭,不必要费尽心思读书了。孔子说,读书有好处,可以使人变得有勇有谋。于是,子路问孔子,如果三军当统帅时,应该依靠什么样的人。孔子说,他不愿与那些空手打虎及徒步过河的有勇无谋的人一起去打仗,跟有勇有谋的人一起去打仗,即使是战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的。

分崩离析

【释义】形容内部发生祸乱。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故事】春秋时,鲁国大夫季康子住在费邑,他虽然只是个卿大夫,但权势极大,甚至超出时任国君鲁哀公。季康子为了扩大和巩固权力,想并吞附近的小国颛臾。

冉有和子路当时是季康子的谋臣。他们一起去求教孔子如何对待这件事。孔子批评冉有和子路不该不阻止季康子,他们都推卸责任。

于是,孔子对他们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批评:“治理一个国家,不必去担忧土地和人口有多少;应该多去想想怎样使百姓安居乐业。百姓安定了,国家就会富强。这时,再施行政教来广泛招致远方的百姓,让他们安居乐业。你们辅佐季康子,使远方的百姓离心、不来归附,百姓有异心而不和,国家内部分裂。在自己国家处于分崩离析的情况下,你们还想武力吞并颛臾,我看,恐怕季康子的祸患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啊!”

道听途说

【释义】在路上听到没有根据的言论或传闻,再去传给别人。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故事】春秋时,齐国有个叫毛空的人,喜欢听小道消息,然后再把小道消息津津有味地讲给别人。

有一次,毛空听到一只鸭和一块肉的事,觉得非常稀奇,就去讲给艾子听。毛空说:“有人养了一只特别能生蛋的鸭,那鸭一天能生一百多个蛋。”见艾子笑了,他又说:“那天,天上掉下了一块三十丈长、十丈宽的肉。”艾子笑着问:“有那样长的肉吗?”毛空急忙改口说:“噢,那就是二十丈长。”艾子仍不相信。他又改口:“一定是十丈长。”艾子笑着问:“那只鸭是谁家养的?那块肉掉在了哪里呢?”毛空支支吾吾说不出来,只好说:“我是在路上听人说的。”

后生可畏

【释义】赞扬少年聪明努力,有光明前途。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子罕》中:“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也!”

【故事】孔子在游历时,遇见三个小孩子,其中两个正玩耍,一个站在旁边。孔子好奇地问站在一边的孩子:“你怎么不和他们一起玩啊?”

小孩回答说:“打闹能害人性命,拉拉扯扯也会伤人身体。进一步讲,如果玩耍时撕破了衣服,那么也没什么好处啊。我不愿意和他们玩。你有什么奇怪的呢?”

过了一会儿,小孩用泥土堆成城堡,坐在里面不出来,也不给孔子让路。孔子问他为什么不避让。他回答说:“我只听说车子要绕城走的,没听过城要避车子的。”

孔子非常惊讶,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说的话如此有道理。

那孩子又说:“我听人说,鱼生下来三天就会游泳;兔生下来三天就会跑;马生下来三天就可以跟母马行走……这都是自然的事,你有什么大惊小怪呢?”

孔子感叹说:“我如今才知道,年轻人是远远超乎我们想象的啊!”

不耻下问

【释义】形容虚心好学。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故事】有一次,孔子去鲁国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向人问这问那的,连细小的事都问。有人嘲笑他不懂礼仪,什么都问。孔子听到议论后,说:“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追求知礼的表现啊!”

当时,卫国大夫孔圉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很有声望。孔圉死后,被授予谥号“文”,人们称之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不服气,认为孔圉的德行不足以授予谥号“文”。子贡去问孔子:“老师,孔圉凭什么可以被授谥号为‘文’呢?”

孔子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就是他被授谥号为‘文’的根本原因。”

患得患失

【释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故事】春秋时,孔子经常与学生们讨论做人的问题。他对学生们说:庸俗低级的人,不要与他共事,因为当他没得到权势或好处时,他会因为害怕得不到而不择手段去得到;当他得到时,却又害怕丢失,想方设法去保护自身利益。像这样利欲熏心的人,会处处为个人打算,什么坏事都可能干得出来的。

学而时习之

【释义】学过的知识要经常复习。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故事】孔子的教学经验非常丰富。他常常与学生们一道研讨学问,给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鼓励学生培养好的品德。为了帮助学生深入钻研学问,孔子传授他们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孔子教育学生的方法受到了广泛赞誉,但他却非常谦虚地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一言以蔽之

【释义】用一句话来概括。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故事】《诗经》由孔子最终编撰而成,共计收录了三百零五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孔子在谈到《诗经》时,对其进行总结和评论说:“《诗经》三百多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作者的思想是完全纯正的,没有邪恶的东西。”

温良恭俭让

【释义】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现在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故事】春秋时,子禹问子贡:为什么孔子每到一个国家都能打听到该国的政事。子贡回答说,因为他老人家用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态度去对待别人。自然,别人都愿意将知道的事告诉他。这是他与众不同的品德。

学而优则仕

【释义】学习成绩优秀然后被提拔当官。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故事】春秋时,孔子带领学生们周游列国,到处碰壁。在郑国得病停留期间,他们在樊迟种的瓜地里谈论从政之事。子夏主张,君子应该去当官,学而优则仕,否则留着学问就没有什么用。孔子同意他的观点,只不过又补充了一点——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成为古代大多数读书人的奋斗目标,而做到仕而优则学的人少之又少。

鸣鼓而攻之

【释义】比喻宣布罪状,谴责或声讨。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故事】春秋时,鲁国执政大臣季康子主张农田制度改革,承认私人拥有土地,想试行按亩征税。冉求是季康子的下属,也是孔子的学生。季康子命令冉求去征询孔子的意见。孔子反对改变王法,冉求支持季康子的改革,两人意见不统一。孔子生气了,将其当作叛徒,号召其他学生敲着鼓去进攻他。

欲速则不达

【释义】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子路》中有记载:“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故事】春秋时,孔子年轻时当过赶马的车夫。从御术中的“起乘转合”中,他悟出了许多人生道理。“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是其中之一。在周游列国途中,孔子给学生们讲述他悟出的那些道理。子路笑孔子政治上到处碰壁。孔子用欲速则不达来回答子路。

朽木不可雕

【释义】比喻人已经败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有记载:“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

【故事】孔子的学生宰予,善于言辞,说起话来娓娓动听。起初,孔子很喜欢他,以为他一定很有出息。可是,不久,宰予就暴露出懒惰的毛病。一天,孔子给学生讲课时,发现宰予没有来听课,就派学生去找。过了一会儿,去找的学生回来报告说,宰予在房里睡大觉。孔子听了,很伤感地说:“腐烂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不能粉刷墙壁。最初,我听到别人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跟他说的一样;现在,我听别人的话后,就要考察一下他的行为举动了。从宰予起,我改变了人生态度。”

敬鬼神而远之

【释义】敬之而不亲近之意。指对某些人所持的一种态度,既不愿理睬他,又怕得罪他,对他客客气气,绝不接近。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故事】春秋时,孔子带领学生周游列国。他两度在卫国推销“仁政”都没获得重视,只好去陈国。经过宋郑两地的劫难后,继司马牛病后,孔子也相继得病,一度昏迷。子路让孔子向鬼神求祷一下,孔子一向敬鬼神而远之,坚持他“富贵在天,生死有命”的观点而不求祷。最终,孔子的病慢慢好起来了。

三月不知肉味

【释义】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他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故事】孔子年轻时在季府赶车。他曾偷偷去季府乐师师襄子那里去学琴,也能弹上几曲。后来,师襄子得罪了季武子,被赶出季府,不得不在外沿街卖艺乞讨。在街头,孔子遇到落魄的师襄子,诉说他当年在齐国听到《韶乐》时三月不知肉味。

杀鸡焉用牛刀

【释义】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故事】春秋时,孔子提倡以礼乐教化百姓。他的学生子游在武城做官时,积极推行礼乐。孔子到武城后,听到乐器弹奏和歌唱,笑着对子游说:“割鸡焉用牛刀?”子游解释说:“君子学礼乐就能爱人,百姓学礼乐便于管理。”孔子十分赞许子游推行礼乐的做法。

言必信,行必果

【释义】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故事】春秋时,孔子带领学生们周游列国。在陈国闲居无事时,孔子与学生们一起讨论修身。孔子认为,做“士”要做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而士可以分为三类:“不辱君命,为国效力;孝悌兼备,乡邻模范;言信行果,千金一诺。”可见,在孔子眼里,讲信用是士最基本的要求。

名不正,言不顺

【释义】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子路》中:“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故事】春秋时,孔子带领学生们周游列国。他们再次到卫国时,卫国政局发生了重大改变。卫出公赶走父亲而即位。孔子认为,这是“名不正,言不顺”。卫国大夫孔悝拿出一堆金币,请孔子为卫出公正名,通过孔子的嘴说卫出公即位是名正言顺的。孔子严正地拒绝他的要求,坚决不承认卫出公即位名正言顺。

听其言而观其行

【释义】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故事】春秋时,孔子带领学生们周游列国。从陈国逃往蔡国后,孔子和学生们也没得到蔡国国君重用。他们常发“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感慨。一天,孔子发现学生宰予中午还在睡大觉,气得说宰予是朽木不可雕。学生们赶紧来安慰孔子。孔子说,今后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好自为之。

老而不死是为贼

【释义】责骂老而无德行人的话。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宪问》中:“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故事】春秋时,原壤母亲病故,原壤并不痛苦反而唱歌。孔子认为他不懂礼法。原壤双腿伸长坐在席上,等孔子到来。孔子责备他说:“你少时不逊顺,对长辈缺少恭敬,长大也没有可以称道的事情,到年老还不死,你就会变成害人精。”

四海之内皆兄弟

【释义】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颜渊》中:“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

【故事】司马牛有一次向孔子请教怎样做君子。孔子回答说:“君子不忧愁,不害怕。”司马牛不懂这话,又问:“不忧愁,不害怕,就叫作君子了吗?”孔子说:“君子经常反省自己;所以内心毫无愧疚,还有什么可忧愁、可害怕的呢?”司马牛告辞孔子后,见到他师兄子夏,忧愁地说:“人家都有兄弟,多快乐呀!唯独我没有。”子夏安慰他说:“我听说过:一个人的死与生,由命运安排,富贵由上天来安排。君子对工作谨慎认真,不出差错;和人交往态度恭谨而合乎礼节。普天之下到处都是兄弟,你何必担忧没有兄弟呢?”

是可忍,孰不可忍

【释义】绝不能容忍。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故事】春秋末年,鲁国贵族季孙操纵朝政大权,把鲁昭公赶到齐国,把鲁哀公赶往卫国。季孙更为放肆,令人在家里表演八佾舞。而八佾舞是天子才有资格欣赏的舞蹈。这严重违背了周礼,僭越了礼制。得知此消息,孔子气愤地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道不同,不相为谋

【释义】比喻志趣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故事】春秋时,孔子带领学生周游列国。碰壁后,在冉求帮助下,他们回到了鲁国。把持鲁国政权的季康子嫌孔子太老,没有重用他。孔子认为,他与季康子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于是,孔子干脆闲居起来,专心著述,编辑整理《诗》《尚书》《礼》《乐》《春秋》等书籍。

朝闻道,夕死可矣

【释义】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故事】春秋时,孔子在鲁国政坛受排挤后,带领学生们周游列国。在卫国、郑国、陈国、晋国等国碰壁后,孔子在蔡国闲居。孔子与学生们谈起自己的经历,说他从三十岁开始立志弘道,经历不惑之年到现在,感慨自己“朝闻道,夕死可矣”,还是要坚持将仁政推销出去。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释义】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为政》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故事】春秋时,大思想家孔子经常教育人要讲信义。他说了一句著名的话:“作为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那将怎么办。那就好像高大的马车没有驾马的倪,小马车没有驾马的轨,凭什么才能行走呢?所以,为人必须做到言而有信,才能取信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释义】自己不愿意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颜渊》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故事】春秋时,孔子的学生仲弓问如何处世才能合乎仁道。孔子回答说:“一个人待人接物要严肃认真,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样在朝廷里,不会遭到怨恨,在家里,也不会招致怨恨。”仲弓感谢说:“我虽然很迟钝,但一定会牢记老师说的话。”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释义】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阳货》中:“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故事】春秋时,孔子经常教育其他学生向颜回学习,不要去追慕富贵与享受,要用心读书。孔子说:“如果一个人一天到晚吃得饱饱的,没有事可干,不去用心思考问题,那就难以成才了。那些下棋的人,虽然悠闲,但也要用心,比起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要强多了。”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释义】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故事】春秋时,孔子在鲁国遭到排挤后,带领学生们周游列国。他先后在卫国、宋国等都没受到重视。在赴晋国途中,子路劝孔子不要去投奔赵鞅这种小人。孔子回答子路说,相信自己是君子,会“磨而不磷,涅而不缁”,不会玷污自己的名声。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释义】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中:“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故事】三国时期,曹操出兵40万攻打东吴。孙权召集文武百官研究对策时,大将吕蒙建议在濡须口修筑船坞。孙权称赞他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吕蒙有远见。”于是,东吴连夜修筑船坞。等魏军到时,东吴的船坞已修好。结果,魏军在这一战中损失惨重。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释义】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乡党》中:“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故事】春秋时,孔子被人们认为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但是,在吃穿住行方面,孔子十分讲究。他的饮食原则就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粮食陈旧或变味,鱼肉不新鲜,他都不吃。在酒席上吃饭时,吃肉的量不能超过米面的量,酒可以随便喝,但不能喝醉。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释义】指万事皆由天命注定。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颜渊》中:“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故事】西汉后期,平庸而贪色的汉成帝整天在后宫享乐。他痴迷班婕妤。班婕妤有文学才华和修养。汉成帝废许皇后立赵飞燕为皇后。为了消灭对手,赵飞燕诬陷班婕妤诅咒皇帝。班婕妤辩解死生有命,世上根本没有鬼神。汉成帝认为言之有理。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释义】指在关键时刻,一句话可以关系到国家的兴或亡。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子路》中:“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一言而丧邦,有诸?”

【故事】春秋时,鲁定公问孔子:“一句话可使国家昌盛吗?”孔子回答说:“君主爱护臣子,关心他们,上下一心,国家就可以兴旺。”鲁定公又问:“一句话可以使国家灭亡吗?”孔子回答说:“君主说了一句话,如果下边的人不敢提反对意见,久而久之就会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