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国学典故知识大全
28427000000022

第22章 散文杂记篇

一字师

【释义】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两个字的老师。

【典故】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切磋》载:“李相读《春秋》,叔孙婼之‘婼’应读‘敕略切’,李误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大惭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礼,号曰“一字师”’。”

【故事】元朝时期,萨天锡送濬天渊入朝。萨天锡赋诗一首,其中有“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之句,很多人都夸好。

山东一个老头儿听了,不以为然,认为应将“闻”改为“看”。萨天锡问为什么要这样改,老头儿说:“唐人有林下老僧来看雨。”

用“看”字,更为传闻。萨天锡心悦诚服,俯首拜老头儿为“一字师”。

应声虫

【释义】比喻自己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

【典故】唐·刘束《隋唐嘉话》中有记载:“有患应声病者,问医官苏澄,……过至他药,复应如初。澄因为处方,以此药为主,其病自除。”

【故事】淮西杨勔得了一种怪病。他每说一句话,或者发一个音,肚子里就有回声似的跟着重复一遍。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找了许多医生看,都没治好,且越来越严重,声音越来越大。

他每天都紧张不安,惶惶不可终日。有一天,一个叫刘伯峙的人主动上门给他治病。刘伯峙告诉杨勔:“你肚子里,生长着一种虫,名叫‘应声虫’。你只要把《本草》上药名,一个个依次念下去,你念一个,它必定应一声,如果你念到一个药名,它不敢应,那么,这个药便是治它的特效药。”

杨勔叫人拿来一本《本草》,一个个药名依次往下念。念到“雷丸”时,肚子里没有应声。他连服了一些雷丸,病果然痊愈了。

敲门砖

【释义】比喻骗取名利的初步工具。

【典故】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五有记载:“一日,冲元自窗外往来,东坡问:‘何为?’冲元曰:‘绥来。’东坡曰:‘可谓奉大福以来绥。’盖冲元登科时赋句也。冲元曰:‘敲门瓦砾,公尚记忆耶!’”

【故事】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是制定的文体。有些应考人投机取巧,先练熟八股文套路,以便在考场上应用。

如果没考中,他们就说“撞太岁”,意思是没撞上好运气;如果考中了,他们就把八股文那一套程式称之为“敲门砖”,意思是进了门,就可以扔掉敲门的砖头。

探玄珠

【释义】比喻不懂装懂,一知半解。

【典故】《叔苴子·外编》中有记载:“昔人闻赤水中有玄珠也,相与沐而探之。”

【故事】古时候,人们听说赤水产玄珠,都潜水下去摸。有人摸到螺蛳,有人摸到蚌壳,有人摸到鹅卵石,有人摸到瓦片。但他们谁也不知道玄珠是什么样的,都以为摸到的是玄珠。

象罔听后,大笑他们无知。他们联合起来围攻象罔。象罔没法,躲到了黄帝那儿,三年不敢出门。

闭门羹

【释义】拒绝客人进门的意思。

【典故】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一有记载:“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

【故事】古代宣城有个妓女叫史风,长得十分标致,能歌善舞,是浪荡公子和好色之徒追捧的对象。

史风应接不暇,便把前来风流快活的嫖客分等级。如果上等的客人来了,她就下楼接待,还做羹款待。而对下等客人,她不让对方进来,让对方在门外吃羹,表示不欢迎。

破天荒

【释义】指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

【典故】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四卷中有记载:“唐荆州衣冠薮泽,每岁解送举人,多不成名,号曰天荒解。刘蜕舍人以荆解及第,号为‘破天荒’。”

【故事】唐宣宗时,荆州人刘蜕高中进士,在荆州十里八乡引起了轰动。因为荆州府已有五十多年没人考取进士,人们说刘蜕破了“天荒”。

为了祝贺刘蜕高中进士,荆州魏国公崔铉特地奖励他七十万钱。刘蜕不受,回信说:“五十年来,自是人废;一千里外,岂曰天荒。”

名落孙山

【释义】指考试没有被录取,榜上无名。

【典故】宋·范公偁《过庭录》有记载:“宋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故事】宋朝的时候,在江苏有个名叫孙山的才子,能言善辩,言辞流利。

孙山前往另一个郡城去赶考举人。一个同乡让自己的儿子跟孙山一同前去赶考。

发榜了,同乡的儿子考试不中,很是失意,独自在外游玩。孙山虽然名在榜单的末尾,但也是中了,所以就先回到家乡。

同乡跑来问自己儿子的成绩如何,孙山幽了对方一默,回答说:“榜单的最后是孙山,您的儿子更在孙山之后。”

气壮山河

【释义】比喻人的豪迈之气如同高山大河。

【典故】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有记载:“赵元镇丞相与谪朱崖,病亟,自书铭旌:‘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

【故事】赵鼎出身贫寒,四岁就失去父亲,由母亲抚养和教育长大。他二十一岁考中进士,当官时敢于批评权贵,受到宰相吴敏赏识,被调到都城开封任职。南宋初立,宋高宗起用一批主战派大臣,赵鼎也在其中。宰相秦桧是主和派头目,劝说宋高宗与金国议和,赵鼎坚决反对,引起秦桧强烈不满。秦桧经常在宋高宗面前说赵鼎的坏话,使宋高宗对他逐渐失去信任。

宋高宗将赵鼎贬到外地去当官,一直贬谪到偏远的朱崖。赵鼎六十二岁那年患了重病。去世前,赵鼎叫儿子取来一面旌旗,在上面书写了一行字:“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几天后,赵鼎不治而亡。

上行下效

【释义】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学着怎么做。

【典故】东汉·班固《白虎通·三教》中有记载:“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

【故事】春秋时,齐景公自从宰相晏婴死后,一直没人指摘他的过失,心中感到很苦闷。

有一天,齐景公欢宴文武百官。席散以后,他们一起去射箭取乐。每当齐景公射一支箭,即使没射中靶心,文武百官都会高声喝彩:“好呀!妙呀!”“真是箭法如神,举世无双。”

事后,齐景公将此事告诉了弦章。弦章对他说:“这事不能全怪那些臣子。古人有话说:‘上行而后下效。’国王喜欢吃什么,群臣也跟着喜欢吃什么;国王喜欢穿什么,群臣也跟着喜欢穿什么;国王喜欢人家奉承,群臣也就常奉承大王了。”

齐景公认为弦章的话很有道理,派侍从赏给他许多珍贵东西。弦章看了摇摇头,说:“那些奉承大王的人,正是为了多得一点赏赐,如果我受了赏赐,岂不是也成为卑鄙的小人了!”他最终没接受那些赏赐。

天衣无缝

【释义】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

【典故】《灵怪录·郭翰》中有记载:“郭翰视其衣,并无缝,翰问之。谓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故事】古时候,有个叫郭翰的人,既能写诗,又擅长绘画,性格诙谐,喜欢开玩笑。

一个盛夏的夜晚,他在树下乘凉,只见长天如碧,白云舒卷,明月高挂,清风徐来,满院飘香。一位仙女翩翩降临到郭翰面前。那仙女面目清秀,含情脉脉地望着他。

郭翰很有礼貌地问:“小姐,您是谁?从哪来?”

仙女说:“我是织女,从天上来。”

郭翰问:“那你能谈谈天上的事情吗?”

仙女问:“你想知道天上的什么事情?”

郭翰说:“我什么都想知道。”

仙女娓娓而谈,说:“天上四季如春,夏天天气不热,冬天天气不冷,一年绿树常青,花开不谢。枝头百鸟合鸣,水中游鱼可见。没有疾病,没有战争,没有赋税,总之,人间的一切苦难天上都没有。”

郭翰羡慕地说:“天上真是好地方!那你为什么还跑到人间来呢?”

仙女说:“亏你还是个读书人呢!庄周老先生早就说过‘在栽满兰花的屋子里待久了,也闻不到香味’的话吗。天上再好,待久了,难免有些寂寞,偶尔到人间玩玩,看个新鲜。”

郭翰又问:“我听说有一种药,人吃了可以长生不老,可是不知道哪里有,你知道哪有吗?”

仙女说:“这种药人间没有,天上到处都是。”郭翰说:“既然天上多得很,你该带点下来,让人们尝尝有多好呀。”

仙女笑呵呵地说:“我带不下来呀。天上的东西,带到人间就失去了灵气。要是能带下来,秦始皇、汉武帝早就吃了成仙了。”

郭翰说:“你说你是从天上来的,我怎么知道你说的是真的呢?”

仙女让郭翰看看她的衣服,与人间的衣服有什么不同。郭翰仔细看看仙女的衣服,又用手摸摸,奇怪的是仙女的衣服竟然没有一条缝。

仙女说:“天衣无缝,这就是天衣与人间的衣服最大的区别。”

郭翰听了,哈哈大笑,再一瞧,仙女不见了。

天真烂漫

【释义】常用来指人心地单纯,坦率自然,也用来比喻青少年或儿童心地单纯善良。

【典故】元·夏文彦《图绘宝鉴·五·郑思肖》中有记载:“工画墨兰,尝自画一卷,长大会,高可五寸许。天真烂漫,超出物表。”

【故事】南宋灭亡后,有个姓郑的画家改名“思肖”。原来,宋朝是赵家天下,“肖”是赵的偏旁。郑思肖表示永远思念宋朝,并隐居在苏州的一所寺庙里。

在住所,郑思肖挂了一块大匾,匾上是他亲笔写的“本穴世界”。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本”由“大”、“十”两字组成,把其中的“十”字放在“穴”字中间,就成为“宋”,加上“大”就是“大宋”。他这是宣示自己仍然生活在“大宋”疆域内。

有一次,郑思肖画了两卷高五寸,长一丈多的墨兰。画上的墨兰,自然全无土根的。他还在画上题上八个字:“纯是君子,绝无小人。”大家欣赏了这幅画后,赞不绝口,一致夸他画得纯真自然,生气勃勃。

双管齐下

【释义】比喻做一件事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使用。

【典故】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故事拾遗》中有记载:“唐张璪员外画山水松石名重于世。尤于画松特出意象,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干,势凌风雨,气傲烟霞。”

【故事】唐朝著名画家张璪擅长画山水松石,尤其是画松树令人称绝。张璪作画有点与众不同,那就是他作画时,能左右手各握一支笔,同时在纸上作画——一支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支笔画枯干虬枝,而且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都会感到惊奇。

不仅如此,他还会用无笔头的秃笔绘画,用手指头画画。有人给他一块白布,他用手指蘸上颜料,左抹右涂,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而且画得非常形象生动。

贵人多忘事

【释义】高贵者往往善忘。原指高官态度傲慢,不念旧交,后用于讽刺人健忘。

【典故】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二中有记载:“倘也贵人多忘,国士难期,使仆一朝出其不意,与君并肩台阁,侧眼相视,公始悔而谢仆,仆安能有色于君乎?”

【故事】唐朝时,王泠然勤学苦读,吃了许多苦后才考中进士,获得做官资格。但是,朝廷没有授官职给他。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一心想早日跻身官场。

有一天,他忽然想起曾与御史大夫高昌宇有过交往,只是高昌宇当官后把他给忘了。如果高昌宇想起了他,帮他一下,他就能很快获得官职了。于是,他提笔给高昌宇写信。信中,王泠然用了既恳求又略带威胁的口吻:“如果贵人多忘事,最优秀的人也没有指望,那么万一我有一天出人意料地做了官,而且跟你地位相当或者比你高,一起坐在朝廷之上时,彼此侧眼相视,你才开始反悔而向我道歉,你想,我那会儿还能有好脸色给你吗?”

小鹿触心头

【释义】形容因为害怕而心脏急剧地跳动。

【典故】清·翟灏《通俗编·兽畜》:“为帝迫困于斯,见之汗湿衣襟,若小鹿之触吾心头。”

【故事】明朝时,有个叫王杰的书生性格暴躁。

有一天,他去集市上买姜时,与卖姜人因为价格问题发生了争吵。最后,双方竟然动手打起来了。王杰一拳把卖姜人打翻在地。卖姜人当场就昏死过去。事后,王杰赶忙把卖姜人扶起来,送到家里,好酒好饭地伺候,还赔了他一匹白绢。卖姜人高兴地走了。他心头的一块石头才落下地。

一会儿,有个船夫跑来说,卖姜人死在船上了。王杰听了,就像小鹿儿在心头乱撞。

小巫见大巫

【释义】比喻相形之下,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

【典故】汉·陈琳《答张纮书》中有记载:“今景兴在此,足下与子布在彼,所谓小巫见大巫,神气尽矣。”

【故事】三国时,陈琳和张纮是同乡好友,都很有才华。然而,陈琳在魏国做官,张纮在东吴做孙权的谋士。虽然他们各事其主,但相互仰慕,经常有书信来往,探讨写作。张纮特别喜欢栩榴枕,还专门作了一篇赋赞美它。陈琳远在千里之外,见到赋后,赞赏不已。

有一次,陈琳宴请宾客时,特地拿出那篇文章,让大家传阅、欣赏,并啧啧称赞说:“这篇文章写得多么脱俗清新呀!你们知道吗?这是我的同乡张纮写的。”

过了不久,陈琳写了《武库赋》和《应机论》,张纮阅读后,不由得击掌叫好,并马上写了一封信给陈琳,称赞说,陈琳文辞清新、见解独到,超过了他的水平,他要好好地学习。

陈琳见信后感慨极了,复信给张纮,说:“我生活在北方,消息闭塞,与天下的文人学士交往很少,没见过什么大世面。我只知道这里能写文章的人不多,所以我在这儿容易冒尖,得到了大家过分的称赞,其实我的才学并没有那么好,只是你太夸奖我了。我和你及张昭两人相比,差距很大,就好像小巫遇见大巫,我都没法施展巫术了。”

一蟹不如一蟹

【释义】比喻一个不如一个,越来越差。

【典故】宋·苏轼《艾子杂说》中有记载:“艾子行于海上,初见蝤蛑,继见螃蟹及彭越,形皆相似而体愈小,因叹曰:‘何一蟹不如一蟹也?’”

【故事】传说,古代有个叫艾子的人到海边游玩时,遇到一种非常奇怪的动物,长了多条又圆又扁的腿。

他从没有见过这种动物,就好奇地问附近的居民,那是什么东西。人家告诉他那是螃蟹。他点点头。

过了一会儿,他又看见另一种不同颜色的类似动物,就问旁边人,那是什么动物。人家回答说,那也是螃蟹,只不过品种不同而已。

艾子仔细比较两只螃蟹后,叹了口气,说:“为什么一蟹不如一蟹呢?”

一不做二不休

【释义】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就索性做到底。

【典故】唐·赵元一《奉天录》第四卷中有记载:“光晟临死而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故事】公元755年,唐朝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在与叛军交战中,唐朝大将王思礼坐骑被箭射中倒下。在危急时刻,一个名叫张光晟的骑兵把马让给他,使他脱险。

叛乱平定后,王思礼升了官。他不忘张光晟的救命之恩,和张光晟结为兄弟,并一再向朝廷保举。张光晟的官也越做越大。

公元783年,长安发生军事政变,唐德宗外逃,叛兵推立太尉朱酢为帝。张光晟以为唐朝气数已尽,便依附了朱酢,做了他手下的节度使。后来,朱酢还封张光晟为宰相。叛军数次作战失利后,朱酢将五千精兵交给张光晟,命他驻扎在九曲一带抵御唐军。

张光晟见朱酢大势已去,便暗中派人与唐军将领李晟取得联系,希望归降朝廷。李晟表示欢迎,同时指挥军队猛攻长安。张光晟作为内应,劝朱酢赶快离开长安,并亲自护送他出城。待朱酢逃远后,张光晟再返回长安,率领残部向李晟投降。李晟答应奏告朝廷,减免他叛变投敌的罪行。张光晟对李晟感激涕零。

此后,李晟每次举行宴会,总要邀请张光晟参加,并且奉为上宾。宾客们对此非常反感,有的当众发作,表示不愿与反贼同席,李晟见众怒难犯,只得将张光晟看管起来,等待朝廷发落。不久,唐德宗颁下诏书,处死叛逆张光晟。

临死时,张光晟悲哀地说:“把我的话传给后世的人:第一叛逆的事不要做,第二做了就不要罢休!”

一动不如一静

【释义】没有把握或无益的事,还是不做为好。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典故】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孝守幸天竺及灵隐,有僧辉相随。见飞来峰,问辉曰:‘既是飞来,如何不飞去?’对曰:‘一动不如一静。’”

【故事】南宋时,宋孝宗到西湖游玩。那天,风和日丽,宋孝宗玩得十分开心,不知不觉就来到飞来峰下。宋孝宗问陪同他游玩的僧端和尚,飞来峰是怎么来的。僧端告诉宋孝宗,当年印度僧人曾来考证过,说它是从西天灵鹫山飞来的一块灵石。宋孝宗问,为什么它不再飞走呢?僧端非常巧妙地回答道:“谚语不是有‘一动不如一静’吗?”宋孝宗认为言之有理。

醉翁之意不在酒

【释义】原是作者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典故】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故事】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因为得罪了皇帝,被贬到滁州当太守。滁州县城西南方有座风景秀丽的琅琊山。他在山下酿泉边修了一个亭子。欧阳修的心情非常苦闷,经常邀请朋友到那里一起喝酒,经常喝得酩酊大醉。后来,他给这个亭子取名“醉翁亭”。他还写了一篇《醉翁亭记》,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不敢越雷池一步

【释义】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典故】晋·庾亮《报温峤书》:“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故事】东晋时,世族权贵之间为争权夺利经常发生战争。其中,护军将军庾亮的声势最大。庾亮是晋成帝宠臣,掌握着朝廷大权。凡是朝廷大事,晋成帝都要听取他的意见,然后再做决定。对此,镇守历阳的苏峻将军十分不满,对人愤愤不平地说:“我久经沙场,屡建战功,庾亮凭什么青云直上?”他命令部下讨伐庾亮。

驻守在雷池附近的都督温峤一听说庾亮受围就立刻发兵救援。温峤得知苏峻反叛后,立即号召部下将士,秣马厉兵,打算从水路进入建康,护卫都城。

庾亮派人给温峤送信,说:“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上梁不正下梁歪

【释义】比喻在上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着做坏事。

【典故】晋·杨泉《物理论》:“上不正,下参差。”

【故事】这个故事来自于元杂剧《陈州粜米》。

宋朝时,陈州大旱三年,田里颗粒无收,百姓没有吃的,饿死了许多人。朝廷派刘衙内的儿子刘得中和女婿黄金吾到陈州放粮赈灾。

这两个人狼狈为奸,贪得无厌,其贪婪程度,比起刘衙内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不顾老百姓死活,哄抬粮价,中饱私囊,还在秤上做手脚,小斗放粮,大秤收银,卖出的粮食缺斤少两,却多收银两,还在粮食里掺沙。

老百姓愤恨不已,又没有办法,抨击刘衙内等人说:“上梁不正下梁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