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被诅咒的“石头”
28429800000051

第51章 腿

当今市场经济了,人们的毛病也多起来。就说我这管车的就很难,这近千人的钢厂里有的人闲着没事就要车,编的理由跟真的似的。只这三五台破车,这么多单位、部门,更重要的是各位头头脑脑必须保,领导没有“腿”怎么行?

“铃铃……”电话铃一响,又是要车的,说是去火车站接人,有出院的职工。扯!“唉呀,现在厂里没有车,没办法呀。”电话被潇洒地撂下。

一张报纸没看完,电话又响了。

“我是头两个月受伤的张山啊。单位有车吗?”声音颤抖着,分明理不直气不壮,心虚得很。

“今天是没有了,明天再说吧。”我放下电话。还张三呢,就是李四也是如此。我有些愤然。

看着近来的报纸也真没劲,除了大块的会议消息、经济报道,就是一些冒傻气的先进人物——现在都市场经济了!忽然一个新颖的标题《追寻雷锋走过的足迹》跃入我的视线,说青岛有个出租车司机,救死扶伤,勇斗歹徒,靠四个轮子体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我忽地想起头两个月,是有个负伤的,好像是厂长亲自派车送的,如果是这样……可他们没留下电话号码,偌大车站上哪去找呢?

第二天,果然听说张山回来了,没了一条腿,是从火车站自费打出租车跑了几十里路回来的。我的心里一震,有几分内疚,此事若被领导知道了,虽然也很好敷衍,但于情于理却总是有亏的。

在春节将近的一天,厂长忽然要我陪着走几家困难户,并带点东西慰问一下。

丰田轿车奔驰在家属区的街道上,由于积雪清理得不及时,车减速行驶仍感很颠簸。走过两户,都是例行公事。第三户该去14号楼五层的张山家。五楼对我来说简直是个“上层建筑”,本人平时坐车很少走路,今天上楼也算是一种身体锻炼。

“咚咚”,里面一片沉寂。“张山在家吗?”我又询问了一声。

“门没锁!”里面咣当回了一句。

厂长首先拉门,粗实的身子闪了进去。我自然尾随而入。落座,说明来意,问问情况,接着是有什么困难和要求。我想往下该是张山提钱了,需要人照顾了,能否给个指标了等等;最后领导表态,回去研究,就可告辞了。

然而,张山竟一动不动地坐在乱乱的床上,两眼暗淡地盯着地面,半晌没吭声,双拐立在床头,一条腿搭向床下,而另一条裤腿已是空空的,头发和胡子早该收拾了。看上去不是青年人,仿佛有四十岁。

“我需要什么?我需要的是腿呀!”张山忽地抓起半截裤腿,两眼直愣愣地瞧着我们。“那次事故为什么不让我死?我需要抽烟!喝酒!“他分明很激动,我急忙上前劝慰。良久,他发直的眼好像累了,渐渐下落,最后停在了床边的写字台上。那上边除了个水杯外,还有两个酒瓶,各有不多的酒;还有一盒烟和一个烟缸,缸内外七扭八歪地躺着许多烟蒂。烟是廉价的低档货。我的心不寒而栗。

厂长坐在木板椅上很沉稳,表情平静,略有所思,还用异样的眼光扫了我一下。此时门开了,张山的妻子下班从托儿所接孩子回来。女人知道厂长来了,先笑了笑,很美;接着眼睛就红了,说这日子没法过了。他什么干不了不说,还总是喝酒、抽烟,不给就耍脾气,要不就拄拐下楼自己去买。眼下,还不知这春节咋过,连买药的钱也没有了。两千多块钱的药费在那压着,跑了几趟厂里,办事人员说暂时报不了。

“怎么,药费到现在还没报?”厂长有些生气地说。

“在外地治病的一万多已报,连同陪护的车费宿费也报了。可是回来后还是断不了吃药,这些……”

“补助费领了吗?”厂长又问。

“听说给了点补助费,可至今没拿到。跑了几趟厂里,问主管部门说给了,找主管人员又不在。两位领导,我们家失去的是一条腿啊!”

女人一边哭诉,一边用那红肿的眼凝视着厂长和我。那里边似有哀怨,有企望,也有剩下不多的信任。我想了很多,我们失去了很多;可是最不该失去的又是什么呢?

这以后女人又说了些什么,厂长又是怎么安慰的,以至于我们如何下的楼,我都一概不记得了,唯有那条裤腿和女人的泪眼不能忘却。

它仿佛真诚地告诫我们,绝不能再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