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文人的骄傲
28432100000019

第19章 三平因文化而腾飞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在讲故事……

每当我听到这首民谣时,总是会想象着它那虚幻的意境,想象中,那白云缭绕的大山深处,古柏掩映着古寺,环境十分清幽,然后,只听到寺庙里传出深沉而又悠扬的钟声,回荡在群山之中,然后,有一个龙眉皓首的老僧坐在禅房里,用声若洪钟的声音,正对着另一个和尚,讲叙一个年代十分久远的故事。

其实,诸如此类,有关一个人和一座寺庙的故事和传奇很多很多,也各有各的特点,但是,真正拥有深厚文化内涵和影响力的并不多,因文化而使一个地方腾飞者更是少之又少,三平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就是因一个人和一座寺庙而腾飞。准确地讲,三平因文化而腾飞,这就是宗教的力量所发挥的作用。

先来说说一个人的故事与传奇,这个人就是义中禅师,俗称“祖师公”。

义中禅师,俗姓杨,名义中,敕号广济禅师,祖籍陕西高陵,于公元781年正月初六日生于福唐(今福清县)。义中从小不食荤腥,14岁剃发出家,27岁才受具足戒。为求证佛法,先后造访中条山百家岩怀晖禅师,西堂智藏禅师,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抚州石巩禅师,潮州大颠禅师,并成为大颠的法嗣弟子。公元824年,大颠禅师圆寂后,义中于公元826年离开潮州到漳州,并在漳州开元寺后的半云峰下(今紫芝山)创建“三平真院”,宣扬佛法,会昌五年(845年)唐武宗李炎废佛汰僧,禅师事先率领僧尼避居于平和九层岩,依靠当地的民众,在大柏山麓建成三平寺。义中禅师初到九层岩时,便传授桑麻耕织和技术,招集流亡,垦创田地,兴修水利,筑村建舍,使当地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并以精湛的医术,为民诊治,又教山民习武强身,御暴安良。宣宗皇帝敕封义中为“广济禅师”。咸通十三年(872年)十一月初六日禅师圆寂,享年92岁,僧腊65年。圆寂之后,其门人弟子塑其金身奉祀,号曰“祖师公”。这就是他的简历。

其实,义中禅师早在拜师时,就已经被他的师傅石巩禅师称为“半个圣人”,可见其必定具有慧心独到的一面,否则,不可能得到石巩禅师如此赞誉,何况,石巩禅师个性乖张,收徒方式奇特,总是张弓搭箭,吓得许多佛门弟子不敢靠近。

再来说说一座寺庙的故事,这座寺庙就是闽南著名的千年古刹三平寺。

三平寺,地处福建省平和县文峰镇境内,距离漳州市区47公里,距离平和县城30公里,四周群山环抱,让人有如登临化境之感。该寺始建于唐会昌五年(845年),为晚唐高僧杨义中即义中禅师所建。据传,义中禅师之所以躲到三平建寺弘法,主要是因为唐武宗皇帝推行灭佛汰僧政策,不得已才遁入深山的。建成后的三平寺,坐北朝南,北靠狮子峰、南坐笔架山,百丈际、东接大柏山、西邻九层岩。该寺庙的选址是由义中禅师亲自选择的,他精于易经八卦。后来,有懂风水的人说,这座寺庙依山建筑,山势有如游蛇下水,称作“下水蛇”,是个蛇穴。更绝的是,寺前一箭之遥,有一状似神龟向上爬的龟山,称作“上水龟”,龟蛇南北交际相会,乃天然宝地。当然,这只是风水上的一种说法。尽管如此,也已经是够让后世人产生无限联想和想象了,尤其是其神秘的部分。

另外,据有关资料记载,三平寺初建时只是“招提”小寺,历经千余年后,屡毁屡建,规模也不断扩大,才有今天的场面,达到了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的水准。而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冬,三平寺遭到了最后一次空前的毁寺灾难,几乎全寺一片废墟,仅存其中一柱,没有被烧掉,惨不忍睹。如今的三平寺是1937年起至1949年才告竣,是由当地民众自行募捐重建起来的,以后才不断完善。“****”时期,虽也凋零,但并没有受到重大摧毁,所以不必多提。

接着,来说说这个人和这座寺庙所沉淀下来的东西和所发生的一些事情。

且说义中禅师来到三平以后,本着惩恶扬善、除魔降妖、造福百姓的理念,并且以入世的情怀去出世,又以出世的情怀去关照现实生活和周围的一切,所以,后来被民间尊称为“祖师公”。当然,这只是俗称,后来,宣宗皇帝赐封他为“广济禅师”,可见其贡献巨大。事实也是如此,义中禅师的一生不仅浓缩着一部完整的中后唐佛教史,而且,他也在有意无意中成就了三平这块土地的传奇,何况,义中禅师还是六祖惠能的第四代弟子,继奉着佛教南禅正宗。

换句话说,正是因为有了义中禅师,才有今天的三平。的确如此。

义中禅师进入三平之前,三平这块地方确实还处在原始社会阶段,这里的人还过着原始人的生活,连生活方式也是最原始的那种,譬如吃生食、住树顶、用几片树叶串起来蔽体,而且,到处有野兽出没,虫蛇横行,因此,这里的人有山鬼之说。其实,只是当地土著民而已。不过,如果认真追溯起来,这些土著民应该是畲族人的祖先,另有一名叫做山都木客。所谓山都木客,就是指那些择木而栖的原始人,属于头脑还没有进化,智商也未受到启蒙的那些人,可见,还是十分的愚昧和野蛮,从而也暗示义中禅师创寺和立足本地的艰辛,尤其是与这些野蛮人相处,这是其可贵的地方,也是最值得赞颂的地方。从这个层面来讲,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义中禅师进入三平以后,这里的一切才开始发生变化的。义中禅师带去了文明和知识,还有善念,并教会这里的人怎样围房筑屋、怎样生活和农耕还有读书识字等。因此也可以说,义中禅师的到来对这块地方来说,是第一个启蒙者和智者,如果把他说成是当地文化的奠基者,或许更为准确。而这里的人也确实是跟随义中禅师从原始社会一路走来的。

今天,三平因文化而腾飞,所表现出来的东西是多方面的,甚至是全方位的。别的不说,只要走进闽南地界,随时都可以看到并“闻”到祖师公香火的气息。确实如此,在闽南,几乎所有的机动车辆,司机座位前都会挂着或放着一尊祖师公神像和香袋,无论你走到哪里,抬头一看,也都可以看到和“三平寺”有关的字眼,譬如旅行社、宾馆、餐厅,还有其他产业链的交结与延伸等,此外,还有专业销售与之相关的各种像章、纪念币、音像制品商店等。总之,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或用这样一句话来问一下,如今,整个漳州,尤其是平和,还有谁对自己故乡的贡献有如祖师公那样巨大?三平寺不仅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而且每年为平和带来了60多万游客和3000千多万人民币的收入,而这仅只是官方的数字,也只是反映出其中的一个侧面而已。

如果客观一点,我们还可以简单地来算一下以下这笔账:

三平地区约有近4000人口,如果不是因为这里有一座千年古刹——三平寺,这里的人如今很有可能还生活在原始社会阶段,至少还会生存在绝对贫困线以下,因为太偏僻了,谁愿意到那里去?那里的人要出来肯定也是很不方便的,如果走路的话,没有一整天不可能走个来回。过去许多的香客就是走路进山去拜祖师公的,因为当时交通不发达,道路崎岖,有车也进不去。可是如今,到过三平风景区的人就一定知道并且相信,三平这个地方已经像天然度假村一样,让人有一种如处世外桃源的感觉,而这里的家家户户,已经都过上十分优裕的生活了,他们住的是小洋楼,有点儿像别墅一样,不少家庭还有私家车,至于摩托车之类更是不在话下。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人因为和外面的人接触多了,消息也灵通,进出又十分方便,简直可以说和住在县城或市区没多大差别,尤其是生活的观念和人生的价值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是过去那种愚昧和短视,而这笔账不是用数字可以算清的。此外,其他地区的信众所创造出来的各方面利益和价值等,更不用多说,譬如祖师公的分香火到台湾去的,目前就有50多座分庙,而且,规模不亚于三平寺的也有。更何况,还有东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也有分庙。总之,三平因文化而腾飞,此言不虚,宗教的力量所体现出来的一切也得到了印证。

当然,如果从文化方面的深层原因和组成部分来分析一下,就更明白了。

说到这里,历史的悠云仿佛又浮现在眼前,不得不让人对历史产生无限的追忆和联想并对未来产生无限的遐思。其实,这也只是现代人必然的思考方式之一。

时光迅速回到公元669年(唐高宗总章二年),那个时候,因南方发生“蛮僚啸乱”,于是,朝廷便派遣戎卫归德将军陈政率府兵3600人入漳,但或许是因为水土不服,再加上对当地风土人情不熟的缘故,陈政将军及部将因此受尽了劳累和病苦。公元677年(唐仪凤二年)四月,陈政将军终于因病而故于军中,享年才62岁。陈政将军病故后,其子陈元光接任了他的职位,后来,经过一番打拼,他终于完成了父亲未竟的大业,因此,被后人尊称为“开漳圣王”。

陈元光平息了“蛮僚啸乱”后,主张教化治民,大兴教育,弘扬文化,施行法治,改变民风,并上疏朝廷,奏请在泉潮之间增设州县,取名漳州,并遣派刺史管理。时值武后亲政,唐垂拱三年(686年),武后下诏,准于原绥安地段,创建漳州府,辖漳浦、怀恩二县,漳浦附州为县,任命陈元光为漳州刺史(知府)兼任漳浦县令。就这样,陈元光成了地地道道的闽南王,并受到当地人的拥戴。陈元光所创造出来的奇迹,也因此成了闽南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也许是因为地处偏僻,人烟稀少,与外界几乎隔断的缘故,陈元光当时并没有来到三平这个地方。也就是说,三平当地的土著人并没有受到陈元光的教化,并在各方面得到发展。因此,三平还是处在原始社会阶段。也就是因为陈元光留下了三平这块处女地,才给三平祖师文化留下了现实和对未来的遐想空间,这就是为什么说三平祖师文化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因所在。

不过,只要稍微懂得三平祖师文化的人就知道,三平祖师文化之所以形成,也有两方面原因,一、确实是因为陈元光留下了一块处女地,让三平祖师文化有了发挥的空间;二、主要是因为武宗废佛汰僧的缘故。说到这里,我们又要回到当时的历史。众所周知,会昌五年(845年),武宗颁昭,天下废佛汰僧,这就是佛教所称的“会昌法难”。而在“会昌法难”发生之前,义中禅师就预感到佛门将遇到一场空前的劫难,所以提前率僧遁入三平,躲在深山密林这化外之境继续弘法,这才意外又不意外地改写了三平的历史,而这是历史的必然巧合吗?

然而,历史的风云瞬息万变,当时的三平寺虽然躲过一劫,但在历史的进程中却也是多灾多难的,同样遭受到多次几近毁寺的命运,其中尤以民国二十三年那次为甚。尽管如此,三平祖师公的香火并没有因此断掉,而且有越烧越旺的趋势,这就是信仰,这就是文化所产生的力量,这就是价值和贡献的全部意义所在。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7月17日至18日,首届海峡两岸福建(平和)三平祖师文化旅游节在这里如期举行,并且获得了圆满成功,值得庆贺。

让人振奋的是,盛会召开期间,有来自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32个国家5000多位嘉宾前来参加盛会,其中以台胞为多,盛况空前。尤其是当最隆重的颂典仪式在庄严的乐声中正式开始时,200多名身着礼服的信众代表在主祭人的带领下俯身向祖师公跪拜叩首,行三献礼时,场面更是因隆重和严肃与厚重而感人。可以说,整个仪式充分体现出浓厚的乡土文化和民俗特色,尤其是祝文中所突出的三平祖师文化当中“广济、和谐、发展”的主题,更加表达了海内外信众祈盼国泰民安、两岸统一、和谐发展的强烈愿望。据悉,目前三平祖师颂典仪式正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真是值得期待。

山,因寺而名,寺因高僧而香客络绎不绝,梵音悠扬。纵观中国佛寺和山水,何尝不是如此?难怪当代佛学大师赵朴初居士曾说:“我国古代许多僧徒们艰苦创业,辛勤劳作,精心管理,开创了田连阡陌,树木参天,环境幽静,风景优美的一座座古刹大寺,装点了我国锦绣河山。”画家叶浅予也曾以诗为赞:“人言名山僧占尽,荒山废寺谁问津?若非和尚勤维护,何来天目古杉林。”清乾隆皇帝更是以“世间好话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的名句加以赞颂。可见,名山与寺院,佛教与社会的和谐令人敬畏和信仰,而文化的力量是永恒的,也是进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