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黄土谣:西北风·文论集
28433400000039

第39章 跋:谈张弛的音乐文学及音乐创作

张堃

对于宁夏本土音乐人张弛,我是在多次对他进行采访后熟知的。40多年来,他在于西部音乐文学及音乐创作方面辛勤耕耘,步履坚实,创作颇丰,且其作品往往以浓郁的西部风韵、独具特色的音乐个性、乡土气息的亲切感而引人注目,他的名字也因此经常见诸于各种演出比赛的节目单和报刊媒体新闻。加之我本人从事音乐采编和文选节目的主持与编导、制作等工作,出于节目更新的需要,自然与张弛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进而对张弛其人以及他的创作动态、作品主体走向和风格特色渐以认识和深入。

张弛是土生土长的宁夏人,1944年出生在银川郊区的一个农民家庭。父母均是穷苦人,目不识丁,但张弛对音乐却情有独钟,从小跟着父亲打场吆场歌,撵着“皮影子”看大戏,跟着戏班子哼秦腔眉户,每逢乡里乡亲婚丧嫁娶,还去赶道场,听居士、道士念经,听吹鼓手吹喜吹悲。久而久之,他肚子里装了不少民歌小调和乡村俗乐。这是张弛在音乐方面的初始积累。这种儿时沉于心底的民间音乐,记忆往往是清晰的。这为他以后走进音乐文学及音乐世界奠定了基础,插上了翅膀。此后,他在各阶段就学期间,一直是学校的文艺骨干,在音乐上的爱好得以施展发挥。1970年,宁夏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不久,鉴于他在文学和音乐方面所显露的才华,调入了宁夏歌舞团,从此与音乐文学及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干就是40多年。

在歌舞团工作,张弛如鱼得水,找准了人生的位置。他的才华得以施展。音乐文学和音乐的律动时时撞击着他的心灵,时而大江东去,时而潺潺溪水,久已沉积的文思乐汇得以喷涌。歌舞团的工作特点就是需要他写出好词,谱出好曲,否则他也难以立足。张弛是有心人,他总是充分利用这一客观环境提供的条件,不断从中汲取营养,充实自己,经常找机会跟词曲作家和演员们一起讨论创作上的问题,以达到情感志趣上的共识。

40多年来,张弛奋笔不辍,孜孜以求,在区内外报刊、电台、电视台,专业、业余文艺团体发表、播放、演唱(奏)歌词、歌曲、器乐曲逾千首,数量浩繁,其中也不乏有影响之作。其代表作有女声独唱及合唱《宁夏川,我可爱的家乡》、男声独唱《羊皮筏子打浪的桨》《西部恋歌》《黄河东流西部情》《难割难舍的爱》独唱《根在宁夏川》《祖国啊,飞腾的凤凰》、女声独唱《黄河流来艳阳天》等,领唱合唱《富饶美丽的宁夏川》《天下黄河富宁夏》《山丹丹花开六盘山》、笛子独奏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编曲)等。

在歌曲创作上,张弛以作词为主,兼事作曲。张弛的歌词来自生活,贴近生活,真实热情地反映现实生活,具有浓郁的宁夏乡土气息和本土原创性;他的歌词创作能够比较真实、生动地表现宁夏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从而使之感到自然、质朴、亲切。比如,他在《宁夏川,我可爱的家乡》中写道:“黄河水(呀哈)长又长/流过美丽的村庄/你看那绿树成行/渠水哗哗把歌唱/。”在《高不过咱家乡的六盘山》中写道:“手拿羊鞭云彩里站/心坎里烧起了火一团/望着家乡的山和水/一曲山歌赛清泉。”显然,这类歌词是对家乡的一往情深所至,是张弛心泉的流淌。

张弛歌词创作的题材比较广泛。塞上煤城石嘴山、青铜峡铝厂和农垦及学校等各个行业、各条战线、各个岗位、各个角落,无一不在他的笔下。他以满腔的热情,颂扬我们伟大的祖国和富饶美丽的家乡,表现着时代精神,唱出了塞上人民群众的心声。

张弛在借助歌词表现生活时,还能注意将历史和现实交融在一起,比较恰当地抒写出来,既回顾过去、追忆历史,又对照、比较着审视现实,展望未来,畅想美好生活的前景。这就不仅增强了歌词的历史感和纵深感,而且,凭借历史对比,反衬了现实,深化了现实,更好地衬托了时代精神和当代意识。比如合唱《山丹丹花开六盘山》《红军长征在将台》等。“春风阵阵传喜讯/六盘山飘起五彩云”;“天上的云(吔)快闪开!快闪开!/地上的花(吔)铺满崖!铺满崖!/咱们的队伍上山来,/红军长征到将台。”……张弛那些较生动活泼、富有泥土芳香和生活气息的歌词,都为配合、诱发作曲家灵魂深处的曲调旋律,倾吐胸中动人的心曲,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例如《我走在故乡的小路上》《银湖情歌》《生活爱情插曲》等。

张弛的歌词创作,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还注意了联系塞上人们的历史文化意识和传统审美情趣。比如“花儿”在西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着比较广泛深厚的基础。塞上群众及其特有的生活土壤培育了“花儿”,而“花儿”的广泛传唱,又养成了他们特有的审美习惯、爱好和情趣。歌词《架彩线》《回族尕娃舞踏脚》等多首歌词大体上都是为传达塞上人民的历史文化意识,为给“花儿”配曲而创作的。这样的歌词配上曲,唱了起来,那种地方情调、民族风味,就会使当地群众听起来油然萌发出一种贴近感、亲切感和眷恋乡土的深情。

张弛的歌词善于用较为生动、形象、含蓄的语言抒写对人生命运的真知灼见、社会生活的真情实感。在现实生活中,他关注周围群众的命运际遇,能够从一个文艺工作者应有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出发,较敏锐地感受和体验生活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具象化的歌词,审美地回答这些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张弛歌词的真知灼见,主要表现在明确而恳切地阐发人生哲理,站在生活辩证法的高度,用具体形象、朴实深邃的人生哲理,启示和感悟群众,引导他们去思考人生,探索人生,劝慰和激励他们以乐观向上、奋斗进取的态度去对待人生。例如《一切都已过去》这首歌词就是直面坎坷艰难、痛苦悲伤的人生,用人生的辩证法去启示劝慰人们。歌词不用抽象的论理、生硬的说教,而是用寄寓着人生哲理的形象,将抽象的事物化作可感可触的具象描绘,来劝慰和启悟人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失去对人生的信心与信念。歌词真诚地劝慰人们“不要留恋过去”,不应让过去的失败和痛苦压倒自己,应当把教训“埋藏在心底”,启迪人们“一切现在都孕育着未来/一切未来都生长于过去/请把现在扛在肩上/请把未来放在眼里。”这种生动形象,充满着生活辩证法,具有较浓哲理意味的歌词听起来有趣,想起来有劲,嚼起来有味。

《在人生是一支唱不完的歌》里,作者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形象而中肯地告诉人们:人生是一条曲折的道路,往往是坎坷多于坦途。因此“当幻想在失望中破灭/莫让泪水把你淹没/成功总是伴随着挫折/爬起来奋斗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获得了成功,那就要谨防满足骄傲、裹足不前。“当希望慢慢向你走来/莫让欢乐把你消磨/成功只是新的起点/生命的歌永远需要拼搏。”当然,张弛的有些歌词也写痛苦、悲伤、惆怅,但决不为写悲伤、惆怅而写悲伤、惆怅,更不是渲染那些消极的悲伤、惆怅情绪,相反,他总是从自己对生活实际产生的真知灼见出发,带给人们以人生的信心,生活的信念,以鼓舞人们在艰难坎坷征途上前进。

纵观张弛的歌词创作,集中起来主要有以下三大特点:其一,他比较看重在生活和艺术实践中,感应时代精神,触摸生活变革跃动的脉搏,体察人民心底的要求愿望,因此他的歌词具有浓烈的时代色彩。他把这些看成是自己歌词的灵魂,体现创作审美价值的关键。其二,他的歌词比较注意用富于生活辩证法意味的人生哲理去表现真知灼见,尽量避免抽象论理、生硬说教;比较留心于借助形象的比喻,人格化的手法去抒写真情实感,努力摆脱情感的直露和空泛。他的歌词在分段抒情时,也能注意分层次地进行递进抒发,以深化主题思想,力避回环复沓,流于重复、单调和浅表。其三,他的歌词流露着对宁夏山川的真情实感和热恋之情,落笔亲切、自然、质朴、流畅,在风格上,汲取了许多宁夏民歌的营养,较准确地把握了宁夏的地方特色。

在谈到张弛作为音乐文学的歌词创作时,我们没有理由忽视他的本土音乐创作。据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张弛几十年来,除创作了大量歌词以外,还为歌词谱了不少曲,有的是他自己作词作曲,有的是他为别人歌词谱曲。而且这些作品曲调流畅上口、群众普遍爱唱。据统计,这类本土原创作品,数量也还不少,单是经过录音演唱的歌曲就有30多首。如前所述的代表作《羊皮筏子打浪的桨》《西部恋歌》《黄河东流西部情》《根在宁夏川》《祖国啊,飞腾的凤凰》《生活啊爱情》等,就是他自己作词作曲。这里以《羊皮筏子打浪的桨》为例加以说明。该歌原为音乐风光片《爱在沙坡头》中的插曲。宁夏电视台首播后,受到观众好评。此后,宁夏人民广播电台、银川人民广播电台又多次播放。银川电视台独具慧眼,又将其制作成MTV音乐电视,于2000年12月参加了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浙江省广播局、浙江电视台联合举办的“世纪放歌中国艺术歌曲音乐电视展评”,喜获综合奖铜奖,与此同时,宁夏歌舞团歌唱演员邓星明应邀参加了颁奖晚会实况演出,与杨洪基、******、腾格尔、杭天琪、吕继宏等著名歌唱家同台放歌,同获优秀演唱奖。其演出实况曾在全国多家电视台播放。2001年5月,邓星明又以此歌作为参赛曲目,参加了中国音乐家协会在河北廊坊市举办的“金钟奖”中国声乐大赛;同年6月,邓星明应邀代表宁夏烟草公司以“羊皮筏子”参加了由中国烟草总公司在北京京丰宾馆举办的建党80周年庆典演出。其演出节目实况经由中央电视台摄像、筛选、制作并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音像出版社制成光盘全国发行。2002年1月中旬,中国烟草总公司点名“羊皮筏子”参加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全国烟草工作会议演出,邓星明应邀演唱此歌。其演出节目由湖南卫视摄制播放。2002年5月4日,“羊皮筏子”由郭一卓作为参赛曲目,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十届“哈药六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业余民族组比赛,并荣获荧屏奖。与此同时,张弛与郝振明创作的歌曲《新月下的向往》,由宁夏歌手徐鸣辉、康冬青也在这届大赛中演唱,并荣获荧屏奖。同年7月,“羊皮筏子”由宁夏歌舞团邓星明作为参赛曲目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第十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民族组比赛,并荣获荧屏奖。与此同时,宁夏歌舞团歌唱演员侯艺卉以张弛作词曲的《西部恋歌》参加了第十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通俗组比赛(初赛),宁夏艺校青年教师荣春梅以张弛作词曲的《祖国啊,飞腾的凤凰》参加第十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美声组比赛(初赛)。由上可以看出,张弛在音乐创作上同样也是很有张力的。此外,在一些别人作词他作曲的歌曲中,如《黄河流来艳阳天》《黄河情》《吉祥的凤凰飞来了》等,他认为这些词的歌唱性强,有一种内在旋律的涌动感,所以也能有感而发,进行了谱曲。实践证明,这部分作品演唱效果很好。至于他作词、与别人合作作曲的部分声乐作品,他不仅能在音乐的结构创意上提出具体设想和意见,而且在曲调旋律也能予以谱写或补充。比如《富饶美丽的宁夏川》《难割难舍的爱》《清真小吃味道香》等。合作创作的结果是“集数人智慧为一体,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含量和感染力”。比如,领唱合唱《富饶美丽的宁夏川》(张弛词,郝振明、张弛曲,刘阳生编唱),曾于2002年10月,荣获全国老年文艺调演声乐奖金奖。这些作品一方面反映了张弛勤于思考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他文学功力扎实,思想内涵深沉,颇有独到见解的创作风格。以文学挖掘音乐,以音乐激扬文学,可谓词曲并茂,相得益彰。

张弛谱曲的本土音乐作品,从听众打来的热线电话或信函反馈来看,他们很爱听。爱听,就需要多播放,这是很自然的道理。应该说我对张弛的音乐创作,综合方方面面的意见,还是比较了解的。我们称张弛为宁夏著名词曲作家,名副其实。

首先,张弛的音乐创作具有本土原创性,个性鲜明,特色浓郁,风格多样,形象准确。他的创作立足宁夏这片沃土,从宁夏民族民间音乐中汲取营养。长期的音乐创作使他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能得心应手地融宁夏民歌、“花儿”、秦腔、眉户于自己的音乐创作中,形成了自己音乐创作的宁夏风骨或西部风格。所以有评论家和专家称张弛的歌曲是宁夏音乐文化的“土特产”,是宁夏风格的“正宗货”。他在运用宁夏民族民间音乐素材进行创作时,捕捉音乐形象比较准确,而且还能结合宁夏的地方方言,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歌词内容。独唱《黄河流来艳阳天》、对唱《生育服务证领回家》等,就有代表性。

其二,张弛谱曲的声乐作品,曲调优美,旋律流畅,朗朗上口,具有群众传唱性。究其原因,我以为有以下几点:一、张弛始终把握旋律的线性化是音乐精魂的原则,在音乐创作上,他极力追求和体现一种曲线美、流动美、韵味美、个性美。二、与张弛的工作经历有关。他从1970年到1979年,将近十年时间从事专业乐队的单簧管演奏,其间参与了宁夏歌舞团数十台大型舞剧、歌剧、音乐歌舞节目的演出,耳朵听、眼睛看、嘴里吹、心里记,许多中外名曲,虽说不能倒背如流,但也有较为深刻的印象。这种交流、渗透、传播、积累,极大丰富了他的音乐知识,加深了他对音乐的感性认识,拓宽了他创作借鉴的视野,提高了他音乐欣赏的品位和鉴赏力。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雅俗之分,在他的心里还是有数的。表现于其音乐创作中,可以说找到了潜在到位的艺术感觉。三、与张弛的工作环境和创作氛围有关。他创作出来的歌曲,往往先拿给演员试唱。让演员先感觉一下,提提意见,这样就可以提前改掉歌词中冷僻生涩,拗口难唱的词语,为群众的演唱扫除障碍,打开了通道;在曲调上也可通过试唱,消除疙里疙瘩的隔绝之痕,使旋律上下贯通,趋于流畅。

其三,张弛的歌曲创作体裁多样,风格迥异,个性很强,写啥像啥。如果能够系统地听一下张弛作曲的这些声乐作品,不难发现,这的确是一个很显著的特点。这在他创作的一组农民爱听的歌和一组反映计划生育题材的歌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无论是在词的创作上,还是曲的创作上,以及体裁风格上把握得比较准确到位。方言表演唱《分家的媳妇又回家》,运用大量宁夏方言,引人捧腹而笑。歌舞表演唱《货郎相亲》,旧瓶装新酒,且有所拓展创新,寓诗情画意于风趣幽默的表演中;小两口对唱《生育服务证领回家》,以眉户调为素材创作而成,曲调轻松活泼明快,且适当加进道白,很有演出效果。老两口与小两口对唱《就照这胖娃娃生一个》,构思新颖,语言质朴风趣,曲调个性鲜明,唱中加白,富有戏剧效果。

其四,张弛在回族音乐创作中,有所探索创新和建树。这部分歌曲取材于******诵经音调,结合宁夏地方特点和回族特点,并融宁夏民歌“花儿”于其中,既异于新疆音乐,又殊于波斯阿拉伯音乐,还不同于“角”“羽”调式的“干花儿”“山花儿”,形成了为回族群众所认可的回族风格。这些歌曲的创作始于1977年,男声独唱《新月下的向往》(张弛词,郝振明曲)曾由宁夏歌舞团吉千录音并演唱,曾参加了1979年建国30周年的献礼演出和赴济南、青岛、烟台、天津等地的巡回演出。其间曾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并向国内、国际播放,受到好评。男声小合唱《栽花歌》(张弛词,郝振明曲)曾在宁夏“八十年代新一辈”青年征歌中入选获奖,并由宁夏人民广播电台录音,作为《每周一歌》播放。女声独唱《早晨的太阳》(张弛词曲,李玉明录音演唱)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团中央联合举办的“八十年代新一辈”青年征歌活动中,从各省市选送的531首歌里,选入“获奖歌曲候选目录100首”中,并在江苏、上海、宁夏、吉林等多家电台作为《每周一歌》播放。在1984年宁夏歌舞团晋京汇报演出中,由李玉明又多次演唱。这首歌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女声独唱《民族花开结彩带》(张弛词曲,杜萍录音演唱),曾在宁夏民族团结征歌中入选获奖;男女声二重唱《我的爱是一颗闪光的明珠》(张弛词曲,赵云台、邓星明录音演唱),曾作为音乐风光片《塞上西湖美》的插曲,录音、录像播放,受到观众好评。男女声二重唱《祖国和我们心连心》(******词、张弛曲)也在确立回族音乐风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功。这些回族音乐的创作演出传播,为宁夏本土音乐创作注入了活力,在宁夏乃至全国音乐舞台上吹进了一股新鲜空气。为了弘扬真正属于回族的音乐,有待于进一步扩大宣传,继续探索尝试,以加固回族音乐之树的躯干,巩固和提高其在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中的地位。

在音乐剧、歌舞剧、歌剧、音乐电视等音乐文学及音乐的创作中,张弛也是硕果累累,让人刮目相看,多年来,他先后独立或与他人创作改编音乐剧等10部。由张弛、杨继国、温有道、郝振明合作编剧的大型民间歌舞剧《凤凰城》,融古体诗词和宁夏民歌、回族特色为一体,进行了较为严谨的创作,该剧获宁夏第四次文学艺术优秀作品奖;根据杨少青花儿叙事诗改编的同名“花儿”歌舞剧《阿依舍》,更是字里行间飘溢着回族音乐文学的芬芳,起伏跌宕,荡气回肠,感天动地,歌颂了回族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表达了他们追求爱情,追求自由的愿望。由他和丁楚章、王斌华合作编剧的大型现代音乐剧《中秋月》曾由宁夏文化影视剧制作中心和宁夏歌舞团在自治区40大庆期间联袂演出,后于1999年8月由宁夏秦腔剧团移植为宁夏地方戏“夏剧”,作为宁夏解放50周年和国庆50周年的献礼剧目进行演出。该剧在剧情铺排上,冲突不断,层层推进,高潮迭起,扣人心弦,催人泪下。在音乐创作上,由他和温有道、高建堂共同完成。可以概括为“土”“美”“情”“新”四个字,所谓“土”,系指“中剧”音乐具有乡土气息和亲切感,具有宁夏风格。所谓“美”是指该剧音乐,委婉曲折,优美动听,好记好唱;所谓“情”,是指音乐在烘托剧情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以情动人的艺术感染力。所谓“新”,是指在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旋律中,注入时代音乐节奏,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该剧曾获宁夏第三届“五个一工程”奖,2002年底,又荣获文化部第十二届孔雀杯全国少数民族题材戏剧剧本评奖银奖。

在音乐电视创作方面,张弛从1996年以来,先后创作拍摄制作了音乐风光片8集,其中包括《塞上西湖美》《爱在沙坡头》《凤鸣宁夏川》《塞上明珠是吴忠》《古峡风光好》等,此外还参与编导、创作、拍摄、制作了计划生育专题音乐电视《花儿选一朵》,其中包括8首歌,时长为33分钟。参加第十届中国人口文化奖评奖,其中《生育服务证领回家》获第十届中国人口文化奖电视专题片优秀奖。

以上较全面谈及了张弛在歌词、歌曲、音乐剧、歌舞剧、歌剧、音乐电视等音乐文学及音乐领域的创作,并就其创作题材、体裁、风格、特色进行了分析论证。仅是个人看法,不一定正确,但如果能对人们有所启迪的话,本文所企及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对于张弛而言,其所以有所表现,有所作为,有所成功,应当归结为十个字“吃苦、务实、坚韧、慎思、追求”。吃苦是他的本色,务实是他的作风,坚韧是他的精神,慎思是他的深沉,追求是他的动力。可见,要想取之,必先予之。惟其如此,成功荣誉才会向你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