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28438000000009

第9章 生态道德以及生态道德教育

一、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道德,它是道德内涵的拓展。东西方伦理思想的发展历史上,关于道德的诠释和界定,众说纷纭,但对道德问题的讨论始终是在人与人的关系范围内展开的。这种状况导致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存在着一个道德空白地带,而且传统的惯性不断强化着这样的道德观念:道德只存在于社会中,它只需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对道德范畴的这种认识直接规定了学校道德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培养学生调节人类社会中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家庭、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等人际关系的能力是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使学生成为协调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家庭、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等人际关系的社会道德人是道德教育的目标。但是,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人与环境的关系也在不断深化。从人最初的认识:人与自然不是同一的。到现在的认识:人依赖于自然界,人不能无止境地破坏它,在行为的选择上必须保持在自然系统的限度内,否则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人与自然界是一致的。这时,我们才把环境作为自己的道德关怀对象,认为有责任也有义务尊重环境,对环境产生了道德的良知。国外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法国哲学家施韦泽尔《文明的哲学:文化与伦理学》(1923年)和美国生态学家莱奥波德《大地伦理学》(1949年)的发表为标志,诞生了环境伦理学(或称生态道德学),明确提出了许多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思想,主张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领域扩展到人与生物、人与环境(自然)的关系领域,这其实就是生态道德。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进一步加强,人对环境的破坏日益增加。人对自然的改造适应进一步演化为对自然的掠夺,进一步忽视了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性与统一性,酿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引起国外环保运动蓬勃发展,从而使生态道德得到了日益明确:“必须发展一种使用物质资源的新道德……这要求有一种新的生产技术,其基础在于最低限度地使用资源”;“必须发展一种对自然的新态度,它的基础是同自然协调,而不是征服自然”;“人类如果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发展一种与后代休戚与共的感觉”。以上提到的“新道德”“新态度”“感觉”实际就是指生态道德。

我国在《199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说:“中国的生态环境相当脆弱,水土流失、沙漠化、森林和草场退化等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中国是一个资源短缺而污染严重的国家,一些地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范围在逐步扩大,应该说中国的环境状况十分严峻,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人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然生态环境,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公德问题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需要人们尽快形成一种科学的道德环境意识。有学者提出:“生态道德作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和各个社会阶层应当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已经成为人类以共同力量来保护大自然,建设良好的生存环境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1977年10月,在前苏联格鲁吉亚的第比利斯召开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组织的世界第一届“政府间环境大会”,即著名的“第比利斯环境教育大会”。这届专门性的会议尽管没有明确提出生态道德教育的概念,但把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特征、功能、目标等揭示在生态教育中,为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和兴起创造了条件。至此,生态道德教育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世界环境的目标逐步从环境保护转向关照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考虑生态问题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等因素。国外许多国家将生态道德教育列入学校道德教育的范畴中。我国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强调环境教育要重新定向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同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响亮口号,并明确了“加强环境教育是贯彻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

二、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形态和目标

学校环境教育的形态可以归纳为三种,即“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将环境教育纳入到道德体系,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形态也可以归纳为三种,即“关于环境的道德教育”“在环境中的道德教育”和“为了环境的道德教育”。“关于环境的道德教育”是生态道德教育最普通的形式,它的目标强调学生进行关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际环境知识和信息的教育。“在环境中的道德教育”以学生在环境中的体验作为教育的手段。其目的是在学习中通过实际体验,使学生与环境直接接触来获得对环境的感知。“为了环境的道德教育”将价值问题和社会问题列入讨论范围,鼓励学生探索和解决直接面临的环境问题,形成为了环境的可持续性的价值观、生态道德观和保护、改善环境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关于环境的道德教育”中,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际环境的整合往往会被忽视,而这三方面相互作用的知识被认为是解决全球问题的基本要求,它是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在环境中的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各种技能如交往、合作、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分析、访谈等,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生态忧患意识,激发他们进行环境保护的责任心。它是生态道德教育的操作层面。“为了环境的道德教育”是以“关于环境的道德教育”和“在环境中的道德教育”为基础,帮助学生培养对于环境的关心和爱护、参与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技能,是生态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一个成功的生态道德教育计划必须是上述三种道德教育形态的整合,才能促进学生经验、意识、行动的综合发展。这三种形态在各国都有应用,但侧重不同。在欧美国家如德国、英国、美国等普遍采用的是“在环境中的道德教育”和“关于环境的道德教育”。以英国为例,英国是世界上环境教育工作开展得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英国国家课程委员会于1990年9月公布了环境教育的大纲,大纲紧紧围绕“关于环境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以及在环境中或通过环境教育”为中心,制定了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分别要达到的目标。一是提供各种机会,使学生获得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知识、价值观、态度、承诺和技能;二是鼓励学生从多方面经验来说明环境问题,这包括物理学、地理学、生物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工艺学、历史学、美学、伦理学等方面;三是唤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意识和好奇心,鼓励他们积极地参加解决环境问题的各种活动。澳大利亚除了在生物学、科学、地理学、农学、自然等课程中大量涉及环境知识外,学校的普遍做法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环境中进行户外学习、实地调查等活动。澳大利亚生态道德教育需达到5个目标:第一,了解(帮助其获得对整体环境及其相关问题的了解和敏感);第二,知识(帮助其得到有关环境及其相关问题的多种经验和基本理解);第三,态度(帮助其确立一套关心环境的价值和情感,以及积极参加环境保护的动机);第四,技巧(帮助其得到识别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技巧);第五,参与(使其有机会积极参与与解决环境问题的各种层次工作)。在我国,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关于环境的道德教育”,重视从课程和课外活动中渗透环境知识,并逐步开始强调学生在环境中的体验。

由于上述三种形态的道德教育的整合尚未实现,生态道德教育改善行为的效果迟缓。1998年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我国首次范围最广、样本量最大的全国规模公众生态意识调查,以及2001年由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协办,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设计完成的“联合利华杯公众生态意识调查”的结果都显示:青少年的生态意识已明显高于成年人,而学生环保知识获得的重要途径来自学校,所以学校教育效果功不可没。但是民意调查表明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的相关系数为0.35,即几乎没有必然的联系,环境问题上的知行脱节在学校里是普遍存在的。上述调查结果不仅反映出了学生在生态道德方面的知行脱节,也反映出了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在提升学生生态道德品质方面的低效。只有帮助学生学会确定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在其中亲自参加实践,对各种观念和问题进行思考,并对之取舍和比较,然后做出正确的选择去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形成稳定而又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生态道德教育也可引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三、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就世界范围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学校生态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两种形式进行。例如澳大利亚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分为课堂和课外教育两种,在课堂教育中学生聆听环境方面的知识,通过多媒体的视听效果触动学生的情感,重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在各种游戏活动中和环境策略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课外生态道德教育中,第一,几乎将每一个公园、旅游地、保护区都变为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基地;第二,注意校外各种团体对学生教育的积极配合。从家庭开始,鼓励父母经常与子女讨论生态问题,帮助子女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欧美国家如英国,它突出的特点是广泛性和跨学科性。首先在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英国科学、工艺、地理、历史等国家课程科目中均包含有大量这种有关环境的基本知识。其次是强化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课外活动也成为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因为英国比较注重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来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在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时以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理论依据,确立生态道德教育目标,设置教育内容和设计教学方式。例如合理安排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接受生态教育的内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针对他们年龄特点,先通过亲身实践,在观察接触环境的过程中激发起他们对环境问题强烈的好奇心,让他们在兴趣的驱使下收集一些关于环境的第一手资料,从而使他们形成一定的关于环境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对这些学生进行有关的概念、知识的教学,以此达到知识、技能、态度的教育目标。而对高年级的学生,则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通过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与同伴的交流中相互取长补短。另外还要进行家庭环保教育和社会环保教育。

我国的学校生态道德教育也主要是通过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进行的。一是在各科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但主要是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内容,在其他学科教学中要求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科特点,找到生态道德教育渗透的最佳结合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一些生态道德教育。二是在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中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例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贯穿生态道德教育: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其中首先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环境科学的兴趣;其次开展环境宣传活动,学习环境知识,深化环境意识;三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对生态道德教育实践研究的落后,也明显制约着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对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的认识还不够,很多人认为这不是我个人的事情,是国家的事情。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缺乏献身精神,缺乏这种热心人,很少有人投身到生态道德教育中去,只顾个人的学科教学。

四、反思学校生态道德教育难以提升学生生态道德品质的几个方面

我们可以看到国外发达国家的学校普遍重视生态道德教育,学校利用心理学知识,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征来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并将生态道德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并与家庭、社会相联系来培养一个学生应有的生态道德品质。所以,我们常常为发达国家优美的环境和公民自觉的环保行动而折服,这实际是公民生态道德品质的真实反应,也是西方国家普遍重视生态道德教育的结果,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一)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在知识传授与生态道德品质的形成方面相分离

几十年来,我国的德育逐渐形成了以思想品德课为主的道德教育。这种学校德育教育的形式主要以“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这种德育成为教师向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单向传递和灌输,德育的根本目的是知识的增多,而不是行为的改善。目前我国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实际上也进行灌输式的德育。如学校根据重大环保节日需要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实际上是学校接到教育局的通知后,校团委安排搞几个专题活动、做几项调查、做几个讲座等而已,这种带有运动式的活动,开展时学生比较投入,但活动过后,很快恢复老样子。因为此种灌输式的方法是一种急于求成的生态道德教育,并没有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只不过将生态道德知识从老师向学生转移,而没有真正激发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意识没有被学生真正内化,这样的生态道德教育不仅学生生态道德品质难以提升,而且很难取得实效。

(二)生态道德教育活动难以提升学生生态道德品质

我国生态道德教育活动主要倾向于知识技能的学习,忽视对生态道德品质的培养和自然的体验,学生的行动相对滞后。我国现在采用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多数属于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活动的主要形式为:如让学生进行研究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和危害,让学生测定汽车尾气的成分,让学生测定水污染的情况,进行环保知识讲座、参观考察,实地进行测定等。

(三)生态道德教育缺乏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在1992年地球高峰会议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共识后,对生态道德教育重新定向,并将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加入其中。但是对于可确保持续发展实施的教育实践还是流于形式,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知道得非常清楚,但是问及环境问题时,学生只知道常见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而对于生物多样性、代内公平、代际公平、人地公平等了解甚少。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学生对大自然的直接接触日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网络和电视新闻媒介。而媒体上报道的多数是影响比较大的环境问题,所以导致与学生的生活缺乏直接的联系,从而离学生的直接体验越来越远。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就是要节约资源,但是现行的生态道德教育并没有改变学生浪费的习惯和生活方式。所以现行的生态道德教育应扩展到学生学习的各个领域,而在此间教师作用的发挥就很重要,教师既是生态道德教育的学习者也是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生态道德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一所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水平。因此,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使生态道德教育回归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总之,生态道德教育是一项全面而持续的终身教育。作为学校要依据生态道德教育的行为原则和规则,要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作为教师应具有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社会道德感,自觉担负起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责任。在学生生活中通过真实的生活背景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养成生态道德的自觉性,做到知行统一,从而使生态道德教育更具方向性和实效性,使学生提升生态道德品质,成为高素质的现代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