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宁夏灯谜:1973—2012
28455400000060

第60章 论灯谜创作中的“撞车”现象

薛茂章

在灯谜创作中,经常会出现面对同一素材产生相同创作思路,谋制出相同或相似的谜作的暗合现象,这就是我们灯谜界通常所说的行话“撞车”。关于灯谜撞车这一现象,笔者曾在1994年撰文《灯谜撞车之我见》发表在宁夏固原地区灯谜学会的谜刊《六盘虎啸》(总第七期)上。为什么又要谈到这一问题呢?因为有很多谜人没有见到此文,至今灯谜“撞车”的现象仍然比比皆是,本人认为有必要老调重弹。

一、为什么会出现灯谜“撞车”现象

中华国粹灯谜短小精悍,乃是超短型(或为微型)的文艺作品,往往是一句话几个字甚至一个字(当然还有无字谜)就制出了一则谜面。掌握了谜道,很容易思路相同,极易出现灯谜撞车现象,就是大家所说的“英雄所见略同”。

1991年6月,我在北京参加中华灯谜国手赛,试卷中为住地饭店名“金宏”配面,我与锦州毕殿魁先生同时同地,但非同一考场均配出“西安交大”之面(“金”为“西方”,“宏”乃“大”)。1991年9月,三明市“明珠杯”征谜,有一珍稀动物“果熊”,我为之配面“实在窝囊”,自我感觉良好。10月初,我在宝鸡参加中行“储蓄杯”灯谜邀请赛,与秦安王少鹏先生谈及此谜,他也是“实在窝囊”。《明珠璀璨》谜刊寄到我手中,见到与此谜暗合的作者还有蔡秋湖、谢瑶中、曹锵、曾令禄等谜家共14人之多。珠海电台征谜,我与苏德友君分别都制出了“神州处处艳阳天(商标二)夏普、丽光”这则谜,真乃不约而同,心心相通。

二、谜底过于熟悉和字数少,极易产生“撞车”

众所周知的佳谜“人人树立四化志(字)德”,北京的李飞鸿先生和江苏苏州的汪寿林先生就在此谜上撞了车,几乎是同时一个发表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灯谜征射上,一个发表在第二日的《北京晚报》上,二位先生应同时拥有此谜的著作权。

1988年伊始,北京举办首届灯谜函寄会猜,我将1987年底创作的“人人树立四化志(北京店名)全聚德”一谜寄往首都,并刊入北京《钟鼓楼谜刊》中。1988年7月23日《宁夏日报》发表了我的这则谜,可1991年11月的《灯谜指南》上仍然登出了此谜,作者是昆明的谜友,而不是我。后来翻阅《中华当代谜海》第171页也有此谜,作者是武汉的童年先生。

成句作面也是灯谜极易撞车的一个因素,如:“三千宠爱在一身(花名)贵妃红”“但悲不见九州同(四字常言)为国分忧”“人面不知何处去(陆游词句)只有香如故”,后两则我也曾制过,并在外地征谜中寄出。但我在《中华当代谜海》中见到过这两则谜的作者并不是我。

灯谜大师柯国臻先生的“桃花潭水深千尺(成语)无与伦比”,据说与大师吴仁泰先生“撞车”,但双方互相谦让的精神在谜界传为佳话。

三、同时“撞车”并不可怕

在征谜的过程中,给出同样的谜材,因谜人思维相同,难免会出现撞车的现象,这并不可怕。如“蔬菜”“水果”“地名”“国名”等谜材。但在署名作者时,本人认为不应只标“多人作”,应将作者全部署上,这也是他们劳动的成果,也是对作者的尊重。三明市的《明珠璀璨》就做得很好。凡是同面的,只要不是病谜,所有的作者,均载入该谜之后,让作者一看,我们这么多人都是此思路,有利于今后的创作别开生面,在创新上有所突破。

四、会意谜极易“撞车”,离合谜机遇较少

会意谜因思路相同,“撞车”条件极易发生。离合谜因要在字面的拆拼上下功夫,因此暗合的机会就少得多了。如电视栏目“新闻联播”我很早就制出“乍听处处布谷声”,我发现有很多近似此面的谜作。我又制出“聂耳顺手关门,一番分析,立即又去”,我想这样就不易撞车了吧。

当今网络灯谜在谜目上别出心裁,出现造底观象,且不论它的是非功过,但在防止“撞车”上是很有独到之处的。如郭少敏先生的“清仓促销烟斗”等。在谜目的挖掘上下功夫,也能防止撞车。如赵首成先生的“家祭无忘告乃翁(报名)宁夏日报”,章镳先生将此面制成“(报名连称谓)宁夏日报记者”这就有了突破,我又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制成“(西北曲艺形式)宁夏道情”。陈书法先生将“人面不知何处去”众所熟知的谜面设目为“抗战影片经典台词”,底为“有花姑娘没有”,这就是突破创新。

自撰的七言诗句作面的北派谜,也就是独脚虎,也不易发生撞车。

五、要尽量避免“新车”撞“老车”的现象

1974年春节,银川拖拉机厂举办灯谜晚会让我主持。我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创作新谜。我家墙上有张世界地图,我看到“西班牙港”的地名,感到很好编,只要在西班牙找个港口就可以了,找来找去找到了巴塞罗那,当即制成“巴塞罗那(外国地名)西班牙港”。晚会上挂出后,让参射者一顿好猜,终于猜出,一致评价此谜很好。1982年3月,我们编辑《三人成虎》谜刊,此谜载入第一期中。《文虎摘锦》1992年8月号《奥运专题(一)》第一条就是此谜,作者为江苏谜友,想不到此谜经过18年后又换了主人。

2006年6月,黄健翔在解说世界杯足球赛意大利对澳大利亚时,喊出了“意大利万岁”,被称为解说门。我当即制出“杨修道破曹公‘阔’(电视新闻事件)解说门”,发表在《智力》2007年1月总第343期田鸿牛先生主持的“谜苑采珍”上。《全国灯谜信息》征曹操之谜,在2010年第4期的《信息》上刊出了武骝先生的“杨修道破阔字意(汉语新词语)解说门”。

宁夏作家张贤亮先生名闻中外,宁夏谜家朱洪星在1988年为其名配面“三顾茅庐”,并在1999年1月揭晓由宁夏灯谜协会、银川市灯谜学会主办的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灯谜征集中被评为佳谜(见刘二安主编《全国灯谜创作大赛佳谜精选》)。1988年因《银川晚报》上刊出一则“翼德骂孔明(打宁夏作家)张贤亮”,我写了一篇谈制谜要严谨的文章,题目就是《三顾茅庐——张贤亮》发表在当年12月29日的《银川晚报》上,1991年1月我会谜刊《三人成虎》第5期《凤城谜话》刊登此文。可在10年后的1998年为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的灯谜征稿中张贤亮的谜面“三顾茅庐”的作者除了朱洪星外,还有30多人。又过了10年,2008年为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征谜和“西北风情”海内外灯谜创作大赛中,“三顾茅庐”还是源源不断、接踵而来。

2003年中国银川谜会,命题创作中银川八景之一的“良田晚照”,北京的翟鸿起先生的谜面为“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初评为佳谜,遗憾的是和1998年的宁夏回族自治区40周年征谜中的撞车,因此只好舍弃。

出现新谜撞老谜这样的“追尾”现象原因有:一是后者虽未见到前者之谜,但与前者思路相同;二是后者似曾在何处见到此谜后又忘了,见到此谜底才想应有这样的谜面配上,就把此谜又搬了出来,而成为自己的创作;三是不排除抄袭(当然只仅仅是少数沽名钓誉者)。

六、怎样才能避免“撞车”现象

要避免灯谜撞车,这就是说谜面要别开生面、独辟蹊径。平易简单的谜好作,但又极易撞车(包括成面)。制谜时最好翻一翻《中华当代谜海》,多阅览一些灯谜书刊,或有条件的在网上利用网络灯谜搜索引擎查询“谜萃”“顽石斋”或“中华灯谜库”,“中华灯谜库”存谜已超过53万,如遇相撞立即“刹车”,以防“追尾”。新名词、新事物,要抢占先机,先声夺人,就能避免灯谜创作的撞车现象,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灯谜园地必将绽放出鲜艳的花朵,沁润出醉人的芳香,必将有更多更好的佳作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