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文章谈起孔子总是赞他博大精深,以个人存在影响了中国2500年之久,可与西方的耶稣媲美。以至历来有“天下帝王师,历代文人祖”“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但我觉得考察一个人的影响力除过书本不妨还可以从市井细民那里寻找蛛丝马迹。
比如邻家大伯打了一宿麻将,别人问他战况,他摇摇头说:“哎,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张三好吃贪色,他会振振有词道:“孔夫子说了,食色,性也。”
王麻子笑话李四,就说“这人满口子曰诗云,呆子一个。”
“子”就是孔子。
可见,孔子的影响渗透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与他们简直是炒面捏成的人——熟人。
在曲阜繁华的大街上处处可以嗅到孔子的气息,孔府、孔庙、孔林,还有大牌明星媚眼如丝道:“孔府家酒,叫人想家。”你基本可以断定曲阜的繁荣与孔子大有关系。这一切给人一个错觉,好像他生前何等辉煌何等尽享尊荣。其实,他一生并不得志,只不过是个乡村老教师,尝尽了寂寞之味。
在河南濮阳的子路祠里有一幅壁画:当年孔子周游天下,迷了路,子路向路边两个农夫打听,结果两个农夫翻着白眼说:“天下乱哄哄,你跟那个孔丘乱跑什么?”还有一次子路和孔子失散,碰到一个打柴老汉,向他打听,老汉讽刺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还老师呢?”这句话后来专门用来训斥懒人。可见孔子在别人心目中只不过是个不务正业喜欢到处乱跑的家伙。
孔子生活的时代中国大大小小国家林立,但没有一个国君肯听他的主张。这让我想起另外一个人的命运:比才,100多年前,比才把梅里美的小说《卡门》改编成歌剧,在巴黎公演结果嘘声一片,观众对一个放荡的吉卜赛女郎用小刀扎人的故事根本不感兴趣。而比才在充满自卑的寂寞中死去。多年以后,歌剧《卡门》终获成功,成为经典。这样的人数不胜数,瞎子阿炳拉着《二泉映月》在大街上要饭,凡高的画不能给他换来一块果腹的面包。
还是李白喝醉了清醒,他说:“古来圣贤皆寂寞。”不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是有超前性和广谱性。
其实寂寞不只天才独有,它广泛深藏于每一个心灵,缘自心灵无限可能的丰富性。现代社会网络、手机只能让世界更热闹,但并不能消灭寂寞,犹如厄尔尼诺现象使夏天越来越热但并不能消灭寒冬一样。寂寞是人生的必修课,比如路边的野百合独自天地之间,独自开放或凋谢,没有人知道它的清雅与芳香。每一个人终将体味什么是无人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