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华女杰(近代卷)
28466600000012

第12章 赵一曼 鲜血洒在白山黑水间

一 端女儿

赵一曼(1905~1936),原名李坤泰,又叫李一超。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抗日战争时期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二团政委。她率领军民多次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在白山黑水之间的一次浴血奋战中,不幸被日寇俘虏。敌人用尽各种酷刑,她始终坚贞不屈,最后慷慨就义,为国捐躯。她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后人称她为抗日民族英雄,中国人民的好女儿。

赵一曼1905年出生于四川宜宾县徐家乡白杨嘴的一个地主家庭。她有四个姐姐、一个哥哥和一个比她小一岁的弟弟,在家中她排行第六,是家中最小的女儿,乳名叫端女儿。赵一曼从小聪明伶俐,因此也深得父母的宠爱。但她也很倔强、任性,只要家里来了客人,都得由她递烟倒茶。如果弟弟抢着给客人端茶递烟,她会当着客人的面在地上打滚。客人送来的礼物,也要由她收藏和分配,不然的话,她会把东西扔得遍地都是。

赵一曼八岁那年,父亲在家里设立了私学,以便让孩子们读书学习。她的启蒙读物也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书。有一年,乱兵闯到了乡下,他们到处烧杀抢掠。父亲为了避祸,带着一家人逃到了荣县五宝镇的外婆家。在外婆家里,人们都说大姐夫郑佑之是个怪人,可是,赵一曼却喜欢这个大姐夫。大姐夫去过好多地方,当过兵,会讲许多有趣的故事。当赵一曼和弟弟在外婆家继续开读书时,老师就是大姐夫郑佑之。一起上学的还有村子里的几个孩子,上课的内容也不再是什么《三字经》、《百家姓》。

大姐夫从城里带回来的课本有国文,有数学。赵一曼虽然读过两年书,但从来没有见过这些东西,她觉得这些书要比她原来读的书明白得多,有趣得多。自此,赵一曼专心地学习,她要把老师教的知识熟记在心,像老师说的那样,将来长大了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秋天,刚收获完,一个团总派人挑走了他家的十石谷子,大姐夫进城去和他们打官司。可是,那个团总的哥哥是个县参议员,他们买通了衙门,给赵一曼的大姐夫加了个“诬告”罪名,关了起来。家里人得知消息后,又是托人,又是送礼,又花了十石谷子,才总算把大姐夫保释出来。这天晚上,一家人围坐在火盆边,大姐夫突然扔掉火钳,大吼了一声:“这个世道太黑暗了!”小小的赵一曼抬起头来看了看四周,觉得屋子里真的是很暗,她怯生生地问:“要不要再加一根灯草?”大姐夫知道她误会了自己的意思,马上又解释说:“小妹,你不懂。我的意思是说,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太黑暗了。当官的都不是好东西,国家打了胜仗还要割地赔款;无罪的人却要坐牢;这些欺压百姓的反动政府,应该把他们都铲除掉!你明白吗?”

赵一曼还是似懂非懂,她睁大眼睛望着大姐夫,见他还是那样自信的样子。于是她也像大人一样点了点头。

二 做掌握自己命运的人

夏天来了,兵祸也平息了。赵一曼全家又搬回了白杨嘴。这年,13岁的赵一曼第一次经受了人生的不幸,父亲去世了。办完了父亲的后事,赵一曼依旧跟大姐夫读书。这一段时间,她好像一下子长大了,她不再天真,学会了思考问题,她觉得这世间的事情太复杂了。

有一次大姐夫问她:你将来要做什么样的人?赵一曼深深地陷入了沉思:今后究竟做什么样的人呢?像妈妈那样吗?妈妈一双小脚,路都走不稳,到山后菜园拔棵青菜都得爬着去。像姐姐们那样吗?大姐、二姐都是因为受公婆虐待,跟丈夫逃了出去;三姐嫁出去不到一年,就抑郁而死;四姐更是不幸,嫁了个不知人事的疯子!这难道就是自己将来的命运?她越想越觉得可怕,自己今后的命运将会由谁来安排呢?

这一夜,赵一曼烦躁得不能入睡。天亮时,她终于想明白了:“从现在起要发奋读书,一定要掌握自己的命运!”

正当赵一曼立下决心要好好读书的时候,她却不能再读书了。

因为按照传统的习俗,女孩子长到10岁左右就得把头发蓄起来,缠足、穿耳眼儿,表示她已经成年了。同样的命运也落到了赵一曼的头上。那年春天,妈妈给她剪了刘海,然后拿来一条长长的白布条,逼着赵一曼裹脚。说是女孩子,只有把脚缠得像三寸的金莲一样才好看。裹好了脚,赵一曼刚一下地就摔倒了。“脚是用来走路的,不是给人好看的。”赵一曼躺在地上,一边哭一边嚷。她撕碎了裹脚布,用斧头把鞋子砍成两截,大声地说:“你们拿来多少鞋子我就砍多少。”家里人没有办法,只好由着她去。

这时,大姐夫在柳嘉高等小学当校长,弟弟和侄儿们都跟他上学去了。赵一曼也很想和他们一样出去读书。一天晚上,她没有告诉妈妈,跑到大哥房里。因为父亲去世以后,这个家就由大哥来掌管了。“大哥,我要出门读书!”赵一曼说。大哥歪在床上,点着了烟灯。“你有本事就去上吧,反正我没有钱。”赵一曼说:“你说没钱?你怎么有钱嫖赌、抽大烟,就没有钱供我读书?”

这一棒正打中大哥的痛处,他猛地跳了起来,把烟灯也打翻了,攥着拳头,在赵一曼面前晃了一下:“贱婢子,不讨高贵!”说罢抽身走了。赵一曼气得大病了一场。

1921年冬天,大姐夫郑佑之来到赵一曼的家里,他向赵一曼讲俄国的十月革命,讲五四运动,临走时给她留下了全套的教科书,还有一本字典。

赵一曼如获至宝,每个星期,她都会把习题、作文、日记托人交给大姐夫批改。她看不懂的,就写信去问,再有不清楚的地方,就等假期弟弟回来问。

1922年初,大姐夫又给她寄来一批书报,有《中国共产党宣言》、《新青年》、《觉悟》、《妇女周报》,还有一些宣传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小册子。赵一曼从这当中学到了许多革命道理。

1923年,赵一曼在大姐夫郑佑之的培养下,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结束了她多年的苦闷和彷徨。

为了能出门去读书,赵一曼努力讨好哥嫂,她帮嫂嫂带孩子,帮大哥的油坊记账。可是,只要一提起出门读书,哥哥李席儒就翻脸。先说是钱紧,后来又说要族里长辈同意才行。赵一曼去恳求住在同院的两个叔叔。谁知,两个叔叔当面满口答应,背后却说,女子出门读书是辱没祖宗,要赵一曼的大哥严加管教。

这时候,天津女星社正以《女星》、《妇女日报》为阵地,向压迫妇女的封建势力展开猛烈进攻。1924年6月,赵一曼写了一篇自述文章《请看我的家庭》,寄给《女星》和上海的《妇女周报》,她在文章中写道:“我自生长在这黑暗家庭中十数载以来,并没有见过丝毫的光亮。阎王似的家长哥哥就把我关在那铁篱城里,受那黑暗之苦。近数载以来,多蒙现社会的新学诸君,在那高山顶上,大声疾呼,隐隐的声音,也吹入我铁篱城中来了。……我到这个时期,已经觉悟了。……务望亲爱的同志,援助我,替我做主呀!……”。

文章被刊登在当年8月11日出版的第51期《女星》上,报刊以《在家长似的哥嫂下生活的李一超女士求援》为题,发表了赵一曼的文章,并加了编者按语,希望读者能帮助赵一曼从苦难中解脱出来。

赵一曼的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端女儿目无祖宗,简直是反了!”赵一曼的大哥气得暴跳如雷。但是,赵一曼却得到了社会舆论和朋友们的支持。大姐夫郑佑之也复信支持鼓励她,并告诉她:“你们可先成立一个普通的会,这个会我与你们取名为‘妇女解放同盟会’,简章我已拟好了……"1925年4月,白杨嘴妇女解放同盟会正式成立了,由李坤杰为会长,赵一曼任文书,负责内外联络,以及处理日常事务。她以《青年女子与国民会议》为题,写了一篇文章,提出女子解放的十三条奋斗目标,提倡废除一切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要求社交公开,女子有通信、蓄发、剪发、择业、结婚、离婚等绝对自由。这篇文章在《妇女周报》上发表后,在女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赵一曼鼓动妇女们“要做人,不做任人宰割的羊羔!”这引起了豪绅、地主们的不安,他们指使流氓、地痞跟妇女们作对,明里暗里搞破坏活动。他们还向妇女解放同盟会的门前扔垃圾、泼粪便。有一次,赵一曼和几个女伴开完会回家,几个流氓跟在她们后面嘲笑说:“嘻嘻,是个大脚丫!还没穿耳朵!”

赵一曼和同伴们一起跑到路边,每人拣起一块石头,愤怒地对流氓说:“你们哪个敢再说一句,敢向前再走一步,我们就砸烂他的脑壳!”流氓们吓得转身逃跑了。

赵一曼还向成渝两地和宜宾各进步团体发出呼吁,很快得到了这些进步团体的支持,有的报纸还发表文章声援。妇女解放已经形成一股强大的洪流,以胡丹楹等为首的当地封建势力,也被迫收敛了他们对妇女解放同盟会的破坏行为。

三 走向新生活

1926年2月,是赵一曼生命旅程中又一个光辉的起点。她由团员转为****党员,还终于取得母亲同意,去县城读书。

起程那天,为了避开哥哥的阻拦,弟弟按计划邀约大哥出外玩耍。赵一曼在二姐和二姐夫陪送下,踏上了去县城的大路。第二天黄昏时分,他们来到了赤岩山,大姐夫郑佑之已经为她安排好了住处。自此,赵一曼进了宜宾女子中学读书,她长久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

在学校里,赵一曼被选为团支部书记。她根据团县委指示,动员女同学参加社会活动,并且带头唱歌、演戏,组织时事讨论。督学很是看不惯赵一曼的所作所为,在暗地里骂赵一曼是“疯丫头”。

不久,县教育局命令各校整顿校风,规定女学生们一律绾髻。赵一曼对这一规定很是反感,她向同学们说:“剪发辫才是对的,有什么不好呢?我看很好!符合卫生要求,节约时间,方便学习。更重要的是,减少社会上歧视妇女的心理。”大家都十分赞同,纷纷表示坚决不绾髻。

第二天,赵一曼领着几个同学来到督学的办公室,十分礼貌地说:“督学先生,我们都不会绾髻,你来帮我们梳头、绾髻吧。”

“我也不会,这是女子的事。”督学回拒她们说。

“哎呀!同学们,这有什么办法呢?连督学都不会,我们也只好不绾髻了。”

同学们一齐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剪刀,当着督学的面把发辫都剪掉了。她们一路嘻嘻哈哈地笑着回到教室,从此,谁也不绾髻了。

在****宜宾特支的领导下,宜宾女中成立了学生会,赵一曼被选为交际干事,同时担负宜宾****的宣传工作。她还在县党部负责妇女工作。

赵一曼更加活跃了。她时常带领同学上街宣传,和男校的同学举行联欢活动等,人称“疯丫头”,她成了引人注目的人物。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全国掀起了仇视和抵制洋货的热潮。1926年6月10日,英轮“川北”号又载满煤油到宜宾。宜宾人民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愤怒。在宜宾特支领导下,各爱国团体沿街宣传,揭露英帝国主义的罪行。****通知各校学生会,立即率队伍到江岸堵截,不让货轮靠岸、卸货。学生和群众一齐动手,石头、砖块一起向货轮飞去。10多个青年学生划船到河心驳船上,把油桶掀进大江,顿时江面上出现了五颜六色的浮油。城防司令部立刻派出一排士兵,抓捕甩油桶的师生,又派出两个排士兵驱逐江边的学生。并将11名甩仇油的革命师生和前去参加谈判的3名****代表逮捕关押了。

宜宾特支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号召革命团体同驻军斗争,一面要求释放代表和学生,一面通电全国呼吁援助。赵一曼带着女中宣传队,走街串巷,讲演、宣传,将标语密密麻麻地贴在奸商的大门和墙上……

宜宾全城的学生****,工人罢工,商店罢市。成都学生包围了督军府,要求释放学生。各大报纸纷纷发表消息和评论,全国各地也纷纷发来电报,声援宜宾学生的爱国正义斗争。驻军被迫撤换了宜宾城防司令,无条件地释放了所有被关押的代表和革命师生。

赵一曼夹杂在欢庆胜利的人流中,望着奸商公开贴出的“按标价七折出售仇油”、“保证以后不再贩运仇货”的《检讨书》,眼里浸出了激动而兴奋的泪花。这便是著名的“606”事件。

1926年盛夏,城里“606”事件平息不久,教育局害怕学生再闹事,指示学校提前放了暑假。赵一曼回到了家乡。在家乡,赵一曼经常向女同胞们宣传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道理,并帮助画匠的女儿陈启明逃离了柑子园,去城里读书。进了城,赵一曼奔走了好几天,一直找不到地方安置这个“逃亡者”。正当赵一曼一筹莫展的时候,姐夫郑佑之赶回城里来了。这时北伐军已经打下了湖南,逼近武汉。党指示他办一个农民运动讲习所,为党培养干部,同时开展农民运动。几天以后,宜宾特支以县党部名义创办的中山学校正式开学了。赵一曼等进入中山学校女生部读书,陈启明也进了学校半工半读。

四 投笔从戎

1927年初,赵一曼经党组织推荐,考入武汉军事政治学校学习。武昌两湖书院聚集了一群年轻姑娘,她们进入了中国共产党培养的第一批女兵的行列。赵一曼非常喜欢军队生活,睡觉时,鞋子、服装、军帽、绑带、皮带都要放在一定的地方。按教程她学会了队列、进攻,还学会了各种射击技巧。

******即将背叛革命,武汉的国民党****千方百计离间共产党和群众的关系,他们采取最卑鄙下流的手段,制造舆论,妄图破坏军校的女兵形象。为了不让反革命的阴谋得逞,军校组织了一支宣传队,由赵一曼带领到武汉三镇向群众宣讲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揭穿国民党****的阴谋诡计。正在这时,赵一曼的肺病复发了,她经常吐血,身体也非常虚弱。但她依然坚持顶着火红的太阳到街头去做宣传。最后终因劳累过度,昏倒在街头,被送进了医院。

“宁汉合流”以后,军校被迫停办。1927年9月,党组织派赵一曼去苏联学习。在去苏联的途中,赵一曼结识了黄埔军校六期的学员、湖南青年陈达邦。到了莫斯科中山大学后,赵一曼被编入中学水平的第六班学习,陈达邦则在大学班学习。他们在相处中,逐渐产生了爱情。交往不到半年,赵一曼突然宣布结婚。有人劝她说:“人生只有一次爱情,何况现在也不是安排个人生活的时候。”赵一曼微笑着说:“正因为我不愿让私生活耗去更多的时间,才做出这个选择。”

由于学习的繁重,赵一曼的肺病加重了。而此时赵一曼发现自己怀孕了。党组织考虑到苏联寒冷的气候对赵一曼的病情不利,而国内又急需妇女干部,于是决定让赵一曼提前回国。临行时,陈达邦特地为赵一曼买了一条金项链,穿在钢笔上挂在她的胸前。告诉她,可在生孩子时变卖,作为生活费或其他急用。并打算向组织提出同赵一曼一起回国。赵一曼宽慰陈达邦说:“达邦同志,党正在困难时期,别提条件了,我们应该宁肯自己克服困难,也要无条件服从党的需要。”

赵一曼将对爱人的依恋之情,深深埋藏在心里,毅然离开了亲人,回到了上海。

1928年,赵一曼只身来到湖北宜昌这个陌生的地方,通过一个船员的帮助,在江边租了一间板棚。这里的工作虽然不多,却很繁琐。她要分发文件,有时要去买船票,接送过路的同志。在忙碌中,赵一曼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眼见就要临产了。此时,房东老太婆总感觉这女人很神秘,身怀六甲,又没有男人在身边守着,就催促赵一曼赶快搬家。因为依据当地的习俗,是不允许外人在自己家里生孩子的。赵一曼好说歹说,百般恳求房东留她住下,可是房东执意不允。无奈,在初春的寒夜里,赵一曼被房东撵了出来。她眼里含着泪水,又一次陷入了绝望之中。幸好隔壁一位好心的码头工人解救了她,他在自己的屋里为赵一曼隔出半间板棚,并让他的妻子替赵一曼接生。这天夜里,一个男婴顺利降生了,赵一曼为儿子取名为“宁儿”。可是不久,就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这位码头工人因赌输了钱跟人打架,被县警抓走了。赵一曼想到这名工人在危难时救了自己和儿子,就毅然变卖了陈达邦送给她的那条金项链,把他赎了出来。为此,县警发现了这个神秘的年轻女人,并开始注意她,联络站也因此暴露了。在一次严格的被盘查之后,赵一曼感到了这里的危险,终于带着宁儿,悄悄地离开了宜昌。

五 血洒珠河

1928年11月,赵一曼回到了上海。九一八事变后,党中央决定加强东北的反日救国运动,派一批干部去东北做工作。赵一曼主动要求前往,投入到新的斗争中去。

赵一曼辗转到了沈阳,组织上分配她去大英烟草公司和纺织厂搞工人运动。此时,哈尔滨的工人、市民,抗日情绪高涨,罢工、罢市此伏彼起。赵一曼领导着工人,把反满抗日标语用油漆写在高高的纪念塔上。把反满抗日宣传品摆上了日伪机关的办公桌。各种各样的反日宣传,搅得敌人惶惶不可终日。于是敌人加紧了对抗日志士的搜捕和镇压,党的基层组织遭到破坏,赵一曼的处境也更加危险。

这时,****满洲省委组织部长何成湘找赵一曼谈话,问她有何打算,赵一曼坚定地回答:“到游击区去!”

1934年7月的一天,赵一曼化装成农妇,登上了去珠河的火车。赵一曼来到珠河县,任****珠河县委常委、特派员和妇女会负责人。一次,有一批枪支弹药难以运进山,赵一曼和一位姓沙的姑娘化装进城。她们用油纸、油布把枪支包好,放在粪车里,在粪车中灌满粪水,她和沙姑娘扮作押车人。鬼子、伪军都因为粪车臭味难闻,因而免其检查。这样,她们顺利地进了山。还有一次,县委分管武装的雷炎同志想搞到敌哨所的枪,赵一曼知道后,制订出了一个绝妙的计划。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雷炎率领游击队员,腰里系着充满了气、灌满了水的气球,向敌人的哨所靠近。接近哨所时,敌人发现了他们。喊着话向他们走来。他们就蹲下身假装大便,并按着气球发出“嗤嗤啦啦”拉肚子的声响。哨兵追到跟前,闻声捂着鼻子扭头就走。这时,雷炎他们突然跃起扑倒了哨兵,夺下了哨兵的枪支。赵一曼带领部分队员骑马接应,将雷炎等夺下的枪械迅速转移。就这样,一连拿下了好几个敌人的哨所,夺得的枪支弹药武装了新成立的游击队。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突然,村子外面传来了枪声。房东大娘急忙叫醒熟睡中的赵一曼:“快起来!鬼子来了!”赵一曼赶忙起身,把文件塞进炕洞里,抽身就往外跑。谁知迎头撞上了两个伪军。伪军问她:“你是哪家的?”赵一曼说:“东头李家的。”可是赵一曼浓重的南方口音,立刻引起了伪军的怀疑,赵一曼被捕了!在审讯中,赵一曼用强有力的政治攻势,说服了伪军而获得了释放。

由于敌人常来铁北区骚扰,为有效地保护群众,打击敌人,组织上决定调赵一曼任****铁北区区委书记。赵一曼愉快地接受了新的任务。一天,赵一曼得到鬼子要进攻关门嘴子的情报,决定带着自己的队伍打伏击。她把队伍事先隐蔽在敌人必经的树林中,等耀武扬威的鬼子进入了伏击圈后,赵一曼指挥队员先干掉了骑在马上的指挥官。然后,队员们猛冲上去,一阵乱枪射向晕头转向的敌群,不明虚实的鬼子兵仓皇逃窜。这一仗消灭了10多个鬼子,缴获了20多支枪。

这年,抗联第三军(赵尚志部)汇集地方的游击队,组编成了第二团和第三团。赵一曼被任命为第二团的政委。这天,赵一曼和团长王惠同率领第二团在转移途中被鬼子发现,他们被困在了密林之中。这时,已是大雪填满山沟的11月,存粮很快吃完了,赵一曼鼓励战士们发挥聪明才智与饥饿和寒冷作斗争。于是,战士们就靠猎取野兽度日。一天将近黎明时,被冻醒的赵一曼突然听到四周枪声大作,她猛地跳起来大喊:“敌人来了!准备战斗!”此时,日军横山炮兵预备队、吉田部队、珠河县警察队等500余人,向赵一曼他们的驻地围攻而来。王惠同和赵一曼指挥战士们英勇抗敌,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疯狂进攻。激烈的战斗进行了6个多小时,始终难于取胜。“突围!”赵一曼对王惠同坚定地说。王惠同率领一部分同志向北冲出去后,敌人再次猛攻上来,担任掩护的战友们先后倒在血泊中。赵一曼左腕负伤,她咬紧牙关将最后一枚手榴弹投向敌群后,就滚下了山崖。在山沟里苏醒过来的赵一曼,挣扎着往前爬去,她先后与负伤的战友老于、交通员刘福生、妇女会员杨桂兰碰在一起,他们相互搀扶着走进了一间窝棚。

几天后,一个汉奸进山发现了正在冒烟的窝棚,就报告了日本人。日本搜山队进山搜查,正好碰上老于去买药,他刚走出窝棚的门,就被鬼子击中倒在雪地里。赵一曼冲出去扶起老于,一颗子弹射进了她的左腿,立刻血流如注。敌人包围过来,捉住了赵一曼和杨桂兰。

敌人在审讯赵一曼时,赵一曼英勇不屈,怒斥张兴武等汉奸枉为中国人,是忘了祖宗的禽兽!气得张兴武拔出尖刀残忍地刺进赵一曼刚愈合的伤口里。敌人不间断地轮番审讯,得到的只有赵一曼的痛骂和斥责。于是他们大施淫威,鞭子抽、皮鞋踢、烟头烧……看护人员董宪勋、韩勇义都是有良知的中国人,他们看到敌人这样折磨赵一曼,既难过又同情,就想方设法保护赵一曼,让她少受折磨。赵一曼深知这种保护是有限的,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力抗争!她决定团结董宪勋、韩勇义一同逃出虎口。但敌人好像有所发觉,突然要把董宪勋、韩勇义调走。赵一曼决定抢在敌人前头行动。韩勇义毅然卖掉自己的两枚订婚戒指、两件呢子大衣和几件衣服,凑足了路费;董宪勋订了一抬轻便小轿,以便抬着赵一曼走路。这天晚上大雨滂沱,董宪勋把出租车司机领到医院栅栏旁,韩勇义背着赵一曼悄悄溜出病房,绕过长廊,两人搀扶着赵一曼上了汽车。

雷电交加,风雨中司机视线不佳,好不容易才来到阿什河边。石桥却被洪水冲断了,董宪勋跑到屯子里请来几个轿夫,抬着赵一曼涉水过阿什河。天黑如锅底,路上满是积水,轿夫们深一脚浅一脚,渐渐迷失了方向。雨停后,轿夫们终于矫正了方位。董宪勋找叔父董元策帮忙去找抗联,让赵一曼等在家中休息。董元策去求同村好友魏玉恒套车送客人进山。董元策知道赵一曼是抗联的人,很是高兴,他把一袋苞米面和几十个鸡蛋放在车上,千叮万嘱侄子一路上要好好照顾赵一曼。

29日早上,换班的狱警不见了董宪勋,只见满地砸烂的玻璃和横在门上的铁锁。警察厅顿时炸开了锅!他们抓住了送赵一曼的白俄司机,在酷刑下,白俄司机供出了赵一曼的去向。于是,特务们张牙舞爪地追了上来。敌人的马队逼近了,赵一曼对大家说:“大家不要慌,看来我们跑不掉了!大家记住口供,就说是我用钱雇你们护送我走的,一切与你们无关。”追兵已到,敌人的枪口对准了赵一曼的胸膛……

一个月后的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去珠河的火车,在车上她思绪万千。她坚信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一定会胜利!日本帝国主义注定要失败!想到她年幼的儿子,赵一曼在车中给儿子写下了最后一封信:“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远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能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但母亲要用爱国的实际行动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1936年8月2****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来到珠河县城,敌人把赵一曼放在马车上“游街示众”。她哼着《红旗歌》,镇静、从容。下车后,赵一曼走到小北门外的草坪中央。敌人的枪口对准她那单薄而坚实的身躯。一名日本军官走到赵一曼跟前低声问:“你还有什么话说吗?”赵一曼把手中的纸卷儿甩过去,大声说:“把这些话传给我家乡的人民,传给我的儿子!”日军的军官看看字条,揣进了衣兜。然后,他向军警们猛一挥手,罪恶的子弹带着悲鸣飞向赵一曼……她的鲜血洒在了祖国的白山黑水之间,染红了祖国温暖的大地……

1961年朱德同志题词:“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哈尔滨市将她战斗过的一条主街命名为一曼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