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显赫家世不幸童年
张爱玲(1920~1995),本名张煐,中国现代作家。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其家世显赫,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张爱玲一生创作小说、散文、电影剧本等大量文学作品。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1995年9月8日,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家中,终年75岁。
1920年9月30日,张爱玲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这是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住宅。父母给她取名张煐,她的祖父张佩纶是清末的名臣,祖母是晚清洋务派领袖、朝廷重臣李鸿章的女儿。她的父亲张廷重是典型的遗少,母亲黄素琼是留过洋的新女性。1922年,张爱玲2岁时,他们全家搬到天津的英租界居住。张爱玲6岁进入私塾学习,她的母亲同年出国留学,她和弟弟在父亲和保姆的监管中成长。
8岁以前,张爱玲的不愉快主要来自于弟弟。只比张爱玲小一岁的弟弟,在张家占有绝对的优势,因为张家是重男轻女的家庭。张爱玲很是不服气,她要处处比弟弟强。其实这并不难做到,弟弟身体没有她强壮、没有她好学、没有她聪明、没有她会说话。当他们一起玩耍时,她总是出各种点子,弟弟总是听她的。其实,这个时候她是喜欢弟弟的,总忍不住要在他的小脸蛋上亲一下。
8岁的时候,张爱玲随全家搬回了上海。此时,张爱玲的父亲嗜毒成性,因打了过量的吗啡,已经命不久矣。他是典型的遗少式人物,有旧式的文化教养,会吟诗作赋。早年他也对张爱玲从小表现出来的文学才华倍加欣赏,怎奈他具备一切遗少的恶习,挥霍祖产、坐吃山空、吸食鸦片、养姨太太、逛堂子、对子女缺少责任心……张爱玲从他那里得到的封建家长的专断、粗暴、虐待要远远多于父爱。
就在这时,张爱玲的母亲从海外归来,似乎也把另一种生活方式带给了张爱玲。父亲被送进了医院,母亲按照她的方式改造了这个家。他们搬到一个有花园的洋房里居住,这里有狗、有花、有童话书、有钢琴、有精致的欧式家具,有来来往往的亲戚朋友,母亲和姑姑总是穿着漂亮的洋装,弹琴唱歌。张爱玲也被要求做西式的淑女,她跟母亲学画画、学弹钢琴、学英语。
二 读书期间才华初显
美好的生活是短暂的,父亲从医院出来后,因为担心妻子再次离开,想尽方法榨取妻子的钱财,夫妻之间的争吵更加激烈频繁了,张爱玲姐弟常被父母的争吵吓呆。
张爱玲10岁的时候,母亲主张把她送进学校读书,父亲坚决不同意。他在教育上也是遗少作风,认为女儿要像过去大家闺秀一样,在家中的私塾接受教育,不能到民国式的学堂与大家一起受教育。最后母亲“像拐带人口”一样,硬是把她送到上海黄毛小学读书。上学时,母亲把她的名字由张煐改为张爱玲。因为已经有相当私塾基础,张爱玲直接进入六年级插班就读。
父亲的身体恢复以后,恶习不改,又开始抽鸦片。母亲忍无可忍,在经过了几番争吵后,父母协议离了婚,两个孩子都跟父亲生活,但是可以随时去看母亲,这给了张爱玲极大的满足。她喜欢母亲的生活方式,并不在乎那里是不是有母亲这个人,毕竟她从小就很少和母亲在一起。但母亲很快又决定出国去了,临走时,母亲到学校去看张爱玲,张爱玲当时表现得很冷静,但当她把母亲送出校门后,终于忍不住痛哭起来。
张爱玲到圣玛丽亚女校读中学,这里校规很严,但是张爱玲对这些校规从来不去遵守,她的懒散和健忘是全校出了名的,因此大家都认为她是一个怪人。但是同样出名的是她优异的学习成绩和她的文学天才。她的国文老师汪先生,很欣赏张爱玲写的文章,经常把她的作文当作范文念给同学们听,对她大加赞赏,但张爱玲似乎并不以为然。
1934年,父亲娶了一个同样爱吸鸦片的后母,他们经常一起躺在床上吞云吐雾,张爱玲与父亲和后母的关系非常紧张。母亲是在她初中毕业那年回国的,这给了张爱玲极大的快乐和希望。一次因为她在母亲那里住了两个星期,导致后母的责难,后母不但打了张爱玲一个耳光,还恶人先告状,说张爱玲打她。父亲不问青红皂白,把她狠狠毒打了一顿,姑姑前来说情也被父亲打伤,父亲还扬言要用手枪打死她。她一病半年,差一点儿死去,父亲不给她医治,而是把她囚禁在家里。张爱玲对父亲彻底地失望了。
半年之后,张爱玲找机会逃离了父亲的家,到了母亲那里。父亲和后母从此不允许她再踏进家门半步。张爱玲曾经希望在母亲身边能有一个温暖的生活,但母亲对她的要求是做一个西式的淑女,而张爱玲无论怎样都达不到母亲的要求,所以母亲对她除了冷漠还是冷漠,这使张爱玲更加难以接受。最后,母亲给了她两条路来选择:“要么嫁人,用钱来打扮自己;要么读书,但没钱来买衣服。”张爱玲毅然选择了后者。
三 一夜成名红遍上海
中学毕业后,张爱玲通过了伦敦大学的入学考试,后因战乱迫使她选择了香港大学。1939年,张爱玲来到了香港,她被这里的人文景观所吸引,心中充满了无限向往。她全心全意投入到学习当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获得了两次奖学金。
1942年12月,日本人进攻香港。香港的沦陷,中断了她埋头读书的学生生活。张爱玲返回上海和姑姑生活在一起,因为经济关系,她只能以自己唯一的技能——写作,来维持生活。她的成名作《第一炉香》和《第二炉香》,是发表在由周瘦鹃先生主持的《紫罗兰》杂志上的,它向上海文坛宣布了一颗新星的升起。紧接着张爱玲的作品相继出炉,《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金锁记》等,奠定了她在中国现代文学界的重要地位。
张爱玲出名了,她的名声直线上升,其速度用“一夜之间红遍上海”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而且这名出得够大的,上至汪精卫政府的达官贵人、日本文化界的人士,乃至军方的人物,下至升斗小民、各种通俗小报的读者,谁都知道上海滩出了个张爱玲,她的小说人人争诵,一时佳评如潮。谁知,就在她的事业如日中天的同时,她神魂颠倒地恋爱了,而他爱上的人竟是大汉奸汪精卫的宣传部次长、伪行政院法制局长胡兰成。
四 倾城之恋
胡兰成生于1906年,浙江省嵊县人,家住在离县城几十里的下北乡胡村。幼年时家境贫寒,然而他聪明好学,是个乡间才子。小学毕业后到杭州蕙兰中学读书。1927年曾在燕京大学旁听课程。北伐时回到家乡,先后当了5年教员。但他对政治、时局更感兴趣,1937年3月受汪精卫的邀请,到上海《中华日报》任主笔。上海沦陷后,又被调到香港《南华日报》任主笔。1939年12月前往南京任汪精卫伪政权的宣传部次长、伪行政院法制局长。
张爱玲与胡兰成,一个是上海当时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一个是汪精卫伪政府的要员。他们的相识、相知、相恋,都堪称是一个传奇故事。
当时在上海与张爱玲齐名的女作家当属苏青,她们两人彼此欣赏,成为了好朋友。苏青是个爱交际的女人,结识了许多政府官员,其中就有胡兰成。1944年初春,正在南京养病的胡兰成收到了苏青寄来的杂志《天地》第十一期,这期杂志中刊登了张爱玲的小说《封锁》。当胡兰成读到《封锁》的时候,喜不自胜,他对作者张爱玲充满了好奇。于是他立即给苏青写了一封信,对张爱玲的小说大加赞许的同时,表示非常想和作者相识。苏青回信说,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位女性,极具才情,这更让胡兰成对张爱玲印象深刻。不久,他又收到了《天地》第十二期,这期杂志上面不仅有张爱玲的文章,还刊登了张爱玲的照片,他越发想结识张爱玲了。
胡兰成回到上海后就去找苏青,说他要以一个热心读者的身份去拜见张爱玲。没想到,苏青婉言谢绝了,因为张爱玲从来不轻易见人。但胡兰成执意想要前往,再三向苏青索要地址。苏青迟疑了一下才写给他——静安寺路赫德路口192号公寓6楼65室。胡兰成此时是个有家室的人,而且已经是他的第二次婚姻。胡兰成第二天兴冲冲地去了张爱玲的家,张爱玲果真不见生客。胡兰成却并不死心,他从门缝递进去一张字条,写了自己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和拜访原因,十分诚恳地乞请爱玲小姐方便的时候见一面。第二天,张爱玲忽然打了电话给胡兰成,说要去看他。其实在这之前,胡兰成曾因为发表文章得罪了汪精卫而被关押,张爱玲曾经陪苏青去周佛海家为他说过情。因此,她是知道胡兰成的。
张爱玲先是拒绝他的到访,而后又忽然亲自去见他,这突然的变化,使胡兰成大感意外。到真正见了面,胡兰成感觉张爱玲与他所想象的完全不同。他觉得张爱玲坐在那里,一副幼稚的可怜相,根本不像个作家,倒像是个尚未成熟的女学生。张爱玲并没有说太多的话,胡兰成只能自己侃侃而谈,不知不觉竟然谈了5个多小时。
第二天,胡兰成去回访张爱玲,她房里的华贵使他感到不安。那天,张爱玲穿了一件宝蓝色的绸袄裤,戴了嫩黄边框的眼镜。许多年以后,胡兰成对这些细节还都清晰地记得。晚上回家后,胡兰成给张爱玲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卖弄自己的才情,博得了张爱玲的好感。
此后,他经常去看望张爱玲。这一年,胡兰成38岁,张爱玲24岁。很快,他们恋爱了。胡兰成在南京办公,一个月回一次上海。每次一回来,他就径直赶到赫德路去看望张爱玲。两人在一起,谈生活、谈文艺、谈文学、谈写作,在胡兰成面前,不善言辞的张爱玲会变得妙语连珠,总有说不完的话,有时胡兰成都没有说话的分了。世人只觉得胡兰成的政治身份是汉奸,年纪大到几乎可以做张爱玲的父亲,又有妻室,这样的爱情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胡兰成是懂得张爱玲的,懂得她贵族家庭背景下的高贵优雅,也懂得她童年的不幸。仅仅这两个“懂得”,也许就是他们相爱的最大原因。
张爱玲本来就不是一个世俗之人,因此她不会以尘世的价值观去品评一个人。她没有什么政治观念,只把胡兰成看成一个懂她的男人,而不管他是不是汉奸;对于胡兰成的妻室,她也不在乎,因为她并不去想天长地久那么远的事,她只在乎胡兰成当下对她的爱。而胡兰成的年龄比她大出很多,这或许也成了她爱他的原因。因为张爱玲从小缺乏父爱,对大龄男性便容易产生特别的感情,年龄问题并不是他们爱情的障碍。于是,就这样在世人诧异的眼光中他们相爱了,爱得那样超凡脱俗。
1944年8月,胡兰成的第二任妻子提出与他离婚,这给了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一个升华的机会,他们结婚了。没有法律程序,只是一纸婚书为凭证,胡兰成怕日后时局变动,自己的身份会拖累张爱玲,也没有举行任何仪式,只有张爱玲的好友炎樱为证。这一段时间,是张爱玲创作生涯中的黄金时间,张爱玲的文思像打开的闸门,汹涌而不可收拾。胡兰成也会给张爱玲一些启示,像张爱玲的散文《爱》,在开头就说,这是一个真的故事。这的确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胡兰成庶母的故事。胡兰成给她的创作提供了灵感和素材。
五 婚姻不幸结束铅华
但是,这样幸福的时间,并不太长。1944年底,时局明显地变动,日军的势力在中国已经江河日下,节节败退了。胡兰成作为汪伪政府的官员,早已有了危机感。在一个傍晚,他们两人在张爱玲家的阳台上看上海的暮色。胡兰成对张爱玲说了当下的时局,张爱玲虽然对政治并不敏感,但此刻她也知道,这一次这个国是真真的连到她的家了。
1944年11月,胡兰成到湖北接编《大楚报》,开始了与张爱玲的长期分离。那个时期,时常有飞机的轰炸。有一天,胡兰成正走在路上,忽然空袭警报响起,人群一片慌乱。胡兰成跌倒在铁轨上,他以为自己快要被炸死了,绝望中,他只喊出了两个字:爱玲!这个时候,他还是全身心地爱着张爱玲的。
但是,来武汉不久,他便与一个刚17岁姓周的小护士搞得一团火热。他没有向小周隐瞒与张爱玲的关系,向她表明要娶她只能是做妾。但周护士的生母本就是做妾的,她深知做妾的难处,坚持不能让娘是妾,女儿也是妾的现象重演。于是胡兰成又举行了一次婚礼,他似乎全然忘记了张爱玲的存在。张爱玲此时对胡兰成的事毫不知情,还给他写信诉说她生活中一切琐碎的小事,那样投入地爱着他。
1945年3月,胡兰成从武汉回到上海,将小周的事情告诉了张爱玲。张爱玲的心被深深地刺伤了,但因为对胡兰成的挚爱,她只有默默地承受。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胡兰成承诺再也不提小周。可是回到武汉,一见到小周,他就又忘了张爱玲。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胡兰成的末日也来了。他逃到了浙江,化名张嘉仪,称自己是张爱玲祖父张佩纶的后人,住在诸暨的斯家。胡兰成年轻的时候就曾在斯家客居过一年,因为斯家的儿子斯颂德是胡兰成的高中同窗。此时,斯家的男主人已逝,他的同学斯颂德也因病去世,斯家大太太在主持家事。斯家对胡兰成还是像以前那样,招待得周到和有礼。斯家有个庶母叫范秀美,她比胡兰成大两岁。在这样的乱世中,为怕胡兰成的身份暴露,斯家人安排胡兰成去温州范秀美的娘家避难,由范秀美相送。谁知只这一路,胡兰成就勾引上了范秀美,还没到温州,两人便已做成夫妻。到了范家,他们对家人和邻居也以夫妻相称。
然而,张爱玲这时竟一路寻着来到了温州,她与胡兰成已有半年时间未曾见面了。这一个男人与两个女人所处的关系,无论如何都是很尴尬的。因为怕邻居们有所猜忌,他们每次都是在旅馆见面。张爱玲很是惆怅,因为她分明觉得范秀美像是胡兰成的亲人,而她自己倒像个第三者了。她的心里只有这一个男人,而这个男人的心里却装着几个女人,叫她怎能不感伤?
张爱玲离开温州的那天,胡兰成送她。天空中下着雨,这场雨,也冲刷干净了他们曾经的“倾城之恋”。张爱玲知道,她这一生中最美的爱情,已经走到了尽头,没有挽回的余地了。此后的时间里,两人偶有通信,张爱玲怕他在流亡中受苦,也会用自己的稿费接济胡兰成。有一次,胡兰成途经上海,在危险之中,他在张爱玲处住了一夜。他不但毫无忏悔自己的滥情之意,反而指责张爱玲对一些生活细节处理不当。还故意问她对自己写小周的那篇《武汉记》印象如何,又提起他与范秀美的事,这令张爱玲对他不得不冷淡起来。当夜,他们分室而居。第二天清晨,胡兰成去张爱玲的床前道别,他俯身亲吻她,张爱玲伸出双手紧抱着他,哽咽中只叫了一句“兰成”,就再也说不出话来。这就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
1947年6月,胡兰成收到了张爱玲的诀别信: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的了。这次的决心,是我经过一年半长时间考虑的。彼惟时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小吉就是小劫的意思)。此时的胡兰成已经脱离了险境,有了较安稳的工作,在一所中学教书。张爱玲是在他一切都安定了的时候,写来的诀别信,随信还附上了自己的30万元稿费。
这一场传奇之恋,就这样谢幕了。胡兰成曾试图挽回这段感情,写信给张爱玲的好友炎樱,炎樱没有理他,张爱玲也没有理他。张爱玲曾经对胡兰成说:“我将只是萎谢了。”但“萎谢”的不仅仅是爱情,还有文采,此后张爱玲的创作也进入了低谷。
六 繁华过后的孤寂
和胡兰成分手后,张爱玲是痛苦的。她把这段痛苦的日子,转化成了艺术作品。1947年5月在《大家》月刊上,刊登了张爱玲的小说《多少恨》;1950年她在上海《亦报》上刊登了《十八春》,20世纪60年代再版时改为《半生缘》。
1952年,张爱玲告别了上海来到了香港,然而她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艺术家在香港是不会有多大作为的。1953年,她决定移居美国。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之后,1955年11月,张爱玲拎着两只笨重的皮箱,带着心灵的创伤,告别了祖国,驶向了一个未知的大陆。
在美国,她的生活一度陷入极其困难的境地,作品不被认可,又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经过申请,她在麦克道威尔文化营有了一间自己的工作室,准备创作自己的第二部英文小说。在这里,她结识了艺术家赖雅,赖雅很欣赏张爱玲的作品和才华。
赖雅1891年出生在美国费城一个德国移民的家庭,他是一位极具才华的作家。那年,赖雅65岁,张爱玲36岁,他们很快同居了。1956年,8月14日,他们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婚礼,而唯一的证婚人,只有当年她和胡兰成结婚时的好友炎樱。
结婚后,他们也曾度过了一段甜蜜的生活。但他们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赖雅几次中风,身体健康每况愈下,他们的生活主要靠《秧歌》的电视剧版权和变卖张爱玲母亲留下的一些古董。1961年,张爱玲离开美国回到香港,在那5个月的时间里,他们的身心都颇受打击。张爱玲回到美国后,两个人轮流生病,直至赖雅瘫痪,花光了家中的所有积蓄。
在与赖雅结婚后的11年中,张爱玲一面要照顾多病的丈夫,一面又要为生活奔波。从小养尊处优的她,16岁还不会自己削苹果,如今却要学会去护理一个病人,并且还要努力工作以维持生活。1967年赖雅去世后,张爱玲一直把自己关在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里。尽管她在1994年还出版了一部作品《对照记》,除了100多幅照片凝固着深刻的历史,文字再不像年轻时那么意气风发了,孤寂一直陪伴她到生命的结束。
张爱玲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将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她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把自己说成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通达人情世故,但自己的行为却独标孤高;她悲天悯人,时时洞察世人“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她在自己的生活中却寡情少义,拒人于千里之外;她的文章能与读者拉家常,活灵活现地揭示小说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而生活中的她却保持着与众人的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到她的真实情感;20世纪40年代她在上海大红大紫,耀人眼目,几十年后,她在美国深居简出,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张爱玲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坛,是极具创作成就的女作家之一。人们欣赏她的作品,是因为她把中国传统文学精华与西方现代技巧圆熟地结合起来,众多作品直逼都市男女情感世界的深处,揭示人性深度的同时,其语言的运用也展示着深厚的美学意蕴。她卓越的创作才华是那个时代的文学骄傲,当然,也只有张爱玲才能同时承受灿烂般的喧闹与极度任性之后的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