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
28468200000041

第41章 达到至乐的途径

道家中还有另一派思想,强调事物的本性便是不停地变动,因而是相对的;人的努力目标是“天人合一”。为做到这一点,人需要对事物有更高一层的理解,由此得到的快乐才是“至乐”,这是庄子在《逍遥游》篇中所发挥的观点。

在《逍遥游》篇中,描述大鹏和小鸟各自都感到快乐之后,庄子说,战国时期郑国的一位思想家列子,能够御风而行;顺应自然而能如此,在世间已不多见。但列子虽不必徒步行路,还要靠风,因此,他的快乐还是相对的。如果有人凭藉自然的本性,顺应六气(阴、阳、风、雨、晦、明)的变化,而游于无穷之中,他还需要依赖什么东西呢?在庄子看来,这样的人是至人、神人、圣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在这里描述了在他理想中达到至乐的人,这是完美的人、心灵自由的人、真正的圣人。他能够纯然快乐,因为他超越了普通事物的界限,还超越了我与世界、我与非我、主观与客观的界限。这就是说,他超越了“我”,达到“无我”的境界,与道合一。道无为而无不为,因为“无为”,所以“无功”;圣人与道合而为一,因此也“无功”。圣人治天下,就是让世人自由自在,自由充分地发挥所有的才能。道“无名”,圣人与道合一,因此也“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