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为了更好地出发
28469400000028

第28章 生态北湖(4)

二是结合全区开展的学习弟子规活动,广泛开展了“重礼仪、讲诚信、树正气”群众教育《弟子规》进机关、进学校、进支部、进村组活动,邀请了市社科联党组书记邓力平来我乡现场讲授《弟子规》,专门聘请两位资深德育教育老师在全乡巡回宣讲传统美德知识,制作张贴弟子规宣教图片一千条张,启动了《我身边的十佳文明道德标兵》评选活动和县际农民篮球邀请赛。积极倡导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积极健康向上的文明道德新风尚。三是深入开展了“芙蓉精神”大提炼活动,提炼出了“乐奉献、敢担当、争一流”的芙蓉精神,并积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将芙蓉精神贯穿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之中,有效激发了大家干事创业的激情。同时,开展了“我为芙蓉发展献一计”活动,乡村干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芙蓉经济社会发展事业献计献策,形成了齐心协力谋发展的浓厚氛围。四是深入开展了“我把百姓当亲人”作风建设主题实践活动、“强党性,争贡献,做表率”党员教育管理活动、“弟子规四进活动”、“重礼仪、讲诚信、树正气”群众教育等一系列富有芙蓉特色主题实践活动,促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产建设一线转变作风、展示形象。

挖掘优势——着眼于未来

一是壮大支柱产业。依托云锡的品牌影响和技术优势,芙蓉矿区“一个主体、多个采区、集中选矿、统一加工、整体开发”的矿业发展新格局正逐步形成。芙蓉共有15座电站,全乡60%以上村民在电站持股,为进一步提高水电效益,近年来,我乡在水电产业发展上实施抱团发展战略,依托发电资源和地方自建电网组建小水电发供企业,拓展电力自供市场,行业增效达30%以上。2011年筹资1200多万元对电站发电设备、引水渠坝、电网等进行改造,全乡电站新增发电能力3000千瓦,每年可为股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二是做强特色农业。近年来,围绕“做优、做大、做强”,依托芙蓉独特的资源、土壤等自然条件,投资2000万元着力打造“五园”产业(果园、竹园、茶园、菜园、特种养殖园)。全乡已发展万亩竹园、千亩果园、万亩茶园、菜园和近百户养殖大户。目前,安源村五百亩高山特色四季果园硕果累累;羊头岭村四百亩板粟基地品种改良工程成效明显;安源村高山云里雾里禾花鱼养殖基地禾壮鱼肥;廖家洞村50亩高山莼菜长势喜人,百亩黄莲苗莆基地来势看好;特色养殖业不断壮大,以种为主,以养为辅的独具高山特色的种养业正日渐成为我乡产业转型的新亮点,群众增收的新途径。

三是发展优势产业。芙蓉乡境内有裸露面积全球第二大、亚洲第一大的湘白玉石材资源,其色泽、品质仅次于汉白玉;80年代初,安源石材曾经闻名全国,远销海内外。为科学、有序地开发这一宝贵石材资源,我乡将安源石材开发进行整体包装和招商,目前,安源石材工业园招商引资取得巨大进展,初步与广东省云浮市湖南商会已达成1.5亿元投资意向,此项目的建成投产将为芙蓉经济的腾飞注入新的活力,成为我乡的又一重要增长极,预计每年可为区乡财政贡献税收4000余万元。

【思考与分析】

近几年来,芙蓉乡依托资源优势,全力做好资源型乡镇发展文章,大力打造“山水芙蓉”。

一是创建“绿色矿山”。依托云锡的品牌影响力和世界领先的采掘、选矿、加工技术优势,既注重资源的综合集约利用,又注重环境保护、生态治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并重,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加大对历史遗留废矿井、矿渣、尾矿库的治理力度,恢复矿区植被和生态,总投资1.84亿元的芙蓉矿区遗留砷渣治理项目已进入国家笼子等待批复;屋场坪锡矿多金属综合回收项目已完成投资1500多万元;辖区内四座无主尾矿库已争取资金180万元进行了闭库治理,积极抓住国家最后一次无主尾库闭库机遇,将芙蓉矿区所有历史遗留尾矿库进行打包,9月份将启动实施,历史遗留的污染源得到进一步消除。

二是打造旅游休闲名山胜地。以仰天湖旅游开发为契机,大力发展独具特色的高山休闲、观光、避暑旅游产业。芙蓉地处北湖之南、骑田之巅、仰天湖畔,境内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飞瀑流泉,有二尖峰、平头寨、阴阳石、龙拱滩、下关亭等自然人文景观,着力将二尖峰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北湖第一峰”。

三是大力发展高山特色种养业。依托丰富的竹木资源,大力发展高山特色林下经济,大力发展药材、名贵蔬菜、高山反季节蔬菜、高山牛、羊等高山特色种养业,实现矿区乡镇产业转型发展。

【他山之石】

卧龙镇注重矿区生态建设推动全镇经济和谐发展

平泉县卧龙镇是个矿业经济大镇,全镇共有铁采选企业30家,矿业经济成为全镇经济的主要支撑点,2010年矿山企业完成利税2.94亿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卧龙镇积极探索矿业经济管理工作新机制,注重矿区生态建设,推动全镇经济和谐发展。

一、强化宏观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

一是实行采剥计划会审制度。每月对大企业采剥计划实施会审制度,合理摆布采剥(采掘)布局,实现铁矿开发规模化、集约化,保证贫富、难易、厚薄兼采。二是对采矿行为实施动态监测。对严重浪费资源、违规开采的企业,报请有关部门依法处理。三是规范相邻采场及隔离带管理。各相邻的露天采场、采场开拓平台、生产平台高度下降要尽量保持一致,隔离带的开采要有明确的协议并及时进行采剥处理。

二、规范企业生产行为改善生态环境。

一是引导铁采选企业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二是依靠科技支持,加强设施改造,优化选矿工艺整体提高选矿回收率,降低排尾量;另外聘请资质部门设计完成尾矿库沉淀池改造20个,尾矿排水全部循环利用,做到了零排放;三是坚持“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增加投入,改善环境质量。目前矿山企业完成绿化治理200余亩,27家选厂栽植各种绿化树木5.6万余棵,已有5家企业达到环境清洁型企业标准,2家企业被评为花园式矿山企业。

三、倡导循环利用资源做强矿业经济。

一是把好项目的准入关。严格控制高耗能、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和缺乏“三废”治理矿山建设项目入镇,把好源头关。二是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三率”和“三废”治理情况的监督管理。选择重点重点矿业企业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作。三是加强基础投入,为企业循环经济做后劲。2010年年初,镇政府及时与县政府申请建设“中水回用”工程,将经过县城污水处理厂处理过后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A级水通过管道输送到选厂使用,实现了水资源的再利用。四是推进尾矿砂综合利用项目。镇政府引进了利用尾矿砂生产建筑建材的飞跃建材有限公司,该公司可利用尾矿砂生产高级彩色瓦、各种空心砖等多个产品,且供不应求,正式投产后年可消耗尾矿砂40万吨。

四、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力促和谐发展。

为了彻底改善生态环境,卧龙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促全镇和谐发展。一是改善道路通行条件。近两年来卧龙镇多方筹资,投入1500万元硬化矿区道路8.5公里。二是解决饮水工程。几年来,卧龙镇多方筹集资金250元万元,解决了矿区5各村3500余户80%的人畜饮水问题。三是积极推进新民居建设。卧龙镇把新民居和中心村建设与企业用地紧密结合起来,两年来实现矿区搬迁142户。四是做好绿化工作。在积极推动全镇矿山绿化的同时,卧龙镇把加强道路绿化、美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每年投入10余万元在道路两栽植绿篱和速生杨树,对隔音、隔尘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几年的努力,如今的卧龙镇正在向人民幸福和谐,经济发展发展方向迈进。2009年通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验收;2010年通过“国家级生态乡镇验收”;2010年财政贡献率全县排名第一。

【延伸阅读】

2009年10月20日,2009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在天津市滨海新区隆重举行。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按照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完善制度,加强监管,推动治理,严格保护,努力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李干杰指出,近年来,围绕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积极联合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在制定法规标准方面,原国家环保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关于逐步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围绕******批准的山西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工作,我们联合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建立矿山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加强矿山生态环境监管方面,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当前,中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持续增长,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按照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完善制度,加强监管,推动治理,严格保护,努力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李干杰在会上强调,第一,要进一步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体系,为矿山生态环境管理“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提供法律支持。第二,强化政策导向,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通过制定、完善经济、技术等扶持政策,推动矿山企业开发,引进先进生产技术、方法与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矿山废弃物的排放量;鼓励矿山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与开发,建立多元化的矿产资源可持续供应体系。第三,严格矿山生态环境监管。从源头防止矿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投产矿山实行“过程控制”,加强其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察及监测,并落实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督促企业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恢复;对关闭矿山要做好闭坑后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作。第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鼓励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与推广,增加科技投入,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第五,继续加大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增强矿业从业者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公众尤其是矿业开发的投资者和管理者的可持续发展意识,真正把节约矿产资源、保护矿山生态环境当作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生态建设舞活街道发展龙头

——骆仙街道走和谐发展之路

【背景】

近年来,郴州的城市建设和城镇建设,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要把郴州建设成为“湖南最开放城市、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号召引领下,以城市、交通和产业“三大会战”为主线,以“城市三创”为核心,全面实现了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城市生态环境、居民生活环境的提质升级,“山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绿中”的城市良好生态逐步形成,生态郴州,转型发展,已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2011年6月,郴资桂一体化区域正式获批省两型社会建设示范点。2012年,全市两型产业培育、“两型”示范创建等“十大工程”全面启动,迅速凝聚成两型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社会各界顺“两型”之势而动,纷纷行动起来编规划、抓项目、促改革,广泛开展两型探索和实践,争当两型社会建设的先行者。

2012年6月,北湖区实施行政区划调整撤乡并镇,骆仙街道应时而生,街道地处郴州市城区西北部,辖4个行政村和1个城市社区,由原市郊乡杉山岭、欧冲、骆仙铺村、原郴江镇高壁村以及原燕泉街道骆仙社区组成。土地面积23.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00亩,总人口1.94万人。作为新成立的街道,如何策应和承接市两型社会建设以及“五个新北湖”建设发展战略,打造“青山绿水、田园风光、特色产业、都市新貌”的新型城乡格局,是摆在街道党工委面前的头等课题。

【探索与实践】

华丽转身:转出的是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