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为了更好地出发
28469400000009

第9章 魅力北湖(3)

一是打好市场整治攻坚战。强力整治大街小巷洗(修)车场、河沙场及石材、“小五金”加工、大型机械设备、废旧钢材等市场,着力推行划行规市、规范管理。分4批次出动近千人次,强力整治北湖市场周边马路市场,对占道经营摊位、乱搭乱建棚点进行了拆除、整治,铲除垃圾杂物达200余车次,并实行长达三个月的专人集中守点管理。先后3次组织180余人整治东风路占道经营,协调拆除了198医院所属的18间夜宵经营门店,安排执法人员每天在东风路夜宵经营时间进行巡查,对不服从规定、不听劝告的门店,其占道经营物品一律收缴,有效改变了东风路交通堵塞、卫生脏乱差的形象。二是打好拆违控违攻坚战。挑选30名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退伍士兵,组建区查违办直属大队;制定《北湖区违法建设查处工作方案》,建立区、乡镇(街道)、村组(社区)三级巡查和拆违处置体系,实行每天24小时巡查,做到情况掌握在一线,协调指挥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2011年以来,全区依法拆除违法建(构)筑物3000余处、27万平方米。三是打好城乡绿化攻坚战。2010年底,绿城攻坚(一期)市下达植树任务为7.43万株,共种植樟树、银杏、桂花树、桉树等各类乔、灌木等330余万株。2012年,绿城攻坚(二期)市下达植树任务为13.93万棵,截至5月底,已种植各类乔、灌木662.43万株,打造郴州大道、龙泉路2条精品线路,提质改造公园5个,新建小游园8个,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四是打好限摩规电攻坚战。组织乡镇、街道干部,深入社区、学校、单位、家庭等,深入开展交通安全“五进”活动。建立区级领导联系值勤点制度,并组织城管、执法、交警、运管、街道(乡镇)执法人员,采取定点执法与流动执法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开展“限摩规电”集中整治。2011年以来全区共依法查处闯禁区等各类违法摩托车(助力、电动车)3800台,有效改善了城区交通秩序。

着眼“三化”推动城管工作大创新

一是促进管理精细化。制定出台城区街道车辆停放、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公园管理、建筑垃圾管理、“门前三包”等精细化管理办法,并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出台《北湖区市容市貌精细化管理考评暂行办法》,对全区城市管理和爱国卫生工作进行督查,做到“一周一通报、一月一讲评、一季一奖惩”。对全区主次干道临街经营户实行考核打分制度,每季度、年度评选出文明经营户并予以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对“门前三包”落实不到位的门店,将其不文明行为公开曝光,并列入下季度、年度的重点监管对象。二是推动责任网格化。依托数字化城管系统,以街道(乡镇)、社区(村)为基础,按照不同的管理标准、管理等级,将城市管理责任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对停车场、停车位、门店商户等全部周边网格、圈定经营区域,对流动摊点划分严禁区、控制区和规范区,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初步建立区(部门)、街道(乡镇)、社区(村)网格管理人员三级联动的定点分类与流动巡查管理模式。三是探索运行市场化。积极试行环卫、市政作业和管理方面市场化运作模式,提升工作效能。交通护栏清洗、“牛皮癣”小广告清理、路灯维修实行政府对外公开招标、市场化运作承包制,确定工作经费和工作标准,并强化督查考核;道路环卫作业实行路段责任包干试点,提高保洁员的积极性,提升保洁效果;引进专业停车管理公司,对北湖市场周边的9条支巷道路、火车站广场等地进行统一管理,有效缓解停车难现状,确保市容秩序规范有序。

【思考与分析】

城市管理对城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体现城市形象,也和市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同时又由于其特殊性,涉及面广,任务繁杂,和市民直接接触而备受关注。当前,郴州市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高速阶段,城市扩容速度快,人口增速大,致使城市管理面临的工作压力更大。郴州市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本质上对城市管理工作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更有利于系统性、全面性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管理维护、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等问题,北湖区城市管理工作要以此为契机,紧跟市委、市政府战略思想,创新工作思路,夯实常规业务,突出工作亮点,在“三城”创建工作中打开新局面,重点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以管理创新推进管理效率。一是理顺城管体制机制。按重心下移、责权利统一、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健全城市管理网络,积极探索行政执法、环卫、市政、园林等市场化或创新管理运行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部门配合、共同参与的“大城管”格局。二是推进公共管理市场化。进一步实施“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模式,实行重心下移、事权下放、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长效管理体制。推进街道管理网络化,社区管理物业化的长效管理机制。探索将环卫清扫、清运、“牛皮癣”、交通护栏清洗、区级公园(小游园)、道路绿化建设管理日常作业逐步推向市场。三是数字化与精细化管理相结合。优化整合城市资源,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行,实现由定向管理向定位管理转变,逐步建立与城市管理相适应的长效管理机制,要依托数字化指挥监督平台,切实形成了“主动查找、快速派遣、跟踪督办、科学考评”运行机制,实现城市管理由粗放向精细、被动向主动、分散向统一、突击向长效、传统向现代的根本转变。

(二)以体系建设推进服务水平。一是转变服务观念。按照“堵”与“疏”相结合、建设与管理相结合的理念深化城管服务工作。二是构建执法规范化体系。建立有力的法规保障机制,加大执法队伍建设力度,完善装备,加强城市法规宣传,转变行政执法理念,坚持寓服务管理于行政执法,建设一支执法为民、依法行政的城管行政执法队伍。三是营造良好环境。坚持向社会公众宣传城管行政执法的相关法律法规,把法律实施前的宣传、法律实施中的教育、法律实施后的效果测评,作为城管行政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际工作,推出先进典型并加以宣传,争取社会各界对城管行政执法工作的理解、配合、重视与支持,营造城管行政执法的良好氛围。

(三)以卫生提质推进环卫保洁。要明确管理主体,落实管理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彻底解决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破产改制企业、无物业管理小区、建筑工地、集贸市场、河道、铁路沿线及其他卫生死角的“脏乱差”问题。推进污染源头整治,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加强城市出入口、工地渣土、扬尘治理和黄土裸露区域治理,规范“五小”行业及小餐饮行业达标经营,建成比较完善的生活垃圾中转体系,实行生活垃圾密闭式运输和无害化处理。

(四)以生态提质推进城市品位。要深入开展“绿城攻坚”活动,提升区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重点打造一批精品生态景观道路,抓好文化内涵和绿化景观有机结合的山头游园提质。注重建设与管护并行,建立和健全公园、小游园、公共绿地养护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园林绿化行政执法。全面开展亮化工作,完成主干道夜景亮化工程,实现中心城区次干道、背街小巷沿线和无物业管理小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和庭院全面亮化,形成点、线、面交相辉映的城市亮化体系。

【他山之石】

城市管理的“攸县模式”

攸县辖20个乡镇304个村(居委会),总面积2664平方公里,人口79万余人,县城建成区面积14平方公里,县城常驻人口14万。最直观的印象是环境卫生“三个一个样”(即乡村和县城一个样、矿区和林区一个样、检查和不检查一个样)、市容秩序“四无”(无乱停乱摆、无乱搭乱建、无乱贴乱画、无乱燃乱放)。

一是标准精细化。制定出台了城区街道车辆停放、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公园管理、建筑垃圾管理、门前三包、城市精细管理等办法。二是运行网格化。攸县的网格化不仅体现在管理人员分配和责任落实上,而且体现在每项工作运行过程中,将“无形”的网格和“有形”的网格化有机结合。从无形网格看,攸县将城区城市管理基础性工作划分为城东、城西、城北、城南、城中5个管区,每个管区配备城管执法员、市政检查员、环卫监察员、城市协管员、社区信息员“五员”,实行定人、定区域、定标准、定职责、定奖罚的方式。从有形网格看,攸县不仅固定机动车停车场、停车位,而且给摩托车、三轮车、非机动车全部固定网格,沿街商户也完全被固定在经营区域内,不能越过经营的网格范围,而对于最有可能出现占道经营的夜宵摊,则划定了固定区域,集中经营。这些无处不在的“网格”让攸县的整个县城变得整齐而有序。三是操作人性化。攸县的城市管理在工作理念上将原来的命令型向服务型转变,积极强化服务意识,在操作上则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在大整治的过程中,关注流动商贩等低收入群体,在为其划定固定经营场所的同时,切实解决用水、用电等实际困难,并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安排专人接听,承诺在有服务需求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解决困难。在清扫保洁服务上改变方式,由原来的“先收费、后服务”转变为“先服务、后收费”,一系列的低尝和无偿的特色服务,受到了居民的广泛好评。四是监管全民化。攸县的城市管理工作特别关注与市民的互动,如最基础也是工作难点之一的“门前三包”工作,攸县城管工作人员不仅对市民进行日考核评选“门前三包”模范户并发放物资奖励,而且开展临街户对城管工作的评议,评议结果作为城管工作人员考核的重要依据,市民和城管工作人员之间的“双向考核”在主观上促进了城管工作的进步,客观上则让更多的市民关注、监督城管工作,从而参与到城管工作中来,提升了市民城市文明意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延伸阅读】

《北湖区城区“城市大提质”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内容摘要

工作目标:

2012—2014年,北湖区大力实施净化、绿化、美化、序化、亮化“五化工程”,全面推进基础设施、旧城改造、城市卫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环境质量、生态景观、城市品位、管理手段、市民素质“十大提质”,为全市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并申报全国文明城市打下良好基础。

工作重点(摘要):

——理顺城管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健全城市管理网络,积极探索环卫、市政、园林等市场化或创新管理运行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部门配合、共同参与的“大城管”格局。

——治理卫生死角。重点解决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城市出入口、破产改制企业、无人管理小区、建筑工地、集贸市场、河道、车站、铁路沿线及其他卫生死角的“脏乱差”问题,确保城市环境卫生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实行街景改造。重点对主次干道及十字路口实施“穿衣戴帽”工程,对临街建筑的立面、屋顶、户外广告、招牌、店门、空调外机、防盗网进行规范整治。3年内(2012—2014年)完成南岭大道、燕泉路、人民路等24条道路街景改造任务。

——规范临街经营。采取“疏堵结合、刚柔相济”的工作方式,全面整治主次干道占道经营摊点和流动商贩。取缔马路市场,实行划行规市,规范整治跳蚤市场、早夜市、烧烤一条街,为季节性瓜果经营统一划定销售区域。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

——打击违法建设。深入开展“铁锤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违章建设行为,清理整治“小产权房”,有效遏制违法建设的滋生蔓延,彻底清理群众反映强烈、严重影响市容环境的各类违法违章建筑。

——加强园林绿化管理。实施“数字园林”建设,开展老城区立体绿化,着力解决公园景区和周边山头迁坟难题,坚决执行城市“绿线”“绿章”制度,严厉打击毁绿、损绿、侵占绿地等违法行为,提升全区园林绿化管理水平,将北湖真正打造成具有国内外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生态城市。

——提高数字城管效能。优化整合地理信息数据、“平安北湖”视频监控、电子政务信息等各种城市资源,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行,实现由定向管理向定位管理转变。

——规范城管执法行为。加强城管队伍建设,实行定人、定岗、定区域、定责任、定奖惩,设立市民举报有奖制度,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水平,杜绝执法不文明、不作为、******等行为。

——规范市民文明行为。通过大张旗鼓的舆论引导和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市民增强卫生健康意识、交通安全意识、文明礼让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创新驱动立潮头转型发展勇争先

——燕泉街道着力打造五个“新燕泉”

【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