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神仙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历史上确有甚人;二、其在历史上有卓著业绩和重要贡献,被世人公认,相传并延续至今;三、其做法符合中华民族和道德规范、礼制礼仪和欣赏习惯。岳飞、关羽为得道神仙的杰出代表。
(一)岳飞
一代名将岳飞也被后人推崇为神,近代的关帝庙往往以武穆岳王和关圣帝君合祀。武穆岳王即由宋代抗金英雄岳飞变成的神。
岳飞的生平事迹,史料记载较详,民间流传也甚多。他年轻时即事母至孝,家贫苦学。徽宗宣和年间参军,隶属于名将宗泽部下,练就了杀敌报国的本领。宋高宗曾手书“精忠岳飞”四字,制旗以赐之。岳飞英勇善战,屡建奇功,破李成,平刘豫,斩杨幺,累官至太尉,又授少保,为河南北洛招讨使。不久,再次大破金兵于朱仙镇,正欲直捣黄龙府时,被奸相秦桧鼓动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召回,并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下狱处死,年仅39岁。直到南宋末年的孝宗、宁宗、理宗时期,他才逐渐被恢复名誉,并获得了“武穆”、“忠孝”等谥号。作为“精忠之神”,他具有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以民族大业为重的高尚人格,因而赢得了后人的敬重,并受到了广泛的祀奉。
明代《列仙全传》称岳飞为张飞之后身。岳飞之父梦张飞托世而生岳飞,故以“飞”字命名。这虽然是牵强附会之说,但它却加快了岳飞神化的步伐。人们在制造种种传说来纪念他的同时,还希望成神后的岳飞能发挥他的“余热”,为负屈含冤者主持点公道。于是,清代末年又传说东岳庙七十二司之“速报司”当家的神就是岳武穆,速报司阶前有秦桧的跪像。这样,在人们的期望下,岳飞不仅报了自家之仇,而且还可以帮助别人提高报仇的效率。人们是本着一种善良的愿望来将岳飞加以神化的,在神化的同时又寄寓了对一代英雄“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沉痛悼念。
(二)关羽
关公,名“羽”,字云长,本字长生。三国时河东(今山西解县)人。为蜀汉大将,辅佐刘备成大业,曾大破曹军,威震一时。因其为人忠直仁义,广受民间崇敬,尊其为“关公”、“关夫子”。历朝皆有加封,宋时封为“武安五”,明封“协天护国忠义大帝”,清乾隆间诏改其谥为“忠义”。亦称为“关帝”、“关圣”、“关圣帝君”、“武圣”。
东汉末年,关羽亡命奔涿郡,与张飞一起跟随刘备起兵,最初不过在刘备手下统率临时招募的私家武装。由于刘备对他们格外亲切,“寝则同床,恩若兄弟”,所以他们心甘情愿地侍奉在刘备左右,跟随他四处周旋,“不避艰险”。刘备攻打下徐州后,关羽被委派去守卫下坯城,行使太守的职责。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分兵东征,大败刘备,关羽被俘。曹操封其为“偏将军”,百般款待他。关羽斩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除了白马之围,因功被曹操上表封为“汉寿亭侯”。后来,关羽回绝了张辽留他在曹营的劝说,挂印封金,仍投奔刘备。不久他追随刘备流落江陵,协同刘备避过曹操的追击,先是做了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扎江北。刘备西定益州之后,派关羽去镇守荆州。当时,马超来投降,他修书问诸葛亮马超的才能可以和谁能比类,诸葛亮的回答令关羽很高兴,因为诸葛亮在信中说,“雄烈过人”的马超不及他美髯公“绝伦逸群”。可见,关羽像常人一样喜欢别人的夸奖。关羽曾被流矢射中左臂,每逢阴雨,骨常疼痛,医生建议他“刮骨去毒”。在手术时,他正请诸将面对面地饮酒吃饭,流了很多的血,但关羽若无其事地“割炙引酒”,言笑泰然自若。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做了汉中王后,封他为“前将军”,围攻曹操部将曹仁于樊城,又通过水淹大破于禁所领七军,又斩将军庞德,威震华夏。最后,孙权在曹操的唆使下,图谋袭击其后方。在行动前,孙权先派使者为儿子向关羽求婚于其女。不料,关羽非但不同意,还辱骂了来使。孙权听到这一消息,大怒,趁机暗暗地诱降了经常埋怨关羽轻视他们的南郡太守糜芳和将军傅士仁,乘其后备空虚,占据了江陵,再加关羽骄傲轻敌,终于兵败被孙权斩杀于临沮(今湖北省远安县境)。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不再仅仅是一位有勇无谋的武夫,而是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伟岸大夫丈。单从长相上看,他就气概非凡:身长九尺,髯长尺二,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一个高大魁梧、英俊潇洒、雄壮威武的红脸美髯公就仿佛站在了我们面前。还有他那把神气的青龙偃月刀,更加衬托出他的勇猛。他和刘备、张飞的“桃园三结义”,名扬天下,深入人心,成为后来江湖义气之表率。江湖上结拜把兄弟,也必定模仿桃园结义的誓词说:“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未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直至近代,哥老会、青红帮更是把关羽作为效法的对象。《三国演义》写结义后的关羽,一生有多次英雄壮举:温酒斩华雄,初露锋芒;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大显身手;怒斩蔡阳,义释黄忠,刮骨疗毒,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更是英名盖世。他英雄的素质验证了非凡的英雄能量,是英雄崇拜者们的众心所仪。同时,他那“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以及“作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霁月光风”的光明磊落品行,更为人们津津乐道。
而最能集中体现关羽精神的则是“忠义”之气。《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始而“随先主周旋”,不畏艰险,不辞劳苦;继而“降汉不降曹”,秉烛待旦,挂印封金,千里独行,追随刘备,矢志不渝;最后兵败麦城,力拒东吴劝降,坚贞不屈,从容就义,实现了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可以说,“忠义”之气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渗透在关羽的每一根血脉中,达到了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至善至美的境界。同时,关羽的忠义儒雅精神还往往超越现实社会的常规,比如,华容道义释曹操,超越了将令常规,把“义”凌驾于一切世俗之上;单刀赴会,超越了主将临战的常规,全然凭借他的凛然之气,就让东吴巧妙布置的一场厮杀偃旗息鼓;刮骨疗毒,超越了医术常规,即使血流盈盆,关公却泰然自若地弈棋;玉泉山显圣,则是在民间神化的基础上,超越生死界限的常规,死后的关羽还为自己拥戴的蜀汉政权贡献了一分力量。
北宋末年,关羽开始接受神的封号,首先哲宗封其为“显烈王”。徽宗又封他为“义勇武安王”,配祠于武成王姜太公。元代的文宗皇帝于天历元年九月加封关羽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并遣使祠其庙。到了明代万历年问,神宗给了关羽“协天护国忠义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的加封,妻、子都沾光受封,还安排陆秀夫、张世杰这两个抗元殉国的南宋大臣作为他的左右丞相,岳飞也屈居其门下做了元帅。同时,还崇为武庙,与孔子的文庙相称,从此也就有了关帝之名。清代的顺治皇帝对他更是大封特封,颇为慷慨地给了他长达26字的封号:“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关羽由一员普通的武将,生前声名低微,死后却一跃而升为“王”,再升为“帝”,最后直至升为“大帝”,其名义上的地位已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这在华夏诸神中是非常罕见的。
关羽也是惟一被佛、道、儒三家崇拜的神。明清时期,祭拜关羽的习俗在民间达到巅峰。关羽此时有“武圣人”之称,俨然与“文圣人”孔子并立。民间相信关帝具有司命禄,佑科举,治病除灾,驱邪辟恶,巡查冥司,乃至招财进宝,庇护商贾等多种法力。所以民间各行各业、妇孺长幼对关圣帝君的顶礼膜拜,是远远超过孔老夫子的。再者,关羽是一位义节千秋,忠贞不二的英雄好汉,历代的统治者也很乐意用集“忠孝节义”于一身的关羽来“教化”臣民,维护封建秩序。这就是关帝庙遍天下的原因所在。
(三)项羽
楚汉相争故事,人人皆知。人们大多对项羽表示同情。司马迁《史记》,将项羽列为《本纪》一类。直是把他作为帝王看待了。项羽确是一位失败的英雄。后世,人们也把他作为神灵来祭祀。
项羽早年随叔父项粱避仇吴中。在吴中,项粱是吴中豪杰的首领。吴中豪杰与百姓对项羽项粱的起义,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吴地子弟组成的8000精兵,是项梁项羽的基本部队。因此,项羽同吴地,或云江东、江南的关系,是很深的。最后,项羽兵败,一代西楚霸王,在四面楚歌中,走向英雄末路。爱侣虞姬自杀,他本人也自刎乌江之畔,乌江之畔,成了他霸业的终结地,也是他生命的终结地。供奉项羽的祠庙,以在吴兴者和在乌江者为最有名。
项羽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他在吴地百姓的心目中,仍不失为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江东8000子弟,在他带领下,北渡长江,驰骋沙场,所当者破,所击者服,诛暴秦,定霸业,是何等的威风!即使是垓下之战,也是那样的壮烈。在南北朝时,南北对峙、国家分裂的年代,吴地百姓当然更加崇拜这位在吴地率兵北伐,曾一度统一中国的南方英雄。
乌江的项羽庙地处江边。船只往来,船上之人,来庙中,焚纸饯祭祀。不然,就说不定会有灾祸发生。有一狂士,乘船经过项羽庙,故意不去祭祀,停也不停,径直驶过。不一会儿,风涛大作。这一狂士大怒,返舟登庙,题一绝句于庙壁云:“君不君兮臣不臣,嗟今空自作威灵。平分天下曾嫌少,一陌金钱值几文?”题毕,乘舟继续前进,竟然没有发生什么灾祸,连风涛也停了。大概项羽被他骂得羞愧难当,不敢作威作福了。此后,人们不去祭祀他,也不会发生什么麻烦了。后来,有一位好滑稽的人,代项羽作了一首名为答那狂士的七绝诗,诗云:“楚不楚兮汉不汉,于今立庙江之畔。平分天下虽嫌少,一陌纸钱必要算”(事见褚人获《坚瓠首集》卷三)。
甚至还有乌江项羽庙神像堕泪的传说。宋代和州士人杜默,失意科场,屡试辄败。一天,他喝醉了酒,来到乌江项羽庙,祭祀项羽。点上香烛,行过拜礼,便去坐在项羽神像的旁边,勾着神像的脖子,抚摸着神像的头,恸哭不已。大声叫道:“天待大王真亏哪,英雄如大王,而不能得天下!文章如杜默,而不能中科名得官!”语毕,又大恸不已,泪如进泉。庙中的管事怕他这样肆无忌惮,会得罪项羽神,硬是把他扶了下来,掖了出去。而杜默仍恋恋不舍,意犹未足,回首叹息不已。庙中管事举烛察看神像,只见神像亦垂泪未已(事见宋人洪迈《夷坚志》丁志卷十六)。项羽神听了不少斥责、嘲讽,而今遇到知音,怎能不潜然泪下!
(四)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为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
文昌本星名,亦称文曲星。古时认为是掌管文运、功名的星宿。其成为民间和道教所信奉的文昌帝君,与梓潼神张亚子有关。
东晋宁康二年(公元374年)蜀人张育自称蜀王,起义抗击前秦苻坚,英勇战死。
人们在梓潼郡七曲山为之建张育祠,并尊奉他为雷泽龙神。其时七曲山另有梓潼神亚子祠,因两祠相邻,后人将两祠神名合称张亚子,并称张亚子仕晋战殁。实为《晋书》所载张育之事。
民间盛传梓潼神张亚子显灵的神异故事。安史之乱,唐玄宗入蜀,途经七曲山有感张亚子抗击前秦之英烈,遂隆重祭祀,并追封为左丞相。据传唐玄宗驻驿七曲山时,曾梦见张亚子显灵,言玄宗不久将当太上皇。现七曲山尚有唐玄宗“应梦仙台”遗迹。唐广明二年,僖宗避黄巢起义入蜀,行至七曲山,又亲祀梓潼神,追封张亚子为济顺王,并解佩剑赠神。梓潼神张亚子因唐帝王的礼遇,声名远播,逐渐由地方神成为天下之通祀的大神。宋真宗亦敕封张亚子为英显武烈王,并为之修葺祠宇。南宋时期,由于兵连祸结,梓潼神更受崇祀。
宋高宗赵构于绍兴十年,敕大修梓潼神庙,敕封庙额为灵应祠。理宗追封张亚子为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元仁宗延祜三年,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并钦定为忠国、孝家、益民、正直之神。至此,梓潼神与文昌星遂合二为一,称文昌帝君。
宋代还盛传梓潼神显灵佑庇士人中举之灵异故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载:“李知几少时,祈梦于梓潼神。是夕,梦至成都天宁观,有道士指织女支机石曰:‘以是为名字,则及第矣!’李遂改名石,字知几,是举过省。”《铁围山丛谈》卷四载:“长安西去蜀道,有梓潼神祠者,素号异甚。士大夫过之,得风雨送,必至宰相;进士过之,得风雨则必殿魁。自古传无一失者。”自是民间奉祀益盛。南宋末期,各府州亦立梓潼帝君祠。
道教早有文昌信仰。至元明时,道士利用民间信仰文昌帝君之习俗,作《清河内传》、《梓潼帝君化书》等,以叙文昌帝君神迹。谓其本吴会间人,生于周初,后七十三化,累为士大夫。西晋末降生蜀地,姓张名亚,字霈夫,并称玉皇大帝命其掌管文昌府和人间禄籍等。
另说帝君为文章司命,贵贱所系,文武医卜、士农工贾,凡一民一物之枯荣贵贱,皆隶文昌帝君之造化。谓文昌帝君居紫微垣文昌宫,常降乩直书,现梦隐示,可分身应化,救劫保生,等等。其中流行最广的是宋元时所出的《文昌帝君阴骘文》,该书宣称:文昌帝君“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其训于人曰:“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利物利人,修善修福。正直代天行化,慈祥为国救民,忠主孝亲,敬兄信友。或奉真朝斗,或拜佛念经,报答四恩,广行三教。”此为道教三大劝善书之一,旧时对民间影响颇大。
元明以后,各地多建有文昌宫、文昌祠、文昌阁。四川梓潼县七曲山之文昌宫,颇具规模,至今犹存。道教以二月初三为文昌帝君诞辰,旧时各地士子皆于此日举行文昌会,相沿成俗。
(五)温元帅
温元帅是泰山神东岳大帝的部将。民间认为,泰山是人死后灵魂的归宿之地。
泰山神是阴间鬼魂之最高主宰。南北朝时托名东方朔的《洞玄灵宝五岳古本真形图》曰:“东岳泰山君,领群神5900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帅也,血食庙祀宗伯者也。俗世所奉鬼祠邪精之神而死者,皆归泰山受罪考焉……”
而温元帅,则是这5900人中的翘楚。他勇猛刚毅,因此又被东岳大帝封为“佑岳大神”。
传说他父亲温望,曾中科及第,但是年老无嗣。于是便与妻子一起诚心祷告上天。一天晚上,温氏梦见一神祗,手擎火珠白天而降,对温氏云:“我乃天火之精,玉帝之将,欲降胎为神。”温氏觉得赤光被体,因而有妊。生时他左肋有篆书符文24字,右肋有16字。对家人说梦见神人送玉环,因而得名“琼”,字小玉。
温琼幼而聪灵过人。7岁学步天星,10岁通儒,子经史传,天文地理等无所不通。然而19岁科第不中,26岁明经射策亦不中。温琼故而感叹道:“吾生不能致君****,死当效为泰山神,以除天下恶厉耳。”抑郁间,忽见苍龙堕珠于前,拾而含之,流于腹内,于是温琼瞬间变幻:面青、发赤、蓝身猱猛,握简,游衍而坐,英毅勇猛。他并显金盟玉字曰:“有能行吾法,诵吾偈者,慈惠民物,以伐妖精,治病驱邪,吾当显应,斯言不忘!”
至此,东岳大帝又添一猛将,召为佑岳之神。玉帝又封他为“亢金大神”,并赐玉环一只,琼花一朵,金牌一面,上有“无拘灵霄”4字。以后36代张天师及蜀中叶天师用其召之法,为人除灾十分灵验。宋代,温琼被封为翊灵昭武将军正佑侯、正福显应威烈忠靖王。
(六)许真君
传说许逊许真君,乃护卫玉帝灵霄宝殿的道教著名天师之一。
许逊喜欢打猎,一天他进山射鹿,射中了一只母鹿。母鹿腹中胎儿坠地,母鹿伤心地舔吻其子,不久死去。许逊见了很难过,怆然感悟,折弓弃矢,此后不再打猎,专心读书。传说他博览经史,天文、地理、五行、谶纬,无所不通,尤好神仙修炼之术。听说吴猛有道术,便去投拜,学得了三清秘法。
《列仙全传》载,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许逊举孝廉当上了旌阳县(今四川德阳县,一说湖北枝江县)县令,故世称许旌阳。传说当地有一年闹饥荒,百姓无力纳租,许逊便以灵丹点瓦砾成金,叫人埋于县衙菜园,然后让交不出租的百姓来干活。百姓锄地得金,用以纳租。又一年瘟疫流行,许逊“以所得神方拯救之,符咒所及,登时而愈”。
后来,许逊看到晋室将乱,于是弃官而走。也有说与名士吴猛到处游历。百姓感戴其德化,尽立许逊祠,家家供其像。
传说许逊除蛟斩蛇,为民除害。当时南方许多地方江河为患,人们认为是水中蛟魅为害。蛟,又叫蛟龙,说它能吃人,并能发洪水,是水中恶兽。许逊斩蛟后,为彻底消除其害,遂在南昌南井铸铁为柱,下施八索,勾锁铁穴,镇住蛟龙。并誓告曰:“铁柱若歪,其蛟再兴,吾当复出。铁柱若正,其妖永除。”后人在此建祠,为许旌阳祠,又叫铁柱宫。
许真君的祖庭为江西南昌西山玉隆万寿宫,初为”许仙祠”,南北朝时改祠为“游帏观”,宋代升观为宫,扩建为六大殿、十二小殿、七楼五阁、三廊七门的庞大宫观。宋徽宗曾亲书“玉隆万寿宫”匾额。后屡毁屡建,今存山门、前三殿、中三殿、后三殿、文昌宫、逍遥津、戏台等。宫内尚留有三棵参天古柏,其中正殿前右侧一株,传为许逊手植。
(七)葛仙翁
葛洪是东晋著名道士,又是道教理论家、炼丹家和医学家。葛洪道号“抱朴子”,他所撰写的著名道教论著亦以此命名。故后人供奉他的庙宇称做“抱朴道院”。
葛洪是江苏人,生于江南仕宦豪族家庭。其年轻时以儒学名噪一时,兼具文才武略。葛洪的志向不在高官厚禄,他专好神仙导养之法,尤其喜好研究道教经典。传说葛洪为了学得炼丹秘术,特意拜伯祖父葛玄的高足郑隐为师,得其真传。后来他又拜南海太守鲍靓为师,鲍靓精于道术,会占卜,他见葛洪是个人才,将来必成大器,便把自己的道学法术倾囊相授,还把女儿鲍姑许配给他。
鲍靓,东晋时上党人。曾任广东南海郡太守,是葛洪的岳父。因他精通仙道,人们称他为神仙太守。鲍靓博览群书,尤好道学。青年时在龙山中遇见仙人阴长生,遂拜其为师。西晋王朝南迁南京,鲍靓也举家迁至江苏丹阳。他开馆授徒,尤喜学生葛洪沉稳好学,不慕名利。后来,鲍靓在南海任太守,而葛洪也到了罗浮山。鲍靓日理政事,晚上乘着由两只鞋变成的燕子飞到罗浮山和葛洪研究仙术。
葛洪所著甚丰。其中《抱朴子》包括内、外篇,共70卷(篇),内篇具体记载了炼丹的方法,集魏晋时代炼丹术之大成,是研究中国古代炼丹史的重要著作,同时对化学、医学、制药学有一定贡献,还是后人研究东晋社会情况、道教理论及历史的重要资料。葛洪还撰有《金匮药方》一百卷,内容包括各科医学,其中有对天花、恙虫病等世界最早的记载。他撰写的《神仙传》七卷,记述了古代传说中90余个神仙事迹,为研究神话传说和道教发展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据说,凡人成仙,重在修炼。修炼是基本功。
传说仙人成仙的途径各不同:或服某种饮食(果实、花草、泉水、丹石等等);或守生养气、行气炼形;或因为曾经行善,得仙人、仙物之助腾升;或死而复生;或返老还童……采用什么方式成仙,各有不同的机遇,关键需心诚。
原始仙话,人人有成仙的机会。葛洪在《抱朴子》对此有修改。他认为只有少数人才有成仙的缘分,大多数人成不了仙。他反对平等思想,首倡神仙的等级观念。因此他把神仙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的是天仙,中等的是地仙,下等的是尸解仙。一个人如想当地仙,则要作300件善事;若要成天仙,则要干1200件善事。即使行善1199次,只要中间出现一次恶行,虽服仙药,也无用;若好事做足,即使未成仙,也不会死于灾祸,可善终。连仙药亦有等级:上等,朱砂为金,服之升仙,进天宫。中等,茹芝导引,长生,栖集昆仑。下等,草木,只能长生人间。
(八)张天师
张道陵名张陵,字辅汉,张良的八世孙。传说他身长九尺三寸,浓眉大脸,红顶绿眼,高鼻,眼睛有3个角。垂手过膝,有浓密的胡子,龙行虎步,十分威武。
张道陵是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曾入太学,通达五经。据说他自幼聪慧过人,7岁就读通了老子《道德经》,天文地理无不通晓。后来被选为贤良方正的官,然而虽然做官,而他却志在修道,不久就隐居到北邱山里。有一只白老虎衔神符送到他坐榻旁。他后来听说蜀人纯朴,且多名山,便来到了四川。四川的山明水秀使他热爱,于是就隐居在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境内)修道。著道书24篇,自称“太清玄元”,创立了早期道教。
传说张道陵和弟子王长一起修炼龙虎大丹。一年有红光照室,两年有青龙白虎来保护丹鼎,三年丹成,他也就成了真人。不久他又遇到神人指点,修成了最高的道术。某夜,太上老君降临,授给他雌雄剑和许多符箓,要他诛灭横行四川的鬼神。张道陵精修千日,炼成了种种降魔的法术。
不久各种鬼怪为害人间,他们带来各种瘟疫疾病,残害众生。张道陵于是在青城山上设下道坛,鸣钟叩磬,呼风唤雨指挥神兵和这些恶鬼大战。6大魔王率领鬼兵百万围攻青城山,张道陵神闲气定,不为所动。他只用丹笔轻轻一画,所有的鬼都死光了,只剩下6魔王倒在地上爬不起来,叩头求饶。张道陵再用大笔一挥,一座山分成两半把6个魔王困在里面,动弹不得。于是魔王只得答应永世不再作恶。
由于张道陵除魔去病,救活万人,百姓都来追随拜祭。这样慢慢成立了道教团体,而张道陵本人也就名副其实地成了道教的祖师。东汉桓帝永寿元年9月9日,在四川赤城渠亭山中,玉帝派遣使官持玉册,封张道陵为正一真人,他在飞升前授给长子衡斩邪二剑,叫他要驱邪诛妖,佐国安民,世世由一个子嗣来继承他教主的地位。嘱咐完毕,张道陵就和弟子王长、赵升3人一起升天而去,而他所创立的道教一直在民间传到今天,由于他规定入教者需交五斗米,因此也称“五斗米教”。
魏晋以后,道徒尊张道陵为“天师”,五斗米道教被称为“天师道”,成为道教正宗。由于张天师被赋予了降妖伏魔、驱凶避邪的本领,所以人们认为张天师也是镇宅保护神。他身穿道袍,手持净水瓶,骑虎,威镇五毒——蝎子、蜈蚣、蛇、壁虎、蟾蜍(或蜘蛛)。民间认为贴此图可以避邪除灾,保佑合家平安。
每逢农历五月初五,民间用泥做成张天师像,放在门户上,俗信可以辟邪,这种风俗流行于中原和江南地区,北方则流行在中门粘贴天师符的习俗。旧时民间有“请张天师驱邪捉鬼”一说,在许多古典小说中都有记载。
(九)王重阳
王重阳是金代著名道士,本名中孚,为咸阳(今陕西)望族。传说他眼大于口,须过于腹,声如洪钟,面如白玉,才思敏捷,臂力过人。早年即精通经史,曾应礼部试未第,又考武举中了甲科。他当了多年的小官再也没有升迁,故感叹自身价值没有实现:孔子40不惑,孟子40不动心,我48岁仍碌碌无为,不是够蠢的吗?于是他辞官解印,抛弃妻儿遁入玄门。
自此,他改号重阳子。“重阳”意为去掉一切阴气而免于生死之轮回,他追求个人的精神解脱,曾经蓬头垢面,放浪形骸,自称“王害风”(王疯子)。过起了“神修”的生活。
数年后,王重阳一把火烧掉久居的茅庵,浪迹江湖。到山东遇到了有百万家财的马宜甫,告诉他梦见一只仙鹤从家中南园地中涌出,王重阳便指此地立庵,名为“全真堂”。所谓“全真”,称其教义是以“三教(道、释、儒)圆融”、“识心见性,独全其真”为宗旨,故名“全真”。
王重阳汲取佛家和儒家思想,主张三教平等,三教合一。他说:“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全真教以道教《道德经》、佛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和儒家的《孝经》为必修经典。王重阳不提倡符箓和炼丹那一套,也不相信白日飞升之说,认为修道根本在于修心。清心寡欲,做到心地清净,则身在凡尘而心已在圣境矣。他亲撰《重阳立教十五论》,指定教义教规十五事,要求道徒清修绝世欲,无妻室,打坐炼性,方能超三界,离凡世。
(十)钟馗
四川丰都“鬼城”天子殿前左侧有一座钟馗殿。殿中供奉的就是民间传说中专门捉鬼、斩鬼、吃鬼的鬼王——钟馗。
钟馗的显赫与唐明皇有很大关系。据说有一年唐明皇从骊山校场回宫,忽得重病,御医们费尽心思,忙了一个多月也不见转机。一天深夜,唐明皇梦中见一牛鼻子小鬼,身穿红衣,一脚穿靴子,一脚光着,靴子挂在腰间在作怪。这时突然出现一个大鬼,头顶破帽,身穿蓝袍束角带,一下捉住小鬼,然后把其挖眼,撕成两半吃掉。唐明皇忙问大鬼名讳,大鬼上前奏道:“臣是终南山进士钟馗,因应举不捷,羞愧故里,触殿阶而亡。死后成为鬼王,誓除天下恶鬼妖孽。”
唐明皇大梦醒来,霍然痊愈。命画工吴道子画其像。从此钟馗被封为“驱魔大神”,遍行天下,斩妖除邪。钟馗翦除鬼魅立下大功,被玉帝封为“驱魔帝君”。
钟馗除怒目圆睁,凶猛可畏的样子以外,还有另一种和颜悦色、一团和气的模样。画像上还常常配有蝙蝠或蜘蛛,这是祈福钟馗。蝙蝠的“蝠”与“福”同音,画上蝙蝠寓意“福运”,钟馗头上画个蜘蛛亦有此意。蜘蛛,民间又称“喜珠儿”,这喜蛛儿从天而降,寓意“喜从天降”。这些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
自唐末以来,世俗人家的门上和壁上,多于除夕夜贴一张狰狞可畏的钟馗图像,一手持剑,一手抓按妖怪。说是贴上这种图像,则可以避免恶鬼来搅扰家庭。到了近代,人们不仅在春节期间在门上悬挂钟馗像,而且在农历五月初五的端阳节也把他请出来,张挂在正堂用以避邪。《燕京岁时记》说:“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天师钟馗之像,或绘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贴至中门以避祟恶。”
“钟馗嫁妹”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已久,其大意是,钟馗因貌丑而被免去状元,一怒之下,撞阶而死。与其一同应试的同乡好友杜平将他安葬。钟馗感恩图报,于是亲率鬼卒于除夕返家,将妹妹嫁给杜平。而《曲海总目提要》记述的《天下乐》传奇情节与此有点出入,钟馗是为了报答杜平当年赠金助考的恩情,做了神后,便履行以妹许嫁的诺言。
《钟馗斩鬼传》,题为烟霞散人撰。作者将钟馗生活的年代后移到唐德宗年间。关于其具体的经历,小说讲的更是头头是道:钟馗,字正南,终南山(今陕西秦岭)秀才。生得丑陋无比,但才华出众。唐德宗时,进京赶考,不假思索,一挥而就,被主考官韩愈、陆贽点为头名状元。不料,德宗以貌取人,听信奸相卢杞谗言,欲将钟馗赶出龙廷。钟馗闻讯,气得自刎而死。德宗悔恨,流放了奸相,而封钟馗为“驱魔大神”,遍行天下,以斩妖邪。阎君给他配备了含冤、负屈一文一武两个助手,又得到奈何桥小鬼化成的蝙蝠作为向导,前去剪除天下许多害人的妖魔鬼怪。他们越山涉河,力排万难,连除假鬼、奸鬼、涎脸鬼、色中饿鬼等36鬼。涎脸鬼身居“无耻山”中的“寡廉洞”,一生老脸皮厚,专干缺德之事。他教出4个徒弟:龌龊鬼、仔细鬼、急赖鬼、缠绵鬼,无一不是令人望而生厌的害人精。捣大鬼不仅自己吹牛撒谎、招摇撞骗,还与挖渣鬼、寒碜鬼结为兄弟,形成一股黑暗势力,叫人避之惟恐不及;而挖渣鬼、寒碜鬼的一席话,就能使人牙痒筋痛,不战自败……钟馗对这些恶鬼的斩除,反映了民间********的理想和愿望。钟馗捉鬼立下大功,被玉帝封为“翊圣除邪雷霆驱魔帝君”。
《唐钟馗平鬼传》,题为云中道人撰。写钟馗死去到阴间报到后,被阎君封为“平鬼大元帅”,到万人县去平灭阳间之鬼。钟馗在大头鬼、大胆鬼、精细鬼、伶俐鬼的佐助下,与无二鬼、下作鬼、短命鬼、风流鬼、冒失鬼、粗鲁鬼、穷鬼等多次发生遭遇战,最终杀死或征服了他们,使得“四海永清,万民安乐”。
另外,这两部小说还巧妙地记述了蝙蝠在斩鬼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世上流行的明朝宪宗皇帝朱见深所画《迎春如意》、清朝高其佩所画《迎福钟馗》等钟馗画都配有蝙蝠,因“蝠”与“福”同音,所以这种钟馗画便隐含着“幸福来临”的寓意。关于蝙蝠的来历,《斩鬼传》第一回说,钟馗在奔赴人间的途中,在奈何桥上遇一小鬼拦路。小鬼自称原为田间鼹鼠,饮了奈何水后,身生两翅,化为蝙蝠,凡有鬼的地方,无一不晓。于是,钟馗收了蝙蝠作向导。而《平鬼传》则说,钟馗驾起祥云,神荼摇身变作一只蝙蝠在前引路,郁垒化作一把宝剑,伏在钟馗背上,前往除妖斩魔。待大功告成后,阎君甚为满意,玉帝也龙心大悦,不仅封赐了钟馗,而且还给了神荼、郁垒以“巡行天下驱魔使者左右门神将军”的封号。这就为早于钟馗的两位门神讨了一个说法。
(十一)包青天
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今安徽合肥),北宋天圣五年进士。
包拯中进士后,因父母年事已高,不忍远去为官。直至双亲去世,守孝完毕,才在亲友的劝说下为官。故以孝闻于乡里。
据《北宋史》,包拯先后在安徽天长、广东肇庆等地为官。回京任监察御史里行,又改监察御史,为“言事官”,对处事不当,行事不法的官僚,都可以进行弹劾。为惩治贪官,自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他向仁宗上表《乞不用赃吏》,认为清廉是人们的表率,而贪赃则是“民贼”。包拯7次上书弹劾江西转运使王逵,揭露他心同蛇蝎,残害百姓,并严厉批评宋廷的任官制度。皇祐二年(公元1050年)至三年间,包拯知谏院,曾3次弹劾外戚张尧佐,审理妖人冷青冒充皇子的特大诈骗案,震动朝野。
包拯在任三司户部判官及三司副使期间,先后出任京东、陕西、河北等路转运使,每至一地都以减轻民间负担、改革弊政、发展生产为己任,提出了“宽民利国”的主张。多次因为国家大事,说了皇帝不爱听的话。
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朝廷命包拯任职开封府,他于次年三月正式上任。至嘉祐三年六月离任,前后只有一年有余,但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把号称难治的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由于包拯在开封府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敢于碰硬,贵戚宦官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听到包拯的名字就感到害怕。儿童妇孺们都知道包拯之名,亲切称呼他为“包特制”。
宋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他官至枢密副使,次年五月病逝。“京师吏民,莫不感伤。”朝廷赠官吏部尚书,有“奏议”十五卷传于世。
包公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清官。有关他的断案故事流行极广,长篇小说《包公案》集包公断案故事大成。元明时的包公戏也有不少,直到今天,戏剧《秦香莲》、《陈州放粮》、《铡美案》、《狸猫换太子》等等仍深受人们欢迎。
包拯为阎罗的说法,在宋时就已经流行,当时有句俗语:“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著名长篇侠义公案小说《三侠五义》中,包公审理“狸猫换太子”一案时,就有巧设森罗殿,装成阎罗,审出郭槐口供的情节;又有所谓“游仙枕”可去阴曹地府。故民间流传着包拯“日断人间,夜断阴间”的说法。在传统戏剧《铡判官》中,就有包公下阴曹,探阴山,铡了徇私的判官等情节。四川丰都民间,还流传着包公死后做了阴曹大臣,铁面无私,兴利除弊,废除受礼受贿之“阴律”的故事。
(十二)阎王
阎王,是中国佛教主宰地狱之神。有时被称为阎君,来自印度,原称阎摩罗社、阎摩罗天或阎摩罗,简称阎罗。
在人们苦心修建的大大小小的庙宇中,阎王常常拥有一席之地。民间俗称的“阎王爷”,他是阴曹地府最有实权的行政长官,主要行使判官的职责,所以人们也通常呼之为“阎罗判官”。人们祈敬阎罗,并非仅希望死后到地狱少受点刑罚,而相信阎罗判官比人间的官吏更加公正无私,从而为他们主持正义。也正是因为这样,人们才利用他的威力来警戒那些作恶多端、贪图便宜的人不要得意忘形、为所欲为,免得死后到阎王爷那里受苦。
说起阎王爷的来历,还得寻根到古印度去。他本为古印度神话中管理阴间之王,在印度古诗集《梨俱吠陀》中已经出现。佛教汲取这种说法,称其为阴间地狱之主。关于其来历,佛经中载有二说:或谓兄妹二人,或谓古印度毗沙国王。
隋唐以后,阎罗王被立于中国民间固有的诸神体系中,如《宣室志》就曾称上帝令司命册立阎罗王,以“五岳”兵将拱卫天帝使。可见,人们已将阎罗王列为中国传统信仰中的天帝下属了。
到了唐代末年,关于地府十王的说法流行开来,后来发展成“阎罗十殿”说。这处说法声称冥界有十殿,分别有一个王主持着,每一个王负责处理一个方面的事情。
还有的传说,阎摩下属有18判官,分管18层地狱,决断善恶。这18层地狱均有具体的名目。如第2层是刀山地狱,第10层是寒冰地狱,第11层是剥皮地狱,第12层是畜生地狱……阴森恐怖,令人不寒而栗。
民间有四大阎罗王的说法,由于佛神的民间化,老百姓对宗教阎王进行了大胆的丰富和改造。大约从隋唐始,阎罗王被塑造成为民伸冤、铁面无私的清官在冥府的再现。此后,常常将那些清官请至冥府登上宝座。这些阎王,同佛教最初的阎摩罗相比,完全是正常人的形象;同十三冥王或十殿阎王相比,更贴近民间。最不同者,他们不但是特定历史的产物,而且不同时登场,而是按照历史的秩序先后出现。这些阎王的前身,全是实有的历史人物,他们在民间的作用与其生前的影响恰成正比。有的阎王前身,因声望不够高,逐渐被遗忘,惟有四大阎罗影响较久,尤以阎王包拯名声最响亮。
第一位,韩擒虎(公元538—592年)
《隋书》记:“韩擒虎,字子通,河南东垣(今新安东)人也,后家新安,拜凉州总管。俄征还京,上宴之内殿,愿礼殊厚,无何,其邻母见擒虎门下仪卫甚盛,有同王者,母异而问之,其中人曰:‘我来迎王。’忽然不见。又有人疾笃,忽惊走至擒虎家曰:‘我欲谒王。’左右问曰:‘何王也?’答曰:‘阎罗王。’擒虎子弟欲挞之,擒虎止之曰:‘生为上柱国,死作阎罗王,斯亦足矣。”(《韩擒虎传》)这则人鬼相通的传说,居然能进入正史,究其原因与隋朝大兴佛教有关。据说隋文帝便出生于冯翊(今陕西大荔县)般若尼寺,由智仙尼抚养成人,他尚佛并大力扶持佛教,不难理解。所以隋朝时创立了第一个中国化的天台宗。
天台宗的创始人智颉,其父在梁朝当益阳侯,梁文帝亡国。他自是梁朝遗民中的贵裔,只好厌家狱(佛徒称世俗家庭)出家。陈朝时,投名僧慧思门下,并成为继承人,陈宣帝赏他一个县的租税为给养。陈朝灭,陈宣帝下诏问侯。在智颛的主持下,造寺36所,遍布栖霞、灵岩、天台、玉泉四地,造大藏15处,各种质料的佛神造像80万尊,僧徒14000余人,亲自著书30余卷,另由弟子记录的经卷百余。他的宗旨,便是适应隋朝帝王的需要,将各派调和。由于智颉精通大乘,因而着手于佛教全面的中国化,印度阎摩被改造成中国的阎王,只不过是其中一项小工程。加以中国有将历史人物神化的传统,凡对新兴统治者的有功人物,便很有当候补神的资格。韩擒虎为隋的开国颇有军功,隋文帝于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委他以灭陈重任。他亲率五百精兵人建康(今江苏南京),俘陈后主,因功进位上柱国。死后便顺理成章地当了阎王。
第二位,寇准(公元961——1023年)。
字平仲,北宋大臣、名相、华州下邦(今陕西渭南东北)人,为人刚正,敢直言,被宋太宗信重,犹如唐太宗和魏征。当契丹南侵时,群臣惊骇,寇准力排众议,力主抗辽,请帝亲征。真宗采纳了他的建议,进驻澶州(今河南濮阳)督战,与辽订立了“澶渊之盟”。一度受排挤被罢相,晚年复被起用,复相位;再度被排挤,封莱国公。后甚至被贬于雷州(今广东海康),死在那里。这样一位贤臣,自是封建社会的清官,很得民心。死后,民间封他当阎王,表达了老百姓的意愿。有这样一则传说:寇南行时,他的妾逝前说:“妾前世师事仙人为侠。”又说:“吾所不言,恐泄阴理,今欲去,言无害。公当为天下主者,阎浮提王也。”不久,寇准亦故。有一和尚,名王克勤,在曹州境界见寇准骑驴北去。王问他何往,他说:“阎浮提王交政也。”(见《集说诠真》引《琅邪代醉编》)
第三位,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
字希文,吴县(今苏州吴县)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主张改革官制,重视农桑,整顿武备,减轻徭役,体察百姓疾苦,敢直言。他有一句名言流传至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改革未成功,他自己生前又因直言多次被贬。平日生活俭朴,乐善好施,博爱众人,名垂青史,人们因他的去世而嗟叹哭泣。有关他当阎王的传说,见于宋.龚明之的《中吴纪闻》,大意是:有一人逝世前,要求家人给他穿上新衣裳,说是国为要去见范文正(范仲淹)公。家人不理解,便问他:“为何范公尚在冥间。”此人说:“范公本是天人,现在在冥界司生杀之权。那是因为他聪明正直,才能当此官啊!”佛书说,人死五七则见阎王。
第四位,包拯(公元999—1062年)。
字希仁,庐州合肥县人,北宋时著名清官。对父母十分孝顺,因双亲年迈,辞官不就职,直至双亲相继亡故,服丧期满后才赴京师等候调选。他不主张对契丹用财帛议和,认为国家花去许多岁币银两和丝织品,并非御敌良策。最好的办法应该加强边戎,训练士兵,选择良将。他常弹劾贪官污吏,对己亦甚严,不虚伪,不附和,不说讨人喜欢的话,饮食、衣着、用具皆与平民相近。他治家甚严,对家族说:“后代子孙作官,谁若犯了贪赃之罪,放逐后即不能再返家,死后也不能葬于族中的墓地。如果不按我说的去做,便不是我的子孙。”
在民间,包拯最著名的是断案公正、正确,真正能做到为民伸正义。他判案的故事有的进入正史。他任天长县知县不久,有人割了邻家牛的舌,牛的主人告到县堂,一时查不出来。包拯说:“回去先把牛宰了,把肉卖了。”不久小偷来诬告牛的主人私自杀牛。因为牛是耕田的,不允许随便杀。包拯便知道一定是这个人割的牛舌,便把此人的诡计揭穿了。此人不得不服。
民间不但传说包拯死为阎王,而且还有包公“日断阳,夜断阴”的传说。由于民间本来存在直者、廉洁者、孝道者可当阎王的观念,包拯是阎王的信仰,较之其他阎王信仰,便更加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