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总听到有人说“19路军军长蔡廷锵刃、“19军总指挥蒋光鼎”,或是“19军军长蔡廷销、总指挥蒋光霜”等,特别是作为党和国家一级喉舌的中央电视台,也是履履犯如此错误。让人不由得怀疑,19军与19路军是一种什么关系,总指挥与军长是一种什么关系,中央台的这些个播音员是不是压根就没弄清楚。
这里有必要先交代一下军和路军在中国的演变。先说军。在中国,自从1894年袁世凯改革军制后,师,成为常规的编制,也是最大的编制,有罔定的编制、装备、员额和层次,战时平时都如此。军,则只作为战时编组,可依作战需要而定大小,并无固定编制这也是袁世凯所效仿的德日等国的惯例。
辛亥革命时,清军组成两个军南镇压。其中第1军以荫昌为军统,由陆军第4镇全部、第2镇部分编成的混成第3协和第6镇部分编成的混成第11协组成。第2军以冯国璋为军统,由陆军第5镇全部、第3镇部分编成的混成第5协、第20镇部分编成的泡成第39协组成。后来南北议和成功,不打仗了,两个军也就取消了,所属的师旅该回防的回防,该归建的归建。与此同时,武昌的革命军也曾编组三个军,分别由杜锡钧、李烈销和赵惕出任三个军的总司令。也同样属于战时编组,而不是常规的编制,停战后这三个军也取消。有仗打就有军,打完了仗军就取消,就这个性质这大概也是中国近代自军制改革后首次出现军这个组织形式。
从那以后到南北之间的历次战争,到军阀混战,又曾多次出现军的组织形式,但无一二千属于这种战时编组的性质。
到了国民革命时期,情况有了变化。1925年8月,军事委员会决定将党军及建国各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废除原来以省命名的粤、桂、湘、滇等军的番号,代之以1、2、3、4这样的数字为番号,分别编成第1至第5车。而且明确各军每军辖3师,每师辖3团这样三三制到底的固定编制,从这里明显看出,这时的5个军,已经不再属于战时的编组,而成为一种平时的编制。军,成为固定的编制,在中国,这是第一次。
由于要北伐,国民革命军很快又扩充了第6、第7、第8各军。北伐开始后,又爆米花似的膨胀到几卜个军、上百个军。从北伐开始一直到结束,因为一直在打仗,这期间的军该属于怎样的性质,就不好一言以概之了。有的仍然是属于固定编制,也有的只是战时编组,有的又介于二者之间,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北伐完成了,军队编造,重新确定以师为最高编制单位,师以仨的各军、各集团军、各路军、各方面军、各指挥部等层次结构,一律取消。
但这只是美好的愿望而己,方案提出来还不到一个月,正在实施中,由于编遣产生的扭畴,各路诸侯互不相让,仗又开打了。于是,军,这个刚刚被取消了的编制,便重新又一次被提到部队的层次结构上来,又有许多个军接二连三地组成。只不过呢,此时的军,虽没有明确,但主要已经显现出战时性质,从各军的编成上,很容易看到这一点。
这之后一直到抗战开始,由于新军阀不断地混战,军,始终就处在一种似乎属于战时编组又似乎属于平时编制的混跑状态。但有一点必须明白,即它是比较固定地存在着的。
再说路军,各路军与各军相比,它从来不是一个平时编制,而鲜明地显现出战时性质。实际上,它就是根据作战需要而临时调配的某一个进攻或防御方向的部队的指挥体系而己,其临时性质十分明了。比如1926年7月1日,北伐军分成三路进军,第路边军湖南、湖北:第2路进攻江西;第3路进军福建、浙江。再比如北伐军底定江西后,决定向氏红下游进军,又将军队区分为东路军、西路军、中央军等。以上这第1路第2路第3路,和这东路西路中路,就是各路军最本分的定义。
到了编造后的新军阀混战时,为了削藩作战的需要,******又临时重组多路大军,对李、唐、冯、阎等军阀次第作战。这时的各路军,仍然没有固定的编制,而主要依据作战方向和军队集团派系的构成而定,多者几个军,少者几个师。
和军不一样的是,似这样因打仗而区分的各路指挥系统,不用明文,打完仗也就自然取消了。当然这是理论上的。民国军事史,它怪就怪在你不能按照规矩按什么理论来读它,就像北洋时期的混成旅本来不是固定编制,但到了民国后却基本变成了固定编制一样。这个路军,按说打完仗就应该无形地取消了,但事实却是,它没能取消。特别是当某一路军的组成恰好完整地集合着某一派系集团时,它就更是比军或方面军等结构层次更牢固地保留下来比如韩复架的第3路军、何健的第4路军、李济深的第8路军、马鸿淫的第15路军、杨虎城的第17路军、蒋光鼎的第19路军、孙连仲的第26路军等,因为其组成正好是总指挥的私家军队,所以被他们看的比什么集团军呀方面呀等番号反而都更重要。这其中绝对不是因为集团军比路军更带有临时性质,而是,11国当时割据的现实,不得不让人感觉,这路军还就真的更能代表着鲜明的派系性质。相反的,如果这某一路军的组成不是某个完整的军系,那么打完仗后,它就很快地取消而不复存在。比如刘峙的第2路军、朱绍良的第6路军、顾祝同的第16路军等,就随着打仗的结束而结束了。
总之可以这么说吧,这个某某路军,它原来是一个极其临时的指挥体系,但在当时新军阀割据的背景之下,它却往往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某个独立与完整的军系,大概就因为这个,本不该保存的路军却直保存了好多年。
好了,说完了军,也说完了路军,我们再回到正题说说19路军和19军。
1930年,******为支援津浦方面的作战,于这年的7月,将粤系陈铭枢部队的第60师蔡廷销部和同为陈铭枢部队的第61师蒋)合组为第19路军,以蒋光鼎为总指挥,开赴山东参战。19路军这是这么诞生的。
因为路军毕竟不是一级编制单位,所以也就在调蒋、蔡二师北上参战的稍后,8月,又将这两个师(第60、61师)编成第19军,以蔡廷销为军长白19军也就这么诞生了。
前边说了,军是比路军较固定的编组,甚至可以看成是编制单位,而路军是极其临时性的,它无论如何不是一级编制单位,第19路军也一样。但也和第3路第4路第17路第26路一样,因为其组成正好是原粤军陈铭枢这一支私家军队,所以也就得以较长时间地保存下来。这样,便同时有了19军和19路军。
缺德就缺德在这两个19上了。在当时,一路军只有一个军的情况并不鲜见,比如第11路军,就长期只有一个第15军;第15路军,就长期只有一个第11军;第17路军,也较长时间只有一个第7军,等等,所以第四路军只有一个第19军也就没什么值得奇怪的。可不知哪个混蛋,将这两级上下隶属的单位,都冠以“19”的番号。19军所辖的是第60师和第61师这两个师,19路军昵,长期也就这个19军,说来道去,它所指挥的,还是这两个师,你说能不让人弄混吗?假若吉林省仅有一个吉林市,长沙市仅有一个长沙县、开封市仅有一个开封县的话,估计也会有好多人弄错。
上海“一·二八”抗战时,因为有张泊中第5军的加入,此时的第19路军实际上所辖为第19军和第5军两个军,有些书刊将第5军与第19路军并列提出,是错误的,因为此时的第5军也是第19路军序列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应该与第19军并提就对了。“一·二八”抗战结束后,第5军就撤编了。如果它不撒编而长期存在于第19路编制序列之中的话,估计这种误读就不至于发生的如此频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