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为了折翼的天使
28494500000001

第1章 序

全纳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种主潮,也预示着未来教育发展之方向。全纳教育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力创导并在世界各国不断推行的。许多国家纷纷响应,开展了全纳教育的研究和实验。我国政府在国际教育大会上也作出了承诺,表明要大力推行全纳教育。

尽管国内外均已形成了对全纳教育的共识,但是,纵观各国全纳教育的实践,由于各国社会和教育发展的状况不同,开展全纳教育的模式也不尽相同,有些国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而有些国家却虚有其表或裹足不前。全纳教育的实践依然还存在很大的障碍,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

十分可喜的是,山东潍坊高新区清平小学大张旗鼓地开展了全纳教育的实践。从2012年起,清平小学接纳了来自潍坊市儿童福利院的孤残儿童入学,开展了普通学校接纳孤残儿童的全纳教育实践。

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学校,一些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老师,面对或许他们从未想到的、具有如此不同需求的学生,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勇气来接纳孤残儿童?他们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为了折翼的天使:清平教育之全纳教育》一书,由清平小学校长武际金主编,是对清平小学实践全纳教育3年来的一个阶段总结。该书以一所普通学校接纳孤残儿童开展全纳教育的生动教育实例向我们揭示了:只要我们的学校愿意接受并运用全纳教育的理念作指导,只要我们的校长和教师真心实意地将全纳教育理念运用于教育实践,通过长期的坚持和努力,通过不断的教育创新,依托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那么普通的学校也能办成优质的、理想的全纳学校。

清平小学的教育实践又一次证明了全纳教育在中国也是可行的。

山东是孔子的故乡。其实,孔子的名言“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早就概括了教育之精髓。如今国际上创导的全纳教育也隐含了孔子的思想。

然而,长期以来,教育却是一直分类的。残疾人不能到普通学校去学习,只能到属于同一类的特殊学校去学习。这是因为社会上大部分人总认为“我们是正常的”,而与“我们”不一样的残疾人是“不正常的”。这种观念在我们的报纸杂志上经常可以看到,更是深深地刻印在人们的脑袋里。因此,“不正常的”残疾人就只能到特殊学校去接受特殊教育了。于是,我们的教育出现了“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两种相互隔离的双规制的教育体系。

国外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特殊教育的改革,逐渐将残疾儿童接纳到普通学校去学习,实施一体化的教育。但一体化教育(我国实施的“随班就读”也属此)只是将残疾儿童安置到普通学校,关注的还仅仅是残疾学生,并没有对普通学校的教育做全面的改革。到了20世纪90年代,国际教育界才创导了全纳教育,呼吁普通学校要接纳所有儿童(包括残疾儿童以及所有由于种种原因被排斥和********的儿童),要关注学校的所有学生,不排斥任何人,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全纳教育的这种思想和理念其理据是:教育是人具有的一种权利;教育要坚持平等理念,反对歧视和排斥;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兴趣、能力和需求,学校教育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实施多样化的教育。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教育思想也自然会影响到我国的教育改革。清平小学的全纳教育实践就是这种影响的一个实例。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是国内最早、最系统而全面地介绍和引进全纳教育思想的,并在国内广泛传播和推行全纳教育的实践,而且还适时地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全纳教育研究中心”,加强了与国内外研究机构的学术联系和交流。

十分具有意义的是,2009年华东师范大学全纳教育研究中心召开的“全国首届全纳教育大会”就是在山东潍坊市举行的。而如今,潍坊市清平小学的全纳教育实践表明了全纳教育思想已经在普通学校开花结果。

《为了折翼的天使:清平教育之全纳教育》一书就如同全纳教育大花园中的一朵美丽的鲜花,一朵开在中国大地上的特别的鲜花。

但愿这朵鲜花年年开花!更希望在我们中国的大地上能开出更多更美的全纳教育之花!

黄志成2015年6月26日

(黄志成系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全纳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