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艺复兴与中西文化交流
28494900000003

第3章 意大利主体产业与近代化的过渡(3)

棉织业的兴盛为丝织业拓展了生存空间,丝织业与棉织业相同是移植工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起步较晚。丝绸工业虽然首先在南部兴起,但无关宏旨,其发展主要集中在北部意大利。桑树是由阿拉伯人移栽到西西里的,后来分布于墨西拿海峡沿岸。12世纪以后,进入卢卡和北意大利的某些地区,但发展非常缓慢,仅限于某些区域,规模也不大。卢卡是北意大利最先拥有丝织业的城市,为了降低劳动成本,13世纪,卢卡人成功地利用了自然能源,他们用水力驱动大型水车完成了拈丝工序的自动化,通常一部水车带动200个锭子,效率是人工操作的两倍以上。卢卡就是利用这样的优势,使其丝织业保持了一个多世纪无竞争对手和霸权地位。它的利用水力拈丝的自动化工序,被一些城市仿效,14世纪以后,波洛尼亚、******、威尼斯、米兰丝织业相继崛起。意大利国家之间丝织业竞争与毛织业和棉织业具有相似性。控制原料市场、产品销售市场、生产者并提供设备的丝绸包买商人的出现,明显地晚于上述的纺织产业。但15世纪以后,在******、米兰、佛罗伦萨、波洛尼亚、威尼斯等国家,资本主义的工场经营都有了一定的规模,******的丝织业已完全被丝绸商人控制,在他们的管理下进行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相对而言,后起之秀的米兰起步晚,发展快,集约经营程度高,公证人的档案中大量显示了商人与丝绸织工的合作关系。为了节省劳动力,米兰的丝织工业还作了机械化的实验。1500年之前,托斯卡纳、威尼托、皮耶迪蒙特和伦巴第都成为丝织品生产的区域。佛罗伦萨从15世纪开始,靠发展丝织业增加出口丝织品来弥补毛织业产品出口大幅萎缩失去的平衡。本地的桑蚕养殖业已经不能满足生产扩张的需要,不得不通过威尼斯、波尔图、皮萨诺输入国外的生丝,以供国内丝织工业所需。16世纪期间,佛罗伦萨的丝绸销售甚广,在意大利、地中海和西欧所有的大型商业城市,随处可见推销毛织品和丝绸的佛罗伦萨人。实际上,这时的佛罗伦萨毛织业生产规模已有相当程度的恢复,1572年差不多是1527年的两倍。而丝绸制造业开始成为意大利北部地区的标志性产业。威尼斯更是利用生丝运转贸易的有利条件发展丝织业,到15世纪末,一些手工工场织机的过分集中引起作坊主的不满,迫于行会的压力,国家不得不立法干预。1559年,有人抱怨,由于投资人的贪欲导致了明显的不公平,有的工场多达20-25台织机。有人断言,16世纪晚期,威尼斯可能是整个欧洲最大的工业城市,其毛织业和丝织业工人超过10000人。

丝织业的快速发展首先是丝织品使用范围的拓宽拉动了市场的需求。丝绸不再只用于服饰或者制作神圣的祭坛布,而且也用于装饰,这是为什么缎子、织锦、混纺丝、金银线等产品急剧增加和完善的原因。其次,是许多国家都推行了促进丝织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如免息贷款、高薪招聘、减免税收、禁输成品、发展桑植等措施。1350年,费迪南德国王同意一位威尼斯的作坊主免息贷款1000银币(scudo)的条件,让他在那不勒斯建立一座纺织厂制造丝绸。1442年,腓力坡·维斯孔蒂公爵想在米兰开办丝绸制造业,派人聘请佛罗伦萨的师傅塞尔·彼得罗·迪巴尔托洛,发给他一个月的薪水,遂开始在这座伦巴第城市从事丝织业的工作,并促使了这项新工业的兴起和繁荣。佛罗伦萨1489年制定的一条法律规定,为了鼓励丝织业的建设,新商号将免纳各种税收40年。15-16世纪期间,******对输出税实行了减免。同时,米兰、******等城市都禁止从国外输入任何丝织品出售。16世纪下半期,伦巴第在丝织业方面制定的法规迫使土地所有者们必须要用一定面积的土地大量栽种桑树,为米兰丝织业增加原料供应。威尼托、撒丁地区、伦巴第成为最重要的生丝产地。

15世纪以后,******、佛罗伦萨、威尼斯等丝织业发展初具规模的城市开始从君士坦丁堡、土耳其的布尔萨、叙利亚、波斯等地大量进口生丝,16世纪,在进口的纺织纤维中,生丝的比例已很大了。根据******一部贸易记录披露,当时进口的主要货物是纺织原料,1507-1537年期间输入******的纺织纤维占了进口货物总值的60%-70%以上,1519年进口的1561237里拉货物中,纺织纤维占87%,值1358406里拉,分别为生丝59%值924478里拉,羊毛17%值265489里拉,棉花11%值168442里拉。这里的比例是按货物的价值来划分的,棉花在纺织纤维的总价值中所占比例最低。如果按重量和体积划分,棉花的比例是最高的,虽然生丝比不上价格低廉的棉花,但无疑已占了很重要的地位。

当然,从生产规模来看,在当时的条件下,丝织业是难以超越前两大行业任何一个的。主要原因在于丝织业的加工要求设备精良、工艺细致,这就限制了丝绸生产向生产条件简陋的广阔农村拓展。加之生丝纤维比棉、毛更细,产量受限,加工困难,在机器工业之前,产量和效率不易大幅度提高,城市之间也不容易拉开档次。因此,丝织业的分布既不像棉织业那样具有普遍性,也不像毛织业那样在国内形成一个诸如佛罗伦萨的生产中心。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这样定论:丝织业与毛、棉织业以对意大利之外的原料和产品市场的依赖为前提,构成16世纪意大利纺织业的三分格局和整合局面。意大利基本完成了由毛织业为主导的较为单一的纺织业向毛织业、棉织业、丝织业综合型的纺织业经济结构的转型。

第五节 近代意大利经济的衰落

意大利的主体工业——纺织业供、产、销的“体外循环”,即进口原料——生产加工——出口产品有其抢占市场、促进发展、经济外张型的一面,但也有对原料、成品市场依赖性的一面,有时利润虽丰,但经济的稳定系数小,市场的消长、商路的变迁、经济的整合,供与销的平衡一旦打破,都会导致境内的产业危机,进而造成经济的衰落。

16世纪是意大利经济发展的转折点,海外探险和远洋航运业的勃兴,对帆篷的需求将意大利的棉纺织业迅速推到了巅峰,随即也给意大利的纺织业带来了致命的打击。葡萄牙绕经非洲海岸到达印度航路的开辟,将更精良和廉价的印度棉制品大量地带回欧洲,中国的丝绸也通过环球航行的实现直接畅销欧洲市场,东方织品挤占了原来属于意大利棉、丝织品的销售区域。此外,奥斯曼土耳其的军事扩张和商业政策对意大利在东部地中海的贸易极为不利,棉、丝织品原材料的供货渠道受到阻碍。******的国家档案载道:“土耳其的军事扩张对1560年初******的棉花进口有直接的反应,它加深了棉花供应的危机。”“地中海的棉花贸易因国际贸易格局的基本改变而陷于解体。”"16世纪,不得不依赖东方进口原材料的意大利丝织业亦开始衰落。”至于传统纺织业、毛织业中心的佛罗伦萨一直呈衰落之势,伦巴第毛织业虽然在15世纪以后加速了发展的势头,编年史家桑纽多对威尼斯总督T.莫森尼戈临终遗言中提到的伦巴第棉、毛纺织业令人瞩目的发展规模曾有过记载,但总体来说,意大利的毛织业呈下滑趋势。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使各地纺织业处于尴尬的局面。一方面,在东方丝、棉织品和西欧毛织品的竞争下,频频压低意大利织品的销售价格;另一方面,前一阶段各城市国家为吸引技术工匠推行的优薪、优惠政策已使纺织工匠的工资居高不下。以威尼斯为例,16世纪末期,威尼斯的毛纺织工匠年薪144杜卡特,还要求增加工资,而当时在威尼斯阿戈尔多一处铜矿矿工的工资才20杜卡特,前者是后者的7倍多。当时,意大利城市工人的工资普遍呈上涨趋势,涨幅虽不及拥有大量贵金属的西班牙,但在西欧国家还是居前的,高于英、法、荷等国。上述的诸多因素使企业投资人的利润不涨反降。实际上,15世纪以后,除丝织品和精制棉织品的利润间或能上10%,一般织品的利润都在10%以下,在久负盛名的佛罗伦萨,有的毛织工场利润只有4%。16世纪以后,利润率还在降低,迫使纺织工场的大量倒闭。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意大利纺织业的三类产业均程度不同地出现了危机。威尼斯输往勒旺特地区的毛织品产量,从1602年的28000匹呢绒直线下滑,20余年后,下降了1/2,到17世纪末,只有微不足道的2000匹了。威尼斯的丝织业似乎好一点,17世纪的最初10年也出现了明显衰变的信号,20年代中期,产量萎缩了25%,该世纪末,产量仅为100年前的1/4.维罗纳曾经是16世纪丝织业的重要中心,17世纪中期,一度繁荣的工业完全地衰落了。佛罗伦萨的毛织业1570年以后的呢绒年产量稳定在15000匹左右,但1620年已锐减一半,到1700年只有其1/10了。米兰的毛织业早在1590年便举步维艰,一个世纪以后几近绝迹,丝织业也没有更好的境遇。克雷莫纳和帕维亚也受到了重创,并且我们有理由相信,其他工业也受到危机的影响。诚如C.奇波拉所说,到了17世纪包括佛罗伦萨在内的整个北部意大利经济出现了崩溃的状态。

意大利的产业危机不是因为某种偶发事件造成的暂时危机,而是传统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与环境持久性的改变。欧亚经济和政治形势的变化带来的是以意大利为中心的地中海旧结构的解体和大西洋沿岸国家为中心的远洋贸易新格局的建立。因此,产业危机重创了意大利的社会和经济,引发了与旧产业有联袂关系的供、销商业网的萎缩,以致城市经济的全面萧条。

16、17世纪,当一般西欧国家资本不断由农村集中到城市之时,意大利则恰恰相反,走上一条由城市转向农村的背驰之路,明显的特征是城市商人到农村买地,走农业集约化的道路,商业资本大量流向农村,迫使意大利经济架构面临着又一次的转型。这种转型是以经济的全面衰变为前提,经济的明显衰落与之相伴随的是政治危机和文化的中衰,曾经在经济文化方面引领欧洲率先走出中世纪并创造了文艺复兴辉煌的意大利,在近代化的转型过程中逐渐疏离了时代的潮流,落在了欧洲其他主要国家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