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序言集
28495600000024

第24章 搞好调查研究贵在深入——《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国务院研究室调研成果选(2007)》序言

(二〇〇七年九月)

调查研究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制定和执行政策的重要基础,也是进行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服务的主要手段。因此,提高调查研究工作质量和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要搞好调查研究,贵在深入。

调查研究是一个求实、求是、求解的过程,是一项严谨、缜密、科学的活动。世界是复杂的,各种事物和矛盾错综交织;世界也是变动的,大千万物相互联系又互相转化。认识世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见金。”要从纷繁复杂而又千变万化的事物中透过现象认清本质,发现客观规律,并科学地说明和解决问题,必须做深入地调查、研究和谋策。

一是深入调查。这是调查研究的客观性原则决定的。客观性原则是任何调查研究活动都必须遵循的。它的基本要求,就是做到全面、真实、准确地认识客观事物和社会现象,不能主观、片面、肤浅地认识客观事物和社会现象。调查是研究的基础,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首要环节。******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他还说过:“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3页)正确的调查,最根本的在于求实、求真,了解真实情况。这就必须“沉下去”,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调查工作贵在深入、翔实和缜密;只有从现状表面入手,深入进去弄清真实情况,才能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以大量的事实为基础,形成对情况的整体把握;要把情况摸准,从无数细节中发现问题,用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此,要深入到社会基层、到人们实践活动中去进行调查研究。各种材料和数据的获得,不能只通过下级的汇报,而应是通过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得到的。要深入到工厂、矿山、农村、学校、医院、社区去进行调查,只有真正走到基层单位进行调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调查研究。这样,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了解真实情况。

应当说,在某种情况下,了解情况难,了解真实情况更难。只有深入基层,才能了解鲜活真实的情况。调查,就是观察事物,了解情况,不仅要搞清事物的现状,还要了解事物的过去,要掌握事物发展的轨迹和演变过程,搞清楚来龙去脉。调查工作应力避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的做法,也要力戒道听途说就信以为真。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智慧的源泉。搞好调查就必须深入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集中群众的智慧。******说过,调查研究“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6页)甘当小学生,“主要的一是要和群众做朋友,而不是去做侦探,使人家讨厌。群众不讲真话,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你的来意究竟是否于他们有利。要在谈话过程中和做朋友的过程中,给他们一些时间摸索你的心,逐渐地让他们能够理解你的真意,把你当做好朋友看,然后才能调查出真情况来。”(《******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7页)我们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不仅应虚心而且应善于向人民群众学习和请教。

二是深入研究。调查的目的,是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出发,从中引出规律,作为行动的指南和制定政策的依据。因此,就要对调查的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观察、分析与综合,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一般过程和步骤。观察是调查的第一步,这是感性认识阶段,必须对掌握的材料进行加工,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分析是进行加工的重要一步,就是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几个组成部分,然后分别加以研究。研究是调查的升华,是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不调查而研究,是无米之炊;只调查不研究,则是食而不化。调查以“求实”,研究以“求是”,只有把调查与研究、“求实”与“求是”有机结合,在“求实”的基础上“求是”,在“求是”的思维中“求实”,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调查要“沉下去”,研究要“浮上来”。具体而言,在调查环节要深入,要掌握丰富、真实的材料,在研究阶段要吃透材料又不拘泥于材料,要尊重实践又不囿于实践,真正做到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感觉材料固然是客观外界某些真实性的反映,但它们又是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要完全地反映整个事物,反映内部的规律性,就必须深入思考。要综合运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具体与抽象的办法,以及比较、分类、统计、想象等手段,对调查中掌握的丰富材料加以科学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考,把握事物的本质,找出规律性和普遍性的东西。

深入研究,还要注意对事物质和量的分析。任何事物的质都表现为相应的量的规定性。要坚持质和量相结合,要先对调查研究对象进行量的分析,再进行质的分析。只有具体了解事物的量,特别是规定着物质的数量界限,才能更深刻地把握事物的质,也才能对调查对象作出科学和正确的认识。

深入研究,不仅要注意对社会现象和客观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还要把握事物发展中的未来因素,善于发现新事物、新因素,高度重视新事物、新因素的发展趋势,支持新事物、新因素的发展。

三是深入谋划。谋划,就是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从事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的调查研究,是应用性研究,目的是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调查研究的成果是为领导机关做出工作部署和制定政策服务的。因此,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正确、可行的政策建议,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做到,必须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刻认识客观问题的实质和趋势,准确领会决策的需要,善于从指导实际工作的角度,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加以思考。要多谋良策,出好主意,对症下药,注重实用,具有可操作性,千万不能笼统含糊、空发议论。否则,就会使研究成果成为“空中楼阁”,中看不中用。深入谋划,提出指导工作的政策主张和建议,最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这就要求在调查研究中反对各种各样的主观主义,真正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依据客观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提出正确的政策、措施或工作方案,供领导决策参考。

调查、研究和谋划是相互联系的统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阶段各有侧重,不可分割。作为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机构工作者,只有深入调查,深入研究,深入谋划,才能拿出高质量、高水平的调研成果,真正当好领导者的参谋和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