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黑夜给了我明亮的眼睛
28495700000029

第29章 家庭食谱(4)

苹果炒鸡翅。苹果炒鸡翅是儿子在电视里学来的一道菜。儿子是天生的美食家,馋,电视里有烹饪节目必看,看完以后给她背菜谱、讲制作过程,然后要求她实践。将苹果削皮切薄片备用。最好是带酸甜味儿的品种,国光最好。将葱姜放人油锅中炝锅,出味后将调料捞出。鸡翅中洗净下热油锅爆炒,肉熟后加人苹果片共同翻炒,最后加盐、味精。鸡翅中香嫩,借了苹果的清香,苹果近泥状,借了肉的醇厚。这道菜特别适宜儿童。血糖高的成人最好不要吃。

都是儿子爱吃的菜。所谓爱吃是相对的,同样以鸡翅中为原料,让他自己挑选的话,十有八九他会选炸鸡翅。类似肯德基里卖的那种。炸鸡翅脂肪含量太高,加上是油炸食品,她不愿意让儿子多吃。垃圾食品。为了给儿子找到替代的食品,她宁愿自己挨累下厨。儿子爱吃鸡,但只吃鸡翅中。有一年秋夭几家朋友开车去东部山区看红叶,午餐大家很有兴致地点了一道农家笨鸡炖蘑菇。菜端上来,儿子拿着筷子在菜中挑来拣去,最后只选了两块鸡翅中。鸡的其它部位,在他看来都不是鸡肉,没有可食性。把他惯的!他说是她惯的。她承认。儿子小时候嘴叼,吃东西费劲,所以她得想尽办法迎合他的胃口,一点点地摸索他到底爱吃什么。好不容易找到了小冤家爱吃的东西,能不认真给他做吗?儿子是家里的太阳,是他们婚姻能够坚持下来的基石。结婚了,有了一个家。房子越住越大,钱越挣越多,两个人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但是在她的心海深处,总有一种隐隐约约的对这个家庭不确定性的担忧和怀疑。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当头各自飞。老祖宗说得没错吧。还有她周围的那些失败的婚姻。她看的多了。她大姐,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当注册会计师。挣了很多钱。她大姐长得漂亮,是家里姐妹中最打人的,即使年纪大了,在街上走也是有回头率的。可是大姐夫愣是在外面嫖小姐而且被抓了现形。一想到这事她就恶心。她一直认为自己没有大姐优秀。可是她的男人竟然一下子就能挣这么多钱了。男人有钱就变坏。都这么说。她能不担忧吗?

好在有了儿子。自从有了儿子,她的心忽然变得空前地踏实。是真的踏实,不是自我安慰!儿子使家里的中心实现了战略转移。为他一整天忙个不停。即使白天上班,她的脑子里也时常有儿子的身影晃动。做父亲的怎么样她不知道,反正她常常在半夜醒来,情不自禁地走进儿子的房间,盯着儿子睡熟的小脸,稀罕个没够。儿子有病,发烧或者咳嗽,她一宿一宿地睡不着,只要儿子翻个身,隔着几道门她也马上就能感觉出来。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能不惯着他吗?女人有个儿子真好!儿子让她在家里有了仗倚。反正这也是你的儿子。你看着办吧。

所以,儿子要吃什么她就赶紧做。她是家里的厨师长。有时候是自己亲自上灶,有时候是指点保姆动手。至于儿子的爸爱吃什么,一点点地变得不重要了。儿子每天上学离开家时,她都会问一句:“儿子,今晚想吃什么?”儿子很配合,差不多总能说出他想吃的东西。这其实让她省了不少心。如果)L子哪天没说出来他想吃什么,她会费一整天的时间琢磨,这比儿子直接点菜更让她难受,更主要的是,如果儿子说不出自己想吃什么了,往往是他有病的前兆。所以,她是多么希望儿子天天能给她点出菜来!

自从有了儿子,丈夫出门的时候,她的告别词变成了:“今晚回来吃吗?”

后来,这个话题也不用问了。因为,不回来吃饭对他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回来他也是吃不吃、吃什么都无所谓了。

酸菜或者三鲜馅饺子

肥瘦猪肉剁馅,加老汤调味,加人各种调料煨好,然后加油。酸菜洗净剁碎做馅,攥干后放人肉馅拌匀待用。如果做蒸饺的话,酸菜馅料不要攥太干。面是蒸饺通常和面的方法,先用开水将一部分面烫熟,然后加凉水和面。面醒好后就可以包饺子了。包好后直接上屉蒸最好,如果是过年人多,也可以将包好的饺子放到外面冻上,吃的时候现蒸,味道基本不变。小时候,只有一年他家是将包好了的饺子放到外面冻上了。那一年他的伯父从四川回来探亲,带回来半扇猪肉!那是他记忆中他们家过得最肥的一个年。

三鲜馅饺子。过年的时候谁家要是能吃上三鲜馅的饺子,那简直要美死了!羊肉对他老家来说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要有韭菜。过年呐,数九寒冬,北风烟雪,千里冰霜,上哪找韭菜去?那时候没有人扣塑料大棚,压根儿就不知道天下还有可以扣塑料大棚这码事。但是有人还就能在北风烟雪中变出韭菜来!从哪儿变?炕头啊!在屋子里种韭菜。钉好的木头匣子里面装上土,韭菜籽撒进去,浇水、施肥,该干啥干啥。算好日子,到过年时刚好割下头茬,包饺子、炒鸡蛋,怎么做都好吃。不光是吃味道,吃的还有那个感觉。东北的冬天冷呀,谁家也不舍得开门放风。在炕头上种韭菜,那种特殊的辣气捂在屋子里面出不去,屋子里的空气不好。而且,还得有人耐心精贵地侍候着。

有了韭菜,还得有虾仁。新鲜的大虾在那么偏远的地方想都不用想。有干虾仁就不错了。有的人家,买不起虾仁,用虾皮替代了。羊肉、韭菜、虾仁。再打上个鸡蛋。说是三鲜,其实不止三鲜哩。三鲜馅饺子,是多少乡下孩子的梦。关于过年的种种幻想里面,通常少不了饺子。各种馅的饺子,尤其是三鲜馅的。

他爱吃饺子。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小时候他家里穷,一年能吃上一顿白面饺子,过年的时候。平时馋了的时候,他不止一次幻想过,将来有钱了或者发达的时候,天天吃饺子,天天吃!三鲜馅的,不撂虾皮,一定放虾仁!

现在,他仍旧爱吃饺子。在外面吃饭,如果还有胃口吃主食的话,他一定会点饺子。后来不用他点了,下面人自然会给他把饺子点好。有时候酒喝多了没有胃口吃,他还会觉得桌子上剩下的饺子挺可惜的。“打包,打包。”打完包他让底下人带走。他这么大的人物,不可能往家里带打包的东西。

刚结婚的时候他在家里也张罗包饺子。他下过几次厨房哩。她有时候身体不舒服,或者两个人闹过矛盾的时候。各种馅的饺子他们都尝试过。芹菜馅、辣椒馅、茄子馅、蘑菇馅甚至鱼肉馅、虾爬子馅的,但吃来吃去还是三鲜馅和酸菜馅的最好吃,百吃不厌。偶尔有周末没出去应酬,没去打高尔夫球,女人问他吃什么,他可能会脱口说:“饺子。”饺子其实省事。但他说过也就说过了,因为如果是儿子在家的话,她的问话其实只是象征性的,你就是说了吃饺子,最后她百分之九十九也可能不包。为什么?因为儿子不爱吃饺子。儿子对他那么爱吃饺子表示出极大的不理解:“爸,不就是把肉和菜包在面里吗?那直接吃馒头、吃菜、吃肉不就完了吗?”儿子爱吃西餐。牛排。可以用手抓的肯德基。小崽子,长大出国行了,天生是一副洋胃口,不像他,出国没几天就想米粥咸菜。家里包了饺子,儿子的那种难以下咽的劲儿,让他越看越生气。但看他没吃几口就下桌,显然是没吃饱的样子,他又心疼。所以,再有想吃饺子的时候,如果是在家里,他要看儿子在没在家。

粥的几种做法和吃法

稀粥是他们很多年里的早餐主食。复杂一点的,他们做过八宝粥,二米粥,红枣粥。周末的早晨,时间很充裕,淘好的米下锅,用小火慢慢熬。粥就各种凉拌小菜。芹菜拌杏仁。朝鲜辣白菜。酱肉拍黄瓜。酱小土豆。如果嫌粥不顶饱,可以煎馒头片,或者买现成的早餐面包。

公司刚成立开市场的时候,他经常去广东一带出差。广东人爱吃早茶。吃早茶的时候有许许多多种类的粥。南方人什么都往粥里放。鸡肉,鱼肉,皮蛋,青菜。他不喜欢南方人的那些粥。他们把味道弄复杂了。喝粥的时候应该能从粥中喝出稻米原来的味道才好。南方人叫白粥吧?但是他喜欢南方人吃早茶时的各种小菜。品种之多之丰富,谁家里也做不来。儿子小的时候,她围着儿子转忙不过来,根本没心思为他准备早餐。随便在早餐桌上几块面包就把他打发了。还有袋装的牛奶,袋装的小咸菜。他抱怨过。当然他抱怨的方式是很委婉很艺术的。他说:“在外面开会,什么都不如家里好,就一样还勉强:会议的早餐一般比较丰富。尤其是小菜,种类真多。当然,咱谁家里也不可能做那么多样儿。”她是大学老师,智商不低,这点话外音能听不出来?但是人家忙。忙工作,忙儿子,没空搭理他。所以他后来就不提,人家做啥他吃啥。人家没空做了,他也不会伸手。外面的早点很丰富的,随便去什么地方吃点得了。再后来,公司为员工准备早餐,他干脆就到公司吃了。

能吃上现煮的粥是一种幸福。东北的大米是他吃过的最好的大米。走遍世界各地,还是东北大米最好吃。小时候家里总是做玉米糊涂粥。糊涂粥就咸菜。酱缸里腌的茄子辣椒小土豆,还有豇豆、气豆、芹菜根。上大学的时候,别的同学盛糊涂粥喝,他从来不盛。他喝牛奶。喝了那么多年粥,还没喝够吗?

小时候,他最爱喝的粥是大米粥。新煮的大米粥。可惜不是经常能吃上。老家那个地方产小米,大米少见。能喝上大米粥不容易。那种白白的煮得黏稠的大米粥,干净、圣洁、高贵,盛在碗里,不喝也好看。

所以他们结婚以后喝得最多的其实是大米粥。永远的大米粥。

从最早现煮大米粥到后来用剩饭煮大米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谁也记不清了。反正是越来越忙,越来越没有心情早早起床为了一口粥劳动。用剩下的大米饭煮粥速度更快。倒饭里点热水,放火上咕嘟一会儿就好了。滋味是没法比的。能吃饱而已。

到后来,到了他到公司去吃早点的时候,当然是连用剩饭煮的大米粥也免了。

再到后来,现在,她就是想为他煮粥,他也不敢喝了。

他的血糖高了。没到打胰岛素的程度,但要服药。医生说,喝粥血糖升得快,建议他尽量不要喝粥。

他是一个很听医生话的人。因为他的健康不是他一个人的,是他这个家的,还是公司的。你领导着这么大个公司,养活着这么多员工,是本地纳税大户,还有那么多股东期待着你呢。

不能喝粥了。

她虽然血糖不高,但是也不再煮粥了。她现在经常不吃主食。据她自己说是为了减肥,保持体形。

大丰收

大丰收?头一次在饭店的餐桌上看到这道菜名时,他们都笑了。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什么叫大丰收啊,就说生菜蘸酱得了。他们这个年龄的人,小时候谁家不吃生菜蘸酱?生萝卜卷,生黄瓜,大葱。谁家都有酱缸。没工夫做菜时,把生菜洗洗,上缸里舀点酱,就是一顿菜。现在的人大鱼大肉吃惯了,血糖高了,脂肪高了,血压高了,开始讲究原生态,要吃原汁原味的东西了,美其名曰返璞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