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归根结底,是对于时代精神的把握。只有具体地、现实地生活,才有可能了解、总结、概括、制造出时代的道理。在这个意义上,关照现实,参与到时代的进程中去这些老生常谈,依然是至理名言。由于社会的分工,我们不可能打工或者务农,但多少要知道一些工人的生活,农民的生活,以及国内国外的大事小事。正如作家写囚犯不一定要自己犯罪、坐牢,但至少要对监狱有所了解,要知道监狱对人的束缚和限制。
什么样的东西称得上哲学作品?它包括哪些种类?现在对于哲学史的研究,经典著述的解读,实在是太多太多,但真正可以视作“哲学式”作品的,微乎其微。也有一些人在从事某些哲学概念和命题的阐释,同样,真正可以视作“哲学式”的,聊胜于无。另外,几乎没有人从事哲学化的散文、诗歌、小说的写作。之所以没有,是不能。这里说的哲学化,不只是有了现成的哲学理论,然后以它为指导,来写作散文、诗歌和小说,也不必是用通篇的哲学范畴、概念和命题,更主要的,是在作品中表现出哲学的修养,哲学的功夫,哲学的高度、力度、强度,甚至引领新的哲学潮流。看一看柏拉图的《对话录》、尼采的《查拉斯图拉如是说》、马克思的《资本论》、齐克果的《非彼即此》,等等,诸位很容易明白我的意思。萨特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有《存在与虚无》,也有《恶心》、《墙》、《自由之路》、《苍蝇》,交替发表哲学作品和文学作品。
回到开头的问题,可以做出这样的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诸哲学中的一种;哲学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定论,总是需要不断的重读和重写;即使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视作原理,也不意味着它没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和空间;哲学研究,不只是研究已有的哲学,而且要创作新的哲学作品,其中有着无限的乐趣;哲学研究的用途,既在于它挖掘、发现和表述各种各样的道理,也在于挖掘、发现和表述过程中的乐趣。
那些伟大的哲学著述
哲学著述一向以思路明晰、逻辑条理而著称,这是常识,也是共识。这个著称是和文学作品相比较而言的,这也是常识和共识。我相信,哲学和文学肯定是不同的,不然,当初何以出现了两个不同的名称和学科呢?
在把哲学和文学并列或对立起来的同时,那些用以表明文学的特性就与哲学无缘了。这无论如何是个遗憾。例如,我们习惯解说文学作品的色香味,却鲜见有人以此来分析哲学著述。
那些伟大的哲学著述固然是概念的演绎,概念却从来不是干巴巴、死气沉沉的东西。一个概念就是一个生命,一个形象,一个人物。
那些伟大的哲学著述固然是理论的构架,构架却从来不是瘦骨伶仃、没有血肉的东西。一个构架就是一个空间,豁达的、开阔的空间,于其间,我们可以自由地来去。
那些伟大的哲学著述中,有节奏、频率,有事件、聚焦,有力度、强度。同样,也有颜色、味道。当然,对不同时期、不同国度、不同性别的不同个体来说,颜色和味道的具体感觉是不同的。当下的我以为,柏拉图的著述是古董白的,亚里士多德的著述是珊瑚色的,黑格尔的著述是亮蓝灰的,马克思的著述是深绿褐色的,尼采的著述是热粉红的,海德格尔的著述是亚麻色的,福柯的著述是紫罗兰色的,德里达的著述是幽灵白色的。至于它们的味道,有柠檬草的味道,夏天的味道,春天的味道,酒精的味道,咖啡的味道,阳光的味道,时间的味道,客厅的味道,甲醛的味道,精子的味道,风的味道,寒冷的味道,等等。
以后有空,我会写点诸如“康德的颜色适合什么场合”、“阿尔都塞的味道一定很呛吗”、“德勒兹是一根什么样的绳子,把它系在脖子上,会自杀身亡吗”、“后现代是一辆什么样的跑车,它会把我们带到何方”之类的文章,奉献给各位读者。
以西游记为背景
对博客的主题背景很不满意,过于呆板,一点也不生动。在“设置主题”提供的选择项中翻检了半天,忽然觉得,西游记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凡是有点文化的国人,都知道西游记的故事。小学高年级或初中时,听过《西游记》的广播,粗略读过《西游记》。最近几年由于女儿爱看的缘故,偶尔也会看几眼电视剧。不过却不大留意,不曾认真思考过它的深刻寓意。
今天选择西游记作为博客的主题背景,有这样三层意思:
第一,西学东渐是中国现代性的基础,这一点已经为众所周知。为了撰写《通往现代中国的话语实践》一书,我对西医东渐、西法东渐一类的材料多有涉及,感触颇深。西游记叙述的是当年唐僧西天取经的事,而我在博客里写的,多是自己读西学的心得体会。没有西学,何来中学?没有西学的研习,就没有办法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思考。
第二,回到中国话题,是我近年来一再提醒自己的。西学固然要了解,但不能忽略中国的问题。尽管原原本本的中国问题是不存在的,“越是世界的就越是中国的”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然而,毕竟还是要回到中国的问题上来。一味地捧着西方人的书读来读去,把一套概念颠来倒去,把一套理论翻来覆去,写出一本本的大师解读,总归不能代替对中国问题的思考。西游记这个故事,唐僧带着徒弟,千辛万苦,历经磨难,终于取经回来了,而不是滞留在“西天”,成年累月地住下去,忘了自己的初衷。
第三,对于中国文化和生活的亲近,是我目前的精神状态。洋人值得钦佩,洋货值得炫耀,不过,归根结底,我是一个中国人。林语堂那样的“西崽”都透露出中国文化的气息,我等土生土长的国人,虽然西学接触了很多,但结果也不能不是对中学、中国生发更多的、更明确的体认。喜欢汉字,对它的感情是外文所无法替补的。喜欢国画,对它的倾心是西洋画所无法取代的。喜欢中国菜,对它的味觉是西餐所无法抵消的。
另外,西游记的主题背景,有一些憨憨的、拙朴的,甚至稍微有点粗俗的东西,这些都是我倍感亲近的。我在农村生活到18岁,那里的山山水水、铁锹、斧头、扁担,都是我熟悉的,刻印在我的记忆里的,甚至早已在我的肩膀上、脚板上打上了印记。
民国时期的课文
初等小学秋季始业《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商务印书馆民国元年初版)第一册第一课:人。大写的人字下面,是老少六口,其中一个小男孩向左侧立,靠在祖母腿上,祖母坐在椅子上,后面站立着儿子和儿媳;一个小女孩向右侧立,牵着祖父的手,祖父略微弯腰低头。三代同堂,其乐融融。
第二册第一课:新书一册(标题)/先生讲/学生听/先讲读音/后解字义。
文字下面是一幅课堂的图,老师背靠黑板,站在讲桌旁,面对着的,是两排书桌,第一排显示八个学生,第二排只显示出三个学生。图不是很清楚,感觉是两个学生共一张书桌。
第三册第一课读书(标题)/学生入学,先生曰/汝来何事?学生曰/奉父母之命来此/读书。先生曰:善人/不读书不能成人。文字下面依然是一幅图,老师坐在椅子上,学生面向老师站着,一副回答问题的样子。
第四册第一课我国(标题)/中华,我国之国名/也溯自远祖以来/居于是,衣于是,食/于是,世世相传,以/及于我我为中华。文字下面是一幅中国地图。
二、三、四册课文都是自右往左竖排,文中的“/”是我加的,借以表明转行。三、四册课文中的标点是我断的,既有的我看不清楚,不过可以确定,它不同于我们现在使用的标点,而且是标注在文字右下脚的。
下午坐在地铁车厢里,看着当年的课文,浮想联翩。民国元年的课文,第一课强调做人,图示表明了家庭观念。引申一下,可以说目的在于把现代的个人主义和中国传统的人伦观念结合起来。第二课表明了师道尊严,同时也提示了教学的方式。第三课突出了学习的目的是成人,读书才能成人。第四课体现了民族国家的观念,告诉学生,我们是中国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片土地上。不由想起我小学时。还记得一年级第一课的课文是:毛主席万岁!第二课的课文是: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比较自然就出来了。我所学习的课文,意识形态的味道相当浓厚,神化领袖,强调阶级斗争,其目标显然不在培养我们做人,而是培养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冲锋陷阵的战士。
顺便再贴几篇课文。
新课程标准教科书世界第一种《国语读本》(世界书局民国二十二年初版)第一册第五课:小弟弟/小妹妹/来/来/来。文字从左往右,三个“来”字逐个低一格。文字上是三个小孩围成一圈,张着手臂,在玩游戏的样子。
第二册第一课:我有十个小朋友(标题)/我有十个小朋友/五个在左/五个在右/会打鼓会拍球/这十个小朋友就是我的一双手。页面右下方是一个小孩举着双手,跳跃的样子。
小学校初级用《新学制国语教科书》(商务印书馆民国十二年初版)第二册第一课:这本书儿(标题)/你也爱,我也爱/这本书儿真不坏/这面有故事,那面有诗歌/诗歌真是好,故事真是多/故事多,诗歌好,图画也不少/快快看下去/有没有大的牛羊小的鸟。这篇课文依然是竖排,不过标点已经和目前使用的基本接近了。
中国/西方
谈到中国思想和文化,自然是和西方思想和文化相对而言的。中国/西方已经成为一个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对子。想到中国,就会想到西方;想到西方,也是因为思想中国。
中国/西方这样二分的整体思维,早已受到质疑。中国思想和文化不是同质的铁板一块,西方也是如此。因此,19世纪中期以来的中西文化比较中,动辄中国这样西方那样,中国这个西方那个,实在是经不起推敲的。
中国/西方这样二分的思考,显然是对全球********的一种规划。在这种思考中,进步的、睁眼看世界的读书人眼里是没有非洲的,进而言之,对******世界都是视而不见的。我,中国,放眼望去,只看到了英美法诸高等发达国家,甚至苏联、日本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或者,充其量把日本视作西方的一颗棋子。我大中华上下几千年,想当初,中国就是中心,世界的中心,中国就是天下。英国炮舰冲撞过来,清朝才成立了“总理各国事物衙门”,也就是类似于外交部的机构,开始被迫地平等看待、处理和他国的关系。同时,开始注意炮舰背后支撑的思想。我们想当然地以为,拳头厉害,脑袋自然厉害。
尽管中国/西方这样的二分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借助于我们想象的“西方”,还是可以对中国思想和文化有所体会。简单说来,至少有三个特点:
首先是“和”。这不是说中国历史上不好战,不是说中国人一向一团和气从不窝里斗。远的不说,近的看看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就略知一二。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到,“和”是中国思想与文化的一个目标,一个追求。仗打完了,就刀枪入库,放马归山;功成名就了,就布衣长衫,摆弄古玩闲书,魏晋名士的做派出来了。而且,绝对不是作秀。
其次是“模糊”。中国人不是很习惯条理清楚,逻辑明晰,这一点看看孔子、老子的书就可以明白。中国的经典需要“悟”。中国人对法律的条条框框也不是很感兴趣。《秋菊打官司》说的就是,要讨一个说法,村长说句软话就没事了,可偏不。最后法律出来管事了,结局让秋菊糊涂了。“亲兄弟明算帐”这句老话,也只不过是事后诸葛亮,马后炮罢了。大多时候,大家想的是:差不多就行了;你看着办吧;给俩钱意思意思就行了……
再次是“坐而论道”。中国人是很善于说道的,但动手能力还是差一些。近代以来中国的落后,说白了,就是技术没有跟上,在技术上让西方人打败了。推究起来,和缺乏动手能力不无关系吧。文学方面的构造能力国人是不逊于西方的,武器技术方面的想象、发挥和延伸能力,就可能是弱一些了。中国不缺文人,工程师奇缺。
最后还是要说明一下,具体的国度、个人、时期当然情况各不相同,但只要是做中西比较,就很难摆脱二分思维。对此提出质疑是应该的,与此同时,却也不能不继续抽象中国这个西方那个,中国这样西方那样。但是毕竟,我们还是明白了,这世界上,不只有中国和西方;中国是很错综复杂的,西方也是人五人六的。
民族/世界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世界的,就越是民族的。这句人云亦云、老生常谈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先看前半句,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好像是说,有一种属于民族的、独立特行的东西,把它坚持下去,发扬光大,必将能在世界舞台上拥有一席之地,且可能大放异彩。这种东西,泛泛而谈,就是所谓的文化吧。生活习惯,礼仪风俗,等等,大约就是文化吧。“国骂”算是民族文化吗?
在“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种说法中,隐含了三层意思:每个民族都会有它的个性;世界是共性,由各种各样的个性组合而成;每个民族坚持自己的个性,世界就会丰富多彩。不过,还有一些问题被忽略了,例如:民族的个性一定会被纳入世界的共性吗?这种信念从何而来?在逻辑上很周密吗?
再看看后半句,越是世界的,就越是民族的。好像是说,世界代表了潮流,代表了趋势,只有跟着世界走,民族才有前途,才有希望,才不会被遗弃。所谓的潮流和趋势,包括技术、观念,其实也就是一种广义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