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和谐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8496400000012

第12章 四川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研究(2)

乡镇文化站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承担着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辅导和培训群众文艺骨干、普及科学文化等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然而,四川省乡镇文化站建设目前尚不尽如人意。据调查资料显示,截至2007年,全省4544个乡镇中只有3580个乡镇设有文化站,964个乡镇无文化站,缺站率达22%,缺口较大。而现有的一些文化站,由于乡镇在文化活动阵地、活动经费、文化专职干部等方面未给予充分保障,综合服务能力不强,不能有效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供需矛盾突出。据四川省文化厅计财处潘沛介绍,在2006年初的统计中,全省2380个乡镇有站无址,894个乡镇文化站业务用房面积低于50平方米,虽然国家在2007年出资补助四川省建设63个文化站,2008年补助建设208个文化站,但建设完成后文化站有站无址的乡镇都还有2109个。据2007年的统计,全省3580个乡镇文化站业务用房面积只有200.876平方米,无流动舞台车,无馆办文艺团体、馆办老年大学,无计算机和网站,人均藏书0.92册。从文化站举办的活动来看,以2007年为例,全省3580个文化站,平均组织了5场文艺活动,1.29次展览,没举办过任何类型的理论研讨和讲座。省文化厅社文处副处长刘传表示,“绝大多数文化站的日常工作比较单一,没条件、也没能力提供更多的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这就导致了文化站无法形成融宣传教育、信息服务、科学普及、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等于一体的文化中心,群众的文化需求也远未得到有效满足,供需差越来越大。在调研中,有90.8%的群众认为目前农村文化设施不能满足他们的文化活动需要。

公共文化设施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硬件条件,一个地区文化设施的拥有量可以充分地反映当地群众文化生活的丰富程度。为此,我们对四川省各市县的几种主要文化设施拥有量进行了调研。

四川省大部分乡镇除了活动室外,日常文化活动场所如阅览室、图书馆的缺口较大,至于拥有建设成本更高、现代化更强的文化活动场所如网吧、电影院的乡镇就更少了。据统计,2006年,全省62个县(市、区)没有独立建制的图书馆机构和人员编制;32个县级图书馆全年无购书经费;全省农村人均拥有公共文化设施仅0.005平方米;126个县级文化馆全年无设备购置费。

(六)民营文化团体需要加强指导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形式多样的农民自办文化,能满足各年龄段农民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扩宽文化发展渠道。据调查显示,四川省农民自办文化形式多样,基本上每个县都有农民自办的文化项目,主要包括三类:电影放映队、演出队和文化阵地建设。其中,南充市全市有200多个农村电影放电队,在2006年,共放映电影14560场,观众达820万人次,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德阳市的5个流动电影放映队深入社区、农村,平均每年为广大群众放映电影3600余场。

据统计,至2012年底,在四川省演出大军中,频繁活跃在农村的文艺表演团体发展到309家,占全省总量的57.22%;农村网吧4401家,占全省总量的47%;在乡镇布点的网吧占新设连锁网吧直营门店的75%;农村歌舞游艺娱乐场所2942家,占全省总量的42%。如德阳市全市有宣传队、演出团239支,文化中心户46家,其中从个体“背篼”杂技马戏班起家的德阳杂技团走红京城10余年,年收入近千万元,演出总场次2万余场,已成为一支强劲的民营杂技团队。近年来,四川省文化厅实施强有力的措施,采取民办公助办法或依靠社会力量鼓励发展民营剧团,支持进城农民工自办文艺演出团体,通过多种形式解决新一代农民和农民工“看戏难”的问题,繁荣文艺,演出重心逐渐转向县(区)、乡镇文艺大舞台。一批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剧(节)目,一批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的新农村建设题材的优秀作品日益凸现城乡演出市场,极大丰富了基层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如2012年省文化厅、省财政厅为藏区牧民定居点文化室配送100套文化设备,安排6397万元公共文化专项经费。省文化厅、文物局走进阿坝藏区寺庙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和文化遗产保护专题讲座。省歌舞剧院、省川剧院等文艺院团深入阿坝、甘孜、凉山开展巡演公益活动。四川博物院将“大篷车流动博物馆”开进牧区、农家、帐篷、寺庙和军营。本次活动累计开展演展场次达300余场,观众达35万人次。

文化阵地建设中,较为典型的是苍溪县乡村10%以上的家庭都办有自己的文化中心,在庭院里建设图书室、网吧,教授书法美术等,打造了闻名全国的“庭园文化”。以庭院经济为基础,以农户为单位,使农民成为既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农村文化消费的主人的“庭院文化”,是四川省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大创举。农民自办文化的兴起有利于净化农村文化市场,树立乡村文明新风,传承乡土文化,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致富能力,激发村民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乡村社会内部凝聚力,为我们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农村文化主管部门要建立激励机制和制定有关政策,加强对民营文化团体的正确引导,充分发挥他们在繁荣农村文化活动中的积极作用,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三、四川农村文化建设的“和谐”状态分析

立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构建,和谐文化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指向。诚如前言所述,和谐文化建设是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所谓“和谐”,从文化建设的内部要素看,是指农村文化体系内部的诸多内容和环节是平衡协调、积极互动,从文化建设的外部要素看,则是指文化体系与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平衡协调、积极互动。内外要素相统一,对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分析应当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既考察文化体系内部资源的整合和结构的合理性,又要考察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分析农村与城市、农村不同区域文化建设的差异情况。基于对这几个方面的详细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四川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效较为显著,但总体上,仍然存在诸多不和谐的因素。

(一)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的“和谐”度不高

四川的文化资源极其丰富,而且近年来,在文化建设中许多地区也加强了对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譬如,阿坝州利用其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构建“红色旅游”体系,推出“红色旅游”精品和线路;成都、绵阳、德阳、广元等地利用特色浓郁的三国文化资源,打造“三国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南充、达州、巴中等地也利用和发挥区域内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优势,丰富文化产品,打造“元九登高节”“嘉陵江文化”等文化品牌。毫无疑问,省内各种文化资源的利用较大程度地提升了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产业建设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这恰恰也是各地整合利用文化资源的首选,即把文化资源的利用与经济效益的提升紧密联结在一起,走“资源+旅游”的文化资源利用路径。

这种路径选择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功能作用。但这是一柄双刃剑。市场化也导致了各地在文化资源整合中对一些传承多年、优秀的民俗文化的弱化。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的强烈冲击下,农民的文化消费也逐渐出现分化,特别是许多曾外出务工或读书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减弱,偏好接受港台通俗歌星演唱会、网络等现代化的文化消费方式。两相比较,不少民俗事项和器物被冲淡和边缘化,日渐萎缩和凋零,甚至濒临湮灭。譬如,渠县三汇彩亭、达县石桥火龙、达县安仁板凳龙、宣汉薅草秧歌、宣汉马渡民歌等,都是深受广大农民群众喜爱的民俗文化精品,但是受现代传媒的冲击,再加之长期以来缺乏专门人才的保护和传承,这些极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民俗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再譬如,“绵竹年画”从宋代传承至今已逾千年,被公认为全国年画四大家之一。但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中,由于挽救资金短缺,绵竹年画未能进入申报序列。在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下,极可能********。此外,在资源利用中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也存在掠夺式开发的行为,造成许多民俗文化资源严重破坏;一些民间艺术品和手工艺品为了迎合经济市场而大批量生产,成为机械制作的工艺品,丧失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一些民俗风情被商业化和庸俗化,丧失独特性,等等。

总的来讲,文化建设过程中对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路径比较单一,依靠旅游开发带动文化产业发展是文化资源整合的最主要方式;且文化建设中外来文化逐步融合的趋向日渐明显,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在市场化进程中有所衰落。显然,文化资源的保护、整合和利用状况与丰富文化资源现状是不对称的。

(二)农村文化建设整体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从横向比较,四川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着较多的局限性,整体发展仍然滞后,与东部沿海或中部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从纵向发展来看,近年来四川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快,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不断地实现着历史性的突破。但是文化生活整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这在政府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总体状况以及农民个人的文化消费支出方面都有体现。

就政府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总体状况而言,文化财政支出增长速度明显低于政府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文化事业的投入又明显低于卫生医疗和教育等其他公共事业的投入。在经济建设、其他公共事业和文化事业三个方面,基层政府首先是将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对于基层县乡领导来讲,“不抓粮食没饭吃,不抓文化不要紧”,因此,县乡财政大部分用于经济建设项目上。在经济增长的带动下,通村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最低生活保障、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医疗卫生保障等公共事业的发展是基层政府的次关注点。分析2002年至2006年的财政预算支出及文化事业费支出情况,省财政预算支出从2002年的701亿元发展到2006年的1342亿元,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文化事业费占地方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却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当然,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和农民生产生活的需求状况,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发展项目的关注和支出是可以理解和予以支持的。但是,文化事业投入比重的偏低,无法有效满足农村农民的文化需求,可能造成农村经济、社会、文化跛足前行,从而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效,这也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就农村农民个人收入和支出情况而言,虽然近年来四川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文化消费支出反而呈现出下降趋势。以2006年为例,四川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13元,比上一年增加了210元,增幅为7.5%;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2395元,增加120.9元,增长5.3%。然而,详细分析农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内容,发现农民生活消费呈现出“二降六增”之势。“六增”,即人均居住消费支出328.6元,增长40.4%;人均交通和通信支出203.6元,增长18.7%;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人均42.3元,增长16.8%;衣着消费支出人均133.3元,增长14.6%;家庭设备及用品消费支出人均114.4元,增长11.8%;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人均160.3元,增长11.0%。“二降”,即食品消费支出人均1216.2元,下降2.3%;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人均196.6元,下降12.7%。可以看出,农民生活消费支出主要用于居住、交通、通信、衣着以及医疗等;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费用所占比例极少。而在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方面,相当大的比重仍是用来支付子女教育,文化娱乐方面的支出少之又少。这一定程度地反映出农村农民文化建设的滞后。

除此之外,农民文化消费中出现的“颓废”倾向也应当引起注意。在路过一些偏远村庄时,我们也常常会惊讶地发现农户院坝里常常有人在“打麻将”,由此感叹四川休闲文化的盛行。有些地方,农民经济收入虽然不断地在有所增长,但健康向上的文化消费并没有随之出现,相反,一些农民休闲的生活方式几乎全用在了赌博上,不良风气滋生蔓延。

(三)农村文化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