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和谐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8496400000014

第14章 四川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研究(4)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城乡文化建设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如前所述,城乡文化在资金投入、文化生活形式与内容上差距很大,几乎所有一流的文化设施、文化人才、文化资源和文化活动均集中在城市当中,而农村地区的文化供给比较单一,看电视基本上成为广大农民的唯一消遣。城乡文化强弱的巨大差距使得目前大多数农民的思想观念还滞后于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还滞后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要求,农民的诚信意识和道德观念等非正式制度因素,还远不符合社会文明迅速发展的要求,从而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因此,党的十七大提出:要重视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我省一些乡村在城乡文化共建方面也有比较成功的例子,比如位于四川郫县附近的战旗村开展的“高校+支部+农户·大学生进农家”活动就是较成功的一种城乡文化共建共享的组织形式。在活动中,大学生的新观念、新思想、新文化使广大农民深受感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民生产、生活习惯的改变,成为推进城市文化资源向农村辐射的有效形式。这一事例说明,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是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中,必须树立城乡文化和谐共生的观念,必须认识到城乡文化各有其特定的建设主体,满足不同群体的精神需要,也体现了不同的内在特点,在新的文化发展战略中应该强调彼此的差异性、互补性与层次性。一方面,城市文化必须把发展乡村文化纳入自身范畴,为乡村文化培植新资源与新内容。另一方面,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有目的、有组织地主动接受城市文化的辐射与牵引,从而广泛地传播现代文明的价值观念。

(五)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

访谈中我们发现,在关于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上,目前存在着几种不同思想:一种观点是将文化作为经济的附属,以是否对当前经济建设有用的价值观点来衡量文化事业,有用的就重视和发展,无用的就不重视甚至丢弃。另一种观点则主张只有经济上去了、发展了、国家富裕了再去进行文化建设,单纯强调当前要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牺牲文化建设是加快发展经济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以上观点反映了目前农村一些领导干部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共同心态,即认为经济建设比文化建设更重要。特别是在一些发展落后地区,不少领导并没有意识到文化贫困既是经济落后的结果,更是经济落后的原因。

其实,就经济与文化的关系来讲是具有多层次性的。从我国沿海一些城市改革开放的经验来看,文化的发展可能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但到一定程度时则需要有文化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最终形成经济与文化发展的相互促进。比如深圳市,经济发展速度领先于其他地区,但文化事业的发展曾相对滞后。结果导致经济发展缺乏后劲,社会弊病丛生。近些年来,深圳市注重文化建设,把文化的发展放到城市整体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努力使文化发展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已取得显著成效。因此,我们当前所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应吸取改革开放之初城市建设方面的一些经验教训,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和谐文化整合、凝聚、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建设的巨大推动作用,达到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

(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是我国在2004年后逐步提出来的新概念,它其实是公益性文化事业概念的变身,体现了政府职能转向提供公共服务的趋势,具有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利性、文化性、益智性等特点。根据《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内容包括推进农村文化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增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完善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人才技术保障、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长效运行机制。

农村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影响,经济与文化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相对城市而言,属于文化发展中的“弱势群体”,因此,从保障文化权利,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出发,在农村中构建合理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势在必行。首先,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富裕起来的农民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同时,由于文化服务、文化产品不够丰富,基本文化活动设施配套不全,农民的文化生活总体上还较贫乏,广大农民的文化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就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其次,是打造服务型政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现实需要。随着政府职能从管理向公共服务的转化,在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性、整体性的文化利益上,只有政府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有组织地整合公共资源,实现这种广泛的公共权利,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就成为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最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制度基础、物质保证、人才队伍、基本保障等方面的建设,才能实现农村先进文化的科学发展。同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也促成了政府资源、社会资源、服务资源、管理资源、经济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设备资源、观众资源等各类文化资源要素的全面整合与有效利用,从而促进了文化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前所述,目前,我省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存着不少问题,比如文化机构不健全、人员配置不到位、文化设施落后、区域发展不平衡、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等,这都需要我们用战略的思维、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五、四川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难点

农村和谐文化的建设受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和体制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如何克服这些制约因素,是当前农村和谐文化建设面临的难点。结合四川具体情况来讲,建设农村和谐文化建设面临的难点有:

(一)克服环境与人口等“先天”条件的不足

农村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消费需求很大程度地受地理环境、人口分布因素的影响。而四川的这些条件可以说是“先天不足”。

总的来看,四川2/3以上的农村地区分布在边远山村或民族地区,虽然自然风光秀美,但受地理环境制约,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大大地影响了农民对电视网络、电子传媒等外来先进文化的接受。不仅如此,农村村庄布局分散也较大程度地影响了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据了解,除了继续沿用新中国成立初期土改运动分配住房而保持的聚集而居的状况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农民对房屋进行新建,而且很多就选择在自家责任地里修建新房,逐渐形成了单家独户、分散居住的村庄分布格局。在民族地区以游牧为生的农村地区,由于生产生活方式,分散而居的特点更加明显,使村内的文化交流和信息沟通减弱,公共文化生活空间出现弱化趋势。有些地方,如甘孜阿坝一带,由于其人口居住过于分散,交通不便,建立固定模式的村公共图书馆意义实际不大,很多建了也是处于“闲置”状态。

此外,人口众多,教育文化水平不高,成人社会衰落也是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四川,一直是我国的农业和人口大省。据国家统计总局统计,四川8700多万总人口中有6000多万农业人口,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7%以上。但是,与四川庞大的农业人口基数相对应,四川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其中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人口比例为8%,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人口占92%。可见,全省农村的绝大部分劳动力只接受了基础教育。整体受教育程度低本身就严重制约了农村的文化建设和发展。不仅如此,农村中相对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往往又是外出务工的主要群体。根据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全省农村劳动力流出664.91万人,占全省的14.21%。老人、儿童留守非常普遍,由此形成了“乡村空巢化”(又被称为“成人社会衰落”)现象。这对于农村文化娱乐活动的组织、民俗文化的传承等等都必然产生深刻影响。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出,意味着文化积极分子离开了农村,农村文化既缺少积极的组织参与者,也缺乏热情的消费者。许多自发建立的群众文化组织面临各种困难,甚至文化活动无人组织、无法开展。农村公共文化呈现出弱化趋向。

上述种种因素纠结在一起,而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何克服这些“先天”条件的不足,就成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首当其冲面临的难点问题。

(二)弥补精神信念迷失带来的缺憾

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不同社会价值观特别是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理想信念的缺失已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在农村,信念缺失的危机程度更加不容乐观。这在一些农民对财富的追求、对迷信的崇拜和对精神生活的选择上面都有所体现。在财富追求方面,一些农民缺乏致富的技能,也没有致富的渠道,而对财富的向往使“见利忘义”的价值取向有所增加。譬如,偏远落后山区的女孩子到沿海城市从事性工作在以前是非常丢人的一件事,但是,现在受极度渴望财富的社会舆论影响,人们对类似事情评价复杂化、多元化,很多人在鄙视的同时开始滋生羡慕的成分。这显示出,财富追求中传统的伦理观念正在逐渐消失或发生转变。在精神生活的选择上,面对社会转型,一些农民整天无所事事,沉迷于博彩或色情活动等,曾经席卷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的地下六合彩,近年来在四川部分农村也有所抬头(《四川日报》和《达州日报》对此有过报道)。此外,封建迷信活动在农村也还很有市场。在农村一些地方,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书籍、图画充斥集市和商店,一些农民崇尚算命测前程,盖房送葬请风水先生,小孩生病请“大神”消灾免难等。

上述种种,反映出农村的精神信念迷失状况。而精神信念的迷失,使文化缺少了内在的积极的支撑力量。因此,如何引导迷失的精神信念,弥补其带来的缺憾是农村和谐文化建设面临的又一难点问题。

(三)建立系统完善的文化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