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和谐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8496400000005

第5章 和谐文化建设概述(3)

第三,重上级命令,轻长远规划。根据对四川省乡镇干部的调查,目前乡镇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已有一定程度的认识,认为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当地新农村的建设。但是,有72.9%的乡镇干部认为,虽然当地政府在每年的年初工作规划中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规划相当重视,但却缺乏具体的一些措施与办法。只有10.7%的乡镇对农村文化建设做了详尽的规划。

第四,重老年文化建设,轻中青年文化需求。农村文化建设应该覆盖每个年龄段的农民群体,但是从当前村级文化现状来看,一些地方存在着重老年文化建设、轻中青年文化需求的现象。在甘肃,从村级文化设施来看,不少地方都是以老年文化室为主,电视机、几副棋牌、几份报刊,还有室外的健身路径,老年农民在这里看电视,玩玩棋牌,满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中青年农民渴望的文化科技类图书相对较少,有的图书室里图书结构欠合理,缺少阅读的吸引力,电脑更是难觅踪影。从村级文化活动来看,老年人自娱自乐的娱乐和健身比较常见,中青年农民最迫切的文化科技培训等比较少见。在欠发达地区,一些村子里年轻人外出经商、务工,老年人和小孩留守在乡村,村级文化活动开展中,渐渐忽略了青年人的文化需求,个别村子青年文化呈现沙漠化现象。造成农村文化发展不对称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实施,基层政府对老年工作重视,老年协会在农村老年文化工作开展中的作用,使农村老年群体的文化生活有了比较大的改善。一些市、县老年体协面向农村开展健身球操、柔力球培训,为老年文体团队的发展和壮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反观中青年农民群体,他们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而他们正常的文化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有些地方甚至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集体缺席,这对于农村文化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

第五,重文化事业,轻文化产业。如,四川省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较好的地区集中于城市的近郊或旅游资源基础雄厚的地区,而在众多贫穷落后交通不便的地方,文化产业则无从谈起。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22.3%的乡镇根本没有进行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而在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乡镇中有近一半的乡镇都在发展乡村旅游业,只有17.1%的乡镇在尝试创出当地特色的农村文化品牌。在问到当地农村文化建设与当地文化特色的联系程度的问题时,有57.4%的干部认为当地的文化建设缺乏个性特色;51.2%的干部反映本地的文化活动只是偶尔与本地的特色文化资源相联系。可以说,四川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各地发展文化产业品种单一,同质化竞争明显,缺乏长远的文化品牌战略建设计划。

(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西部文化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民族性、地域性特征融为一体,形成了西部文化的多元化、多样性特点。不同的民族分隔在不同的区域,而同一民族也常常被地域分隔多处,造成西部民族民俗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异常突出,如汉苗、彝藏、傣、南侗北侗、白瑶、黑瑶等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如独特的饮食习惯、传统服饰、建筑风格、节庆习俗、人生礼俗、宗教信仰,等等。文化的多样性特点是西部文化繁荣发展的一种外在体现。但是,也应当看到,这种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正在遭遇的挑战:

第一,民族文化存在商品化、庸俗化的现象。随着西部大开发的经济重点向西的深入推进和转移,孕育西部地区传统文化的生成环境正在发生改变,传统文化受到了强烈冲击,出现了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被商品化、庸俗化,各少数民族的价值取向被同化以及传统的民族文化面临退化的危险,由于一些外在环境的改变,一些民族语言文字和文化艺术正在失传。

第二,经济发展带来了文化载体的破坏和损毁。在旧城改造中,一些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城市和农村建筑遭到破坏或拆毁,存在以开发民族特色旅游景区为名对传统的文化景点等进行改装,占用毁坏古迹遗址兴建现代化设施等现象。

在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中,“如何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发展,避免特色文化被取代或同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探索和研究。

(四)缩小文化发展的地区差距

1.省与省之间的差距

当前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发展不平衡,首先表现为西部12省区市之间的不平衡。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西部各地区间显现出比较明显的不均衡特点,由此也带来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均衡。目前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较快、较为成功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广西、云南、四川等几个省区;而在其他一些省市区,虽然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也对文化资源做了一些开发,但是由于缺乏对文化的深度开发,文化产业链不长,限制了文化附加值的获取,总量规模偏小,市场机制不完善,文化生产力低下,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都需要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2.省域内的地区差距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西藏自治区文化服务和相关情况从区域发展情况看,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距和发展的不平衡性,七地(市)中,拉萨市、山南地区、日喀则和林芝地区的发展情况较好,这也反映出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当地的文化底蕴和发展理念等有着非常强的依存关系。在拉萨市周边农牧区乡镇立足本地实际,结合历史传统,打造个性旅游精品线路,以节造市,引导农牧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旅游业中,在活跃西藏自治区旅游业的同时,有效增加了农牧民的现金收入。如拉萨市城关区娘热乡,在拉萨市和城关区文化局以及业务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在能人格龙团长的带领下,于1999年正式成立了“娘热乡民间业余艺术团”。演员由过去的18名发展到现在的64名,固定资产从刚开始的零累积到现在的300万元,走上了“以文养文”和“以企业养艺术团”的发展道路。艺术团现在每年演出的收入能达到20多万元。艺术团从以往的等待节假日演出,到如今的大打旅游主意,与拉萨市各酒店、各娱乐场所、各度假村签订演出合同,临时参加各种庆典活动,甚至参加私人举办的结婚典礼等来增加艺术团的收入,提高了在群众中的知名度。演员的年平均收入达到6000元,个别演员的年收入可上万元。但在偏远的地区,如那曲、阿里等地,除了一年一度的赛马节和象雄文化节外,几乎没有什么文化活动。农牧区就更是如此,农牧民享受的藏语广播和藏语电视频道节目以及其他文化产品非常单一,更谈不上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农牧民收入的增加作用。另外,本地(市)的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低,迄今为止尚未形成统一、开放、有序、规范、高效的文化市场,文化中介机构短缺,全区从事新闻出版业的人员只有5800多人,具有专业水准的文化经纪人、制作人、策划人、代理人十分稀缺。

(五)肃清封建迷信的消极影响

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等国家法规,西部和谐文化建设应当尊重一切合法、人道的宗教形式。

在西部地区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宗教思想和某些宗教的教规、教义深深地渗入到民族文化、风俗习惯乃至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呈现出分布广、影响深、群众宗教观念牢固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些迷信活动仍残留于广阔的西部农村。近几年来,许多地方修庙、算命、装神弄鬼的现象甚嚣尘上。不但普通老百姓信,有些党员干部也信,甚至上当受骗之后仍不觉悟。这些都与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和村民文化素质低下大有关系。

在甘肃农村调查时,当问及“当地看风水、占卜、算命、做道场、出大殡等情况是否普遍”时,回答“十分普遍”的占24.08%;回答“较普遍”的占29.32%;回答“一般”的占36.65%;回答“不存在”的占9.95%。

同时,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内容低俗的娱乐活动轻而易举地侵入了农村,有的县、乡电视台播放的都是一些或诉诸暴力,或渲染色情,或教唆犯罪的低俗电视剧,给农(牧)民造成了严重的精神污染。一些县城、乡镇的游戏室、歌舞厅、录像厅、网吧,成了低级庸俗、落后腐朽的精神垃圾传播地,污染和毒害着农村的青少年。农村出现的“五多”现象值得忧虑:一是赌博的人增多;二是搞封建迷信的人增多;三是信仰宗教的增多;四是寻衅闹事,扰乱治安的人增多;五是中学生辍学的多。可以说,西部农村文化的严重落后已经影响到了精神文明建设,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和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如不采取相应对策加以制止、纠正和引导,必将对农村社会发展、社会稳定及经济繁荣造成不利影响。

(六)重视文化市场领域的反分裂斗争

西部地区边境线最长、邻国最多,集贫困山区、革命老区、自然保护区于一体,具有重要的地缘价值、文化价值、政治价值。所以,西部地区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国家地位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地处边疆的西藏、新疆、内蒙古、云南等省(区)就成了国内外敌对分子从事渗透、分裂我国罪恶活动的地域。以西藏来说,和平解放至今已60多年,党在西藏的执政道路艰辛曲折,历经困难、风险和挑战。由于西藏一直处于反分裂斗争的前沿阵地,分裂与反分裂斗争异常尖锐、复杂。自和平解放西藏以来,特别是民主改革以来,****集团在西方敌对势力的挑动和支持下,从未放弃过将“********”出来的政治幻想和分裂图谋,把分裂活动引向境内,不断向我党的领导、向社会主义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猖狂进攻。

****集团和“****”的分裂活动主要通过文化和宗教渠道进行。据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不完全统计,从2002年至2007年,文化市场管理部门在全区文化市场缴获的包含“********”内容的各类非法出版物110万件,其中政治性非法出版物17万件,****集团反动出版物7万件。这些反动音像制品和出版物严重影响了全区的局势稳定,扰乱了西藏文化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这也充分说明了,在西藏及西部各省区,文化战线的反分裂斗争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觉。****和“****”分裂集团长期利用宗教从事民族分裂活动,他们以西方传媒为主渠道,以寺庙为主要阵地,制造分裂舆论,给这些地区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对各项事业的发展,特别是给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干扰和影响。尤其是近年来,****集团在我国边境地区利用各种手段引诱境内学生到境外就学,吸引广大农(牧)民子女上学,与我们争夺青少年,这对学生的政治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008年西藏“3·14”事件和新疆近年来的多起暴乱事件反复警示我们,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分裂与反分裂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从深层次原因讲,就是民族文化的差异,被敌对势力放大成民族对立和隔阂。因此,广泛深入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宣传、组织和发动各族群众,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和文化观,牢固树立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富强中国的科学观、价值观和社会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广泛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伟大的祖国、热爱伟大的社会主义。

(七)降低“5·12”汶川特大地震带来的损失

1.进一步修复灾区物质文化设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