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理曹操
28498400000009

第9章 天上真的掉了一个馅饼

曹操闻知老父遇害,痛彻心扉,哭倒在地。夏侯惇等人将曹操扶起,说:“这是陶谦放纵军士,才会如此后果,必须对他兴师问罪。”

陶谦明明是盛情招待,并细致周到地派人护送。夏侯惇为什么会将一切归罪于陶谦呢?夏侯惇的看法典型地表露了固藏于人类头脑中的“基本归因错误”。

“基本归因错误”就是,当我们解释他人行为时,我们会低估情境的影响力,而高估个人内在特质的作用。张闿等人是因为避雨到了寺庙里才临时起意要杀人劫财的,并不是一开始就蓄意为之,更不是陶谦有意指使。如果没有这一场雨,说不定张闿就不会起这个恶念。但夏侯惇却将这一切都归罪于无辜的陶谦。

而对于曹操来说,此时最需要的是为自己的愚蠢(即没有派出足够强大的兵力去迎接父亲)找到一个开脱的理由,所以,陶谦也就成了最合适的替罪羊。

曹操咬牙切齿地发令,起动大军,杀奔徐州,为父亲报仇,所到之处,草木不留!此时,陈宫正在东郡担任从事,他一向与陶谦交好,得知曹操起兵报仇,连无辜百姓也不放过,慌忙星夜去拜见曹操,希望曹操能够给自己一点面子,也好拯救大难临头的百姓。

陈宫之所以敢来见曹操,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毕竟曾放了曹操一条生路,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恩惠。但是,他没有想到,自己的不告而别却深深地伤害了曹操,曹操对此一直耿耿于怀。

果然,曹操虽然接见了他,却故意没有赐座。这个细节也说明了曹操的城府其实并不是那么深。

但即便如此,陈宫还是有机会说服曹操收回成命的。可是,陈宫一张嘴,就犯了无可挽回的错误。

陈宫说:“我听说明公您尽起大兵,要扫平徐州为父亲报仇,所到之处,尽杀百姓,因此我特意前来进言。陶谦是一个仁人君子,并非刚强好利之辈。他派出的护送之兵之所以会行此恶事,肯定另有缘故。而且,州县之民都是大汉百姓,与明公您无冤无仇,杀之不祥,请明公三思而后行!”

陈宫一开始就将曹操钉在错误的柱子上了,这怎么能够让曹操接受呢?而陈宫最大的错误则在于采用了“中心途径”的说服方法。曹操此刻正处于万箭穿心般的悲愤之中。当一个人在极度愤怒的时候,是很难用“中心途径”加以说服的,他根本听不进任何符合事理的建议。

曹操大怒,但冲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却和攻打徐州毫无关系。曹操说:“你此前弃我而去,今天还有什么脸面来见我?”一句话揭示了陈宫不告而别之举对曹操的重大打击。而曹操一开口就说这句话,也说明了他其实是一个心中藏不住情绪、喜欢快意恩仇的人。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曹操后来虽然也当了丞相,但他的肚子根本撑不了船。其实,这也是曹操爽直可爱的一面,亦可见世人对曹操老奸巨猾的评价其实很失公允。曹操的这种性格还将在今后的诸多场景中屡屡展现。

“陶谦杀我全家,我恨不得杀了他,摘胆剜心来祭奠我的家人。你一向与陶谦交好,怎么敢来阻拦我?”

陈宫与陶谦交好这一事实也非常不利于说服,因为这代表着陈宫与陶谦的立场是一致的,陈宫是为了陶谦的利益才来当说客的。而陈宫一开始就指责曹操不听陶谦解释,滥杀无辜百姓的不对,更是让曹操将陈宫置于相反的立场上了。

其实,陈宫更应该采用的是说服的“外周途径”,首先要承认丧父之痛确实是为人子者所不能承受的,也一定要报仇雪恨的。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站到与曹操一致的立场上去。紧接着,陈宫不妨话语一转,委婉地提出:“我只是不知道谁又能为吕伯奢报仇雪恨呢?”

曹操误杀吕氏全家和陶谦“误杀”曹氏全家大致是同一类别的事情。

曹操的内心如果坚持为自己辩白,那就应该能够理解陶谦无意犯下大错的那种懊恼苦闷的心情。说不定,这样就能以情动人,缓释曹操的报复冲动。

心高气傲的陈宫被曹操劈头盖脸一顿痛骂,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他本来以为,凭着自己对曹操的救命之恩,就算曹操不肯听从他的劝告,也不至于被肆意凌辱。但曹操的表现却给了他当头一棒。陈宫羞愤难当,默不作声,灰溜溜气鼓鼓地离开。这一次说服的失败,让他无颜再回东郡,他拨转马头,去投陈留太守张邈。

曹操一路进兵,直逼徐州城下。

陶谦出城赔罪,却被曹操怒骂而回。曹操挥军将陶谦击败。陶谦无奈,准备自缚去曹营请罪,以救徐州百姓。

麾下谋士糜竺献计说,请北海太守孔融以及青州田楷出兵来救。孔融又邀请刘关张三人一并来救徐州。

刘关张一路杀开曹兵重围,进入徐州城中。陶谦急忙设宴迎接,犒劳刘备等人。

陶谦见刘备仪表非凡,英雄气十足,立即命糜竺取来徐州太守的金印,要交给刘备。

陶谦的想法很简单。他担任徐州太守早已深感力不从心,恨不得早日解脱这副重担,所以见了刘备气宇轩昂,又是汉室宗亲,立即就起了相让徐州之意。

陶谦说:“现在天下纷乱,帝王懦弱,您是汉室宗亲,正该力保社稷。

老夫我已经年过六旬,无德无能,朝夕不保。您名闻海内,是当世的豪杰,正好替代老夫来掌管徐州,所以,请您接了这颗大印吧。”

一般人以为,陶谦凭空把一个大州让给刘备,相当于给他一个天大的恩惠,漂泊无依的刘备应该感激涕零,立时笑纳。没想到,刘备却像受了惊吓一样,当即伏地跪倒,说:“我虽然是汉室子孙,但功德微薄。

现在担任一个平原相已经不称职了。这次我受孔融之托,为了大义,前来相救徐州。太守何出此言?莫非是怀疑刘备有吞并之意?我若有此心,天打雷轰!”

刘备的第一反应就是陶谦在试探他!刘备此时正在苦心经营自己的名声,他非常担心陶谦对他的来意有所误解,所以立即斩钉截铁地对天发誓,自己只是为大义而来,绝对没有觊觎之心。

陶谦诚心诚意地说:“我不是故意试探,而是真心实意要把徐州让给您。”

但刘备万般推辞,只是不肯接受。

实际上,陶谦这次让徐州是绝对不会成功的。即便受让方不是非常顾惜自己名声的刘备,换了另外一个人,也会坚决推辞的。

际上是“过度合理化效应”在作怪。

互惠原理根深蒂固地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效用。我们总是为了某种收获而辛勤付出,而且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够收获丰厚。但是,这种回报存在一定的限度。如果回报过于丰厚,而付出过于稀少(也就是极大地超越了合理的范畴),就会在我们的内心造成认知不协调,让我们深受困扰。我们偶然会期盼天上凭空掉下一个大馅饼来,但一旦天上真的掉下了大馅饼,我们反而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也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更为甚者,我们会怀疑这会不会是一种假象或骗局,并进而避让三舍。

刘备刚到徐州,寸功未立,所谓无功不受禄。而陶谦竟然要把整个徐州让给他,这当然是超过了任何人合理想象的范畴了。刘备自然不敢也不能接受。就算刘备自己被陶谦的诚意感动,但他人一定会理解为刘备假借救助之名,利用武力,逼迫陶谦让出徐州的,一贯奉行“仁义”的刘备,是不会让这种流言影响到自己的声誉的。对刘备来说,目前正处于营造名声、积蓄实力的阶段,如果被人冠以“伪君子”称号,就是得了徐州,也会失去天下人的信任。

所以,无论陶谦如何示诚,刘备都不接受。陶谦无奈,只好收回金印,和刘备商讨如何应对曹操。

刘备说:“待我写一封信给曹操,劝他退兵。如果曹操不从,再行厮杀也不迟。”

刘备的信是这样写的:“备自关外得拜君颜,嗣后天各一方,不及趋侍。向者,尊父曹侯,实因张闿不仁,以致被害,非陶恭祖之罪也。目今黄巾遗孽,扰乱于外;董卓余党,盘踞于内。愿明公先朝廷之急,而后私仇;撤徐州之兵,以救国难,则徐州幸甚,天下幸甚!”

刘备的信并不比陈宫的言辞高明多少,所以,没能说服曹操退兵也是可想而知的。曹操见信后大怒道:“刘备算老几,竟敢写信来劝我?!话语中还有几分讥讽之意,我看不如斩了使者,立即攻城!”

信要是写得不好,是会连累送信人的。幸好郭嘉在旁,救了使者一命。相比较而言,郭嘉的说服就很见功力。郭嘉说:“主公息怒,既然要与刘备交战,不如好言写封回信,以麻痹刘备,我们正好借机准备攻城。”

曹操并不是一个难以说服的人。陈宫和刘备都是站在与曹操相悖的保护徐州的立场上来说服曹操的,当然无法奏效。而郭嘉却是站在可以更好地满足曹操利益的立场上来说服曹操的,当然很容易就成功了。

曹操回嗔作喜,决定写一封回信,交由使者带给刘备。

心理感悟:无功不能受禄,无由不能施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