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的优秀儿女
28506400000012

第12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5)

1962年,西北国棉一厂为了提高棉布质量,消除布面上的细节疵点,要求细纱工序减少条干不匀的现象。这在当时技术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对细沙工人是个不小的难题。赵梦桃不畏艰难,刻苦钻研技术,在吸取其他纺织能手经验的基础上,摸索出了一套科学的巡回清洁检查操作法。这种操作法可以使细纱车不受任何污染,制出棉布的断头较以前减少2/ 3,粗细节坏纱比过去减少70%左右,这是对“郝建秀工作法”的内容的充实,对提高棉纱条干均匀度和棉布的质量起了重要作用。后来,陕西省纺织工业局把这套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在全省纺织工业战线上推广,《陕西日报》也把这种技术的推广作为重要消息予以报道。不幸的是,正当这株“红桃”繁花初绽的时候,赵梦桃旧病复发,又住进了医院。六年前她就因肺部患病住院手术。那时,她想的是工厂、工友,未等痊愈就回厂上班。这一次,虽然她已成为身患绝症的重病号,但她依然在卧床上想着工厂、工人姐妹和新操作法的实施情况。为了不影响工厂的生产,她不让组织上派人来护理;在刚能由护士扶持下床时,就挣扎着自己洗脸、倒水,还帮助重病人洗脚、擦澡,为护士裁剪“油纱布”,还经常以“临时护士”身份,帮助护士作输液准备、打扫病房和爬上窗台擦窗子;护士和病友觉得她太辛苦了,怕她病情会恶化,劝她多休息,可是她依然坚持工作。

1963年4月27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在咸阳召开表彰赵梦桃及其小组先进事迹大会,代省长李启明宣布授予赵梦桃“优秀的共产党员、模范的共产党员、先进工人的典范”光荣称号。表彰会后不久,即同年6月23日,这位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全部献给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细纱女工,不幸过早地被病魔夺去了年轻的生命。然而她的事迹感染和激励着一代代青年,她的朴素而崇高的形象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编者的话

赵梦桃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她以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立足本职、忘我劳动、积极进取、争创一流,集中展示了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时代风貌和崇高品格,不愧为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楷模。她用一颗赤诚的心,用模范的行动,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无论文明进步到哪种程度,无论财富积累到何种地步,赵梦桃和这些劳模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都是我们永不褪色的骄傲。

25.好人好事的代名词——雷锋

雷锋(1940—1962年),原名雷正兴,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人。共产主义战士。1954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因工作出色,多次被评为“红旗手”、“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和“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在部队期间,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受嘉奖多次,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节约标兵”。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

雷锋是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二字已成为好人好事的代名词。1963年3月5日,******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

苦难童年

雷锋出生于1940年,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雷锋曾在一篇日记中写道:“我家里很穷,奶奶、爷爷、父亲、母亲、哥哥,都死在民族敌人和阶级敌人的手里,这血海深仇,我永远铭记在心中。”

雷锋的爷爷叫雷新庭,以租种地主的田地谋生,整年辛苦劳作,但仍无法维持家人的生计,最后身染重病,卧床不起。雷锋3岁那年冬天年关时,地主唐四滚前来逼债,要雷家在年前还清租债,雷新庭无力偿还,悲愤交集,病情加重,被活活逼死。

父亲雷明亮,参加过******领导的湖南农民运动,当过自卫队长。1938年被国民党抓去,遭到毒打,造成内伤和残疾,回到家乡后边养病边种地勉强度日。1944年又遭到日寇毒打,伤势更加严重。翌年秋天不幸逝世。

母亲张元潢,也是一个受尽折磨的苦命人。她是铁匠的女儿,生下来几天,由于过于贫穷,父母没能力抚养,就把她送进长沙一家育婴堂。简家塘一个姓杨的奶妈把她抱回家抚养,6岁时把她送给雷家做了童养媳。后来,被地主唐四滚凌辱而自尽。

哥哥雷正德,十二岁时外出当了童工,在繁重劳动的折磨下得了肺结核。一天,他突然昏倒在机器旁,轧伤了胳膊和手指,被解雇后又到一家印染作坊当了童工,由于劳累过度,肺病加重又无钱医治,不幸去世。弟弟也因为饥饿而死去。

雷锋在不满七岁时就成了孤儿。邻居家的六叔奶奶收养了他。他为了帮助六叔奶奶家,常常上山砍柴。可是,当地的柴山全都被地主婆霸占了,不许穷人去砍柴。有一天雷锋到蛇形山砍柴,被谭家地主婆看见了,这个地主婆指着雷锋破口大骂,要雷锋把柴运到她家,并抢走了柴刀,雷锋哭喊着要夺回砍柴刀,可那地主婆竟举起柴刀在雷锋的左手背上连砍三刀,鲜血顺着手指滴落在山路上。雷锋赶忙捂住伤口,忍住疼,两眼瞪着地主婆,他大声叫道:“总有一天,我要报仇!”这就是雷锋手背上留下三条伤疤的原因。

劳动模范

1956年夏天,他小学毕业后在乡政府当了通信员,不久调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被评为机关模范工作者,于1957年加入共青团。1958年春,雷锋到团山湖农场就职。同年9月,雷锋响应号召,到辽宁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机手。翌年8月,雷锋到弓长岭焦化厂参加基础建设,曾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损失,当时的《辽阳日报》报道了这一事迹。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期间,他曾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标兵,18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

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

1959年12月征兵,雷锋决定参军入伍。他身高只有1?54米,有点胖,娃娃脸,眉毛粗,眼睛大,体重不足55公斤,多项不符合征兵条件,但因政治素质过硬并且有经验技术,最后被破例批准入伍。入伍后,被编入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他努力钻研技术,后任班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有一次,雷锋出差去安东,去参加沈阳部队工程兵军事体育训练队。他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从抚顺一上火车,他看到列车员很忙,就动手帮忙干了起来。擦地板,擦玻璃,收拾小桌子,给旅客倒水,帮助妇女抱孩子,给老年人找座位,接送背大行李包的旅客。这些事情做完了,他又拿出随身带的报纸,给不认识字的旅客念报,宣传党的政策,一直忙到沈阳。

到沈阳车站换车的时候,他发现检票口吵吵嚷嚷围了一群人,近前一看,原来是一个中年妇女没有车票,硬要上车。

人越围越多,把路都堵住了。雷锋上前拉过那位大嫂说:

“你没有票,怎么硬要上车呢?”

那大嫂急得满头汗地解释说:“同志,我不是没车票,我是从山东老家到吉林看我丈夫的,不知啥时候,把车票和钱都丢了。”

雷锋听她说的是真情实话,就说:“别着急,跟我来。”

他领着大嫂到售票处,用自己的津贴买了一张车票,塞到她手里说:“快上车吧,车快开了。”那大嫂说:“同志,你叫什么名字,哪个单位的,我好给你把钱寄去。”雷锋笑道:“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说完他就转身走了。那位大嫂走上车厢还感动得眼泪汪汪地向他招手。

雷锋从安东回来,又在沈阳转车。他背起背包,过地下道时,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拄着棍,背了个大包袱,很吃力地一步步迈着,雷锋走上前去问道:“大娘,你到哪里去?”

老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俺从关内来,到抚顺去看儿子呀!”

雷锋一听跟自己同路,立刻把大包袱接过来,手扶着老人说:“走,大娘,我送你到扶顺。”

老人高兴地一口一个好孩子地夸他。

进了车厢,他给大娘找了座位,自己就站在旁边,掏出刚买来的馒头,塞了一个在大娘手里,老大娘往外推着说:

“孩子,俺不饿,你吃吧!”

“别客气,大娘,吃吧!先垫垫饥。”

“孩子”这样亲热的称呼,给了雷锋很大的感触,他觉得就像母亲叫着自己小名似的那样亲切。他在老人身边,和老人唠开了家常。老人说,他儿子是工人,出来好几年了。她是第一次来,还不知道住在什么地方哩。说着,掏出一封信,雷锋接过一看,上面的地址他也不知道,但他知道老人找儿子的急切心情,就说:“大娘,你放心,我一定帮助你找到他。”

雷锋说到做到,到了抚顺,背起老人的包袱,搀扶着老人,东打听,西打听,找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老人的儿子。

这些事后来被战友们知道了。有人评论说:“嘿,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雷锋关心群众是一贯的。有一天,他正在部队驻地附近擦洗汽车。突然阴云聚拢,下起了雨。他连忙拉开帆布盖车,一抬头,发现公路上有个妇女带着两个孩子,怀里抱着个小的,手里拉着个大的,肩上还背着个包袱,“叭叽叭叽”趟着泥水,在大雨中吃力地走着。

雷锋跳下车来,迎上前去一打听,原来她姓纪,从哈尔滨来,要到樟子沟去。她发愁地说:“兄弟呀,叫雨浇得,我都迷糊了,往哪走是正路呢?”

雷锋听了,连忙跑回宿舍,拿来了自己的雨衣给纪大嫂披上,接过孩子来替她抱着,冒着风雨送她们回家。一路上,那孩子冷得直打哆嗦,雷锋又脱下了自己的衣服给孩子穿上,一直走了将近两个小时,才把她们送到家。纪大嫂感激地说:“兄弟,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你的情意啊!”

雷锋说:“军民是一家,何必说这个……”

风还在刮,雨还在下,天也黑了。纪大嫂和家里人再三劝他宿下,等明天天晴了再走。雷锋想:刮风下雨算什么?一定得赶回部队,明天还要照常出车呢!就辞别了他们,又浑身湿淋淋地冒着风雨连夜跑了回来。

1962年8月15日上午8点多钟,雷锋在路面指挥战友乔安山向前开车期间,遭晒衣服被子用的柞木杆击中头部,导致颅骨损伤及脑机能障碍。雷锋同志因公殉职,年仅22岁。

编者的话

虽然雷锋的一生只经历过短短的22个春秋,但是他的模范事迹和高尚思想产生巨大影响。1963年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雷锋班”。******、******、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之题词。1963年3月5日,******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是:“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题词是:“谁愿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就应该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

雷锋的名字响遍全国,成为共产党员的象征与模范。他的优秀品质和先进事迹凝聚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即共产主义人生观或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雷锋精神。虽然雷锋离我们远去了,但是他的名字和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雷锋永远活在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