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的优秀儿女
28506400000017

第17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5)

沈浩一串串不平凡的足迹、一件件感人至深的业绩,生动诠释了一名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崇高境界。他忠于党的事业、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政治品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扎根基层、勤奋敬业的务实作风,舍己为公、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在群众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34.索道医生——邓前堆

邓前堆,1964年生,怒族,云南省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乡村医生,200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8年来,邓前堆不顾生命危险,靠一套滑轮,一根绳子,通过距怒江江面高30米、长100多米的溜索来往于拉马底村,为百姓送医送药,被当地群众称为“索道医生”。他每月仅有400多元补助,还经常为困难群众垫付医药费,积极开展预防接种和妇幼保健工作,用少数民族语言宣讲疾病预防、卫生保健常识,提高群众的保健意识,全村预防接种率达98%,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0%以上。20多年来,他累计出诊5000多次,步行约60万公里,诊治患者13万余人次,未出现一起医疗事故和医患纠纷。

2004年,他被评为云南省实施世界银行第七个卫生贷款先进个人,2011年被评为云南省“优秀乡村医生”和“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9月20日,邓前堆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2013年1月12日,获得“最美乡村医生”称号。

无悔人生选择与大山为伴

石月亮乡,一个在地图上要找半天的乡镇,逆江北上距离乡政府6公里之处就是拉马底村。滚滚怒江水至此,江流在巨大的落差中翻腾倾涌,排山倒海,惊涛拍岸,震天动地。

拉马底村,山高谷深、地势陡峭,6个自然村(村民小组)被湍急的怒江一分为二。

按照联合国有关规定,超过25度的坡地不适合人类居住,但由于特殊的地域和历史原因,这6个村民小组里,除少数几户居住在较为平坦便利的江畔公路边,其余大部分散居在坡度超过50度的崇山峻岭之中。江对岸害扎、拉娃达、格扎三个小组,至今仍靠溜索渡江。通往每一家的山路,都十分艰险崎岖。

邓前堆就出生在拉马底村一个叫培建的傈僳寨子中,从小奔跑于高黎贡山的山间小道,性格朴实坚韧,做事细腻执着。

1983年,年仅19岁的邓前堆,经乡卫生院乡村医生技能培训班取得从医资格后,回到拉马底村当上了一名乡村医生。

“山区缺医少药,从小目睹乡亲们小病小痛得不到及时治疗,拖成大病,当时我就想这辈子别的事不干了,就干医生了!”邓前堆说,当上乡村医生那天,兴奋得彻夜难眠,终于可以为乡亲们做事了。

如此一番话语,绝非邓前堆在记者面前自吹自擂。高原峡谷,千沟万壑,惊涛骇浪在此凝固;亮丽的傈僳民歌,如奔腾的怒江,充满了难以诉说的浪漫。但是一踏上这块土地,才知道什么叫贫瘠。

从当上了乡村医生那一天起,邓前堆下定决心,忍受着夏季蚊虫的叮咬、冬日里凛冽的寒风,翻越崇山峻岭,走村串寨,打针抓药,把脉诊疗,奔波在云封雾锁的高山峡谷间。

怒江湍流咆哮,江风刺骨。江对面的村民小组在云雾间隐隐约约。一条晃晃悠悠的溜索横跨在峡谷的江面上,这条100多米长的溜索,就是来往村庄两岸的桥梁。索道距离江面有30米,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仅靠溜梆和一根绳子通过100多米长的溜索,其艰险毋庸置疑,一旦出现意外将是九死一生。

就在这条危险的索道上,46岁的邓前堆已溜了整整28年。邓前堆最初背上药箱的激情渐渐沉淀为平静中的执着,他用生命履行着“服务乡亲,奉献家乡”的人生誓言。

28年里,邓前堆随喊随到,累计出诊5000多次,步行约60多万公里,从未出现过医疗事故,从未发生过医疗纠纷,救治了无数村民。

执着情怀 挽救生命比天高

拉马底村村民散居在深山中,交通相对闭塞,由于山高路远求医难,村民们有病只能用忍和拖,小病忍成大病,大病拖成不治之症。

紧靠公路的卫生室,看上去很不起眼,但在村民心目中,它却是熠熠生辉的一盏灯,温暖着病痛中的一颗颗心灵。乡亲们不能想象,如果没有邓前堆这样的乡村医生,他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在邓前堆的心中,“人命比天高,救人是第一”就是他的职责,只要有村民来喊,无论白天黑夜,不管山高路远,他都二话不说,立即出诊。

“邓医生是个好医生。”村民友前妮一见记者就道出了心里话。在记者跟随邓前堆出诊采访时,村民们都表达了对他的信赖和肯定。

22年前的一天,睡梦中的邓前堆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原来江对岸山顶拉娃达寨子一个村民突然剧烈腹痛,处于昏迷之中。此时,已经是深夜,外面一片漆黑。邓前堆毫不犹豫地带上溜梆,打着手电筒,背起药箱就走。邓前堆摸索着来到江边的溜索旁,一手拿着电筒,一手握住索把,瞬间溜到了对岸。

当时通往拉娃达寨子的路,要顺着河谷走,中途多处要过河,即便是白天,也得走4个小时才能到达。

乡亲病情危急,咋办?抄近路!邓前堆急中生智,选择了走直线翻越拉娃达山。借助手电筒光,邓前堆顺着陡峭的山势往山顶爬,途中手背被划破了几道口,都全然没有发觉;滑倒了多少次已记不清楚,足足爬了两个小时才到寨子。

“邓医生,你是飞来的吗?”当汗水湿透全身的邓前堆出现在村口时,让前来接应他的村民目瞪口呆。邓前堆顾不上休息,立即给病人诊疗,村民得的是急性胃炎,待救治后病情稳定下来,已经是凌晨5点了。因担心村民病情,邓前堆当晚就睡在了病人家里。

第二天早上起床时,看见病人已经在烧火做饭,邓前堆放心了。

2009年春节前夕晚上11时,害扎村民小组一户人家房屋起火,江对岸看到起火的村民纷纷溜过索道,赶去救火。邓前堆习惯地背上药箱,赶到现场。果然80岁高龄的户主开扒俄老人左手被严重烧伤。邓前堆当场给老人进行清创上药、吊针输液。过后几天里,想到老人是孤寡户,下山、过溜来村卫生室换药不方便,邓前堆就送医上门,每天一趟,过溜、爬山,赶到老人身边给他换药打针,治疗了一个多星期,老人烧伤的手终于痊愈。

“从医28年,我走得最多的是‘夜路’,几乎每周都有好几个晚上要出诊,给村民治病是大事啊……只要乡亲们健康了,我走再多的山路,也值得!”邓前堆对记者说,行山路、攀山崖、过索道,像这样深夜出诊治病救人的事,邓前堆不知有过多少回。

“一年365天,他白天坐诊,有时晚上还出诊,很少有时间陪家人。”邓前堆的妻子达付恒说。

在儿子范志新的记忆里,父亲总是早出晚归,时常几天外出不回家。虽然卫生室离家仅500多米,如果病人多或是有输液病人,很多时候都是母亲把饭送到卫生室来,若是母亲走不开,父亲一天就只吃一顿饭那也是常有的事。

28年来,邓前堆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夜半酣梦中,被前来求诊的乡亲叫醒;渺无人迹的山路上,披着星光独自回家。

为了让缺钱的乡亲们看病方便,邓前堆养成了一个习惯,无论是到山地里劳动,还是赶集、作客、走亲戚,他都会习惯性地挎上药箱,以便随时在田边地脚、林间崖下为村民提供医疗服务。村民们说,邓前堆就像亲人一样,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总是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随叫随到。

“乡村医生”这个词对于邓前堆来说,已不单是一种职业,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

医者仁心 守护乡亲健康

医务工作者除了要有一颗救死扶伤的心灵外,还要掌握一套精湛、过硬的医术,才能真正地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文化不高的邓前堆尽管多次参加了省、州、乡组织的乡村医生培训,但在行医过程中,邓前堆仍然感到所掌握的医学知识不够用,与维护村民健康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邓前堆说,他治过的最“严重”的病,还是一次外伤的清创缝合。

那是在2003年的一天,害扎小组村民邓扒才从陡坡上滚下来伤了眼睛,邓前堆闻讯爬了三个小时山路赶到伤者家里。病人的眼球都掉出来了,悬挂在脸上,眼角有一个大窟窿,窟窿里淤塞着一团泥。如果到县级或州级医院去治疗,可是天已黑,下山、过溜、赶路、找车,再到县城,顺利的话最快也要四、五个小时,万一到江边公路上没有车?怎么办?那得耗去多少时间?

情急之下,邓前堆立即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将眼角窟窿里的泥一点点抠出来,再将伤者的眼球塞回眼眶,固定包扎好。清洗、消毒、缝合、包扎、输液,一直折腾到深夜。病人家属打着火把,把他送下山。当夜,邓前堆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总担心病人感染和失明。第二天一大早,邓前堆再一次赶到病人家里。病人生命体征正常,并没有感染的症状,但邓扒才受伤的眼睛,最终还是失明了。邓前堆很惋惜地说:“倘若我这里的医疗条件好一点,或者交通方便一点,病人受伤那天能够及时送到外地的大医院,那他的眼睛一定不会瞎。”

如果说冒险过江出诊靠的是救命的信念,那么平时的医疗防疫工作则是对职业的恪守。邓前堆除了临时的出诊,仍然坚持每个月上山巡诊一次。现在通讯便捷,巡诊之前,邓前堆事先打电话通知村民小组长,请组长通知各户,让有病、需要药品的村民在寨子里集中。邓前堆每次都按时到达,现场为乡亲们服务。如果了解到有哪个病人来不了“集中报到”就诊,路再远,邓前堆也会送医上门。亲自去看一下,他才放心。

在28年的从医生涯中,邓前堆走村串户,风雨无阻,孜孜不倦地钻研农村实用医术,为病人精心诊治,提供咨询服务,宣传、落实防疫保健工作,用爱心与执着,用坚实的脚步和汗水书写了自己人生之歌。

目前,邓前堆有两个最大的心愿:一个是希望村子里修一条能通车的桥,这样江西三个小组的乡亲们得了什么大病,也可以用最快的速度送到外面的大医院了。另一个心愿就是,自己能尽快掌握骨折复位的操作技术。倘若自己全面掌握了骨折复位的技术,就不用动员跌伤骨折的乡亲下山进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