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2855500000004

第4章 分 金融危机西与东 (3)

再看更吊诡的地缘政治。波罗的海国家对俄罗斯有着特别的意义。这三国是俄罗斯屏蔽德国攻击的战略屏障。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打起来的时候,苏联就借机和爱沙尼亚签订了“互助条约”,随后占领了波罗的海三国。但西方始终不承认苏联对波罗的海三国的统治。铁幕两边围绕波罗的海国家一直在暗暗较劲。当年苏联解体,就始自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俄罗斯对这三国仍然念兹在兹。更微妙的是,波罗的海三国都有大量的俄罗斯居民。立陶宛的俄罗斯人大约占总人口的9%,而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俄罗斯人分别占其总人口的35%和30%。如果欧盟无力救助波罗的海国家,俄罗斯能够作壁上观吗?这三个国家如今经济危机严重,愤怒的人们纷纷上街游行,亲西方的拉脱维亚政府已经宣告下台,俄罗斯如今的势力又和当年苏联解体之后不可同日而语,这些都是必然出事的温床。

当年东亚金融危机几乎接近尾声的时候,印度尼西亚发生了暴动,学生上街游行、商店被抢、银行被迫关门,最终导致苏哈托下台。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金融海啸带来了经济衰退,而经济衰退可能引发政治地震。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动荡和地震不会发生在金融风暴的台风眼,反而会出现在偏僻而遥远的地方。我仿佛能看到成千上万的家庭陷入困顿和绝望。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一场该死的金融危机。

迪拜错不当诛

每当世界最高大楼建成的时候,往往就是经济衰退到来之际。1929年纽约股市崩盘之前,华尔街的克莱斯勒大厦和帝国大厦相继落成。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吉隆坡的双子塔楼刚刚刷新了芝加哥西尔斯大厦的纪录。这一魔咒再次应验,当世界第一大楼迪拜塔即将在2009年12月前完工启用的时候,迪拜债务危机不期而至。2009年11月26日,迪拜最大的国有企业“迪拜世界”无法按时偿还即将到期的35亿美元债券,宣布将暂停偿还债务6个月。这一消息使得刚刚风平浪静的国际金融市场再度掀起波澜。

当迪拜世界违约事件出现之后,有很多评论指出,这是由于迪拜过去盲目扩张、大规模投资,尤其是千金一掷发展豪华的房地产,最后导致债台高筑、地产泡沫崩溃。这当然是迪拜危机带给我们的最大的教训。近年来,尤其是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各国纷纷采取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大量的过剩资本涌入房地产市场,推高了房地产价格。但是,房地产是个高度顺周期的行业,当经济繁荣的时候,到处花团锦簇、歌舞升平,房地产是对盛世最好的献礼。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滚滚而来,金融机构也乐于大量提供开发贷款和按揭贷款,但是,一旦经济陷入衰退,楼市可能在一夜之间崩盘,地产商会像被冻死的苍蝇一样纷纷坠落,而房地产投资带来的坏账,会给经济带来长久而痛苦的伤害:银行的不良贷款会大幅增加,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急剧恶化,很多个人也会因此变成“负翁”。从这个角度来看,迪拜事件是一个及时的警报,它提醒其他国家有必要更加关注资产价格泡沫。

迪拜的好大喜功和盲目投资只是这次危机的一个原因,迪拜是犯了错,但错不当诛。危机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国际金融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过剩资本,而掌管投资基金的经理们可以轻易地动用资金,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进入新兴市场,他们进去的时候会推高当地的资产价格,而一旦市场上有风吹草动,又会仓皇出逃,引爆金融危机。在国际资本的流动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始终是供给因素,而非需求因素。新兴市场之所以能吸引到这么多的国际资本,归根结底是因为国际金融市场上存在大量的过剩资本,这些钱需要找到一个炒作的题材,这才产生了新兴市场的故事。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奥德修斯历经艰险,回到家乡之后,发现有一帮无赖求婚者正缠着自己的妻子,而且在自己的家中狂吃滥喝,几乎耗尽了他的家产。来到新兴市场的国际资本就是这样的求婚者。

但是,当新兴市场被一群看似狂热的追求者包围之后,慢慢地就忘记了自己只是一个被炒作的题材,慢慢地就相信了这一切都来自于自己的魅力。国际资本并不一定是阴谋的主使,但是,我们时刻需要记住的是,国际资本是没有情义的,也是没有理性的。迪拜事件之后,资本可能会再度“逃向质量”。这种逃跑很可能是非理性的“羊群效应”。就拿迪拜来说,这次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流动性危机,而非资不抵债的危机。直到2009年,迪拜所有到期的债务均被偿还了,尽管有的时候是通过政府发新债还旧债的方式。尽管迪拜欠了800~1 000亿美元的债务,但是阿布扎比的总资产估计超过5 000亿美元。但是,如果国际资本撤离新兴市场,一场接着一场的资本盛宴就会黯然散场,金融动荡将不期而至,迪拜的房地产市场在散场之后,价格将急剧下跌,这将引发银行坏账、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失业率攀高、经济增长停滞,一场新兴市场的流动性危机最后就真的变成了资不抵债的危机。具有后觉之明的专家们会纷纷指责这一切都是迪拜自己的错,而真正的元凶却逍遥法外。

汹涌的国际资本流动对迪拜来说是洪水,对中国来说也一样。我们注意到,2009年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再度升温,大量热钱悄然流入中国。目前,在全球处于接近于零的超低利率时代,各国央行从瓶子里面放出了魔鬼,现在他们开始头疼如何把魔鬼装回去。这是应该加强资本管制,扎牢篱笆的时候,而不是迎接“客人”的时候。每一个新兴市场,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国际资本面前,都是难以保护自己的猎物。监管和遏制国际资本流动,本应是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职责。遗憾的是,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即将到来的危机没有发布任何警报,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伺机而动的国际游资也毫无警惕,这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失职和耻辱。在这种没有外援的情况下,我们需要自己保护自己。就像防范H1N1流感病毒一样,自己勤洗手是不够的,还要把牢每一个病毒可能入侵的关口,对于潜在的带菌者,必须隔离。

解读美联储救市政策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国实施了各种救市政策。有些措施是直接针对出问题的金融机构的,如对美国国际集团(AIG)、花旗银行等的救助,也有一些措施是对金融市场加强监管,或者是修改过去的监管条例,如对“卖空”的限制,对按市定价(marktomarket)会计准则的修改等,但对美国经济影响最为深远的主要是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从财政政策来看,2009年2月13日小布什仍然在任时,美国就推出了1 68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奥巴马上台之后,又增加了7 000多亿美元的资金,这些资金一是用来减税,二是用来增加投资,包括对基础设施投资、对新产业的扶持、帮助贷款人再融资等。

另外,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提高存款保险的上限,提高担保水平,也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存款安全,减少恐慌。美国财政部还有一个解决不良资产的计划(TARP,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允许一些出问题的机构向美国财政部发行优先股和认股权证,最低规模是加权风险资本的1%,最高不超过3%,这实际上是通过注资来补充金融机构的资本金。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还推出了“公私合营”的政策,通过引入私人资本,让私人资本参与购买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

从货币政策来说,美联储从2008年以来就一直在降低利率,包括联邦的基金利率、再贴现率、银行同业间拆借利率,现在已经没有进一步降息的空间。美联储声明,将在非常长的时间内保持零利率。当利率传导政策失灵后,美联储采取了数量宽松政策,即改变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规模或结构,试图对金融市场和经济活动产生影响。而这主要是通过三类措施实现的:第一类是向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但出问题的不仅仅是商业银行,还包括货币市场、衍生品市场等。第二类措施是向其他金融市场提供流动性,比如购买商业票据,实际上是为了救货币市场。通过定期拍卖工具(TAF),美联储购买了一些ABS(Assetbacked Security,资产抵押证券,一种证券化资产)和汽车、住房等贷款的证券,购买的时候是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买进的,这是为了解决其他金融市场出现的问题。第三类措施是购买长期国债和一些长期证券。美联储在2009年3月宣布要购买2~10年的长期国债,同时购买期限较长的MBS和ABS。这将会改变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原来美联储持有的美国国债多为1~4年期,现在它通过购买长期国债进行了资产调整,并和商业银行进行了资产置换。

以上应对危机政策实施的后果就是美国财政赤字的增加,这是不可避免的。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估计,2009年预计美国财政赤字规模达到1.7万亿美元,占GDP比例高达约11.9%,为1945年来最高,2010年赤字占GDP比例将达到7.9%,规模为1.1万亿美元,随后赤字规模将逐渐缩小。到2019年,根据估计,赤字最后基本会稳定在占GDP 1%~2%左右的水平。

如果为财政赤字融资,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发行国债。2007年,美国政府债务占GDP比例为65.5%。美国经济刺激政策意味着未来国债发行规模将继续扩大。美国国债余额占GDP的比例低于日本和一些欧洲国家,进一步发行国债的空间仍然较大。我们估计,美国将会以更大的规模、更快的速度发行国债。这就给中国带来很大的影响。从目前来看,在持有美国国债的国外投资者中,中国比包括日本在内的其他国家持有的比例都要高。如果美国发行新国债,对中国来说就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中国若不买,美国新国债卖不好,美国就会被迫提高新国债的收益率,这就会影响到中国过去买的那些美国国债的价值;如果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国债,因为中国购买的美国国债存量已经很大,现在又有国债泡沫,所以如果继续增持会使得风险扩大。按道理来说,中国应该减少持有的国债,但因为中国购买的国债数量太多,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减持。对中国来说,现在已经处在一个深度套牢的地步。

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带来的结果是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迅速膨胀。美联储现在采取的数量宽松政策和传统的货币政策不太一样。它主要是从商业机构购买证券,客观上改变了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实际上是要影响市场上的利率和贷款水平,所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不太愿意把其政策称为数量宽松,他说这种措施和日本的措施不一样,这是信贷宽松,旨在解决当前信贷紧缩的问题。

从数量宽松的影响机制来说,第一,数量宽松政策释放了政策信号,意味着即使利率为零,美联储仍然将通过数量宽松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第二是资产组合途径。各种资产不是完全可替换的,现在美联储不断增加货币供给,现金可能太多。如果居民觉得现金太多,则会把一部分现金转为其他资产。如果转为其他资产,这些资产的价格就会提高,资产价格提高的话,根据托宾Q理论,就会刺激投资,从而刺激经济增长。第三是通过财政的渠道。美联储购买美国国债的方式,实际是通过印钞票的方式为财政赤字融资。这样正好打个时间差。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美国国债占GDP的余额慢慢减少。现在它通过花钱方式为赤字融资,以后预算状况就会改善,这可以使得现在的美国政府放开手脚减税或者增加公共支出。第四,通过相对价格的渠道,美联储可以改变自己的资产负债表。美国现在担心的问题是,中国和其他国家都在减持长期国债,或者换成短期国债,美国希望通过对长期国债的购买把长期国债的收益率压低,同时,美联储希望能够借此压低按揭贷款的利率,这样就能刺激美国的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