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哀家谅你也不敢!”慈禧发完怒,出了一口恶气,心里还是不太舒服,但又不好降罪于奕譞,便说,“奕譞,哀家看你现在处境也难,不如你就干些积德行功的大事,让天下看看,也不辱皇上脸面。”
醇亲王这才长舒出一口气,心想慈禧还是念旧情的,不然,她要治罪于他,他还不落得和恭亲王一样的下场。便说:“太后圣明,奴才遵从太后吩咐,奴才定会尽力去做,不负太后厚望!”
慈禧脸色缓和了点:“叫你干什么呢?既快又功德圆满。天下之大,只有大事才能功成名就。”
“太后明鉴!”
慈禧做出思考的样子,过了会儿才说道:“这样吧,哀家看你在朝中难成气候,不如到外面去闯闯。”
“外面?”醇亲王眼瞪得大了。
“对。想一举成名,成为有功之臣,只有上战场,带兵打仗才能既快又准。刚好西域被列强侵占,你就去西北,任西征大帅,带兵去规复新疆吧!”
“太后,”醇亲王急了,“太后,奴才不懂军事,怎能领兵打仗?况且西征大事,关系到大清国威,奴才恐……”
“好了,哀家不想听你罗嗦,当年西北左宗棠一再奏请挂帅西征时,你不是扬言要亲征吗?现在机会给你,你又推辞,是何道理?你跪安吧!”
“太后!”
“跪安!”
醇亲王痛苦不堪,心想这是她在报复自己,情不成爱,便成恨,看来,她一直还恨自己,可当初自己敢去会她吗?现在要他去西北征讨,不是要他的老命吗!
“太后,奴才当年有难言……”醇亲王坚持力争太后开恩。
慈禧火了:“闭嘴!大胆!退下!”
报复!
女人的报复,比毒蛇还狠!
醇亲王失魂落魄地走出皇宫,回到醇王府门前,连门都不愿进了。
管家隔着轿帘,小心地问王爷还要去哪里,醇亲王火起,本想骂管家一顿,突然一个念头叫管家的话勾了出来。
“去恭亲王府,快!”
他想,只有恭亲王才能想出计策,救他一命。
恭亲王被罢免后,心里一直难以平衡,但又无奈这种处境,在多年政治斗争中,他一直是在慈禧威逼之下,这次罢免,对他打击之大,非同寻常,不但失去了多年梦想的皇位,还失去了重权贵位,他心理实难承受。只几个月的时间,头发全白了,行动也迟缓了,他的心死了,像团燃尽的柴草,只剩下一堆黑灰。他整天无所事事,也不愿动,一人枯坐在大厅的太师椅上,像个泥塑似的,没有生息的样子。
听到下人通报,醇亲王来了,恭亲王想都没想醇亲王来要干什么,便挥了一下手。
他不想见任何人。
醇亲王却走了进来,一见恭亲王,心里吃了一惊:这是恭亲王么?怎么老成这样?怎么成了一个老头了。
“六爷,臣弟给您请安了。”醇亲王主动跟恭亲王打招呼。
恭亲王抬了抬眼,没有吭气。
“六爷,臣弟专程来看望您呐,您近来好吗?”
醇亲王又说了一句,这回,恭亲王不能不理了,他动了动身子,小声说道:“醇亲王客气了,本王老朽,怎敢劳醇亲王大驾来看本王。看坐吧!”
“六哥,”醇亲王改变了称呼,进一步拉近和恭亲王之间的距离,“六哥,这朝中的事难做呵!”
“醇亲王何出此言?你贵为当今皇上生父,权高位重,如日中天,不要来叹为兄的遭际了。”
“六哥,臣弟实为您抱不平,可又无能为力,如今朝纲,不好说呵。”还长叹了口气。
恭亲王何等聪明,已听出弦外之音,便说:“醇亲王,有话直说吧,你能有什么难处呢?谁敢为难当今皇上的父亲呢?”
醇亲王暗叹,恭亲王还是那么精明,便照直将慈禧命他挂帅的事说了。
恭亲王一听,有了点儿精神,故意说道:“这事好呀,待你西征之后,功成名就,更能显赫于世了。”
“六哥,您别再取笑臣弟了,臣弟大难当头,快帮一把臣弟吧!”说着,就往地上一跪。
恭亲王就坐不住了,起身来扶醇亲王,醇亲王不起:“六哥,只有你才能帮臣弟啊。”
“你起来说话。”
“六哥不答应,臣弟就不起来。”
恭亲王伸手拉醇亲王,怎么也拉不起来,便叹息道:“本王无职无权,怎能帮你呢?”
“六哥,你足智多谋,定会想出好办法帮臣弟的。六哥,咱是亲弟兄呀,如今……”醇亲哭了起来。
恭亲王一见,心软了,说:“七弟不要伤心,快起来吧,起来一起想办法。”
“你答应帮臣弟了,六哥?”
“起来吧,答应不答应的,事到如今,咱共想对策吧。”
醇亲王从地上爬起来,抹了把泪,说:“六哥,经过这事,我算看透了,明日早朝,我就上折,辞职开缺算了,这官有什么当的,会搭上性命的,不如开缺了和六哥来围几把棋子,陪六哥等死吧。”
“话不能这么说,七弟,你可是当今皇上的亲阿玛,开缺会惹天下耻笑的。”
醇亲王摆摆手:“六哥,别再提这事了,皇上的老子丢了官,能保住性命就算不错了。”
“你决心已定?”
醇亲王点了点头。
“七弟,依现在情况,你还不能上奏辞职,得先想法平了此事,否则,太后不会放过你的。你想想,她刚要叫你挂帅西征,你就开缺,她的颜面何在?她只会致你于死地的。”
醇亲王出了一头冷汗:“六哥,您可要帮小弟呀。怎样才能平了此事呢?”
“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将西征大帅授予他人,才可解你之围。”
“六哥快说,授予谁呢?”
“左宗棠!”恭亲王说道这里,眼睛亮了一下,似乎又激起了他心中的冲动,但随即又灭了。
“怎样才能推举左宗棠呢?”
“这好办,左宗棠不是一再奏请挂帅西征吗?”
“这次不一样了,要西太后改变想法,难呵!”
醇亲王心里又凉了,一双圆眼惊慌地望着恭亲王。
恭亲王想了想说:“看来,只有去求见东太后了,她出面可能会解了你的围。”
“事不宜迟,六哥,就劳您大驾吧!”
恭亲王叹了口气,随醇亲王进宫,拜见东宫太后慈安。
慈安一听,也急了:“怎么会这样做?西太后也太欠考虑了,哀家会替醇亲王说情的。”
恭亲王却说:“太后,西太后脾性一向倔强,太后如果言明,恐西太后难留情面。依微臣之见,不如太后出面,就说西北征讨该有个结果了,前面已降密旨于左宗棠,现在正式授予左宗棠西征大帅之职,也合乎情理。”
慈安点着头说:“恭王爷言之有理,明日早朝,哀家就把此事提出来。”
次日早朝,慈安提出实授左宗棠为征讨新疆大帅的事,慈禧却说:“新疆敌情现在不紧,何必这么急呢?”
慈安说:“敌情不紧,拖下去于疆土不利,还不如早日出兵的好。”
殿下有人奏称:“征讨之事不能再拖了!”
李鸿章奏道:“两宫太后、皇上,规复新疆,不是已派兵出关了吗?就是实授大帅,乌鲁木齐提督金顺已在关外,授金顺大帅,可省好多周折。”
文祥站出来奏道:“太后、皇上,金顺虽英勇善战,然新疆地大物稀,敌又强悍,得有得力将帅才方可镇敌。依微臣之见,陕甘总督左宗棠是最佳人选,请太后、皇上圣定!”
慈安说:“文大人奏请甚是,授左宗棠为钦差大臣大帅,金顺为新疆军务帮办。”说道这里,慈安侧身问慈禧道,“妹妹,你看如何?”
慈禧说:“姐姐已降懿旨,妹妹怎敢不从?”心里不悦,退朝后着李莲英去查,昨日醇亲王是一人去拜见东太后,还是另有其人。
李莲英查过,回来报称,醇亲王和恭亲王一起去拜见的东太后。慈禧听后,冷笑道:“果然是恭亲王出的主意,奕譞哪会这么聪明呢?”
过了两日,醇亲王奏请开缺,慈禧即准奏,她望着跪在下面的醇亲王,心里冷笑道:“你也算聪明了一回,奕譞,可惜,你聪明得太晚了。不是奕帮你,你能聪明一回么?”
想到奕,慈禧心想:你还敢和我斗,我叫你死无葬身之地!
古城肃州。
光绪元年三月二十八日,朝廷降旨,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以金顺为乌鲁木齐都统,帮办新疆军务。
左宗棠一直筹划征讨新疆列强的大计,经过三年的曲曲折折,终于得以实施。西征大帅左宗棠再次挂起帅旗,升帐点将出兵。他奏请朝廷,要旧部现陕甘巡扶刘典为陕甘军务帮办,坐镇兰州,凡循例月报及关内军务粮饷一切事宜,均由刘典核定办理。总督衙门一切例案,则委布政使崇保代折代行。
安排完陕甘事务后,左宗棠以西征大帅的身份,召集各路大军统领,点将布置西征军出关事宜,将大军集结新疆古城、巴里坤后进攻乌鲁木齐军事部署也列了出来:
一、以张曜统率的嵩武军十六营集结哈密境内,严防吐鲁番方面敌军和白彦虎等部窜犯哈密,进而窜犯甘肃。要求张曜兵力不能过分分散使用,在据点要隘驻扎之所,宜“深沟因垒”多掘梅花形陷马坑错落布置,彼此联络“以助其险”。万一敌军窜至哈密境内,立即痛剿,不许敌军残部窜入甘肃,以免动摇后方。同治十三年张曜已和金顺出关,分驻在哈密和巴里坤,已将一切布置妥当。
二、以记名提督余虎恩率军五营,驻扎木垒河西的奇台古城一带,保护粮运大道,兼防白彦虎等部回窜哈密、甘肃。
三、以总兵徐万福率军二营又二旗,与中军副将尚北嘉领兵一营,驻扎安西、王门,万一敌军残部窜入,立予痛剿,不让敌人漏网。
四、新疆军务帮办金顺所部四十营,主要担任防守任务,并分兵一半,归湘军统帅刘锦棠调用,另抽一支十营,固守昌吉一带,防止乌鲁木齐的敌军窜玛纳斯。
五、以刘锦棠指挥湘军二十五营,作为进攻乌鲁木齐的主军。
部署完毕,左宗棠看着各路统领分别领到自己的令牌后,才大声说道:“各位统领,此次进军新疆,与阿古柏匪帮之战,非同小可,本帅将移师于哈密督战。前沿主力作战,一切刘锦棠大将军总理行营营务,军事指挥实施由刘将军全盘统筹,各路人马要以大局为重,听从刘将军调遣,不得有误,否则军法处置。”
众统领答道:“遵命!”
“还有,要严明军纪,团结各族群众,共同抗敌,不得扰黎民正常生活,如有不轨行为,必严惩。
“新疆之战,根据各方面的探报,敌我双方的情况为:逆贼阿古柏雄踞南疆,严守吐鲁番、达坂、托克逊,而以叛国逆匪白彦虎等部防守乌鲁木齐。阿古柏、白彦虎等长期尽情搜刮民财,积储丰盈,无军食匮乏之虑,以逸待劳。这伙匪徒横暴极甚,践踏各族民众,民众敢怒而不敢言,天怒人怨,群情不服,日夜盼望国家大军西进解其困苦。阿古柏的军队,其骨干为浩罕逆匪,下级官兵多为裹胁之众,军情不稳。他虽与白彦虎勾窜一气,白彦虎部裹胁之众虽多,但能敌之兵不过六、七千,且与阿古柏离心离德,不可能死抱一团。
阿古柏见我军西进,蜷伏不动,是自守之虏,不过敉平。白彦虎所部不耐大战,仅能没伏绕袭,尤其善于逃奔窜逸。浩罕国已为俄国灭亡,阿古柏败无所归,其必拼死力战,作垂死挣扎,尤其所部洋枪、洋炮极多,有相当战斗力,连俄国都说此贼难制,不能掉以轻心。本帅已经差人从兰州制造局运来仿造德国后膛进子的螺丝炮四十尊,上海运来的十尊田鸡高射炮,其射程较远,炮弹自空而下,以打马队成团者最妙,可惜只有三百颗炮子,本帅已饬兰州局仿造,日后送到前线。改造后的劈山炮用合膛开花子,由原来的十三人施放,改为五人施放。还有无杆抬枪数百杆,后膛七响枪等,都分配给各部,不愁打不下敌阵。
“再说,新疆是我大清疆土,征讨阿古柏匪帮,必能得到各族民众的拥护、支持。新疆幅员辽阔,人口稀少,城与城间隔数百里、一千里都不足为奇。千里馈粮,士有饱色,何况我们的军粮须从关内运来,数千里呢?但是,越是如此,前方的粮食储备,越要充足,才能使我军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我军的军粮尚须继续源源不断运往新疆,每当战役结束后,必须扫荡残敌,抚辑流亡,休整部队,调整部署等等,尤其在进入另一个大战役前,应将大量粮食、军火转运积储前沿据点,因军粮、军火等的补充,皆须从关内运来,非短时期所能办到。由于以上这些原因,我军在一个战役结束与发动另一个战役之间的准备时间要充分,故前进要缓,但一旦要发动进攻,就必须以雷霆万钧之力,排山倒海之势,压向敌军,迅速解决战斗,力求战役速决,以避免钝兵坚城,‘钝兵挫锐’,这叫‘缓进急战’。
“新疆地势北高南低,故有“探北控南”之说,收复乌鲁木齐是我军的首要战略任务,初战要打得稳,打得狠,才能使敌军震慑,这叫作战于北,收功于南。总之,阿古柏、白彦虎之类跳梁小丑,不难收拾,我们打几个大仗、硬仗、恶仗,将使敌军闻风丧胆,一触即溃。至于大军出关进军,可分批开拔,从肃州至哈密一千七百里左右,其中自安西至哈密行军于戈壁之中,粮草可裹带以趋,薪柴草束可储峙以待,惟水泉缺乏,虽多方疏浚,但不能供千人百骑一日之需,非分起续进不可。
“这样,各路统领回去后,整顿人马,四月初六日列阵点兵,发出征军令!”
众将领答声“遵命”遂出大帅营帐,去后营虞师爷处领取各部的炮火、军械、粮草、帐表后,回各自营地组织人员,准备出征事务。
四月初六日一大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