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N次元我们前世好像见过
28739900000002

第2章

“老板娘,你到底多大了?”停靠在我肩头的一只赤首黑目的小鸟,兴致勃勃的问道。如果你仔细一看,便会发觉它有三足。这正是王母身旁的三只小鸟之一,青鸟。

《山海经大荒西经》:“三青鸟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鹙,一名小鹙,一名曰青鸟。”

“我?”我轻笑,“我也不知。”

是了,我怎么会知道?从侏罗纪世代到现在,究竟有多久,我究竟多老,我也不知道。

不要怀疑,我可是真真正正的人。只不过,活得有点长了。

“可是老板娘你看起来好年轻。”三青愤愤的说。

“有吗?”我看向铜镜,那张脸的确太年轻了。上万年了,这张脸依旧是这个样子,不曾产生丝毫改变。而且我身上既没有妖气魔气也没有神气仙气,活脱脱就一个出生在侏罗纪的女孩子。

我正想回答的时候,听见背后一声清脆的“打扰了。”我回头,唇边的“欢迎光临不停”也咽了下去。

从那个女孩身上,我看到了阿瞾的影子。

《资治通鉴》载:武后之女“太平公主方额广颐,多权略,太后以为类己”。而“方额广颐”是在面貌上的相似,正是唐人所崇尚的美人型。

《唐书·袁天纲传》言武后幼时,天纲曾为之相面,称其相为“龙睛凤颈”。虽为相士间的术语,但“龙睛”或许是大而有神,“凤颈”或许是颈柔而丰满。

《资治通鉴》圣历二年(699)言“太后生重眉,成八字”当时武后已76岁了。一个人不可能生出两重眉毛“重眉”大概是所谓寿眉。那么,武后的眉型是八字眉,眉梢是向下而不是向上的。

《新唐书·武后传》及《资治通鉴》武后长寿元年:“太后春秋高,善自涂泽,虽左右不觉其衰”郭老在《武则天》一文中说:“武后重崇书俭,而却为整洁”。

因此,根据文献记载,参照唐墓壁画与线刻画,武后的仪容大概就是大眼睛,颈项圆润、方额角,宽脸庞,眉梢下弯,喜欢整洁。

宋代的《宣和画谱》里著录了唐代开元年间张萱所绘声绘的《唐后行从图》图上所谓的“唐后”方额广赜,颈长而丰满,竖立着的浓眉,头缀宝饰,身着日月袍,被二十八人簇拥着,其中有少数人是宦官,多数是宫娥。宫娥均著男装而有耳环。郭老考证说,图面上的“唐后”就是武则天。因为在唐代称“唐后”大概是中年以上的人。不可能是杨贵妃。因为杨贵妃未当过皇后:不可能是韦皇后。因为韦后谋杀了唐中宗,唐玄宗把她杀了。从画的气派上看,“唐后”所穿的日月袍,在当时只有武则天敢于日月花纹绣在双肩上,其它唐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服饰打破了当时宫廷典制的约束。所以,这无疑是做了皇帝的武则天。这幅画描绘的是出游场面,所以武则天头载凤帽,在平时,她应载冕旒或金凤冠的。

张萱的这幅画被《墨缘汇观》、《中国历代名画大观》、《韫辉斋藏唐宋以来名画集》等书收录。该画的原作已流入海外。现藏故宫的,是近人俞明于1919年临摹的。

明清之际的文人著作《历代古人像赞》、《君臣图》、《三才图绘》等都依张萱的所作为蓝本、绘制了武则天不同形象的画像。

张萱是唐代开元间宫廷里的画工。他可能亲眼看过武后,至少武后画像他见过。因此,他所绘的画像是可信的。

“没想到........没想到,这次的你,竟然这么像她.......”我说,“欢迎光临不停,敢问姑娘芳名?”

她偏着头打量着我,最终开了口:“林瞾。”这个女孩子不过十五六岁,一袭大红色裙子,对我点了点头,“我是来听故事的。”

“依依,我最喜欢红色了!你呢?”我看着她的大红色裙子,若有所思。耳旁传来稚嫩的童声的同时,眼前也浮现一场画面:

她一袭红色窄袖小衣,蛾翅眉,冲我明媚的笑着:“依依,好看么?你说过你也最喜欢红色,所以我特地穿出来给你看看!怎么样,好看吧!”她转了个圈,随即又跑远开去。

“那么,里边请。”我失神了片刻,随即回神。

“那个,你叫什么?”林瞾犹豫了一会儿,问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一见到你,就有种特别强烈的亲切感。”

“我叫沈儿依。”我说。

“依....依?”她几乎是下意思的说出这个名字,随即惊讶的捂住嘴,怎么会......?“我们,见过么?”

“没有。”我摇了摇头,看她失望的表情,又有些不忍,便又说道:“说不定,我们前世见过。”

阿瞾........

过了千年,你还是不肯忘记我吗?

你明明,喝下了双倍的孟婆汤,为何,依旧记得我?

我差点,害死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