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是个什么玩意儿
2882000000021

第21章 成功没想像中那么美 (3)

不如约几个圈中好友,去泡泡吧,骂骂老板,笑一笑,开开怀。实在撑不住了,就骂骂钱:钱这个东西,真他妈不是东西。把自己为钱途所做的努力全盘否定,然后欣然入睡。第二天太阳起来的时候,继续钱途征程。

只是人和人是不一样的。真的有人很享受这种极限生存。有的老板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得知你仍需要八小时睡眠的时候,十分不解。还有的女员工只休20天产假,孕期工作丝毫不懈怠,生怕被人歧视为“孕妇”。她们还会不屑地说:全世界只有中国人才坐月子。

最近有个在广告公司做的女朋友很是胸闷。她虽有才华,但恋爱经历却不丰富,27岁只谈过两场恋爱。老板和她谈话时说:你呢,其余都好,就是太良家了!在老板心中,女职员最好是千帆过尽的情场老手。这样做广告创意的时候,才会把两性关系塑造得高潮迭起、扣人心弦。

良家女决定在简历上添上:恋爱经历无数、手段高明等字样,并在短期内将前男友数量由2个提高到8—10个。看来她除了要废寝忘食加班,还要废寝忘食谈恋爱了。

“光棍儿”公司的怪现象

二十年前的中国电视剧里,常有领导同志为了关心群众的生活、让群众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为群众指定配偶的情节。现在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荒谬。但更荒谬的是,如今的许多企业主正重复着当年领导同志的行为,积极地为自己的员工提供在公司内找对象的条件,目的则是为了让员工更好地为公司服务。

一位IT公司的总裁透露,他们公司在招聘前台、行政、人事等后勤工作性质的员工时,有性别、年龄、外型及婚姻状况等方面的歧视,总的来说,倾向于选择年轻漂亮的单身女性,工作经验和学历背景等倒在其次,主要目的就是想为公司的业务骨干储备谈恋爱的选择对象。看到我错愕的表情时,他从容地解释:“我们的技术骨干们很可怜,每天十几个小时对着电脑,哪里有时间去谈恋爱,哪里有机会去认识女孩子?公司能为他们在这方面做点贡献是应该的。”

很难想象得到这类工作的女孩子们会怎么想。尽管已经过了领导们“赐婚”的时代,但得知自己还肩负着这种使命,在我的想象中,应该不是一件值得欢呼雀跃的事。尤其是对于工作能力很强的女孩来说,出于这种原因被录取,甚至隐隐会感受到某种耻辱。

但事实上是我多虑了。恰恰有很多女孩儿非常乐意到这样的光棍儿公司来当后勤,并积极配合聘用方公司领导的意图,为合适的业务骨干解决婚恋问题,更主要的动机是,为自己解决婚恋问题。因为市面上一方面光棍儿公司大把,一方面以女员工为主的公司里女光棍儿也大把。你觉得是男精英光棍儿在挑老婆,女精英光棍儿们还觉得这是个钓得金龟婿的大好机会呢。甚至有好几个女孩对我说:如果你知道有这种光棍儿公司,千万记得推荐我!我请你吃饭。

如果真的能解决生活伴侣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吃饭”这么简单。一位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工作的男性技术人员表示,如果公司里年轻漂亮的女孩儿多一点,哪怕薪水少一点都无所谓。据说张江高科技园区里的光棍儿男士群体,已经被冠以“张江男”的称号,除了字面意思外,这个称号还意味着薪金不错、工作忙碌、与外界尤其是外界女性接触少,情趣欠缺,是大把女光棍儿心目中不适合恋爱但适合结婚过日子的好选择。甚至上海有职业女性提议,应该有中介公司组织“张江一日游”,为男女光棍儿们牵线搭桥。

社会分工的日趋细化可能会让这个问题越发严重。男女两性很可能因为各自不同的天性而逐渐汇聚到不同的行业。以前在钢铁厂附近会设立相应的纺织厂,据说就是为了便于大家联谊。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高科技园区附近也会有类似纺织厂的女性为主体的公司出现。

所谓“个人发展”

“个人发展”这个词最常出现在辞职信里。绝大部分人辞职的原因都是为了“个人发展”。只是发展什么,朝什么方向发展,需要用怎样的代价来迎接发展,并不是每个人都想得很清楚。

一个同行在原先的职位上踯躅了五年后,遇到一个砰然心动的机会,可以一夜之间薪水和职位连升三级。但面对着似锦的前程,他又犹豫了,因为这份新工作有可能极不稳定,一年半载关门大吉也说不定。一边是驾轻就熟但谈不上有什么“发展”的平淡职业,一边是新鲜刺激很可能有点过度“发展”的风险人生。对于“发展”,他已经做好准备,但对于“发展”带来的风险,他显然有点准备不足。

对大部分人来说,“升职”和“加薪”就是最好的个人发展。但也有人不这么认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写得一手好文章又出国镀了金的女朋友,为了更好的“个人发展”,辞掉在画廊的舒适工作,去担任家庭总经理的角色去了。管理家庭内务、她的老公和儿子之余,看看展览,或者为媒体写写文章,过着紧张忙碌的主妇生活。她并没有嫁给大款。事实上,如果住在不那么热门地段的两室一厅里,并且不吃进口橙子的话,她和她儿子的生活费花销也没想象中那么大。

一位在中国游荡的英国摄影师觉得很诧异,为什么在中国人人都需要努力朝着高薪高职的方向“发展”自己呢,在他看来,这就像韧带很紧的人为了完成一个瑜珈姿势而拼命折磨自己的肢体一样。他家三兄弟,一个混得挺好的律师,一个云游四方的摄影师,还有一个泥瓦匠。在他眼里,他们都发展得很好。尤其是对于那个泥瓦匠兄弟:“他生来不喜欢读书。但我相信他找到了自己的生活。”

更多的人没有找到。一位现任某中型企业高管阶层的朋友说:每晚的应酬、每天的人际纠纷,每场各怀鬼胎的会议,对他而言都是付出、付出再付出。感性的角度,他不喜欢把自己陷在这种种复杂的斗争中;但他的理性促使他选择了这种方向的“发展”,他的聪明也使他的“发展”运行得比较顺利。然而如果他原来的设计本行也能够给他带来一辆广本外加一个司机,并且收获一众尊敬的目光的话,他肯定更愿意做回他的工业品设计师的行当。他的这种状态,或许在一些人的眼里,是非常成功的“个人发展”,但到了那位英国摄影师的嘴里,很可能就变成了:“嗯,他过得挺体面的,但好像没找到自己的生活。”

亿万富翁的生活

在某位产业界新贵的公司做事的朋友感慨很多:公司高层那几个人,都是上亿的身家,每天早上9点进公司,晚上12点才走,而且是星期一至星期七,年中无休。中午和晚上叫两个盒饭,12块钱的那种。平时从头到脚的装扮加起来不超过500元,偶尔有人拎了个新款Gucci包,身上穿着的却是破旧的圆领汗衫――这个包估计是从外面谈判结束时抽几分钟闪进店里买的,进门就问,最新的最贵的是哪个?然后赶紧刷了卡走人。

结论是:本以为天天能亲眼见到亿万富翁的生活是件有意思的事,结果真没意思。

事实上,我所接触到的白手起家的富翁们,几乎个个都过着这样的生活。一次在茶馆里偶遇一位超级富豪,那是周日,他和手下几名精兵强将正在开会。远远地只看见他在不停地打着手势,表情兴奋,我们进来的时候他们就在开会,直到两小时后我们散去时,他的演说还没有结束的意思。后来知道,这不过是他们公司的例行会议而已,会议主题主要是公司远大的前景,会议内容主要是富豪的演讲,会议目标主要是让大家由每天工作12个小时增加至13个小时。但是,据说精兵强将们非常迷恋这样的演讲,他们总是被富豪的激情所感染,眼前幻化出的场景是自己变成了坐在主位上的富豪,不同的是,不是在开动员会,而是在瑞士滑雪。

这正是大部分人和亿万富翁的差距。大部分人梦想的是如何花掉亿万财产,而真正的富豪从来想的都是如何挣到更多的财产,如何扩展事业的版图。他们在挣钱上获得的乐趣远远超过刷卡。想想也很有道理:挣钱多难,而我做到了,多有成就感。刷卡呢?白痴都会,有什么意思。因此对付这种低智商的事情,最好是在谈判的间隙,去酒店大堂洗手间的途中,顺路刷掉,一分钟完事。节约下来的时间,可以再去挣更多的钱和更多高难度的成就感。

和几位亿万富翁共同工作了半年之后,我的朋友已经断了自己当亿万富翁的念头。不是不想要那么多钱,而是实在不愿意成为、而且也无法成为那样一个工作狂人。感觉他的心态好了很多,努力挣工资但态度积极,只是偶尔会祈祷:下辈子愿投胎做亿万富翁的孩子。

我结不起第五次婚了

自己开公司的朋友决定违法进行一项商业操作。他的算盘是这样的,就算被“违法必究”了,不过依法赔偿两三万元,更何况中国的法律一向讲究情与理相结合,在人情的作用下,也许可以用更少的成本搞定,但通过违法可以为他节约十万以上。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被认为是道德底线的法律对他而言不过是一个成本因素。他行事的原则是:究竟是违法的成本高,还是不违法的成本高。如果他还有时间考虑这样做是否道德的话,充其量也就像谈完生意后和女士们谈谈爱情哲学,是对紧张商务生活的调剂。

在一小群精英的生活当中,“金本位”的行为模式日渐清晰。不用读经济学大师写的日常经济学,他们也可以做出对自己利益最大的选择,绝对冷静而理性。

以前遇到过一位英国爵士,做艺术经纪、房产等各种生意。他很喜欢讲述自己以前的四段婚史,并为曾经拥有意大利白人妻子、拉美籍红头发妻子、非洲裔黑人妻子以及亚美混血籍妻子而感到自豪。定居上海的他如今又有了上海女友,面对是否会再婚的问题,却耸耸肩拉出空荡荡的裤子口袋说:我结不起第五次婚了,因为怕将来再多付一个人的赡养费。和他情况相似但婚史规模略逊于他的另一位商务精英却不介意再次进入婚姻,一百次也不介意,因为他总能成功地将离婚成本控制在最低。如果这位英国爵士向他取取经的话,应该会快乐地奔向第五次婚姻吧。

周围日子过得很滋润的中产朋友几乎个个都是经济学家,都有一套最适合自己的生活经济学的理论。他们懂得为了不被罚款200元而主动将车停到收费停车库,也会及时终止波及面太广的涉嫌商业欺诈的行为,那是因为考虑到以后很可能导致信用成本的大幅提高。在上海突击检查乱穿人行道的时候,为了不交30元的罚款,大街上的行人绝大多数都真的在红灯停,绿灯走。可惜现在执法的交警又松懈了,乱穿马路的现象又卷土重来。大概是执法的成本太高吧,在盗版光盘已经廉价到论斤称的低成本时代,执法的成本不知何时能降下来。

我的好友最近重新爱上了看《动物世界》。他突然发现,人的行为模式和动物的几乎是一致的,一言以蔽之,都是趋利的,只是这“利”带着明显的个性化差异。如此看来,连动物都是懂经济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