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西点家训全书
2889300000004

第4章 树立科学教子理念,培养未来的男子汉 (4)

但是,巴顿爱兵,并不等于巴顿不严厉。8月3日,巴顿在前往前线视察途中,正路过第15后送医院,他让司机把车开进医院。院长富兰克·利弗中校见巴顿来了,马上出来陪同他视察。这是一家典型的设在帐篷里的医院,巴顿走进帐篷问候伤病员。大家高兴地欢呼,迎接巴顿。巴顿问一名士兵:“你是哪个团的?”那名士兵回答:“第39步兵团上士。”巴顿抬眼看看这个脑袋上缠着绷带的士兵,高兴地拍拍他的肩膀,称赞道:“你们的团长哈里·弗林特上校是我最要好的朋友。他是真正的军官,你在这样一个英勇的军官手下作战,是非常自豪的事情。”聊了一会儿,巴顿准备上路,他刚要走出帐篷,突然把目光盯在了来自印第安纳州的下士查尔斯·库尔身上。

库尔是一个24岁的上等兵,长相漂亮,参军前是个铺地毯的工人,仅有8个月的军龄,正在第1师第26步兵团第12连服役。他是8月2日下午被送到第15医院的。当时,他并没有负伤,只是对主治医生拉尔夫·内德尔中尉说他感到不舒服。内德尔医生检查后,在他的病历上写道:“忧郁型精神病,中等程度。”

巴顿看到库尔身上没有扎绷带,凭直觉认为他没有受伤,于是,他回身对利弗中校说:“把这个人的病历拿来,我看一看。”巴顿打开病历,看到了内德尔医生的那一行字——“忧郁型精神病,中等程度”,不禁愤怒起来。他摘下手套,抓住库尔的衣襟,用手套抽打库尔的脸,骂道:“胆小鬼,我这里都是伤痕累累的士兵,没有你这样的蠢货!”说着,他一脚把库尔踢出了帐篷。巴顿对利弗吼道:“不要收这个狗东西。我不允许像他这样的狗杂种藏在这里鬼混,败坏这里的名声。中校,你立即审查这个人,我不管他受得了受不了,立即把他送到前线。”巴顿走出帐篷外,又对库尔骂道:“你这个没有出息的孬种,现在最适合你的岗位是前线,而不是这里。你要立即回到前线去,而不是留在这里。”

众人都惊呆了:在美军中打士兵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然而,如果不是在场的记者把这件事情捅了出去,没有人认为巴顿做错了什么。库尔也心甘情愿地接受了巴顿的耳光,他在写给妻子和父母的家信中说:“不要追究这件事了。为了一个婴儿的成长,有时不得不打他一个耳光!”库尔后来成为一名勇敢的战士,并在对德军的最后一战中获得紫心勋章。

尽管具体方式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在管理下属方面,巴顿刚柔并济的基本原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这一原则也完全可以灵活地借鉴和运用到教子方面。

儿童教育家认为:在教子方面,该宽则宽、该严则严,宽严相济。这样父母才能在孩子面前树立起应有的威信,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表现出软弱无能、胆小脆弱的“宽”,或是以生硬粗暴、主观武断为基础的“严”,都是不足取的。

对孩子的爱,这是人类美好的感情。但爱的方式方法也是有非常大的差异。有的人的爱,是生活上让他们吃好穿暖,精神上把他们供在神台上。舍不得吃舍不得穿,都让给他们,苦活累活、差食坏衣留给自己,以为这样就爱他们了,其实这是狭隘害人的溺爱。有的人的爱是严厉,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打不成才。”对孩子“严”字当头。只准规规矩矩,不准乱说乱动。我叫你干啥你就干啥,把孩子管得服服帖帖,一付小绵羊的样子,这两种教育方式方法都会导致孩子成长偏差。爱,也要让孩子体会到你在爱他(或她)。然而滥爱,只能使孩子麻木不仁,惯出一些贻害终生的纨绔娇横气来。这是万万不可取的。过严只能让孩子产生人生到处是陷阱,所以胆小怕事,最终会变得做什么都“前怕虎、后怕狼”。所以,爱,要爱得有理、有度、有节;严,要严得合情、合理、合法。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愉快地成长,成为真正有所作为的男子汉。

因材施教,采用适合男孩的培养和教育方式

西点军校非常强调对个人品格的塑造,他们特别注重体质、心智和意志三者完美统一的重要性。

由于校长塞耶对西点军校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以及他的治校思想对日后军校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他当之无愧地被人们尊称为“西点军校之父”。

塞耶无疑是位严厉的指挥官,他对部下严格有时甚至是苛刻的要求和对过失的决不姑息,令人望而生畏。但另一方面,他又决不超越指挥系统行事,决不干预部下职责范围内的事。同时他力图认识每一个学员,不仅如此,还要深入了解和理解学员,搞清每个学员的品格、才能和局限性——这种因材施教的思想是很值得现代家长在教子实践中借鉴的。

家长一定要认识到: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养育他们也需要不同的规则和技巧。

你可能觉得男孩总是很调皮,总是给你惹麻烦。有时他还很固执,不听你的话。其实,有些行为恰恰因为他是男孩。如果家长能够积极借鉴西点军校的教育理念来培养男孩,就会做得更好。如下建议值得参考:

第一,理解男孩的冒险行为

西点军校鼓励学员的冒险精神。

相对女孩而言,男孩往往更调皮捣蛋。带他出去玩,他总是喜欢做一些危险动作,比如登高、从高处往下跳。妈妈们因为担心他的安全而制止他们的行为。

中国人传统上一直要求孩子要静,总是想办法约束孩子的行动。其实,你应该时时刻刻想到,我们的小男孩是远古时期的小猎人,他们需要广阔的空间和自由的行动,他们依靠运动和攀爬来健康地发育他们的大脑。妈妈爸爸们不要束缚他。你需要在不干涉他的前提下尽量保护他的安全,并且相信他天生的空间判断能力。同时,鼓励你的小猎人多参加体育运动,多在户外奔跑活动,各种感官综合的经验带给他的是更健康的发展。

第二,让男孩走进集体

西点军校非常强调团队精神。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出于爱护和安全考虑,很多妈妈不喜欢让小朋友到家里来玩,也不愿意让孩子到外面去玩。

这种做法是不妥当的。男孩天生是群居动物,他们生性成群,在群体中学会社交、学会爱、学会生活、学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并找到自己的归属。如果男孩在孩提时代没有学会处理团体中的关系,缺少团体意识,将来就不懂得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不可能和别人保持融洽的关系。他们寻找的是能让自己放松、能给他任务、能让他感到自豪的集体。家长应该适当鼓励他们参与积极竞争的活动,比如体育活动,让他们从中找到自己是谁。家长也可以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他在有挑战、感兴趣的氛围中学到能力、技巧和责任感。

第三,理解男孩的固执

非常难能可贵的是,在强调纪律的同时,西点军校尊重学员的个性和主见。这是值得现代家长借鉴的。在生活中,你也许见过类似下面的场景:

一个2岁的小男孩一直想登上一个高高的童话城堡。但他太小了,妈妈告诉他:你现在还不能玩这个。但男孩好像没听见,还在看城堡。妈妈硬拉着孩子离开。

实际上,做不到的事情,一定要去尝试,这是正常男孩的特色。从襁褓期开始,男孩就不像女孩那样心安理得地接受挫折,也不喜欢接受他人的帮助。通常他明明知道自己力所不能及,感情上却不能够很快地接受,他还是要坚持不断地尝试。男孩子对自己情绪的处理,比女孩子缓慢许多。这时,妈妈应该相信我们的小猎人对自己的判断能力,并且给他足够的时间调整自己的心态。他接受事实后,会自己离开的。而你硬把他拉走、或者强迫他接受你对他的帮助,才会使他产生真正的挫折感。

第四,体谅男孩的特殊表达方式

由于训练强度和压力较大,西点军校允许学员适度地发泄,以保证心理的健康。在西点军校,精力旺盛的中高年级学员把捉弄新学员当做发泄的最好方法。这一点是值得家长思考的。

男孩对父母不满意,或者自己的心情不好,他就摔门、砸东西、喊叫、甚至敲墙。这常常激怒家长。

事实上,由于体内睾丸素的作用,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愤怒,更需要发泄,侵略、冒险和竞争是男孩的天性。男孩是用身体来表达他的情感的。他不会像女孩一样,能用语言表达出“我生气了”“我很难过”等情绪;即使表示对你的爱,他可能也只是拉拉你的衣角。有时男孩在非常高兴的时候也摔东西,这都是睾丸素的作用,是这个小男子汉成长中的正常行为。2~5岁男孩会越来越多地显露自己的个性,这时,孩子容易发火,爸爸妈妈不要压制他的反抗,否则可能会破坏他一生的性格。你应该告诉他什么是更好的表达方式,他有能力、有责任也有时间去调整自己。同时给他发泄的机会,允许他喊叫,甚至指定一样东西比如沙发或者沙袋等,让他捶打。

第五,给男孩优秀的男性偶像

西点军校非常重视榜样的作用。在西点军校的图书馆里,挂着林肯的画像,下面写着一行大字:“以林肯为榜样,汲取他的生活经验和奋斗精神。”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男孩总是要在身边寻找一位男性作为榜样来效仿。在过去,家庭中的男性成员往往充当这个角色。如今独生子女家庭,多数男孩缺少叔叔、舅舅这样的男性亲属。男性榜样有可能是家庭的朋友或者孩子的老师。当男孩说“我喜欢某位男性”或“×××很不错”等话语时,父母就需考察此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可以认同。因为男孩子已经把他作为了榜样。

第六,帮助男孩认识他们的英雄主义

西点校训里有这样一句话:“做一个真正无畏的人。”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家长却往往有对孩子进行过度保护的倾向。一位家长认为,自己4岁的儿子做什么事情都喜欢首当其冲。这孩子太莽撞了。

实际上,这是男孩一种本能的反应。男孩通过“自我牺牲”来发现“我是谁”和自己的“个人力量”。他们在共同奋斗中和谐友谊,可以为了理想献身。所以,家长要告诉他们冒险和使命的衡量标准,并给他们安排一些诸如“倒垃圾”的小任务,告诉他这些小任务也可以让家人很舒服。衣食无忧、万事不用自己操心的男孩只能学到很少的冒险精神,缺乏使命感。父母要鼓励男孩去发现自我价值并实现它。在鼓励中,告诉他最有意义的是实现价值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

第七,教男孩学会自律

每个西点的学员都会被反复告知:“冲动,决不是英雄的性格。”

男孩有很强的进攻性,父母应该教育我们的孩子懂得自己的价值,了解一种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我们可以通过教男孩懂得价值观、道德观实现他的自律。电视节目、好的故事都可以告诉他什么行为是好的。

☆一个堂堂男子汉可以为自傲和光荣而流泪,绝不可以为了害怕恐惧而哭泣。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母亲玛丽·平克尼·哈迪

☆男人不能没有个性。一个人总要努力成为他想要成为的那个人。

——乔治·S·巴顿将军

☆明确责任、赏罚分明是最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也是必须遵守的军队管理准则。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