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小说选刊(2012年第2期)
2906600000013

第13章 技巧 你在现场吗(秦万里)

你在现场吗 文\秦万里

许多小说在开头的时候,会发生一个事件,事件引来了故事,也构成了故事。一个个相互关联的事件让故事充满悬念地向纵深发展,给了人们阅读的欲望,这是小说的制作方法之一。小说家在叙述事件或结构故事的时候,常常要设置一个场地,或者说要制造一个“现场”,以便铺展故事,演绎人物。在实际生活的现场,“发生”永远是千变万化的,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在小说的现场里面,发生由小说家制造,怎样使发生的过程生动而又真切,让读者如身临其境一般地来到虚拟的现场?或许,越是有经验的小说家,就越会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让我们先看看《马嘶岭血案》。在这篇小说中,陈应松的讲述触目惊心——两个为勘探队搬运行李的挑夫,因为见财起意,把勘探队的人全杀死了。故事的结局被放在了前面,让我们随着两位挑夫艰辛的足迹,眼睁睁看着他们一步一步走向贪婪,走向仇恨,走向了凶残。陈应松制造的这个犯罪现场,如果是一个有生活原型的真正的案件,写成一篇通讯报道,也同样会吸引人的眼球。那位写通讯的记者是一定要亲临现场的,在他的文字当中,也一定要表明自己的立场,做出是与非的评判。陈应松写小说,所以他不在现场,而是让罪犯之一的“我”来当叙述人:“必须赶快灭口。这容不下我多想,也容不下九财叔多想,就听见有人喊:‘小王,小王!’话音未落,斧头就落到了祝队长头上……”事件发生了,残暴便不可遏制地行进下去了,“接着又响起了小杜的几声连续的尖叫……我最后看见九财叔直起了他的腰杆,在扬眉吐气,手上拿着一个红彤彤的东西,是一只发卡!”这一只发卡很重要,在情节行进的紧要关头,还不忘记写一只发卡,这说明作者具备了一个小说家良好的行文习惯。通讯恐怕就不会这么写。而在一篇小说中,这支红彤彤的发卡,这一句话点亮的细节,却似乎是可以照射出无尽的含意。

这篇小说从结局走向过程,在过程的沿途我们焦虑,在悲剧发生以后我们又会设想,这支勘探队,这帮给大山带来异样色彩的城里人,这些知识与财富的拥有者,如果稍微施舍一点点关爱与同情,用他们高贵的手,去抚摸一下九财叔们因挑担而磨烂的肩膀,可能血案就不会发生。但是,一道难以穿透的隔膜竖立在那荒凉的山野,城里人用他们的冷漠与无情,将贫困者对富有者的仇恨,慢慢推向了极致。

关于如果,关于隔膜,关于揭示,都是这篇小说的阅读者从故事当中,从那个让我们信以为真的现场得到的结论,陈应松并没有做出判断,他只是下笔狠,将血腥的气息迎面泼来,让我们震惊,也使我们警醒。

读者进入小说的现场,有时候会发现另外一个影子,这个影子正是作者本人。小说家创作小说,制造了热热闹闹、悲哀或欢乐的现场,刻画了各种不同的人物,自己有时候也会不由自主参与其中,站出来说话。事实上,他或许没有意识到,虽然那个现场是自己布置的,人物也是自己塑造的,但自己却应该是一名局外人。就像一对婚姻的介绍人,人家双双进入了洞房,你喝完喜酒就回家吧,小两口今后的生活和你没有关系了,你不必去指导别人怎么样去度过幸福生活。

重要的是拟真性,如果“拟真”是成功的,进入现场的人们至少在阅读的时刻是信以为真的,如果你给他一份“参观须知”,反而会削弱作品的拟真性。

田耳的《一个人张灯结彩》也是一个与案件有关的故事,并且是多次进入案发现场——小孩的家长砍老师,发现于心亮尸体的河滩,水塘里的汽车与死尸,雨城大酒店的抓嫖行动……案子都是发生在寻常生活当中,如同在平静的水面激起一个浪花,并不惊心动魄扑朔迷离,直至写到在超市抓捕杀人犯钢渣时,才有了几分扣人心弦的味道。田耳制造了N个现场,只是为了让他的人物鲜活在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那个老黄,那个老了老了还没混上一官半职的老警察。我们对他的最初印象只是一张长满了胡子的皱脸,但是,当他入情入理地分析案情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他的智慧;当他冲向罪犯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他的勇气;当他面对刘副局长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他的性格;当他在小于理发店门前徘徊的时候,我们又会看到了他的心灵。还有钢渣,还有哑女小于。不良青年钢渣爱上了哑女小于,但是钢渣却杀了人,杀了人的钢渣很后悔也很失落:“我答应哑巴,年三十那天晚上和她一起过。但你晓得,我去不了了。妈的,我答应过她,到时候,你能不能买点讨女人喜欢的东西,替我去看她一眼?……”在故事的末尾,警察老黄是受了钢渣的委托去看望那位美丽而又可怜的哑女。原来,像钢渣一样冷酷坚硬的钢渣,心灵当中也有一小块湿润柔软的地方。

由现场走进心灵,这是田耳的追求。

由现场进入心灵,这恐怕不仅仅是田耳的追求。一位小说家如果能够让读者驻足他设置的心灵现场,那么他一定会受到读者的青睐。

须一瓜写过一个中篇,叫《淡绿色的月亮》。她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对年轻夫妇,俩人都是白领,收入不错,有房有车,而且是郎才女貌,夫妻恩爱。忽然有一天,家里来了盗贼,是两个小个子男人,而家里这位丈夫,则是高大威猛,还曾经是个体育健将,在双方碰面的那一瞬间,盗贼手里并没有拿着凶器,但是,那位伟岸的丈夫却没有反抗。结果,大个子被小个子捆了起来,妻子也差点遭到强暴。故事当中还穿插了一个小故事,一个发生在火车上的事件。有一个警察,在火车上遇到了抢劫,他为了避免流血而有条件地放弃了对抗。结果,乘客们遭到了洗劫,在匪徒们扬长而去之后,警察又遭到群众的围攻……这篇作品似乎是在争论一个问题,一个道德问题,一个面对勇敢与理智应该如何抉择的问题。那么须一瓜参加争论了吗,应该说没有,她在现场外面,她用一个活灵活现的现场引发了争论。这个问题在我们的女主人公芥子心里,在她与警察谢高之间,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一直是争论着的。这不是表面化的、就事论事的争论,而是一种穷追不舍深入骨髓令人汗颜的追问。突发的案情像一把尖刀,在女主人公芥子内心割下一道细细的裂痕。她疼痛,她哭泣,她不能摆脱那可怕的设想,也害怕一个伟岸丈夫形象的破灭。但是,无论是满车的鲜花,还是那联结性爱的红绳子,都不能重新燃起激情的火苗。须一瓜选取一个独特的角度,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人物,让那“淡绿色的月亮”,照射人心深处微妙的波澜。

乔叶写的《我承认我最怕天黑》,同样也是一个与入室盗窃有关的故事。深夜,一名偷窃者进入独身女子的房间,这样类似事件发生之后,如果由不同的小说家来写,故事一定会发生N种走向。在遭遇了偷窃者的房间里,乔叶的设计与须一瓜完全不同,她让偷窃者与那位独身女子发生了心理碰撞:“‘其实,’刘帕说,‘你可以打开门走的,走窗户太危险了。’”只因这一瞬间的一个善意的提醒,在那个发生了抢劫行为的犯罪现场,又发生了半推半就的强暴,故事也由此而进入了另外一条轨道,当那名盗窃者离开事件的现场,我们会随着刘帕的思绪产生一些联想,似乎已经能够预见到,接下来的发展仍然会偏离正常的轨道:“男人掀开窗帘,跳进屋,两个人相顾沉默。”“他抱住了刘帕,刘帕任他抱着,任他掀开她身上的浴巾……”如果我们谅解了这一对男女,当警察进入了那个令人尴尬的现场,我们会不由自主地为他们忧虑。但是刘帕并没有解释什么,“知道按照被强暴女人的通常表现,自己应该哭,从而顺理成章地接受人们这样那样的抚慰。可她没有。她觉得自己似乎应该说些什么……”后来她说了,救了那个入室抢劫又强暴的“罪犯”。作者乔叶也没有为自己的设置做出解释,她只是在情节中嵌入了几行诗句:“我的身体里有一条河,爱情一直在里面穿梭……”这条河蜿蜒在故事当中,流淌着情感,也流淌着欲望。因欲望而情感,因情感而善意,因善意而理解,因理解而宽容。乔叶不仅走出现场,而且从现场进入一个意识的潜流,让这种意识的潜流冲刷观念的顽石,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现代女性复杂微妙的心灵空间。

现场可能不是“现实”,既不同于场景和时代背景,又有别于“画面”。可以是一百年前的现场,也可以是昨天或未来的现场。最关键的是人物,没有人物的动作、情感、纠葛,就不会有事件的发生,没有事件的发生,现场就成了一个空壳。一个现场可以是一个故事的局部,也可以是一篇小说的全部,有的小说只写一个现场,却也令人难忘。有的小说吸引读者从一个现场来到另一个现场。

高明的小说家把读者带到他制造的“现场”,自己却会悄悄撤离。

[ 作者系本刊副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