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幻时空旅行者的娱乐人生
29260000000022

第22章 两部电影

之后连续几个人打电话来像韩毅道喜,虽然有些无奈但是毕竟都是朋友,韩毅也很不客气的打发后挂了电话,继续自己的创作。

韩毅想拍一部电影,但是不能太复杂,自己虽然跟着程泷等人学了半个月,自己也看了不少书,但是还是个新手,所以要拍必须选择一部简单的电影,还得在票房上过得去,这样才能打出自己“才子”的名声。

简单说就是低成本高票房,韩毅想了很久,终于从记忆中选择了两部前世的电影:

一部是《活埋》,在这部2010年由西班牙导演Rodrigo·Cortes执导的黑色电影中,好莱坞当红影星瑞恩·雷诺兹(Ryan·Reynolds)扮演一名在伊拉克被人绑架的合同工卡车司机,醒来后却发现自己被装进一个棺材,活埋在伊拉克沙漠的某处。他手边只有打火机、手机、两根荧光棒、一把时亮时暗的手电筒和一支笔。

这大概是格局最小的惊悚片了,《活埋》整个故事,就发生在一口棺材里。然后整部94分钟的电影,就看保罗在棺材中不停打电话求救,以及和绑匪交涉。如果不算手机视频出现的被枪杀的女人的话,这片所有出镜演员,就只有雷诺兹一人,外加中途溜进棺材里的一条蛇,这简直是最简单低碳的电影了,也相对好掌控。

演员方面,韩毅准备得找一个有演技又熟悉的演员最好还有些导演功底,外加一个一闪而过的女人,这个韩毅已经有人选,但是具体的还要商量一下。

《活埋》主角是一个跨国公司的雇佣美国司机,为CRT公司工作。在伊拉克某地遭受劫持,被活埋在地下。劫匪留给了他一个手电筒,一个手机,两根荧光棒和一把刀。他自己还有一小壶酒,一瓶药和一个打火机,劫匪要求他自己打电话联系筹措500万美金。

整个故事的背景并不是恐怖分子对于美国人的袭击或报复行动,只是一个伊拉克人因为美国公司在伊拉克的扩张失去工作后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在这个劫匪眼里,美国人都是有钱的。但是从整个人质自救的过程中,影片所表现的就是,作为一个普通的美国人,他们同样贫穷,生活没有保障。

在整个挣扎自救的过程中,这个叫Paul的没国人拨打了911,国务~院,FBI,自己服务的公司,家人,朋友等,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冷漠、责任推诿和机构的官僚作风。影片的讽刺意味相当浓厚,同时也探讨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有内涵,有深度,低沉本,内容简单,对于导演基本功一穷二白的韩毅来说,这是非常合适的一个剧本。

为了将故事搬运到中国背景,韩毅不得不重新构架一遍内容,好在整个故事吸引人的并不是内容,而是内涵,改起来并不算困难。首先故事的发生地,还是在伊拉克的某处沙漠地底,还是在一具棺材中,只是主角改名为韩山。

韩山也向很多机构打去电话,大多数是美国的机构,毕竟那时候伊拉克战争刚结束,被美国接管。最后前来救援的机构,韩毅改为了华国政府派遣的部队,这样改并没有什么其他的意思就是爽,所以改了。

另一部是《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假如一个人告诉你,他活了14o个世纪,是个穴居人,曾有机会跟哥伦布一起航海,曾与贝多芬聆听音乐,同梵高作过画,聆听过释迦牟尼的教诲,一个好人---耶稣,拥有时间堆积起来的智慧,有一天你突然现,他就是你的一位朋友,一个相处多年的同事,你会怎么想?用无数的问题去质问他?还是相信他?问他无数问题?

《那个男人来自地球》讲述的就是这么一个事情,35岁的哈弗历史教授工作十年之后突然辞职,同事们纷纷不解,他们临时在他家里聚会,敦促他解释一番。但约翰提出的原因令他们大吃一惊:约翰声称他有不死之身,生存了14ooo年,并且不能呆在一个地方过1o年,不然他秘密会被现。面对约翰的说辞,众人开始了对他的质问……

基本上这是一个顶着科幻大片的帽子的伪科幻片,以往在科幻大片中常见的激光啊,飞船啊,在这里完全都找不到,也没有什么炫目的特技画面,也没有什么人需要主角去拯救,几张沙,一个火炉,几个学者,便开始了谈话,全片皆由语言来阐述剧情。

和活埋不同,这部电影是靠着人物的对话撑起来的,虽然拍摄可能会更加容易,但是剧本的创作还是比较困难的。

这个剧本原来是根据小说改编的,韩毅没有找到那本小说,而且原版对话的内容韩毅也已经忘记了很多,韩毅需要一些时间来构思里面的对话内容,毕竟这是部电影就是靠着有内涵、有深度的对话支撑起来的。

韩毅准备设定主角是彭祖的弟子,因为学习了彭祖养生之术长生不老

曾经化身张良,帮助刘邦一统天下;

化身诸葛亮,三分天下;

自称李靖,灭隋成李;

和竹林七贤喝过酒,也曾经和李白游遍天下;

……影片的名字就叫《长生不老》。

同样因为长生不老的原因,不能在一个地方呆超过10年的时间,不然可能会被发现,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搬家,一次意外,一群大学同事来到主角家里做客,发现主角家里到处是似真似假的古董,而一直以来都以小康家境示人的主角开始讲述他的故事。

这群同事有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宗教学等学科的,围绕这这个故事不断的从各个领域向主角提问,这个故事的卖点就在双方的问答上。

现在这样整个故事都不一样了,这相当考验韩毅的笔力,能不能将这个圈子给画圆,能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成为最重要的一环,其中角色韩毅决定请几个朋友来帮忙客串,一天就能解决,同时也靠他们的知名度,先将电影给抄起来,不过之后就有看韩毅的功力了,能不能有好的口碑,继续吸引观众进场观看。

现在的电影就是这样,观众刚刚开始可能会因为某些明星的原因去捧场,但是那只能是一两天,之后就是靠拼电影本身的硬实力,是很直接、很现实的搏斗,即使韩毅是亿达院线的大股东也不可能阻止这个规律,那都是钱啊,你让大家跟钱过不去,之后会有很多人跟你过不去。

思量一番,韩毅决定先拍《活埋》,再拍《长生不老》,用两部影片叩开机会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