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高档服装通常都要配上装饰品,由于这批服装是中式的,需要配一套具有东方情结的首饰,所以美国人选择了他们并不熟悉的景泰蓝。这就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我们设计的景泰蓝颜色他们不一定能够做到位,我们所用银和铜等材料他们也不一定擅长,我们所用的烧蓝工艺他们也不了解,最为重要的就是造型的东方韵味。我结合了这三点做的设计,虽然在今天看来这款作品还略显幼稚,比如说耳环的图案过于简单,整体对比效果也不够强烈。但是因为当时的颜色材料符合了它的布料,再加上景泰蓝的工艺和东方服饰那种配套的感觉,所以被选中。
改款、变款
一个经典款式的形成是非常不容易的,这需要独特气质、大力推广和市场认同这三方面因素,如Tiffany六爪皇冠镶婚戒,历经数十年,款式简洁,钻石突出并适合多种大小钻石,戴比尔斯进入中国推广的首选钻石婚戒款也是它。伴随着“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经典的广告语,这款戒指深入年轻人的心中。以经典为原型,进行款式的再造,就是改款、变款的创新方式。从1996年全国钻戒仅有的百余款式,到2000年大型工厂十余万款。改款和变款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这也是由当时市场既需要款式创新,又担心款式太新难于被消费者接受的这种思想所造成的。
到1998年以后,为了适应市场对钻石,尤其是钻戒的需求(当时在几个重点城市,如北京、上海,结婚买钻戒的比例已占半数以上),大量的首饰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这时大家就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款式的单调。1988年我去深圳时,看到那么多的工厂都在做同样的款式,在那个时候,就只有简单的价格竞争,没有其他的办法。有些工厂正是因为改变了款型,在设计上稍微做了些调整,销量就成倍增加。
设计背后的文化体系
珠宝市场又经过了几年的酝酿,大概在2000年,首饰的款式在很快的时间内就丰富了许多。1993—2000年,从最初的无人问津设计,到7年以后的大量需要设计,这根本想不到。但是我有所准备,我在这几年中已经准备了近上万件的设计图。再去深圳的时候,各个工厂看到我有图稿,都非常重视,那时候的我一个人为50多个工厂出设计图。
2000年以后,社会文化促使追求个性成为一种时尚。珠宝行业发展也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在新一届中宝协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下,各个珠宝门类的领头企业逐渐竖起大旗,菜百黄金、七彩云南翡翠、仙路晶石、阮氏珍珠、宝亨达铂金、吉盟钯金、爱得康K金、新中泰红蓝宝等迅速发展,而后各区域销售巨头与上述厂家密切配合,通过展销、代销以及连锁加盟等形式全面推动着珠宝首饰市场的发展。
不同产品原料类型的差别,基于其背后的文化体系差异,如黄金的保值
与收藏、翡翠的中华玉文化、晶石的色彩和时尚性、珍珠的温润与光泽、铂金的纯洁和恒久不变、K金的新工艺和时髦、红蓝宝的西方贵族气息等都是他们各自宣传推广的卖点。2000年以后,我大约用了8年的时间与近30家企业合作,主要就是抓各企业所特有的产品文化体系和设计师的培训工作。
品牌中的设计定位
在不同品牌产品系列的建设中,设计定位非常重要。所谓品牌,不过是产品实物与推广宣传的组合体。顾客看到宣传相信品牌,最后的消费还是落在产品上,设计符合品牌定位的产品,有利于品牌的认知度。每年我都为各地知名的珠宝企业设计符合其品牌定位的概念型款形,得到了不少企业的认可。设计直接为终端消费者服务这是设计与零售品牌密切合作的结果,使双方都向一个新的高度跨越。
设计的今天和未来(2007— )
艺术首饰的震撼力
2010年,经过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市场有了一个全新的变化。市场的再分配,社会对消费的提倡和鼓励甚至对于奢侈品也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宽容态度,中国珠宝市场又会在原有的广度上增加高端消费的部分。设计出更新的具有艺术震撼力的首饰,是对珠宝市场扩大外延的一个重要内容。各大院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对首饰风格进行了明确的划分,首饰设计专业委员会的几位委员分别在中央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设立了首饰设计课程,强调艺术与珠宝首饰相结合的设计观念,并分别以欧美风格、日本风格和中国港台风格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创造了一批具有鲜明个性的首饰作品,出版了一些相关的设计书籍,使整个设计水平从理论上有所提高。
百万人心中的结婚戒
设计成功的标志之一是创造出新的经典款式,如果一个新的款式能够为百万人所接受,无疑是一个成功的设计,那必是简洁、好看、新颖的首饰。
首饰消费的最大客户群体还属结婚人群。北方小城镇“戴三金”催生了喜福金饰系列,大城市戴钻戒新风尚要求经典婚戒的创新,翡翠龙凤配与旗袍和中式婚礼相搭配,红蓝宝、晶石与婚纱相配也显得格外多彩靓丽,珍珠饰品与多种结婚服装相搭配突显新娘的温柔和纯洁……大众结婚饰品的设计是今天也是永远的主题。
一个人的生意也是生意
与大众消费相映衬的是高端的奢侈品消费,珠宝毋庸置疑是一种高端的文化消费。在奢侈品消费方面,最早完成的是珠宝首饰个性化设计定制工作。由于那些珠宝琢型特殊、体积很大、价值不菲,所以必须、也有必要进行单独的设计和手工的独款制作。虽然拥有这些珠宝只是少数人,甚至是一个人的生意,但是单品价值高,又能具有强烈的展示性,是设计的一个非常好的表达机会。今天的奢侈品,明天的大众消费品;少数人的消费品,多数人的理想。我们应该以一种更宽容的心态,理性地对待奢侈品的消费。
职业设计师的自我营销
建立高水平的职业设计师队伍是我们未来数年的中心工作,真正的职业设计师是指那些忠于设计,有设计天分,以设计为人生目标并能从设计工作中获得较高收入的人。国内的珠宝业从无到有,直至2010年产值达2200多亿元人民币,中宝协在其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包括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各种活动比赛、黄金交易市场、钻石交易中心,全由其推动。对设计这一项,协会一直非常重视。抓产品的同时,也在做学生的培养和后期提高的工作,希望能诞生更多以珠宝设计为生的职业设计师。
除了设计师自身专业修养、营销外,推广设计师的工作也非常重要。设计师的自我营销,要利用各个媒体不断寻求展示自己设计能力的时机,不断加强在消费者心中的影响力。与人交往是横亘在许多设计师面前不小的障碍,设计有主观性,但不要忘记我们是为别人做设计,所以一定要认识人、了解人,认识社会,同样也需要让社会认识我们,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将来也会有专业设计师经纪人的队伍形成,能够让设计师更专注于自身专业创作,而现在形成设计市场之前首先要靠的是我们自己。未来,具有专利性的设计作品也会成为设计舞台独特的风景。
超越是迟早的事情
尽管现状还存在很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但我对国内珠宝首饰设计的前景还是非常看好。从近些年国际大赛的情况来看,无论是戴比尔斯的钻石设计大赛,还是世界黄金协会举办的“安格鲁阿山帝”黄金首饰设计大赛,还是日本人主导的珍珠大赛……中国大陆选手只要参赛都有所获奖。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很正常的,而且主要都是学生去参赛。相比之下,有很多国家已多年没有获奖。这与中国的人口太多也有关系,想象力是人创造的。我们中国人不缺想象力,而且文化积淀非常之深厚。我们拿出一个突出的东西,可以超过很多人,但是如果拿出一个普及的东西,整体水平就欠缺很多。这就和电影一样——我们出去到国际电影节里常常拿奖,但是中国整体的电影水平和好莱坞比还相差甚远,甚至不如许多亚洲国家。
另外,比赛和市场上的产品也不一样。比赛要的是概念,参赛作品都是首饰原大的好几倍。比如说国际黄金赛为每件作品提供500克黄金,半千克的黄金你会设计出很震撼、很招摇的东西,不用考虑细节,一眼看去就很吸引眼球。而回到大众市场上,就要将参赛作品转化为产品,需要把图形简化,把概念浓缩成一点印记。这点印记如果能成为经典,一定是具有强大的推广力量支持的,媒体的宣传在其中起了决定性作用。而我们缺乏的正是那种特别经典深刻的市场化产品的培养。就跟国产手表一样,那种经典型的、能够又简单又漂亮又让人们都接受的款式太少。
我相信随着我们设计能力的加强,国内珠宝品牌对外竞争力会得到真正的加强。因为珠宝的设计和服装不一样,珠宝的材质成本太高,多数设计师还是需要附属于某个品牌,独立出来比较困难。当然,作为市场经济的成功典范,国外的成功企业都有一套规范的奢侈品管理运营模式。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使他们的每一件产品都会走向消费者心中,成为经典,而中国珠宝业还不具备这种市场推动力。我们要做的是,高尖端抗住,中低端把市场扶起来,在这种情况下逐渐超越那些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