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中期,唱片公司与流行乐手共谋中国流行音乐的黄金时代。
1994年冬天,戴军正式进棚录制了这首对他而言意义非凡的歌曲。
那首歌,叫《阿莲》。
通常故事讲到这里,应该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
的确,在翻过来的1995年,“实验”迎来了一个小□□。
这一年,《阳光灿烂的日子》火了,电影百年盛况空前:这一年,金庸被列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蜚声与哗然并起;这一年,邓丽君、张爱玲走了,带走多少痴怨眼泪。
这是很有故事的一年。
而对很多热爱流行文化的年轻人来说,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直接影响了一代人对流行音乐最初的集体记忆——那就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95新歌”的隆重登场。
这件事的幕后推手是当时华语流行乐坛的重要人物,黄小茂。
作为音乐总监,他在这一年制作并推出了52首流行音乐MV,让更多人认识了高枫、罗中旭、丁薇、老狼&&当然,还有戴军。
《阿莲》在电台已经是连着好几周的排行榜冠军了,戴军却人在深圳。
那天演出间隙,他接到了大藏唱片的电话:中央电视台找你拍MV。
拍MV是戴军没有想过的事情。
直到栏目组的人在深圳夜总会找到他,把他带回北京,他还是没有反应过来。
第一天棚内,第二天外景,在还不太确定自己的手应该如何挥舞的时候,《阿莲》的MV就已经拍完了。
整个过程并没有造型师的指点,戴军就穿着自己的马甲和T恤,耷拉着头发,纯纯地结束了表演。
但他相信这一定是大制作,因为导演用的是电影胶卷。
接下来,摄制组又和他奔赴上海拍摄《申江水》的MV。
戴军更加坚信这是大制作,因为他们竟借了一辆老爷车,而且这一次有了造型师,给戴军粘了一脸的胡子。
他是当年唯一拍了两首MV的人。
电视,是那个年代塑造明星的最佳舞台。
当大杂院里的街坊开始排队来参观他,戴军意识到自己红了。
躺在床上看书也会猛地发现,窗户上出现了一张“猪脸”——来参观的人已然把整张脸严严实实地挤在了玻璃上。
这还不是最尴尬的。
戴军住的大杂院没有卫生间,出了院子步行一百米是一个简陋的公共厕所,里面有四个蹲位,且蹲位之间没有隔断。
经常,他蹲在那里,就听旁边一个声音道:哎,我刚才在电视里看到你了。
作为一名曾经长期潜伏夜场的歌手,戴军将他与电视台的相遇比喻成“从黑暗走向光明”。
而音乐电视的出现,真的就像命运的又一次安排,将戴军带入了一个更为奇妙的音乐世界。
感谢黄小茂。
其实,当时还有个人在做着和黄小茂类似的事情,她就是李静。
1995年,李静离开北京电视台,来到央视主持一档“向海外华人介绍中国”的节目——《欢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