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懂点幸福心理学
3000900000001

第1章 1静下心来想想,你幸福吗?(1)

这是个奇怪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并不贫乏,却“奴隶”丛生。每个人心理上都背负着“奴隶”的壳,艰难爬行。人们似乎搞不明白,到底活着是为了吃饭,还是吃饭是为了活着?于是都市男女们外表光鲜,内心沧桑,黯然为自己的幸福拼搏,却始终不知道幸福在何方。

1.房奴

关于房奴,有这么一个例子。

小林一直没有女朋友,他将此归结为自己没有房子。他认为有了房子就有了家,也就会有幸福了。工作一年后他就让父母帮忙筹钱,勉强付了首付,买了一套70多平米的房子。但是自己的状态却并没有因为房子而改变。人生大事依旧没有着落;每个月有还不完的房贷;自己不但不能给父母钱,还让父母因为帮自己买房变得拮据起来。原本阳光的小伙子也变得异常深沉,他深深地被房子奴役着,不可脱身,只能围着房子转。

与小林境况完全不同的是小张,他也是因为读书来到这座城市,并开始在这里奋斗的男青年。但是在房子和车子面前,他似乎要主动得多,轻松得多。

小张毕业后毫不犹豫的留在了这个城市。工作一段时间后,父母劝他先买房,要不然房价越涨越高。小张不同意。他认为现在勉强付了首付,不但家里因为这房子会变得拮据,自己刚刚工作,也会因为月供变得十分吃力。他认为自己可以先租个房子,用平时攒的钱做一下其他的事,诸如参加培训班、结识新朋友等等。过了几年,小张还是租的房子,不过这时他已经因为知识不断地储备和人脉的扩展,薪水已经翻了几番。他用自己的积蓄又做起了投资,短短几年,他的身价又翻了几番。现在小张已经买了一套100多平的房子。

小林和小张是在“买房养车”的洪流中,完全不同的两种结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小张也不是富二代、官二代,自己也只是普通家庭;小林也不是傻或笨,也算是名牌大学毕业生,那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截然不同的境遇?

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小张在房子面前是自由的,而小林在房子面前是不自由的。小张觉得房子是可以让自己生活的更好,所以这个东西它可以有,但不是必须立即有。有能力我们就去有,没有能力我们就去争取有。他一直让自己在房子面前保持着主动性。因为这种主动性,它可以很轻松。也正是因为轻松,他能够更好的安排自己的生活,让自己更幸福。

但小林在房子面前完全失去了自由,他完全将房子当作自己的依靠,以为有了房子才有一切。结果呢?自己深深地被这所小房子给奴役住了,更是因此变得辛苦万分。

有关房奴的话题,天天可以见诸报端或者各大网站的话题榜,大家在倾诉自己作为“房奴”的辛酸血泪史时,有没有问问自己,真的想要改变现状吗?对于房奴的定义,有一个明确的指标,是指城镇居民抵押贷款购房,在生命黄金时期中的20到30年,每年用占可支配收入的40%至50%甚至更高的比例偿还贷款本息,从而造成居民家庭生活的长期压力,影响正常消费。当购房影响到你的教育支出、医药费支出和抚养老人等问题,生活质量就会下降,幸福也就只能离你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