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征宋
3009000000091

第91章  他乡遇故知

“是!”那两个校尉抱着拳,齐齐应了一声,掉头命令兵士们清算人数和救援伤者去了。

等两个校尉离开之后,萧靖拧着眉头又一次把视线投在折维信的脸上,语气里带着几分怨恼的说道:“这次有许多兄弟根本不该死的!”

折维信眨巴了两下眼睛,舔了舔嘴唇,正想对萧靖说什么,可萧靖已经抖了抖缰绳,朝着清扫战场的折家军官兵们走了过去。

“启禀将军!”萧靖驻马立在刚才折家军与辽军厮杀的战场上,看着遍地的死尸,心中正暗暗嗟叹的时候,一个校尉骑着马来到了他面前,朝他拱了拱手说道:“我军伤亡已经清点清楚,共计战死三百二十六人,重伤一百八十三人,几乎人人身上都带有轻伤!”

“五百多个兄弟!”听了校尉的禀报后,萧靖叹了一声,心中暗暗想道:“五百多个兄弟,就这么没了!”

朝校尉摆了摆手,萧靖仰头朝着漆黑的天空看了看,一股悲伤从心头涌起。

他很想带着这支军队在这次的宋辽战争中生存下去,虽然他知道很难,但只要不主动去寻找比他们强大的力量作战,生存下去也不是什么不太可能的事。

可折维信太想立功了!

从来没带过兵的折维信心里只是想着要寻找辽军主力加以歼灭,根本没有考虑到在歼灭敌人的同时,他们也会遭受到伤亡。

见萧靖不理会自己,折维信也感到有些索然无趣,他骑着马在战场上走着。

遍地都是尸体,也有一些受伤被丢下的辽军在痛苦的呻吟着。

对那些辽军,宋军并没有半丝怜悯,在找到活着的辽军时,宋军官兵会将佩刀刺入他们的胸口,将他们的生命结束在这片充满了死亡和血腥的地方。

两个士兵抬着一个满身鲜血的折家军士兵从折维信面前走过,折维信看着那个一身血污的士兵,向抬他的兵士问道:“他怎么了?”

抬着受伤士兵脚的兵士仰起头,对折维信说道:“回禀将军,这位兄弟的胳膊被砍了一条,恐怕以后是不能再上战场了!”

“哦!”折维信点了点头,看着那两个士兵把重伤的兵士抬向安置重伤员的地方。

“你都看见了!”就在折维信望着那几个士兵的背影发呆的时候,萧靖走到他的身旁,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的说道:“作为将军,我们冲动,往往是以官兵们的性命为代价的!”

折维信深深的吸了口气,扭头看着萧靖,额头上的青筋暴起,有些愤懑的说道:“你以为我想看到这种场面?如果刚才我们不冲锋,辽军一定也会冲向我们!”

看着折维信那张因为愤怒而略显扭曲的脸,萧靖的眉头紧紧的拧了起来,他两只眼睛微微眯了眯,右手握起拳头,猛的朝折维信脸上捣了过来。

这一拳打的十分突然,即便是折维信,也没来及防备,只听“啪”的一声脆响,拳头重重的砸在折维信的脸上,把他的脸打的朝侧面一偏。

被萧靖打了一拳,折维信扭过头,抬起衣袖擦了擦嘴角,怒目瞪着萧靖,咬着牙说道:“你信不信?如果是我打你一拳,恐怕你的小命都没有了!”

“我信!”萧靖点了点头,拧着眉头对折维信说道:“可这一拳我还是要打!因为这一拳我是替死去和重伤的兄弟们打的!”

折维信的眼角微微抽搐了两下,压低了声音对萧靖说道:“难道刚才我们不出击,要等着辽军来进攻我们不成?”

“我们不出击,承受辽军攻击的就会是宁化守军!”萧靖拧着眉头,一双眼睛死死的盯着折维信的脸,冷冷的说道:“我告诉你,我是个很自私的人!我只在乎我身边所有人的生命,至于别人,我管不着!辽军如果进攻宁化守军,我们只要从后追赶,功劳一定也有!可你却偏偏让我们的兄弟去承受辽军的冲锋,让我们的兄弟流血,而给别人制造坐山观虎斗的机会!”

他的一番话,把折维信给说愣了。

和萧靖相处也有不短的一段时间了,在以往的日子里,折维信只知道萧靖是个相对冷静的人,不过偶尔的也会做事冲动一把。

可他却从来没有看过萧靖自私的一面!

从萧靖的话里,他听出了,萧靖宁肯眼看着与他们毫无关系的人全都死光,也不愿将他们这些人投入到危险之中。

萧靖输不起!

这是折维信目前对萧靖的唯一看法!

可萧靖根本不在乎折维信怎么看他,他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和折维信一起,带着这支队伍转战整个西北战场,在立功的同时,还要让更多的人能够活着回去。

俩人相互死死的盯着对方,眼神中好似能擦出火花一般。

过了许久,折维信朝萧靖摆了摆头,无奈的说了句:“好吧!好吧!以后你说怎样就怎样,你不说进攻,我不进攻就是了!”

“我只是你的副手!”萧靖嘴角撇了撇,勒转缰绳,朝远处走了。

望着萧靖的背影,折维信无奈的摇了摇头。

萧靖的那一拳是使足了力气,可对折维信来说,萧靖的力量实在是弱的可怜,那一拳打的并不打紧。

他感到有些郁闷的,并不是萧靖打了他一拳,而是萧靖的想法和他根本不一样。

在战斗中,他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胜利,不管用多大的代价,都要取得战斗的胜利。

可萧靖显然不这么想,萧靖想着的,只是如何让大家都能活下去,哪怕是在战场上转悠一圈,根本不与辽国人接触,也要让大多数人活着返回府州。

正副将军的观点如此相左,对将来带领这支队伍驰骋沙场,折维信突然没了信心!

重伤员很快被宁化驻军带了回去,他们将会被先送回宁化,休养些日子之后,再返回府州。

折家军的官兵们把战死的同泽抬回了大宋的领土,将们埋葬在了这片他们战斗过的土地上。

一座座新的坟茔平地而起,在大宋和大辽的边境上,这一片坟茔好似在向世人诉说着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惨烈的短兵相接。

新的营帐搭建好了,这一次,萧靖并没有下令让官兵们做好随时作战的准备。

辽军不会来了,至少今天晚上不会来了!

躺在营帐内的铺盖上,他头枕着双臂,望着帐篷的顶端,长长的叹了口气。

当清晨的第一抹晨曦从东方的地平线升起的时候,萧靖掀开帐帘走出了帐篷。

他扭头看着东方,一轮通红的太阳正从地平线下一点一点的跳出来,给大地镀上一层薄薄的金光。

西北的天空特别的蓝,萧靖最喜欢这里的清晨和傍晚,与傍晚的萧瑟不同,清晨会给人带来一股清新蓬勃的感觉,会让人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

可今天的清晨,却没给萧靖带来那种感觉。

在他的心中,还滞留着一份悲伤。

前一天还鲜活的生命,今天就已经与他们这些活着的人阴阳两隔。

风儿从前一天还刀枪交错、奋力拼杀,用鲜血浇灌的土地上掠过,地面上的草儿随着风儿的掠过在微微颤动着,草叶发出的“沙沙”声,像是在嘲笑着这些为了它,而投入到残酷厮杀中的人们。

站在帐篷外,面朝着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萧靖缓缓的闭上了眼睛,深深的吸了一口冰凉的空气。

就在萧靖深吸了一口凉凉的空气,想要把头一天晚上那场残酷厮杀给他带来的愤懑抛却的时候,折维信朝他走了过来。

“萧兄弟!”站到萧靖的身后,折维信的双眼也望着东方天空中那轮初升的朝阳,对他说道:“我昨天晚上想了很久,终于想明白你是对的!将士们跟着你我,是想要活着立下战功,而不是赶着过来埋骨他乡!”

听到折维信在身后说话,萧靖回过头看了他一眼,随后又转过脸望着东方,语气里带着几分萧瑟的说道:“能够想明白就好,我只希望将来我们带回去的是活着的战士,而不是死了的英雄!”

“我们该出发了!”折维信苦笑了一下,没有接萧靖的话,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代州离这里还很远,估计还要走上两天才能赶到!”

萧靖点了点头,跟着折维信朝他们的战马走了过去。

明显要短了一截的队伍快速的先向东方行进了一段路程,随后又折向北方,径直朝着代州赶了过去。

在连续赶了四五十里路之后,前方探路的斥候折了回来,向萧靖和折维信说道:“启禀两位将军,前方发现一支人数大约在十万的大军!从旗帜看,是我们大宋的军队!”

“大宋的军队?”听了斥候的报告,萧靖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向他追问了一句:“有没有看出是什么人的队伍?”

“帅旗上好像是写着个‘潘’字!”听到萧靖的发问,斥候连忙答道:“由于距离太远,并没看清领军的是哪位大人,小人斗胆猜测,那支队伍应该是潘太师的军队!”

“潘美的军队!”萧靖拧着眉头,向身旁的折维信看了一眼,苦笑了一下说道:“他为何不率军北上,反倒还会南下?”

折维信摇了摇头,也是一脸茫然的对萧靖说道:“此事很是蹊跷,潘太师应该是负责雁门防务的,如今大战在即,他为何会回师南下,着实让人有些不解!”

俩人正在猜测,又有一个斥候策马朝他们快速奔了过来。

到了俩人跟前,那斥候朝他们一抱拳说道:“启禀两位将军,前方发现潘太师的队伍,他们的斥候也发现了我们!”

在听了这个斥候的话后,折维信抬起一只手,止住了队伍的前进,对身后的军队喊道:“停止前进!”

两千多名折家军止住了前进的步伐,摆列出整齐的队伍,站在道路上等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