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让孩子心悦诚服
3033100000026

第26章 用感觉理解感觉

一位妈妈的日志:周六,刘洋说他的一颗牙松动了。我一看这颗牙已经非常松动,旁边一颗大牙已长出来,就建议他拔了。小时候我的牙都是我妈给拔的,我就让我妈给他看看。刘洋不同意拔,但他姥姥一看那颗牙长得太歪了,二话不说一用力就将牙拔掉了。刘洋不干了,大哭,说我们欺骗了他:“说好看看的,怎么不问我一句就拔了?”他躲进屋里哭,不开门。我说:“姥姥是好意,怕告诉你你觉得痛!”他说:“血流得太多了!”中午让他吃饭也不出来,我们没理他,就饿了他一顿。

我问这位妈妈:“怎样看待刘洋这次闹脾气呢?”妈妈说:“我觉得孩子小题大做,虽然大人没告诉他的确不对,但也不至于哭成那样,拔就拔了,又不是很疼!”我继续问:“孩子那样哭,是因为疼吗?孩子当时的感觉是怎样的呢?”妈妈说:“可能是觉得被欺骗了,有点委屈,但不至于哭成那样,拔就拔了,而且我们也是为了他好!”

“拔就拔了,而且也是为了他好”,这句话如此熟悉,妈妈的语气也似曾相识,可我却觉得心里凉飕飕的,甚至感到很震惊。我们小时候也曾经被这么理直气壮地“帮助”过,当时的反感变成了今天的支持,身份变了,立场也变了,我们忘记甚至背叛了童年的感觉和记忆。我对妈妈说:“刘洋的牙,他不同意拔,你们也说‘只是看看’,结果就拔下来了。一个孩子,连自己的牙都不能做主,你可以想象一下他内心的感觉。他觉得被欺骗了,觉得你们不尊重他,这才是他哭的真正原因。而这种感觉又勾起了他以前的类似的感觉,所以他才会大闹。假设下次刘洋又有一颗牙松动了,你们要看的时候,他会怎样想呢?”妈妈说:“不敢给我们看了。”我继续说:“是的,孩子会假定你们要故伎重演,因而会严加防范。无论怎样保证‘只是看看’,他也不再相信。在这件小事上,孩子觉得你们不尊重他,这就破坏了亲子间最基本的信任。我记得你曾经说刘洋不省心,感觉亲子双方总像敌人一样。今天这件事情恰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注脚。”

此前妈妈反复强调“不至于”,听了这番话她说:“啊,没想到这么严重,看来要反思一下了!”

这件事情发生在咨询的中间阶段,此时孩子已经有不少进步,不再为小事和妈妈争吵,脾气也温和了不少。但妈妈还是习惯性地“管”孩子,用对错来判定孩子。对孩子的感受、愿望,没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理解。因此我总是提醒妈妈,不要总想着管理孩子,而要重视与孩子的相处。如果我们不能与孩子在感情层面联结,就会以“为孩子好”的名义,去做对孩子不利的事情。

亲子之间的信任都是因为拔牙这样的小事不知不觉间被破坏掉的。这种信任一旦被破坏,孩子就会提高警惕,随时随地审查父母的真实意图。比如,我们答应孩子一件事情,孩子首先会确认:你说的是真的吗?你要骗我怎么办?生活在一个缺乏信任的环境,大家都很累,都习惯性地从负面去猜测对方,而且彼此都要不断地证明自己,这是非常耗费能量的过程。所以,我们不要为了省事,或者以为是小事,就欺骗孩子,从长远来看,这是最低效的方法。以上面提到的拔牙为例,如果那位妈妈说服孩子拔牙,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如果孩子选择让牙齿自然脱落,我们也不妨尊重他。这两种情况都比不经同意直接拔牙好得多。我发现,在一个高度信任的环境中,孩子很少问“真的吗”,孩子确信父母的承诺,不会去核对真假。

妈妈问:“如何能发自内心地理解孩子?”我以拔牙为例,让妈妈站在孩子的角度用感觉重新回忆一遍。我特别强调:“一定要用感觉去理解,而不是用理智去分析。就像演员一样,要完全沉浸在孩子的处境中。”妈妈想了一会儿,说:“哦,我觉得很委屈,大人不仅欺骗了我,还没人理我,没人管我,以后再也不相信他们了。他们都是骗人的,害得我流了那么多血不说,现在还没人搭理我,好像是我做错了事。尤其是我妈妈,是她提议让我姥姥看牙的,一点儿不遵守诺言……”

妈妈说出这番话让我非常吃惊,此前妈妈说得最多的就是“小题大做”和“不至于”,没想到她能在一瞬间转换自己的立场,进入孩子的感觉世界。孩子的委屈、失落、孤单、无助都表达了出来。这个细节让我更加确信——只要我们想理解孩子,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感觉往往是信息传递的高速通道,如果我们肯放下自己的身段,转换立场,变成孩子,沉浸在他的角色中,感觉会告诉我们,孩子心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现在,大家之所以觉得教育孩子困难重重,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不了解孩子的内心状态。虽然每天生活在一起,大人和孩子却仿佛活在两个世界。不了解孩子的想法,不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自然不知道怎样应对。其实,每个人都有换位思考的能力,只要我们放下自己的立场,放下评判的态度,先不去追究对与错,而是接纳现存的情绪,走进孩子的内心,孩子的感受会自然浮现出来。

怎样才能准确理解孩子的感受呢?这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我看来,理解的路径很容易说明白,但要达到精准的程度,则需要反复练习。这很像射击,扣动扳机很容易,正中靶心则很有难度。

与孩子相处,培养一个“预测——印证”的习惯很重要。我在咨询中发现,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行为没有预先的判断,因此心中也没有预案。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因为没有心理准备,便会措手不及。这时候特别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而把责任推到孩子身上。比如,当我们带一个3岁的孩子去大型超市的时候,就需要判断一下,怎样防止孩子跑丢,孩子弄坏货架上的商品怎么办,如果孩子要买零食玩具是否应该答应……假设这些细节都考虑清楚了,逛超市的过程便会很从容。如果之前没有考虑,一旦孩子出现这些行为,我们就会手忙脚乱并责怪孩子“不懂事”。

另外,我们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也缺乏判断,我们经常像这位妈妈一样,以自己童年的认知经验去判断孩子,从而做出认为适合他们的事。然而事实是我们经常无意间伤害了孩子。设身处地去理解孩子的感受,便能找出我们做得不妥的地方。下一次,就不会再以“为孩子好”的名义漠视孩子的权利。

理解孩子的感觉,最重要的是准确。因此要特别警惕一个误区,那便是错误地理解孩子的感觉。当今的教育存在两个偏差,一个是像前文中的妈妈一样过度忽略孩子的感觉,总是用理智判断孩子的对与错、应不应该,对孩子的真实处境缺乏体察;另一个偏差则是过度认同孩子的感觉。从本质上说,这两种都是误判,要么夸大了孩子的感觉,要么把自己内心的感觉投射到了孩子身上。这两种误判的产生都是因为不能准确理解孩子的感觉。在咨询中两种倾向都很常见。对于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很多父母总是不忍心拒绝。孩子一哭闹就感觉孩子非常伤心,明知道是不合理的要求,却一次次地对孩子妥协。这种过度的理解会导致孩子越来越难缠。再比如,有的孩子每月偷偷花掉的钱比普通白领的工资还高,但父母不忍心解决这个问题,怕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过度理解孩子就变成了对孩子的纵容。

在教育的问题上,如果一直处于左右为难的状态,要么是因为对自己的方法没有信心,要么便是因为不了解孩子。孩子的成长虽然都遵循基本的教育规律,但毕竟存在个体差异。要想准确理解自家的孩子,就要以孩子为老师,在生活中观察、互动,不断进行“预判——印证”的练习。这样我们对孩子的判断就会越来越准确,也能准确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这时候,教育孩子就会越来越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