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外传之将星谱
30358800000007

第7章 【白衣风神】

【第七回:白衣风神】

兴奋间,忽然狂风大作,激起的飞砂迷了双眼,马承生怕战马失蹄,不禁拉缰定马。这风来得不寻常,马承下意识的横枪护体,凝神戒备。

飞砂渐息,迷蒙中,马承见一抹白影凭空飘来,便知自己预感不错,手中“银龙”旋转横扫,击向来者,但力有分寸,未下杀手,意在逼退对方并扫开蒙尘。马承并非鲁莽之人,在不知对方是敌是友的情况下,暂时逼退对方是最好的手段。

这收放自如的一扫,已有当年西凉马超的七分神采。没有扫中对方本就在马承意料之中,意料之外的是沙尘散去的那一刻,那白影也随尘土消失了,同时马承感觉到身后多了一股莫名气息,想来对方已到了身后。

背后受敌,乃兵家大忌,马承双脚瞪马,身形瞬间拔起,凌空转身之际“银龙”又出,刺向身后。这一枪旨在逼对方现身,所以后招已包含了对付敌人再绕后的六种变化,可意外又再次出现,原本这一枪刺空之后,马承打算寻着气息制住对方,让他十分不解的是,对方的气息竟然瞬间消失,再也无迹可寻。

马承虽知那白影并非泛泛之辈,但如此神出鬼没倒是让心底不禁起了一丝凉意——这到底是人是鬼?

空灵寂静之下,一个声音从马的另一侧传来:“仲兴,且慢动手!”

马承惊而望去,马鞍下缓缓走出一剑眉朗目的白衣男子。

虽然方才算输了对方一阵,但马承丝毫没有气弱,眼中一股凛然正气直逼着那白衣男子,冷然道:“你是何人?”

白衣男子拱手抱拳行了一个江湖礼,道:“在下马秋!”

马承不解的挑眉道:“马秋?江湖中人?”

马秋点点头。

马承眉间微皱道:“江湖中有一个马秋我倒是听说过,灵宝派的,江湖人称‘白衣风神’,是你么?”

马秋毫不客气的又点点头。

马承抱拳还以江湖礼,道:“在下与江湖人素来无瓜葛,今有要事在身,烦请阁下行个方便,莫要挡我前行之路。”

马秋淡然道:“马岱你追不得,更杀不得。”

马承一惊,惊在不知对方怎么知道自己的事情,顿了顿后道:“我西凉马氏世代忠义传家,出不得叛徒,我要清理门户理所当然,为何追不得?”

马秋道:“且不说你能不能在千军万马中取到马岱首级,退一万步讲,你即便成功了,那时候也是你铸成大错之时。”

“能有何大错?”马承有些愠怒。

马秋神情平若秋湖,缓缓道:“马岱将军表面反叛,实则暗藏乾坤,你从小便识得他的为人,此刻怎的如此糊涂?”

关心则乱,马承被马秋一语点中心中所想,也开始反思,但心中仍有疑问,道:“暗藏什么乾坤?你又如何得知其中秘密?”

马秋道:“我其实不知什么秘密,唯独马岱反叛一事我绝不相信,其中原委相信我们跟上这支军队,就会明白了。”

马承此时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冲动,单枪匹马冲进千人敌阵要取敌将首级,即便是父亲在世也力有不逮,何况是并未完全得父亲马超真传的自己。加之听了马秋的劝言,他也意识到对于马岱莫名反叛之事实在欠缺考虑——马承自小便知马岱这位堂叔为人严谨仁善,忠义勤勉,加之他氏族情节极重,要让他反国叛族,是万万不可能的事情。

那他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而叛国的呢?马承自己也很想知道,于是向马秋点点头,道:“好,那我们跟上去一探究竟。”

马秋微微一笑,道:“好,这里地处丘陵地带,你我正好寻乱石藏身,要小心军队中的探子,他们耳目聪明,不可离的太近。”

马承点头后忽然想到什么,眼中流露出愧疚之色,正是意识到冲动之余将诸葛辰给丢下了。马秋知其心事,纵身一跃到一高坡之上,从一处隐蔽所在硬生生拎出一个孩子,正是那被丢在驿站的诸葛辰。

诸葛辰被拎在空中却是毫无痛苦之色,反而眉眼舒展,笑嘻嘻的盯着马承,随即唤道:“马叔,这家伙能飞,比你的马快。”

马承看诸葛辰神色并无异常,心下渐安,于是又担心起马岱,他思拊着这马秋对自己并无恶意,便托付道:“江湖传言'白衣风神'轻功术卓绝,这孩子于我而言十分重要,苦于轻功有限无暇顾及,烦请阁下代为照看,可否?”

马秋将拎着的诸葛辰复又夹回腰际,道:“可以。”

马承心无旁骛,当下背持“银龙”,翻身掠向山边小道,其身法虽算不上顶级,但在江湖中也足以跻身一流水平。

马秋御风在后,紧跟马承,最清闲的当属诸葛辰,风声穿耳之间,他当即想入非非——这会飞的“神明”好像知道很多很多事情,他是不是总是悄悄飞到背后偷听才知道这么多事呢?那他拦着马叔做事是不是也别有什么目的呢?——诸葛辰知道自己这小脑袋就算想破了也没有答案,但是不想又实在是百无聊赖。

空想转回现实,他发现自己已被带入一片林中,马秋一如之前的乘风穿梭,而跑在前面的马承却只能借树枝之力前行,一次次的抓物,荡身,前跳,侧跃,闪身,像极了前些天在一片大树林中见过的猿猴,一时觉得好笑,又怕闪了舌头,就用手将嘴巴捂住笑。

马秋曲起手指,轻轻在诸葛辰头上敲了下,微微一笑,道:“你小子倒还会自娱自乐。”

诸葛辰头上吃痛又谨记着马秋说的“说话会闪了舌头”,于是不敢叫也不敢说话,只皱了皱眉头表达一下自己内心的小小愤慨。

未到半柱香时间,前方便出现了高高的城墙,墙顶弓箭手搭上了弓箭,已在备战状态,城门紧闭,门外唯有被魏延军队扬起的黄沙尘土。马秋与马承则既有默契的寻了同一处隐蔽所在藏身,静观其变。

这魏延不亏是蜀汉的头号战将,军队在他的带领下,这一路走来,阵型丝毫不乱,士兵士气高昂,也未见有松懈者。马岱右手已搭上腰间的配刀,紧随魏延之后。

千人的队伍看似浩浩荡荡,但对于南郑中驻扎的足万兵将的汉军来说,实在不算多大的威胁,可是汉军依然选择坚守城中,只因领军的乃是曾威震汉中的名将魏延。

两军对战素来不是以人数多少为胜负筹码,凡略有机智者都能够判断,魏延的一千兵马与杨仪的一万军将,实属势均力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