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没有那么简单
30378900000023

第23章 虞舜四王权交替

据说辅佐帝尧二十年之后,虞舜开始摄政,独掌大权。执掌权利之后,虞舜将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都花在玩政治手腕和保持政治平衡上,一生主要做了两件大事。虞舜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在帝尧分封五级爵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上下级爵位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在帝尧时期,虽然开创了五级爵位制度,但是在被赐予不同等级的氏族之间,没有厘清服从与管理关系,只有一项是明确的,那就是所有氏族必须服从于中央。而虞舜则在帝尧爵位分封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不同爵位之间的等级制度,增加了管理层级。

举例说明一下,在帝尧之前,王城对于众多氏族的管理是依靠担任四方官员的大氏族来实现的。比如黄帝时期以云为官名,除了中央地区由自己的嫡系负责管理,并将这个管理岗位命名为黄云之外,其他东南西北四方氏族,则由黄帝指派信得过、关系又亲近的大氏族负责管理,并将这四方管理岗位分别命名为春官青云、夏官缙云、秋官白云以及冬官黑云。在这样的一个管理体制之下,五方官员向黄帝直接负责,而其他众多氏族则按照方位区划服从于相应的某一个大氏族(由黄帝指定),而在这些众多的氏族之间则完全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帝尧时期,虽然赐予了很多氏族爵位,但是真正拥有管理权的还是四个,这就是四岳,也就是四方诸侯之长。除了一些被帝尧另外委以重任的,剩下的所有氏族,不管有没有爵位,相互之间都没有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不管你的爵位有多高,都没有对其他氏族的管理权,但是却有一份特殊的政治荣誉,和重大事件的决策参与权。

虞舜掌权之后,将爵位与权力完全对等起来,建立起了不同等级爵位之间的分级管理制度。打个比方,比如四方诸侯之长的四岳如果是最高爵位公爵的话,他们是拥有对四方氏族的管理权的。而在他们分管的区域之内,肯定还会有数量不一的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为了让这些侯伯子男们一同参与管理,以便制衡四岳的权力。于是虞舜将每一方区域又进行分割,据说一共分成了十二个区域,由相应的侯爵进行管理,侯爵再往下的区域划分虞舜就不参与了,而由四岳分别主持进行,将侯爵的管理区域在进行分割,交给伯爵来管理。依此类推下去,中华大地上开始出现了分封制度的雏形。虞舜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他以一个政治家的高明见识和手腕,使得远古时期的国家管理体制趋于成形。应该说在远古时期的部落大联盟或者说国家的管理水平,以及管理体制上,在虞舜时期得到了最高体现。

虞舜做的第二件事情当然就是治水了,为了能够战胜洪水,虞舜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要人给人,要粮给粮,要工具给工具。为了让禹治水调度方便,虞舜甚至把自己的主要官员全都派去辅佐禹,比如虞舜最信任的皋陶,就被虞舜派去担任治水副总指挥,一同派去治水的还有弃、契和伯益。这应该是最强大的治水阵容了,皋陶、弃、契和伯益,这四人中无论哪一个都是了不起的大人物。皋陶是与尧舜禹并列被称为远古四圣的强大存在,契是后世商朝王族的始祖,弃是后世周朝王族的始祖,伯益则是战国时期秦赵两个诸侯王的始祖。这么一个强大的阵容,历时十三年,终于治水成功,肆虐数十年的大洪水终于退去,远古先民终于摆脱了大洪水的困扰。治水是一项绝大的工程,同时也是一个被远古先民传颂功德的工程,在治水中立了大功的氏族,以及他们的后世子孙都一直被尊重。

在虞舜玩弄的政治手腕之中,除了拉拢一帮与自己亲近的氏族,打击一帮对自己有威胁的氏族之外,虞舜还逐步分化帝尧的势力,进一步孤立帝尧。比如虞舜虽然将帝尧软禁了起来,但是却依旧重用弃、契,并让他们参与治水的大工程。虞舜对帝尧的看管是非常严密的,将帝尧与外界彻底隔离,即便是丹朱想要与帝尧见一面都无法做到。虞舜的这一政治手腕是具有开创性的,并被后世的许多政治家所效仿,而且屡试不爽,三国时期的曹操就是靠这一手段,称雄争霸于乱世之中的。因为虞舜对帝尧做得如此决绝,从而也影响了娥皇女英与虞舜的夫妻关系,娥皇与女英都对虞舜那政治家的嘴脸失望之极。

据说虞舜摄政八年的时候,帝尧终于在落寞悲戚之中逝世,这时虞舜并没有直接登上王位,而是依照早先他与帝尧达成的口头协议,支持丹朱登上王位。但是这种支持只是口头上的,丹朱只获得了一个空的头衔,而无法行使王的权力。因为没有人来向帝朱汇报工作,而帝朱的政令也无法下达和落实下去,几乎所有的官员和大氏族只认虞舜,不认帝朱,一如既往地围拢在虞舜身边。但是,每一次王位更替都是有不同声音的,这一次出来打抱不平的是三苗。三苗是远古时期一股无法忽视的强大势力,而且文明程度丝毫不弱于中原地区,而丹朱的封地丹就离三苗的势力范围很近,于是三苗就起兵支持丹朱。或许是虞舜与三苗达成了某种妥协,又或者是三苗意识到自己的力量还不足以与广袤的中原抗衡,这次战火并没有大规模地燃烧起来。

丹朱彻底被孤立起来,只得再次回到自己的封地,虞舜开始登上王位。顺利登上王位之后,舜帝告慰上天,祭祀天地四时和一众山神。然后协调了春夏秋冬四时的月份,并确定天数,制定了公侯伯子男朝聘的礼节。在四岳的举荐之下,禹开始登上舜曾经的位置,管理百官。舜帝给在治水中同样立了大功的弃、契、皋陶和伯益也分别封了大官,弃被任命为主管农业的官,大致相当于后世的户部尚书,现在的农业部长兼财政部长;契被任命为教导开化民众的官,大致相当于后世的礼部尚书,现在的教育部长兼外交部长;皋陶被任命为主管刑罚和征战的官,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刑部尚书兼兵部尚书,现在的司法部长兼国防部长;伯益被任命为掌管树林、草地和鸟兽的官,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国土资源部长兼牧业部长。除了封官,舜帝还分别赐给了他们爵位和封地。其他一同被任命的官员还有垂、伯夷、夔、龙等等,垂被任命为掌管百工的官,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工部尚书,现在的工业部长,伯夷被任命为专职祭祀鬼神、与天地沟通的礼官,夔做了乐官,龙做了言官,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御史等等。据说一共封了二十二个人做官,封完官之后,舜帝还给了三苗很多优厚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利益。做完这些之后,舜帝开始像帝尧一样,到各处巡视。

在虞舜执掌权力期间,还有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改变了对于犯了罪的人的惩罚手段,不再使用刑罚。根据相关记载,新的惩罚犯人的方式有两个,一是流放,二是让他们用一定数量的铜来抵消罪过。要知道在那个时期,铜是极其罕见和稀缺的资源,不管是哪一个氏族都不可能拥有非常多的铜,更不要说拿铜来抵罪了,所以虞舜的这一项举措非常值得我们注意。我们是不是可以把两种方式综合起来理解,那就是虞舜下令将犯了罪的人送到某一处矿山挖矿,用挖出来的矿石来抵消罪过。至于虞舜为什么这么做,难不成虞舜是个爱财之人吗?笔者只能说这种惩罚方式非常重要,也是形势所逼,至于具体情况,我们将在下一章进行详细分析。

舜帝继位之后,面临了和帝尧同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王位传子。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之下,即便是舜帝拥有高超的政治手段,舜帝王位传子的意图依然是没有实现。原因与帝尧时期一样,那就是四岳以及众多其他大氏族首领的反对。在四岳及一众氏族首领的坚持下,禹作为王位接班人及早就被定了下来,面对这样的形势,舜帝与帝尧一样无力改变。舜帝想要传位的儿子名叫商均,大致是因为同样的命运,据说商均后来和丹朱还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同样是王位传子没有获得成功,舜帝与帝尧最终的结局却是不一样的,帝尧被虞舜软禁了二十多年。

作为帝尧晚年不幸遭遇的始作俑者,舜帝这种非人的日子不好熬,于是舜帝在最后一次巡视天下之后,就没有再回王城。舜帝一路来到了九嶷山,这里是他的弟弟象的封地,舜帝希望能够在这里终老。虽然在年轻的时候,象因为嫉妒而排挤欺压舜,但是在舜手握权力之后,不仅没有惩罚和排挤象,反而赐予象爵位和封地。曾经的种种恩怨早已经散去,舜与象之间也早已经冰释前嫌,如今舜帝陷入了困境,象也并没有对舜袖手旁观,更没有因为利益而与舜帝撇清关系,而是尽力赡养舜,让自己的哥哥能够安度晚年。舜葬去世之后,葬在了苍梧,象一手为自己的哥哥操持葬礼,而且坚持给哥哥守墓。对于舜帝来说,晚年还有一件遗憾的事情,那就是一直没有获得娥皇女英二位妃子的谅解,一直到去世都没有再见到二位妃子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