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家族的风水民俗
土家族约有280多万人口(1982年),分布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湖北省恩施地区的来风、利川、鹤峰、咸丰、宣恩等县,与汉、苗等族杂居。
由于和风水形势派的老巢——江西赣州相距不远,风水活动很早就传入到了土家族中,从而对该民族的建筑民俗和丧葬民俗发生了深刻影响。
山,是土家族聚居区的特点,也是土家族的宝库,湘鄂川黔边境,武陵山脉横贯,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境内重山叠岭,岗峦密布,崖壁陡峭,溪河纵横,飞瀑奔泻,溶洞峥嵘,云峡锁路,险白天生。这一切,为风水活动提供了充足的和优良的天然条件,使土家人比起中原地区的汉族同胞,能够更容易地选择好山好水。
土家族聚居,古来皆“散处溪谷,所居必择高峻”,以防毒蛇虫蝎,避潮防湿。至今,村落山寨,或依山傍水,或横卧山坳,或骑坐山梁,或隐藏峡谷,或躲进白云深处,古木翠竹环抱,吊脚木楼,鳞次栉比,宛如翡翠珍珠,洒落崇山峻岭之中,颇有世外桃源之幽美。
在建立村落时,土家族有看龙脉的习俗,实则是看山脉的走向,观风景的秀丽,能否宜室宜家,人丁兴旺,财气盈门。凡家族要分居,另建村寨,得先请风水先生,架罗盘察看风水。寨子坐向,后要有靠背山,前要有子孙山。所谓“子孙山”,就是山脉不能断脉,断了脉,子孙过不来,会要绝代。寨子建在山腰、山顶、山坳,都须有长流不断的泉水,以供人畜饮用。最重要的是地势要好,土质要坚硬。看好风水后,就要抓一把土晒干,秤其重量,验其硬度,建寨后,才不会塌陷。
土家人建房,很讲究屋的坐向和场地的选择:
……未动土前,要请风水先生架罗盘看龙脉走向,测山势吉凶,定利在何方。若利在东南,屋堂门就朝东南开。但是,还要与主东生庚八字相合。若不相合,则须挪动向位。偏远荒村,请不着地理先生看龙脉方位,竖屋的坐向,就看喜鹊砌窝,或梁上燕子砌窝,窝朝何方开口,何方就吉利。
在阴宅选址中,土家人也很讲究请风水先生看龙脉,龙穴前要有笔架山,后要有靠背山,左要有青龙山,右要有白虎山。据说这样将死者安葬下去,子孙才能拜将人相,享不尽荣华富贵。
2.毛南族的风水民俗
毛南族,约有人口3.8万余人,主要聚居在广西北部的环江县,少数散居河池、南丹等地。由于长期和汉、壮等民族相处杂居,相互间来往甚密,所以毛南族的宗教信仰受汉、壮等民族的影响很大,其建筑民俗、丧葬民俗中的风水信仰,即是一例。
毛南族的住宅,多数是石基、泥墙、瓦顶,少数为砖墙、瓦顶的房子。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堆放杂物,这些住房称为“干栏石楼”。
你要到毛南族人家做客,登梯进门,便是堂屋,也叫厅堂。厅堂架设板壁,用板子镶花边成小阁,便是神龛。小阁中间用整张红纸写“天地君亲师”斗大的字,如今有的人家改写成“天地国亲师”或“天地民亲师”。两侧写:“守龛童子,护宅郎君。”两边用整张红纸写阁联:“心香一炷冲牛斗,手泽千年寄子孙。”横批是:“天赐纯嘏。”显然,这种神龛兼有镇宅的功效。
毛南族在修建干栏石楼时,首先要“定山向”。这种看风水的工作有时由算命先生兼任,所以又叫“定课”。一般来说,在修建石楼前半年或一年,就请风水先生或算命先生来定课了。用罗盘在宅基地看坐落方位,然后根据主人八字和主妇八字推算出建房日期和房屋坐落的山向。最后用红纸写出书文。
除建房外,毛南族人在修立新灶时,也特别讲究择时择地。过去建灶有十种禁忌:“一忌两元杂卦,二忌背宅反向,三忌门行直冲,四忌沟渠穿底,五忌背后横路,六忌背后井碓,七忌左右向外,八忌后背空旷,九忌天井飘雨,十忌屋脊正压。”今天,由于风水先生相继去世,这种建筑民俗已大为改观。
在丧葬方面,毛南族不仅沿袭了汉民族请风水先生相看墓地的习俗,而且推而广之,还请其主持安葬仪式。破土前,“先生”先念唱《占开地谟》(内容详见第6章第2节),然后开始破土挖穴。待棺木抬到墓地时,先放一边稍停,这时,风水先生手拿一只公鸡,点上一支香划符驱煞,口中念道:“伏以——好金鸡,好金鸡,愿在须眉山上啼,头戴金冠脚踏泥,凶神恶煞奔如飞……”接着向墓穴四周撒白米,这时,人们把棺木放人穴内,校正了方位,“先生”拿起了铁铲,铲上一些泥,准备封土,口中念道:
日时吉良,请棺上堂;日时壬应,请棺上任,自古唐王踏棺并踏葬:左脚踏棺金鸡叫,右脚踏棺凤凰鸣。一踏山神来拥护,二踏地脉震山岗,三踏子孙多福禄,四踏七星并北斗,五踏中央度亡人,亡人快乐往西方。生生死死赖土养,生则居于土,殁则葬山岗。亡人在穴中,都要土来封。
日时吉良,天地开张,吾今封土大吉昌。天圆地方,人在中间安则居;宽如室,殁则葬于山岗;一生一死,赖土培养,安葬亡人,用土封坟。第一封,封得好,四方不怕风来扫;第二封,封得紧,蚂蚁蛇鼠免来侵;第三封,封得稳,春来不怕水来冲。此亡人,此亡人,如今听我说分明:春来不怕雷公响,夏来不怕洪水涨,秋来不怕狂风荡,冬来不怕雨露霜。千安葬,万安宁,建千年之坟墓,立万代之佳城,大吉大利,大发大旺。
念完,“先生”将铲内泥土分三处(头、腹、脚的部位)撒于棺木上。接着,孝男亦三次撒土于棺木上,最后众人一齐动手填土。填平地面,四周开始用片石将坟墓砌起,有砌长方形的,也有砌圆形的。砌好后,仍用泥土填满压紧,使坟上凸起成拱形,然后在坟顶插上一根带叶片的竹子,竹子上悬挂一条用五色彩纸剪成的蜈蚣形的纸幡。至此,葬仪遂告结束。
3.壮族的风水民俗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有1337万余人(1982年)。其中90%左右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其余则分布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东省莲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和怀集县以及海南省临高等县。
佛教与道教大约是在唐宋时期先后大规模传人壮族地区。由于生产力落后,人民生活无保障,文化水平低以及统治阶级的倡导等原因,佛教、道教成为壮族人民重要的宗教信仰,广大农村普遍建立有“三界庙”、“观音庵”、“关帝庙”、“大王庙”、“大神庙”等,各家的神龛上也增设了一些有别于祖先的神位,信奉多神。作为这种宗教渗透的副产品,风水活动于是步入到了壮乡。
在壮族地区,佛教人员并不一定是“和尚”,而是所谓“花僧”,即他们可以结婚,成家立业,也不吃素,只是每月选几天不吃牛、马、狗、鸽之肉罢了。但是,“花僧”做起法事来,挂的是如来佛或观世音的像,念的是佛经,穿袈裟、执法器,与和尚一样。
花僧的主要活动是为人受戒、超度死人、安祖赶鬼、做斋念咒,并且兼看风水,兼算八字,其“看风水”的方法与那些专业的风水先生并无二致。
和“花僧”相仿,壮族地区的道士也不出家,也可以结婚娶妻成家立业,也是每月选几天不吃肉就算是吃素。他们念经时往往口语不清,只听得“喃喃谟谟”的声音,所以人们往往把它们叫“喃谟”。这些“喃谟”道公的特点是没有固定的寺院,也没有固定的组织,而且都是多面手——既能念经做道场,平日又可算命、测字、卜卦,有时还可兼看风水。
凡是到过壮乡的人,莫不为那里美丽的乡村景色所陶醉。翠绿的青山下,弯弯的溪水滨,密密的果林中,苍苍的竹林旁,隐现着一幢幢小楼,这便是壮人千百年来生活起居的住宅——干栏。
对于干栏的方向和位置,壮家人最初并不十分讲究。后来受汉族的影响,也开始请风水先生看风水、卜吉凶,从而对山水有了许多象征性的说法。比如圆形之山犹如钱袋,可以招财进宝;远山形如笔架,子孙主出文人;有三角形白崖谓之旗山,主出武举。这些牵强附会的说法,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旧社会里相当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