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看透牛皮经
3053600000025

第25章 勘验篇 (3)

所以隐峰说:“已进不退!”就推车辗过了!虽是“已进不退”,在隐峰心中却是“进而不进,不退而退”。至于挡路腿是否因而受伤,喔!对不起,此时此刻的游戏规则没有这一条!谁教马祖自己一手引导这个游戏从世俗谛跳上第一义谛!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因为没有分别心,所以视万物平等一如,不会对任何一物多一分好,反之,也不会多一分坏。既是平等一如,又哪来好与坏呢?

同理,“禅师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以挡路腿收与展、受伤与否,都是平等一如,没有好坏之别。

隐峰之于马祖,是如此;马祖拿斧头要砍隐峰的脑袋,隐峰也是如此。以自己的脑袋为刍狗,毫不犹豫伸出脑袋任你斩!

马祖考验的目的已达成,隐峰的展现亦令他非常满意,只好放下斧头,一拐一拐回房养伤去也。

倘若有人问:“马祖这脚伤不是无妄之灾吗?”

是的,是的,就像那只猫咪死得其所、死得其时,在那当机的瞬间,猫咪之死是全宇宙合力雕塑而成的艺术极品!马祖的脚伤,也是宇宙的完美演出啊!

正如,你穿过人墙后,回头说:“借过就借过了,还需要还吗?”

船过,水是无痕:事情过,人们却留下许多记忆、判断、比较、爱憎、悲喜……

沩山踢倒净瓶

(百丈怀海嘱沩山灵佑往沩山弘化)华林闻之曰:“某甲忝居上首,佑公何得住持?”

百丈云:“若能对众下得一语出格,当与住持。”即指净瓶问云:“不得唤作净瓶,汝唤作什么?”

华林云:“不可唤作木揬也。”

百丈不肯,乃问师,师踢倒净瓶,百丈笑云:“第一座输却山子也。”

《景德传灯录》卷九页一四九

【白话新唱】

百丈怀海嘱咐沩山灵佑去沩山弘扬禅法,华林听到以后,说:“我是这儿的首座,为什么让灵佑去住持呢?”

华林等于是公开质疑沩山灵佑独当一面的能力。

百丈怀海说:“如果谁能在大众面前说得出一句出格见地的话,就有资格去住持。”然后随手指净瓶说:“不能唤它净瓶,那么你唤它什么?”

华林说:“既然不能唤作净瓶,那么也不能唤作木棒。”

百丈怀海认为这句话层次不够高超,再问沩山灵佑,灵佑二话不说,一脚把净瓶踢开!

百丈怀海笑着说:“华林首座输了一座山了!”

【分析与鉴赏】

禅门的学风有开放自由的一面,如同本公案中,华林首座质疑沩山灵佑独当一面的能力,百丈怀海立刻摆擂台让二人上场比画,而不会抬出为人师者的权威来压制弟子的异议。

百丈说:“不得唤作净瓶,汝唤作什么?”

净瓶是俗谛的假名,现在百丈要求二人超越俗谛,从真谛的层次来直观。

华林首座说:“不可唤作木揬也!!”这句话的见地是正确的,在“净瓶”上面添加净的假名固然不对,添加任何其他假名也通通不对!

但是这个回答的超越性不够充分,仍然承袭了百丈设问的思考模式,在名相上绕圈子。换言之,华林首座的回答,有见地,却没有悟见。

沩山灵佑一脚踢倒净瓶,根本连百丈怀海设下的问题也否定了、超越了,不再落入是净瓶、不是净瓶的判断陷阱!表达了禅的彻底超越性,完全的一法不立!

大雄山下一老虎

一日问师:“什么处去来?”曰:“大雄山下采菌子来。”百丈曰:“还见大虫么?”师便作虎声。百丈拈斧作斫势,师即打百丈一掴。

百丈吟吟大笑便归,上堂谓众曰:“大雄山下有一大虫,汝等诸人也须好看。百丈老汉今日亲遭一口。”

《景德传灯录》卷九页一五二

【白话新唱】

有一天,百丈怀海问黄檗希运说:“你刚从哪里来?”

黄檗说:“刚才在大雄山下采香菇。”

百丈问:“那你有没有遇到老虎呢?”

黄檗不答,学老虎吼了一声。百丈就举起斧头做出要砍下去的样子,黄檗冷不防就给百丈一巴掌!

百丈笑吟吟回去,上堂告诉大家说:“我们住的大雄山下有一头老虎啊,你们大家可要小心,老头子我今天被咬了一口呀!”

【分析与鉴赏】

曾经看过一个笑话。

某人在绿野飘香的乡村路上开车兜风,忽然看见前面有位小伙子拼命奔跑,后面紧紧跟着三头张牙舞爪的大狼犬。

那人赶快把车疾驶到小伙子前方停下,迅速打开车门喊道:“快上来!快上来!”

“谢谢你!”小伙子一边喘气,一边原地跑步,却不急着躲进车门。小伙子说:“你真好心!一般人看见我有三头大狼犬都不愿意让我搭便车。”

不知道读者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

虽然三只大狼狗张牙舞爪,但是小伙子是主人,大狼狗听话得很,要它们狂奔就狂奔,要它们坐下就乖乖坐下。如果小伙子不是大狼狗的主子,那么他确实有必要赶快逃入车里避难,免得被咬成碎片。

关键在于,小伙子是大狼狗的主人。

同样的,本公案中,黄檗是老虎的主人。

百丈问他:“你从哪来?”

黄檗答:“刚在大雄山下采香菇。”

一问一答,都是一语双关。大雄山是百丈的道场所在的山名,在此却成为佛性象征。所以黄檗的言外之意是说:“我安住在佛性,无动无静,不来不去!”而这言外之意是不能明讲的,明讲就著了相,不契合百丈的问话。

百丈问:“有没有遇到老虎呢?”

老虎,象征了人心里的烦恼、妄念、成见……,这些烦恼、妄念等,像老虎一样会吃人的。

黄檗学老虎吼了一声,意思就是:我即是老虎也!

这就有趣了!其更深一层的意思是说,这些烦恼、妄念,同样是佛性的显现,如果我们不以价值判断将烦恼、妄念归类为烦恼、妄念,烦恼、妄念就不成其为烦恼、妄念了!就好像,人们早晨醒来,看见天色阴郁,心情就不好了,骂道:“可恼的天气啊!”其实,天气随宇宙运转而自然呈现,有何可恼可言?对大自然的生物来说,天气好与不好,还不都是一样?在大雨滂沱之际,燕子依旧飞翔自在;在狂风肆虐之时,青草仍然款摆起舞。

百丈拈斧做出砍下的样子,意谓:何不把烦恼、妄念斩断?

黄檗知道这是老师严苛的考验了!如果烦恼、妄念可以斩断,那么佛性也可以斩断了!这是荒谬至极的想法。烦恼、妄念的本质,跟智慧、禅定的本质一样都是佛性,若能真实洞透这个实相,顷刻就不再受烦恼、妄念的逼迫了。而黄檗立刻掴百丈一掌,正是指出百丈此举荒谬,该打!对于荒谬的问题,就要断然以刚猛之势响应。

黄檗这一巴掌,打得做师父的百丈心花怒放,眉开眼笑,真是好徒弟啊!忍不住要当着大家面前赞美他!你看他的赞美辞,大雄山下一老虎,多么别出心载!

你又被我勘破了

石霜会下有二禅客到云:“此间无一人会禅。”后普请搬柴,仰山见二禅客歇,将一橛柴问云:“还道得么?”俱无语。仰山云:“莫道无人会禅好!”

归举似沩山云:“今日二禅客被慧寂勘破。”

师云:“什么处被子勘破?”

仰山便举前话,师云:“寂子又被吾勘破。”

《景德传灯录》卷九页一五二

【白话新唱】

有两名禅客从石霜庆诸禅师参学而来,一到沩山灵佑的道场就说:“这里没有一个人会禅!”

住了几天以后,有一回集体劳动,二禅客搬柴搬累了,正坐着休息时,仰山慧寂突然拿起一根木柴问他们:“来!来!说一句契机的禅话吧!”二禅客哑口无言。仰山就说:“不要随便说这里没有一个人会禅!”

回来之后,仰山对沩山说:“今天有两名禅客被我勘破他们的虚实了!”

沩山说:“你是怎么勘破他们的!”

仰山就把前段经过说了,沩山笑说:“你啊,又被我勘破虚实了!”

【分析与鉴赏】

本公案中,先后出现两次“勘破”。勘破的意思是,勘查出对方的虚实——本来以为是真的,结果是假的。

仰山勘破石霜会下二禅客,原来两人都还未悟。这二禅客一到沩山的道场,气势雄霸地说:“此间无一人会禅!”意思就是只有他二人才会禅。结果,仰山拿出一块木头,二禅客却说不出话来。如按《金刚经》的公式:“所谓木头,即非木头,故名木头。”这二禅客迷惑于木头的表相,不能深入非木头的实相,所以哑口无言,如果当时二禅客曰:“佛来也!”仰山就得另外出招了!

沩山勘破仰山,倒不是说仰山还未悟,而是仰山的悟境尚不够绵绵密密,尚未打成一片。

禅境中,一法不立,随立随破,毫不窒碍。

仰山在勘破禅客后,对这个事件有些著相了,放在心上,这点微细的法执、微细的自恋,被敏锐的沩山探照到了。仰山在叙说经过时,瞬间偏离了中道的正位,所以沩山笑着说:“你也被我勘破了!”

这是伟大老师对弟子的机会教育,令仰山获益匪浅!

机器人

有僧到参,师打一拄杖,其僧近前把住拄杖。师曰:“老僧适来造次。”僧却打师一拄杖,师曰:“作家!作家!”

僧礼拜,师把住曰:“是阇黎造次。”僧大笑,师曰:“这个师僧今日大败也。”

《景德传灯录》卷九页一五五

【白话新唱】

有僧来参访平田普岸禅师,才一见面普岸就以拄杖打他一下,僧人立刻近前捉住拄杖。普岸说:“哎呀!老僧刚才太鲁莽了!”僧人反举起拄杖打普岸一下。普岸说:“你真是高明,真是高明!”

僧人听了,以为平田普岸印可他,就向他礼拜,普岸却扶住他不让他礼拜,并说:“阇黎也礼拜得太鲁莽了!”僧人听了大笑,平田普岸慈悲地说:“小伙子!你今天大输一场,赶快再回去好好用功修行。”

【分析与鉴赏】

听了禅师赞美你,不要高兴得太早,中了禅师的陷阱了!正如当初永嘉玄觉与六祖慧能见面不久,六祖称赞玄觉:“汝甚得无生之意!”如果玄觉的道行跟本公案的僧人一样,哇!听到名闻天下的大禅师如此赞美,还不赶快礼拜道谢吗?然而永嘉玄觉却立刻回应:“无生岂有意?”何其警醒!

本公案在僧人礼拜之前,双方交锋,倒也中规中矩,没有毛病可挑,可惜僧人一听平田普岸称美他:“作家!作家!”就是高明禅者的意思,就喜心大动,露出狐狸尾巴了。

禅者乃是“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也,不随意因赞美而欢喜,不随意因辱骂而瞋怒。如果随随便便外界进来一个刺激,内心就起一个反应,这与世俗的机器凡人何异?

凡人真的像是计算机程序控制的机器人,一个刺激就一个反应。如果你冷眼旁观,你几乎可以精密计算出身边的人听到什么样的话、遇到什么样的事会哭会笑会生气会开心,从生至死,随着业力习性的轨迹,屡试不爽!

有些禅法的教学也落入“机器人”的模式,他们教人听到什么样的问题就有哪些答案可以说,遇到哪种非语言的动作机锋就以什么手势回应。学者也以为学到了这些应对之道,就是禅了!呜乎哀哉!禅就是要打破机器人的惯性模式,进化成活泼泼、自如自在的高等心灵,怎么是把自己从机器人甲变成机器人乙呢?

走吧!你没有佛性!

朗州古堤和尚寻常见僧来,每云:“去!汝无佛性。”

僧无对。或有对者,莫契其旨。

一日,仰山慧寂到参,师云:“去!汝无佛性。”

寂叉手近前应诺。

师笑曰:“于什么处得此三昧?”寂曰:“我从沩山得。”

寂问曰:“和尚从谁得?”师曰:“我从章敬得。”

《景德传灯录》卷九页二二

【白话新唱】

朗州古堤禅师平常看见僧人来参禅,往往立刻告诉他:“走吧!不必参禅了,你没有佛性!”僧人往往哑口无言,不知所措。有些则勉强答句话,却也不契合朗州古堤的意思,所以他这一句话使许多人撞墙碰壁。

有一天,仰山慧寂来了,朗州古堤仍施故技,考验他说:“走吧!不必参禅了,你没有佛性!”

仰山叉手向前走近,应了声:“是的,我没有佛性!”

朗州古堤立刻露出笑容,来人不同凡响,就问仰山:“你从哪里得到这个三昧?”

仰山说:“我从沩山那里得来。”

仰山反问:“和尚从谁得到呢?”

朗州说:“我从章敬怀恽那里得来。”

两人相视,会心一笑。

【分析与鉴赏】

“去!汝无佛性!”这句话挺吓人的。听到的参禅人第一个念头就是:“我怎么会没有佛性呢?”如果有佛性,请问佛性在哪里?没果没有佛性,那就回家睡觉吧!没有佛性,还能参什么禅呢?

所以这句话,让来人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仰山慧寂是明心见性的人,“去!汝无佛性!”他根本不在乎这句话。在一法不立的悟境里,说佛性二字尚且虚妄不实,更何况说佛性之有无,这岂不是无稽再加荒唐吗?

许多凡人思维的形而上问题,在证悟者眼中根本连问题都不存在了,还有什么好伤脑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