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一滴水上安住,每一段路上幸福
3054400000016

第16章 正念,品质生活 (6)

本书向你探讨幸福,因此幸福也离不开爱情。但我认为,爱情并不是我们的真正追求,我们追求的其实是自我的价值认定,以及关系价值的圆融。

爱情一定会变化,但是不变的,只有忍耐,对对方缺点的忍耐,不足的忍耐,放他在手心的珍重,愿意付出的那份决心。否则,这就不是真爱。最多不过只是荷尔蒙的战争。

而且,你爱的男人犹如那个空杯,是你自己放进了自己的幻觉而已,真正的他已经被你遗忘了,丢弃了。不是吗?

还是不要那么快地说爱,犹如不要那么快地说不爱。道告诉我们,只有那个“一”值得我们追求,其他不过就是一种情绪而已,而情绪也一直会骗人。那股情绪来了,你就停留在其中,你很欢悦,但是,走了呢?你是否会去遗憾,去悔恨?你懂得我说的是什么吗?

你已经脱离了青春期的对爱不管不顾的状态,你早就知道自己不过是沉浸在了爱的幻觉里面。你的标准越高,值得你爱的人好像也越少,因此,你也不太去使用这股能量了。

你太清楚自己的局限之所在,你太清楚,道,只是藏在苍凉的背后,而那个背后,只是一场空。

你只是不作为地观看,虽然光是观看都会让你心动神摇,但你什么都没做,因为伴随着情绪的行为,最终可能会因导致一个并不完满的结果。你身边充斥着这样的故事,比如,某人在一次偶然的旅行中邂逅了某人,旅途的寂寞让他们擦出了爱的火花。因此带着情绪,带着迷醉,两人有了一些美好的碰撞,甚至爱的表达。然而,告别还是会发生,你不可避免,每个人还是会单独地面对接下来的命运,而旅途中的一切终是昙花一现。就算勉强地维持下去,那股情绪终会过去,两个人不理智地相守,还是会给彼此带来更多麻烦。

你的前半生热衷激情,沉浸情绪,而你的后半生呢?你懂得,无为的作用。

你不再那么容易被外界的变化所迷惑,你只给自己选择一件适合的事情做,并且全力以赴,其他都不需要多做。那股情爱的力量便也不会轻易来打扰你,你终会穿越过去。

你知道自己也许还会借着情绪爱很多次,但那只是你个人的事情,也许跟你爱的这个人都无关了。你还是会适可而止,抽身退出。

当然,如果你要去建立关联,那么你就要了解他的全部,去爱一个真实的他,而不是停留在幻觉中的样子。你就要为他建立秩序,建立规范,为你们建立在一起的规则,而不去破坏,你只有默默地,从容地徘徊在他周围,细致地去做就可以了。

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是吗?

爱的质地有时候就如同一次费罗蒙的风波,也可能是你在梦中忽然被击中的一次春情。你如同花朵一般地摔倒在爱人的臂膀之中,你犹如龙卷风,围绕一个中心旋转。

爱是最不需要言说的自然而然,好像下雨了之后有时就会出现彩虹。

真正的爱情不是地位背景的附属物,需要跨越彼此的不同,变得简单、干净、有力。

别问,你为什么爱,爱了谁,你都别后悔。一对正常的男女应该单纯地相爱。让你痛苦的是你的分别心,你的后悔,你的概念知识,你的患得患失。

当然,我们也并不是盲目地爱,我们也应该认真地爱。但对于那些爱得不够认真的,也应该是爱,因为爱,有各种各样的模样,你不应该允许它只有一种姿态。

而当爱结束,你也要加以承认。这时,你才有再去爱的勇气和能力。

你要把自己当做一个通道,可以让爱进来,并且享受其中,你不应该总是沉闷忧郁地压抑自己,压抑情感,你更要去追寻爱中那来自于天堂的快乐节拍。

我并不是让你放荡,或者怎样。但是,你的爱的通道一定要畅通,一定要了解,你被爱着,你也可以去爱,这个道理。

你可以在感觉来了的时候亲吻你的爱人,无论你想怎样,爱都是向你张开怀抱的,你的爱人也是如此。让自己尽可能地自然而然。

你们之间不要那样地猜心,不要无畏地逃避或者算计,你要爱,你就要去说,去攻击,去侵略,攻城略地的爱,也是这样地干脆、美好。

你也会有爱的黑暗力,这和光明力一样,你不能认为,他人就应该多爱自己一分,多追求自己一分,你的爱就是你自己的事情,有时候,无关乎他人。你爱了,就是爱了。

如果你出现了爱的悲剧,也是因为你需要这样一个悲剧,是你内心的东西在作祟。你只有不断地自我清理,让爱的通道被真正地打通。

不要满含眼泪地告诉我,你得不到爱情,爱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一种主动地吸引。你把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调控自如。

我要说的是,真正的爱情,只有美丽,并无遗憾,你只要享受其间了,你就是胜利。

真正的爱情犹如一切下落的花瓣,一切沉水的鱼,一切缠绕的树,它总有期限,总有自然原力。

要爱,就请深爱;不爱,就请离开。

质检:在每件事情上倾注更多

如我这般的性格,真的颇有些羞怯内向。表面看上去的外向,那都是骗人的,我觉得自己内部暗涌着很丰富的成分,也可以发现一些人们没有发现的秘密。

比如,我就很喜欢精细的生活,对于粗放有些排斥。但在我看来,我们国内这样的社会发展的策略,却还是颇有些粗放式的,突出就体现在,很难让人在每件事情上面倾注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然后得到一个更好的结果。

目前看到的所谓“楼脆脆”事件,以及汶川地震后发现的抗震级别不够的那些倒塌的房屋都是例证,我不知道是什么让我们民族的心态会这么整体浮躁,而无法在自己该做的事情上做到更好的质量,只能够偷工减料,得过且过。

我在刚进入社会时,就遇到一个对于质量监察很严格的领导,我在时尚杂志社工作那段时间,也是我自我质疑最多的时间,我每天就是不停写稿、改稿、自我否定、自我审视与提升,我发现,如果我没有办法把自己归零,想当然地按照主观意识来写作文章,就很容易写出市场不需要的作品,最后也得不到该有的效果。我需要不断地换位到读者的角度,消费者的角度,需要多方论证、采访、专业人士支持、数据搜集、表格制定、测试等等,来使自己的文章尽可能靠近客观需求,超越“我执”的陷阱,最后得到一个较为有效的结果。

因此,其实我们工作很像是在做研究,总是会不断地设问:自己所想的到底有没有效,是不是真实客观的?需要怎样验证?是否真的会让别人满意?因此,我后来又去学校读了研究生,在做心理学研究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查阅资料、进行批判式思考,从前人的研究中看到问题和漏洞,然后想出解决与创新的方案,并自己动手做实验来验证。

我发现,其实某些中国人的思维是比较感情化的,我们在主观的同时,很可能忘记了去验证,而一味沉浸在个人的主观感受之上,因此,也很容易“自我主义”。而我觉得,在每件事情上倾注更多的意思就是,我们要多调查调查市场,了解人的真实需求,这样才能使做出来的东西不偏离太远,也才经得起考验,不会出现质量问题。

我在某女性杂志工作的过程就是例证,杂志的成立者很想推广一个概念,就是“女人读新闻”,他就是想做一本让女人关注时事的杂志,但他却没有遵循一个客观现实,那就是“女人并不爱读新闻。”他有点想要改造女性的意思,于是,便做起了这本杂志。

由于这来源于一相情愿的主观心理决策,而缺乏客观数据、调查、需求的支持,这本杂志虽然做得大气磅礴,却因为违背了女性的心理规律而最后被迫倒闭。最关键是,这种女性新闻类杂志也不会带来更多的广告收入,运营方面也会陷入僵局。

这件事情就证明了主观式、情绪化思维的危害性。因为,世界知名两性专家约翰·格雷博士在作了调查研究之后发现,男女心理大不同,男人更关注社会、新闻、体育事件等,女人则更关注人际关系、沟通、心灵、美容、育儿等事物,对于两性差异的研究,能够帮助你在做事情的时候,有的放矢,不至于过分主观而酿成大错。

在每件事情上倾注更多,是让我们更重视调查研究,重视一件事情的实用性、可靠性、有效性,尤其要抵制感情用事,抵制缺乏根据地变来变去。

三十来岁的我才慢慢悟出了这样的真谛,也并不算太晚。最近,我也面临写研究论文的事情,我发现,仍然有不少人抗拒写研究论文、研究报告,他们害怕调研,那么他们就无法真正做好事情本身。一个成熟的国家,应该有更多的实验室,在一项政策、发明或者创造面世之前,要有更多的实验数据、结论的支持,证明其无害和高质量之后,才可以向社会推广。

我同时也反对片面地扩大一项事务的有效性和成功性,而不从反面看到它存在的问题,反对急功近利,唯利是图。而如果一件事情被实践证明是有问题的,一定要反复检讨、反省、改进、调整,而不是以逸待劳、坐以待毙。这就要改变人的惰性、情绪化、主观化等缺点。

当我们的国民都养成了实验、研究、调查、验证等科学思维习惯,才能生活在一个更幸福、高效、健康的社会里。

多样化生存:幸福需要让人受点宠

幸福到每一个毛细孔的感觉,很棒吧!每个人都喜欢被宠爱的感觉。如果某些事物让你的每个毛细孔都舒服了,那么一定是一种幸福吧。

作为中国人来说,其实骨子里是很卑微的,我们似乎不敢对于幸福有所奢望。过去你就看挤公交车,那种架势,似乎可以把每个人的幸福质量挤压到最小。尤其是冬天,人们都穿着厚重棉袄,挤在上面着实费劲,而售票员又像赶小猪一样地把人们往里面赶。

后来,大家都有了车,本来指望着能够被公交车解放了,但堵车又成了大麻烦。虽然听着“一路畅通”,但那车在上下班高峰期,很难挪挪窝,人们憧憬幸福的心有太迫切了,最后变成了整个城都堵的局面,还顺带造成了空气污染。

于是,城市大肆发展公共交通,特别是地铁,那么地铁又开始有点堵。每次,当我们走在幸福的道路上,就又会发现一些绊脚石。然而,阻止我们幸福的因素又在哪里呢?

我觉得幸福一定要是乐活的,清澈、明亮、自立于人群中的那一份独特神采。是创造性时刻到来的那份流动感受。幸福到每一个毛细孔,需要我们每个人都特别珍惜自己的存在,能够活出那份内在的活力与不同,而不需要人人都盲从,趋之若鹜地去做一件事情。

乘车,我们可以选择在不挤的时候上去;买车,也无需买大排量,而是可以买小排量的环保车;你也可以选择半自由式的工作,无需要每天上班,这样就节省了通勤时间,也为城市减少了拥堵;你完全可以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