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说论语
3056800000002

第2章 在鲁 (1)

这一部分是孔子从出世到离开鲁国前往卫国之前的经历及言论,孔子出身贫寒,野合而生,跟母亲生活在单亲家庭。但是孔子从小好学,并且立志摆脱贫困,追求富贵。成年之后,孔子开设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人学校,广泛招生,并且因此而获得名声。

鲁国当时国君被架空,国家的权力和财富都在三桓(季孙、孟孙、叔孙)家族手中,孔子依据周礼而反对三桓窃国。为了寻求政治上的发展,孔子前往齐国,但是并没有成功而回到鲁国。后来孔子被鲁国国君聘为司寇,在司寇的位置上,孔子试图削弱三桓的力量,结果失败,孔子带着失望离开鲁国,前往卫国。

这段时间,孔子所竭力强调的是遵从周礼,以礼治国,将礼的作用鼓吹到了极致。但是在政治上,孔子的表现极其幼稚天真。

1.1(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我不是(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我不是(也)很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恼怒,不(也)是一个君子吗?”

【解析】有没有人想过?为什么这段话是《论语》的第一段?

关于“不亦”,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不也”;另一种是把“亦”当作强调的语气助词,“不亦”译为“不正是,不就是”。两种解释都是正确,都是表示强调。

这段话有些奇怪,怪就怪在“不亦”这两个字上。这段话中的三句话其实互不搭界,但是都用了“不亦”这样的转折词,都是反问句。那么,使用反问句意味着什么?举个例子,如果有人说“桃子不是(也)很好吃吗”,那么前面一定有一句“苹果固然很好吃”之类的话。所以,在孔子这三句话的前面,一定都还各有一句话。所以,这段话实际上就是在辩解什么,语气中带还有一些无奈。否则,孔子应该说“学而时习之,悦;有朋自远方来,乐;人不知而不愠,君子”。

那么,孔子在辩解什么呢?漏掉的三句话又是什么?这三句话是孔子说的,还是别人说的?

我们尝试来还原现场。

孔子从卫国回到鲁国之后,叔孙武叔前来看望他。为什么是叔孙武叔?因为叔孙武叔对孔子一向就瞧不起。

叔孙武叔对孔子说:“孔老师,你看你学了这么多知识,还是没能弄个一官半职,还是个教书匠,你是不是很郁闷?周游列国这么多年,像个丧家犬一样,最后灰溜溜地回来,在鲁国也没有几个朋友,你是不是很失败?你的学说没人赏识,你的主张没有人认同,是不是说明你这个人的人品很差?”

基本上,这就是漏掉的那三句话。毫无疑问,叔孙武叔是来羞辱孔子的。

孔子是很爱面子的人,这话当然要反驳,于是面带着笑容说:“没有啊,我没问题啊。你看,我的学问虽然没什么使用的地方,可是我经常拿出来温习,不是也很快乐?虽然在鲁国没几个朋友,可是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快乐?虽然没什么人了解我认同我,可是我不生气不恼火,我难道不是个君子吗?”

孔子的反驳是苍白的。首先,学习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在《论语》中就有,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子夏说了:学而优则仕。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出仕,就是为了当官当公务员,而不是拿来温习的。就像你买了电冰箱,却因为总是停电而不能用,只好用来当书柜,这不是很悲剧吗?孔子满腹经纶当不上公务员,只能不断地温习,不是很悲惨的事情吗?同样,身边没有朋友,只有远方的朋友偶尔顺道来看看,不是也很孤独吗?没有人认同你赏识你,你还怡然自得,只能说明你涵养好或者心理素质不错,不能说明你做人成功。

所以,对于孔子来说,真正的快乐应该是当上高级公务员,把知识转化为权力;真正的快乐是周围有很多朋友,经常能够在一起喝酒聊天;真正的快乐是得到大家的认同和领导的赏识,得到应有的社会地位。至于“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都只是无奈之下的自得其乐,都只是给自己一个台阶。

所以,孔子的这段话充满了自慰、无奈和自嘲,他所说的快乐都是无可奈何的快乐,都是次一级的快乐,都不是他理想中的快乐。

孔子的弟子中,真正得到第一等快乐的人是子贡和冉有,尤其是子贡。《论语》中叔孙武叔崇拜子贡而贬低孔子,就是因为他认为子贡是成功者,而孔子是失败者。

现在我们知道,以这段话作为整个《论语》的第一段,其实是饱含深意的,因为这段话就是孔子一生的写照——人不知,而不愠(不受赏识);学,而时习之(学问没有用处,只能自我陶醉);有朋,自远方来(国内没什么朋友)。

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的一生其实很失败。

【现实解说】张王李赵四个大学同学毕业,张实力强横,进入外企当上白领;王父母给力,没毕业就内定政府公务员;李赵二人无路可去,双双考研,李考上和赵落选,待业在家。

一年后再聚,张开车,王买单,李喝酒,赵抽烟。张说:“快哉,富贵人所欲也,老子有钱。”王说:“快哉,学而优则仕,老子有权。”李犹豫半晌,弱弱而言:“我……我……我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赵无言。

盖茨的同学在酒吧遇上了乔布斯的同学,酒酣,大不忿,盖茨同学怒言:“我班没毕业的家伙成了世界首富,为什么?”乔布斯同学哀叹:“我班退学的家伙改变了世界,为什么?”酒吧老板笑言:“人家是学而用之,你们是学而时习之。”

某人家,因为历史和非历史原因,街坊四邻不是冤家就是仇家,平时见面都不带打招呼。突然某日有网友跨省来访,大喜,奔走相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网友至家中,坐定,说:“大哥,收成不好,借点钱用用呗。”

1.2(9.6)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译文】太宰问子贡说:“孔夫子是位圣人吧?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这本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而且使他多才多艺。”孔子听到后说:“太宰怎么会了解我呢?我因为少年时地位低贱,所以会许多卑贱的技艺。君子会有这么多的技艺吗?不会多的。”

【解析】这段对话发生在孔子周游列国回到卫国期间,这时候吴国攻打鲁国,子贡代表鲁国前去与吴国谈判。子贡口才了得,竟然和吴国太宰伯嚭成为朋友,而伯嚭是仅次于吴王夫差的权臣,在当时的权力榜上位居世界第二。由于对子贡十分赞赏,伯嚭对子贡的老师孔子十分好奇,又被子贡一通忽悠,因此有了上述的问题。

子贡对孔子的赞扬,一半是真心佩服,一半是在忽悠伯嚭。不过孔子还是很老实地解释了自己为什么这么多才多艺,那就是自己出身贫寒。

说说孔子的身世。

孔子本姓子,祖上是商朝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后来微子被周武王封在宋国,到春秋初期,宋国内讧,司马孔父嘉被杀,儿子逃奔鲁国。孔父嘉的后代叔梁纥是鲁国有名的大力士,不过家境一般。叔梁纥五十多岁的时候与颜家女子发生一夜情(《史记》称“野合”),之后生下孔子。孔子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并且父亲在他三岁的时候去世。孔子的母亲姓颜,颜姓在鲁国有两支,一支是鲁国公族,另一支是被鲁国所灭的邾国人的后代,地位高于野人,但是低于鲁国的士农工商,属于社会底层。不幸的是,孔子的母亲属于后面这个颜姓。万幸的是,叔梁纥死前承认孔子是他的儿子,因此孔子具有士的身份,社会地位高于母亲的族群。

随母亲生活的孔子生活十分艰辛,从小就跟随邻里挣钱糊口。由于社会地位低下,孔子的邻里们只能从事最低贱的社会分工,譬如助祭助丧等等,与死人打交道的时候多。不过孔子正是在这样的一些活动中体会周礼,并且成为丧葬祭祀礼仪的专家,这为他长大以后精通并且宣扬周礼打下了基础。正是因为地位低贱,为了生活,从小什么样的事情都要做,所以孔子才能够“多能”。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是这样。

孔子并不避讳自己出身低贱的事实,同时认为,出身高贵的人往往缺乏才能。相反,倒是后世的统治者们处处“为圣人讳”,竭力淡化孔子是私生子以及出身低微,境界高下,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这句话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君子会认为自己的技能太多吗?不会认为自己的技能多的。

【现实解说】12岁就开始做学徒,还不到15岁父亲去世,就要养活母亲和三个姐妹。先在茶楼跑堂,之后区钟表店做学徒,再之后去五金厂当推销员。这个人,是香港首富李嘉诚。

父亲是非洲黑人,两岁父母离婚,随母亲在印度尼西亚生活,之后由外祖父外祖母抚养。这个人,是美国总统奥巴马。

1.3(9.7)

子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译文】子牢说:“孔子说过,‘我(年轻时)没有做官,所以会许多技艺’。”

【解析】子牢,一说是孔子的学生。试,通仕,出仕的意思,也就是做官。孔子年轻的时候,是没有机会做官的。孔子所说的技艺,应当就是百姓谋生的技术。

通常,官宦子女由于生活无忧,很少回去学习谋生的技艺。而穷人家的孩子没有机会当官,不得不多学些手艺来养家糊口,这也就是常说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现实解说】一公务员处长已婚,与一女勾搭成奸。两人联络多靠电话,后来学会QQ,再赶时髦使用微博。一日,两人商量在酒店开房,以备行房,以为微博是QQ,发评论只能自己两人看见,于是使用手机微博商定时间地点并互递风骚,却不知暴露于网络之中。于是华夏一时震动,遂成一段佳话。

处长长叹:“吾试,故不艺。”

1.4(7.7)★★★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译文】孔子说:“只要自己拿着十余块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解析】脩,就是干肉,基本上就是腊肉。孔子的学费就是腊肉,别以为腊肉不值钱,那年头,肉是很值钱的。

孔子长大之后,由于士的身份得到承认,孔子得到了在官办学校的六艺义务教育,六艺,就是书数礼乐射御,士以上贵族阶层必须接受的基础教育。孔子学习非常刻苦,因此很有学问。二十岁之后,孔子应聘前去季孙家族担任管耕牛和管仓库的小官。到三十岁,孔子辞职回家,开设了私立学校。之所以开设私立学校,是因为孔子看到官办学校已经难以为继,大量的士无法接受义务教育,并且义务教育水平低劣。同时,大量的社会底层有学习知识的愿望。因此,孔子决定自己办学,广招学生,传授知识。

上面这句话的含义实际上就是说:“只要交学费,就可以入学。”为什么孔子要说这句话呢?两个原因,第一,很多人不敢来报名;第二,孔子迫切需要很多人来报名。

为什么很多人不敢来报名?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就从来没有过私立学校,按照周礼的规定,士以上阶层拥有在公立学校受教育的权利。但是同时,并没有给平民受教育的权利。那么,平民有没有资格受教育呢?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完全取决于统治者的态度。用现代话说,这是个法律空白。所以,孔子办私校就是打政策的擦边球,可以说,打擦边球的祖师爷也是孔子。但是严格来说,孔子私校是违背周礼的。

还好,当时鲁国国君被架空,掌权的三桓家族也懒得管这样的事情,孔子的私校因此才能够开张。

孔子的擦边球虽然成功了,可是谁来报名呢?士以上阶层可能质疑孔子的水平和私校的合法性,平民则很害怕自己没有资格受教育。因此,敢来报名的并不多。

为什么孔子迫切需要很多人来报名呢?因为这是孔子养家糊口的饭碗,没有人报名,就意味着没有收入,拿什么养老婆孩子?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孔子对大家说了这样的的话,意思就是:来吧,只要交学费,就可以来学知识。

孔子的学校没有设招生门槛,只要交学费,不论出身,一概招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