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说论语
3056800000037

第37章 论仁 (1)

孔子学说中,仁是一个重要概念。千百年来,我们讲仁爱讲仁德讲仁政,但是究竟什么是仁?从来没有人说清楚过。所以,所谓的仁爱仁德仁政等等,都不过是忽悠。

什么是仁?仁不是爱也不是德,更不是舍己为人。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是一个变化中的概念。

最初,孔子所说的仁是一种处世之道,一种怎样受人欢迎的与人相处的办法。用现代一点的话说,就是一个人的情商。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学问不同、见识不同,所以每个人的仁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仁没有统一的答案。

所以,仁并不高尚,而是理智。仁的目的是让人适应社会,而仁者就是适应社会者。

所以,孔子回答学生们有关仁的问题,多半就是针对这个学生的弱点,告诉他要改正什么,然后就能与人和善相处,就能适应这个社会,这就是仁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孔子逐步为“仁”增加了更多的内涵,“仁”的地位逐步抬升,“仁”的作用逐步夸大。渐渐地,“仁”成为一种模糊的概念,进而神化以及神秘化,成为包治百病的良方。这个时候,“仁”俨然在“礼”之上了,成为一种虚无的需要修炼的东西。

当“仁”虚化掉之后,就逐渐接近于“道”。最终,孔子发现“道”比“仁”更牛,于是孔子开始讲道,并逐渐用“道”取代了“仁”。这标志着孔子在晚年已经成为了道家。

只不过由于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在讲“仁”,仅仅在去世前一段时间讲“道”,因此后世淡化了孔子的道家归宿,也刻意忽略了孔子以“道”替代“仁”的事实,而进一步发扬孔子的“仁”,因此,“仁”成为孔子的标签。

在这一篇,可以清晰地看到“仁”是怎样由人到神的。

13.1(15.10)★★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译文】子贡问怎样才算是仁。孔子说:“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侍奉大夫中的那些贤者,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解析】这是孔子周游列国回到卫国之后,子贡来提这个问题。孔子很高兴,说你要干什么事情,必须先学习好相关的知识。你要当官呢,先要好好学习诗书礼乐。为什么孔子这样说?因为子贡学习不努力,孔子认为他的知识不够。

之后又说去给卿大夫打工,看上去这句话有点跑题,实际上非常重要。从前,孔子的思想是学习知识要给国君打工,他很不喜欢弟子们去给卿大夫打工,认为这不是为国效力。可是现实残酷,国君都成了摆设,而且自己周游列国都找不到给国君打工的活,弟子们要生活要前途,不给卿大夫打工实在不行了。所以,这里孔子提出来可以给卿大夫打工,但是要是贤的卿大夫。

这应该是孔子第一次开口鼓励弟子们去给卿大夫打工,之后弟子们才纷纷去作家臣。子贡的原意倒不是想去做家臣,但是得到老师这样的回答,也算是给师兄弟们办了点实事。

什么是仁?这里,孔子的答案是:找份好工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名言,来自这里。

【现实解说】要朝哪个方向发展,就要先把这个圈子混熟,结识圈子的领袖,与圈子里的实力派结交。

13.2(15.24)★★★★★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解析】乍一看,这段话没有问仁。实际上,终身可行的,就是仁。那么,什么是恕?按《说文》:恕,仁也。按《声类》:以心度物曰恕。按《贾子·道术》:以己量人谓之恕。

这样说来,仁,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位一体。

从恕的结构来说,恕者,如心也。也就是说,恕就是将心比心。

子贡学习不太努力,老师讲太多道理也记不住,所以干脆来个懒办法,朝老师要精华本。孔子给的答案果然很简练,就是一个字,随后还给解释。孔子行走江湖多年,什么都比较看得开,因此认为一个人生活中最好的心态应该是“恕”。为什么要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呢?因为子贡喜欢卖弄,总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别人。孔子就曾经讽刺他卖弄以及多嘴,所以这个时候再次指出来。

这应该是子贡离开学校之前向孔子请教,而孔子对他的忠告令他受益匪浅,因此一生对孔子都很崇敬。

什么是仁?孔子这里给的答案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实这句话是孔子思想的精髓,如果每个人都能以这样的思想指导自己的生活,这个社会就必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所以,不用讲那些不着边际的道理,只要人人记住这八个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现实解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日常生活中,这句话非常实用。譬如你不喜欢被人大声骚扰,你在公共场所就不要大声说话;你有急事坐地铁,可是电动扶梯左右都站了人,你没法向上走,于是你就明白应该站在右边,左边腾出来给赶时间的人走;你希望自己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你就应该给别人说话的自由;你看见狗屎在路边,你会骂狗的主人太缺德,那么你就不要让你的狗在路边拉屎。如果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思维,社会文明就已经很高了。

13.3(12.2)★★★★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用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朝廷上工作不要抱怨,在卿大夫的封地里打工也不要抱怨。”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解析】冉雍问仁,孔子回答的都是怎样做官。因此,这是冉雍新官上任前向老师请教。孔子的回答,基本上是套话,因为冉雍的性格本身就比较谨慎。这三句话可以这样总结:少说话,做事小心,说话不要抱怨。

仁可以简单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不要让人讨厌;第二,让人喜欢;第三,让人尊重。孔子对冉雍的建议实际上是最低层级的,也就是不要让人讨厌,不要得罪人。对于初次进入官场的冉雍来说,这样的建议是恰当的。

这里,孔子也说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见这是一个比较通用的标准。

这里的仁,孔子的答案是:谨小慎微,别让人讨厌。

从因材施教来看,孔子的这段话并不好。冉有的性格谨慎,孔子鼓励他大胆去做。而冉雍的性格比冉有更谨慎,孔子还要他再小心谨慎一点。为什么这样?冉有虽然谨慎,但是做事有章法,接人待物没问题;冉雍就差很多,特别是接人待物不行。孔子特别担心冉雍做不好事情还得罪人,因此一再叮嘱。

问题是,冉雍本来就小心了,你还要他更小心,那只好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了。就像一个人本来就怕死得要命,你还告诉他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最后只好饿死了。冉雍在季孙家没有干多久就不干了,具体原因不详,不过很可能是太小心谨慎,季孙觉得这个人太懦弱太没主见了。

【现实解说】小心谨慎固然是应该的,可是个性不要抹杀。如果总是怕得罪人,那就成了懦弱和自卑了。

13.4(14.1)★★★★★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译文】原宪问孔子什么是可耻。孔子说:“国家有道,做官拿俸禄;国家无道,还做官拿俸禄,这就是可耻。”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的人,可以算做到仁了吧?”孔子说:“这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但至于是不是做到了仁,那我就不知道了。”

【解析】孔子这话,明显是话中有话。原宪很少提问题,这时候应该是原宪做了孔子的管家之后问的问题。孔子的回答,指桑骂槐,骂的就是冉有,说这小子在季孙家助纣为虐,太无耻了。然后原宪说的克伐怨欲,是在表扬自己,孔子对原宪的人品满意,可是能力不满意,所以,孔子不肯顺着原宪的话去肯定他,而是给了一个“马马虎虎”的评语,算是告诉原宪自己对他的工作能力不是太满意。也可以理解为孔子认为原宪为人处世不够圆滑,因此得罪人比较多,谈不上仁。

孔子去世之后,子贡、冉有等人主持料理孔家,原宪与他们关系一般,因此被迫辞职去了卫国,之后牢记老师的话,拒绝在不道之邦卫国出仕,最终穷困潦倒而死。那时候,每个国家都是礼崩乐坏,按孔子的标准都是“邦无道”,所以,原宪离开了孔家,就只有死路一条了。从这个角度说,孔子这番话也算是害了原宪。

什么是仁?孔老师说了:品德高尚,不等于仁。

品德和情商是两回事,每当遇到一个情商不高的道德先生问仁的时候,孔老师的回答一般就是“那我就不知道了”。不是不知道,是知道装不知道。

【现实解说】情商高的人,才能在可耻与知耻之间任意转换。具体来说,历史上能在官场上如鱼得水的不倒翁常青树们,他们的情商能不高吗?

13.5(6.22)★★

仁者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子曰:“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文】樊迟问孔子怎样才算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提倡老百姓应该遵从的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就可以说是智了。”樊迟又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先有耕耘,后有收获,这就是仁了。”

【解析】为什么要敬鬼神?因为人一定要敬畏某种东西,才能不突破道德底线。如果掌握权力者在世上没有敬畏的东西,就会为所欲为,无恶不作。所以,没有信仰的统治者是最危险的统治者。为什么要远之呢?因为鬼神变幻莫测,谁也不知道他们会怎样做,所以他们很难伺候,远离他们是避免麻烦的最好办法。综合起来,就是敬畏并且远离,这才是明智的做法。

回答完这个问题,孔子可能有点发懵,因为这有点文不对题,樊迟不过是给孔子当保镖的普通学生,人家不过想问问怎么当个普通人,你却回答人家怎么治理国家。樊迟也觉得没得到正确答案,因此继续问仁,这次,孔子针对樊迟的问题回答了。在孔子的学生中,樊迟入学较晚,资质比较差,学习的进步不大,可能有些灰心或者懈怠。因此孔子告诉他要有付出才有收获,不要想不劳而获。

樊迟是季孙家的家臣,冉有的车右,在与齐国作战中立下功劳。孔子回到鲁国之后,得意门生们纷纷离去,身边缺少贴身学生,冉有就把樊迟送到了孔子这里。一来,樊迟性格比较像子路,而且很勇猛,适合跟随孔子;二来,樊迟跟着孔子学习,今后回到季孙家也能有个好前途。樊迟本人也很愿意,就这么来到了孔子身边,孔子去哪里都带着他。不过,孔子后来不太喜欢他,因为樊迟比较木讷,不如子路那么聪明,问问题也不着调。

什么是仁?孔子在这里的说法就是:先耕耘后收获。

【现实解说】到了新环境,或者本身资历浅,这个时候要多干活少提条件,有好处的时候不要去争。这样的话,人人都会喜欢你,你的机会就会很多。

13.6(12.22)★★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不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